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采用数量分类方法,对来源于国内外的48份甜瓜种质资源的1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其遗传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生态型上可分为两大类群,即厚皮甜瓜类群和薄皮甜瓜类群,其中厚皮甜瓜与薄皮甜瓜杂交的中间型在亲缘关系上与薄皮甜瓜更为接近,划入薄皮甜瓜类群中。厚皮甜瓜类群和薄皮甜瓜类群又分别划分为2个和6个品种群。  相似文献   

2.
我国薄皮甜瓜育种技术同厚皮甜瓜、西瓜育种技术相比最少落后十年,厚皮甜瓜和西瓜品种早巳实现杂种化,而薄皮甜瓜杂交种市场占有率不到百分之一,目前全国各地销售的“杂交一代”、“一代交配”薄皮甜瓜种子,99%以上都是常规品种:为此吉林省缔丰甜瓜种业有限公司制定了选育抗病早熟高糖甜瓜新品种的目标:一是抗枯萎病,耐重茬栽培,抗病  相似文献   

3.
甜瓜病害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瓜,学名Cucumis meloL.别名香瓜、果瓜、哈密瓜等,是甜瓜属中幼果无刺的栽培种,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根据生态特征,我国把甜瓜分为薄皮甜瓜和厚皮甜瓜。薄皮甜瓜又称普通甜瓜、东方甜瓜、中国甜瓜、香瓜等,中国广泛栽培。厚皮甜瓜主要包括网纹甜瓜、冬甜瓜、硬皮甜瓜。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中国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内蒙古西部等西北地区。  相似文献   

4.
厚皮甜瓜亲缘关系及纯度的RAPD标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乐锦华  施江 《果树科学》2000,17(4):295-299
利用20个随机引物对厚皮甜瓜8个亲本与4个杂交种进行RAPD分析。10个引物的扩增DNA谱带具有多态性,亲本具有各自的特异谱带,绝大部分F1的扩增带型是双亲的互补带。各试材的相似系数范围为63.6%-96.5%。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图表明,F1易与双亲或其一聚在一起。上述结果说明,可以利用RAPD标记在DNA水平上进行厚皮甜瓜的亲缘关系及纯度的鉴定。  相似文献   

5.
厚皮甜瓜亲缘关系及纯度的RAPD标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20个随机引物对厚皮甜瓜8个亲本与4个杂交种进行RAPD分析。10个引物的扩增DNA谱带具有多态性,亲本具有各自的特异谱带,绝大部分F1的扩增带型是双亲的互补带。各试材的相似系数范围为63.6%-96.5%。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图表明,F1易与双亲或其一聚在一起。上述结果说明,可以利用RAPD标记在DNA水平上进行厚皮甜瓜的亲缘关系及纯度的鉴定。  相似文献   

6.
薄皮甜瓜是原产于我国的1个甜瓜亚种,因其味美甘甜,营养丰富,生长周期短,栽培省工,经济效益高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青睐。近年来,随着厚皮甜瓜的引进,薄皮甜瓜的生产和消费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薄皮甜瓜的稳产、高产和优质,笔者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以早熟获得高效益。现将薄皮甜瓜早熟栽培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甜瓜,分薄皮甜瓜(我国传统露地栽培的梨瓜)和厚皮甜瓜(香瓜、哈蜜瓜,80年代前只限于西北新疆种植),两个亚种.在日光节能温室于90年代大面积发展以来,尤其是在近3、4年,利用日光温室种植厚皮甜瓜,已在部分省地迅速发展.它以早熟、高产、优质、高效、耐储、耐运的综合优势,广泛受到高度重视.目前山西省尤其是太原市,早春上市的厚皮甜瓜,几乎完全是河南、山东等地的产品.  相似文献   

8.
薄皮甜瓜早熟栽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薄皮甜瓜是原产于我国的一个甜瓜亚种,自古以来一直以其香甜可口的风味,倍受人们喜爱,被作为生食水果在国内广泛栽培。近年辛随着厚皮甜瓜的引进,薄皮甜瓜的生产和消费受到严重影响。为了让薄皮甜瓜仍在上海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笔者进行了“青皮绿肉”薄皮甜瓜的拱棚栽培技术研究,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以早熟获取高效益,使薄皮甜瓜的生产得以振兴。现将其栽培技术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立敏 《蔬菜》2006,(10):8-9
近年来,我国薄皮甜瓜(包括常规品种以及薄皮与薄皮的杂交一代)保护地栽培由于效益高,品质好,上市早等优点,面积迅速增加,但其突出的问题是不能重茬种植,病虫害严重,商品性状有待提高等。实践证明,优良的厚薄皮杂交一代,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廊坊市骄子种苗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根据这一育种目标,在试配了多个组合的基础上,选育出了抗病、抗重茬厚皮甜瓜新品种“骄雪五号”。  相似文献   

10.
薄皮甜瓜是上海地区栽培的传统瓜果类蔬菜 ,栽培历史悠久 ,以海冬青、十棱黄金瓜、亭林雪瓜等最为有名 ,在初夏西瓜上市以前供应市场 ,深受市民喜爱。上个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 ,由于受厚皮甜瓜的冲击 ,薄皮甜瓜的上市量越来越少。另外 ,由于作物复种指数提高和病虫的危害及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 ,薄皮甜瓜在本市郊区的栽培难度也越来越高 ,仅在远郊崇明县、青浦县有少量栽培。如果利用薄皮甜瓜苗期耐低温 ,全生育期短 ,较适应本地区气候等品种特点进行早熟栽培 ,就可以避开病虫害发生高峰期 ,使薄皮甜瓜的栽培获得成功并赢得市场。所以笔者从 …  相似文献   

11.
利用形态学标记、SSR 分子标记技术对市场上广泛种植的甜瓜品种进行分类鉴定。利用形态学聚类分析,得到60份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为0.73~0.94,在相似系数为0.74 处,60 份甜瓜材料被分为2 类,为薄皮甜瓜和厚皮甜瓜;在相似系数为0.77 处,薄皮甜瓜按照单果质量、熟性、果皮底色、芳香气分为4 组,实现初步分类。经过SSR 标记聚类分析,得到60 份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为0.75~0.95,当相似系数为 0.77 时,可以将所有供试材料分为6 类。利用SSR 分子标记技术,为60 份不同甜瓜品种构建唯一的指纹图谱。18 对SSR 引物,每对引物可以检测到4~11 条数目不等的多态性条带,平均为8 条。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为0.71,变化范围为0.58~0.88。采用QR 编码为60 份甜瓜材料构建了唯一的指纹图谱。试验结果表明形态学标记对60 份材料实现初步分类,SSR 分子标记则能够有效地区别60 份材料,并且为建立甜瓜品种的核酸指纹图谱库提供了理论数据,实现对甜瓜品种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  相似文献   

12.
辐射花粉授粉诱导甜瓜单倍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掌握辐射花粉授粉诱导甜瓜单倍体技术,以5种基因型甜瓜为材料,通过应用γ射线辐射的花粉进行授粉结合胚胎培养,从2种基因型中获得了单倍体植株,单倍体的平均诱导频率为0.29%。这2种基因型分别属于厚皮和薄皮甜瓜类型。花粉的辐射剂量为300Gy和600Gy时,供试材料的平均坐果率分别为50%和10%。辐射剂量为300Gy时,诱导厚皮甜瓜4810和薄皮甜瓜新富玉形成了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植株的诱导频率分别为0.55%和0.63%;剂量为600Gy时未能诱导供试材料形成单倍体。研究结果表明母本的基因型和花粉的辐射剂量对坐果率和单倍体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对单倍体植株与正常二倍体植株的形态学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单倍体植株生长势弱,叶片较小,雄花和雌花均败育。  相似文献   

13.
以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甜瓜单倍体育种组提供的12份薄皮甜瓜,30份厚皮甜瓜,2份野生甜瓜为试材,该研究优化了甜瓜SRAP反应体系,筛选出10对引物组合,分析了甜瓜多态性并对品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0μL反应体系为1×Buffer lμL,引物组合各20 ng,模板DNA 20 ng,dNTPs 2.0 mmol/L,Taq DNA聚合酶0.2U.10对引物组合在2份甜瓜上共扩增出16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04条,每对引物组合平均能扩增出10.4个多态性位点.甜瓜间遗传距离在0.08~0.79(平均为0.357),54份甜瓜被分为二大类:Ⅰ类包括1份印度野生甜瓜和3份哈密瓜;Ⅱ类可再分为2个亚类:Ⅱ-1,是12份薄皮甜瓜;Ⅱ-2,包括1份中国野生甜瓜和37份厚皮甜瓜.引物组合m21e01、m21e10和m21e11区分率分别高达79.6%、81.5%和79.6%,有助于品种的高效鉴定.  相似文献   

14.
在明确瓜类白粉病生理小种的基础上,以感白粉病新疆哈密瓜〔Cucumis melo L. ssp. melo. convar. ameri (Pang.) Greb.〕来源的自交系K7-2和抗白粉病日本网纹甜瓜〔Cucumis melo L. ssp. melo.convar. cantalupa (Pang.) Greb.〕来源的自交系K7-1为亲本及其F2S6群体为试材,对甜瓜白粉病抗性遗传机制和紧密连锁标记进行深入研究。群体遗传分析表明K7-1对白粉病Podosphaera xanthii (DC.)VP Gelyuta生理小种2F的抗性受一对显性基因Pm-2F控制。同时采用SSR分析技术发现,抗病特异片段CMBR120-172、CMBR8-98Pm-2F紧密连锁,连锁距离分别为1 cM和3 cM。抗病特异片段CMBR120-172在120份甜瓜种质资源材料验证中符合率达87.5%。  相似文献   

15.
甜瓜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与指纹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5个形态学标记和32个CAPS( 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Sequences,CAPS) 标记鉴别73份甜瓜材料。通过15个形态学标记,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2时将73份甜瓜材料分为3种类型。在分子标记中,被筛选的32对CAPS引物多态性比率为 29.63%,PIC值分布在0.22~0.38,平均值为0.34;经过CAPS标记聚类分析,73份甜瓜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0~0.97之间,当相似系数在0.60时,可以将供试材料分为3种类型。通过构建指纹图谱代码与QR编码,为73份甜瓜材料建立了独特的核酸指纹图谱,每份材料可以相互区别,以便快速对种质资源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6.
 黄瓜栽培种、黄瓜野生变种、近缘野生种、种间杂交种及其与黄瓜回交自交的后代以及甜瓜为试材, 采用RAPD 方法探讨其亲缘关系。对23 份试材进行扩增, 筛选出31 条随机引物的扩增产物进行结果分析, 共产生375 个位点, 具多态性位点占90. 0 % , 平均每条扩增出6. 3 条。通过UPGMA 聚类分析,以遗传距离0. 37 为阀值, 可将23 份试材归为黄瓜、近缘野生种、种间杂交种及甜瓜亚属种4 类。  相似文献   

17.
新疆哈密瓜永久遗传图谱构建及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新疆哈密瓜〔Cucumis melo L. ssp. melo convar. ameri ( Pang. ) Greb. 〕是我国特有的栽培甜瓜种质资源, 具有不同于网纹甜瓜〔Cucumis melo L. ssp. melo convar. cantalupa ( Pang. ) Greb. 〕的独立遗传背景。以新疆哈密瓜和网纹甜瓜为亲本构建F2 S6作图群体, 采用SSR标记技术获得同时具有哈密瓜和网纹甜瓜遗传背景的永久遗传图谱。图谱由22个连锁群组成, 包括201个SSR标记, 1个白粉病抗性基因标记, 覆盖基因组长度977.153 cM, 标记间的平均距离4.837 cM。本图谱中的17个连锁群与Fernandez- Silva 等构建的网纹甜瓜遗传背景图谱具有线性关系, 两张图谱共有46个相同SSR标记。  相似文献   

18.
新疆甜瓜地方品种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121份新疆甜瓜地方品种32个形态性状的数据,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21份新疆地方品种在蔓分支数、叶片长度、主蔓粗度、果实质量和果肉厚度等5个表型性状上差异显著;不同地区的地方品种之间在叶片长度、叶柄长度、果肉质地和风味等4个表型性状上差异显著,而在其余性状上差异不显著;121个新疆地方品种表型性状Shannon’s遗传多样性指数达0.74,不同地区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差异明显,新疆可能与栽培甜瓜的次生起源中心有关。121个地方品种的Euclidean遗传距离的平均值为0.42 ± 0.13,其中‘哈密野瓜’与其它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最远,遗传距离平均为0.76 ± 0.1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哈密野瓜’被单独聚为一个类群,其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遗传背景;其余地方品种被聚为3个类群和7个亚群,不同类群或亚群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各类群或亚群可能具有相互独立的遗传背景。‘哈密野瓜’属于野生甜瓜亚种Cucumis melo L. ssp. agrestis,其余地方品种属于C. melo L. var. cantalupensis和C. melo L. var. inodorus两个栽培变种。  相似文献   

19.
哈密瓜风味小果型厚皮甜瓜新品种中甜2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甜2号是适合我国西部露地及东部地区保护地栽培的的厚皮甜瓜优良品种。果实发育期30~35d,椭圆形果,单果重1.5~2.5kg,果皮金黄色,果肉橘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7%,口感脆甜,具哈密瓜的美味。2003年10月通过国家级甜瓜新品种鉴定;2006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