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环境过渡 猪舍应保持干燥、清洁,冬季要做好保温工作,勤换垫草,加强调教,定点排泄,饲养密度适宜,仔猪应有充分的日光浴。仔猪断奶宜在傍晚进行,仔猪断奶后1~2天很不安定.最好将母猪调离,而将仔猪留在原圈,仔猪在原圈饲养时间应不少于7天.如需要调圈并窝,应在其吃食及粪便正常后进行。  相似文献   

2.
<正>1.不混群。让同窝仔猪在一起生活,尽量不与其他的仔猪混群,以免发生咬架现象。2.不换料。仔猪断奶后第一周的饲料和哺乳期一样,1周后再逐渐换成断奶仔猪料,使仔猪有较长的适应过程。其间,饲料种类、营养水平都不要做太大的调整,并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矿物质。  相似文献   

3.
沈慧 《新农村》2005,(6):16-16
仔猪出生后1周左右即可开始补料。开始应以香、甜、脆、易消化的饲料为主,至断奶时逐步改喂常规饲料,数量由少到多逐渐增加。这样既可补充母乳的营养不足,又可使仔猪断奶后很快适应新的饲养条件,保证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使刚断奶的仔猪生长迅速,是养猪户追求的目标。而初断奶的仔猪常因环境和饲料的突然变化,在一段时间内生长缓慢。此阶段,若能排除环境因素的应激,减少断奶后的不适应感,就可减少因应激带来的损失。为此,在辉南县进行了对断奶仔猪移母不移仔的试验。现将此方法介绍如下:一、方法  相似文献   

5.
农村母猪养殖户,仔猪断奶的传统方法是把母猪留在原圈喂养,而将仔猪移居它舍。这样,断奶仔猪就会因环境和饲料的突然改变而不爱吃食,影响生长。据试验,在同等饲养条件下,采用“移母不移仔”(即将母猪移居它舍,仔  相似文献   

6.
《农民致富之友》2007,(3):29-29
1、不换圈断奶时要将母猪赶出,将仔猪留在原圈饲养。2、不混养让同窝仔猪在一起生活,尽量不与其他仔猪混群,以免发生咬架现象。  相似文献   

7.
在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和谷氨酸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147头二元杂交仔猪进行饲养试验,探讨外生谷氨酰 和谷氨对28日龄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添加1%的谷氨酰胺可提高断奶后第1周的平均日增重,但添加量与生产性能无正相关;添加1%的谷氨酸可提高断奶后第2周的平均日增重,降低仔猪腹泻频率并提高饲料效率。  相似文献   

8.
试验在3所大学进行,选用1320头杂交仔猪,旨在评价饲粮中不同乳糖水平对保育期阶段3(保育期共4个阶段)即断奶后第3和4周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仔猪在15~20d断奶(初始体重6.2kg),并分配到5个处理中,每个处理有24个重复(每所大学饲喂8个重复),其中两所大学的16个重复中,每个重复含5头试猪,另外1所大学的8个重复中,每个重复含23头试猪。断奶后第1周,所有仔猪均采食复合阶段1饲粮(含乳糖20%);断奶后第2周,所有仔猪均采食复合阶段2饲粮(含乳糖15%)。断奶后第3和4周仔猪采食阶段3饲粮,乳糖含量分别为0,2.5%,5.0%,7.5%或10.0%,然后所有仔猪采食1~2周(阶段4)相同的玉米豆粕饲粮。乳糖来源为乳宝80,含乳糖80%。阶段1,2和3饲粮在相同场所配制。隔周称量仔猪体重,并计算饲粮采食量。研究表明,在最初2周内,采食相同饲粮的所有试猪间平均日增重、日饲料采食量和增重饲料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0.10)。在3和4周(阶段3)饲喂5种不同乳糖水平饲粮,随着乳糖水平的增加,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饲料采食量线性增加(P〈0.01),但是增重饲料比不受影响(P=0.10)。阶段3中乳糖水平为7.5%时,虽然二次指标(增重饲料比)差异不显著,但是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饲料采食量最高。与饲喂不添加乳糖饲粮的试猪相比,饲喂乳糖水平为7.5%的饲粮的试猪体增重多增长350g·只^-1,同时多消耗饲粮420g·只^-1,且多增长的体重(294g·只^-1)大部分维持到断奶后5~6周即试验结束时。结论:仔猪对保育期中后段饲粮中乳糖含量做出相应应答,且这些应答在不同的管理和设施条件下获得。  相似文献   

9.
仔猪早期断奶可以有效地提高养猪生产效率,但是断奶后仔猪很难适应日粮形态及环境条件的改变,造成较强的应激,其主要表现为断奶后1~2周的生长停滞和腹泻,甚至死亡。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早期断奶应激综合症”(蒋宗勇,1994)。应激是机体对各种非常刺激产生的全身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当仔猪处于断奶应激时,其健康受到影响,对疾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这一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仅就营养调控对缓解仔猪断奶应激的效果作一综述。1优质蛋白质饲料大豆蛋白质抗原是引起断奶仔猪…  相似文献   

10.
保育期中后段乳糖水平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3所大学进行,选用1320头杂交仔猪,旨在评价饲粮中不同乳糖水平对保育期阶段3(保育期共4个阶段)即断奶后第3和4周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仔猪在15~20d断奶(初始体重6.2kg),并分配到5个处理中,每个处理有24个重复(每所大学饲喂8个重复),其中两所大学的16个重复中,每个重复含5头试猪,另外1所大学的8个重复中,每个重复含23头试猪。断奶后第1周,所有仔猪均采食复合阶段1饲粮(含乳糖20%);断奶后第2周,所有仔猪均采食复合阶段2饲粮(含乳糖15%)。断奶后第3和4周仔猪采食阶段3饲粮,乳糖含量分别为0,2.5%,5.0%,7.5%或10.0%,然后所有仔猪采食1~2周(阶段4)相同的玉米豆粕饲粮。乳糖来源为乳宝80,含乳糖80%。阶段1,2和3饲粮在相同场所配制。隔周称量仔猪体重,并计算饲粮采食量。研究表明,在最初2周内,采食相同饲粮的所有试猪间平均日增重、日饲料采食量和增重饲料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0.10)。在3和4周(阶段3)饲喂5种不同乳糖水平饲粮,随着乳糖水平的增加,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饲料采食量线性增加(P〈0.01),但是增重饲料比不受影响(P=0.10)。阶段3中乳糖水平为7.5%时,虽然二次指标(增重饲料比)差异不显著,但是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饲料采食量最高。与饲喂不添加乳糖饲粮的试猪相比,饲喂乳糖水平为7.5%的饲粮的试猪体增重多增长350g&#183;只^-1,同时多消耗饲粮420g&#183;只^-1,且多增长的体重(294g&#183;只^-1)大部分维持到断奶后5~6周即试验结束时。结论:仔猪对保育期中后段饲粮中乳糖含量做出相应应答,且这些应答在不同的管理和设施条件下获得。  相似文献   

11.
1 做好饲料的过渡 仔猪断奶后要继续饲喂与哺乳期补料相同的饲料,避免突然换料,可在饲料中适量添加一些维生素和氨基酸等添加剂.一般在断奶1周后更换仔猪饲料,每天替换20%,5天换完.另外,在断奶后3~5天要适当控制给料量,不要让仔猪吃得过饱,以喂7~8成饱为宜,每天可多次投料,实行少喂多餐,逐渐过渡到自由采食,以防止消化不良而下痢.  相似文献   

12.
一、发病情况本病多发生在春、秋季节.断奶仔猪中高发。断奶前的仔猪,以15~30kg体重的断奶仔猪易感染,30~50kg的架子猪也有发病。仔猪发病多存20—90日龄,其中以断奶后5—10d的仔猪居多。仔猪断奶后由于添加较多精料,或饲料及饲养方法突然改变.  相似文献   

13.
大豆蛋白在早期断奶仔猪蛋白质营养中的有效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文静 《饲料博览》2003,(12):27-28
大豆蛋白是应用最广泛的植物饲料蛋白质资源,由于其蛋白质含量高,富含蛋氨酸,其他氨基酸也较平衡,以及其价格较为便宜而愈来愈普遍地使用于早期断奶仔猪饲粮中。由于大豆中存在一些抗营养因子(如抗胰蛋白酶因子、抗原蛋白和低聚糖),从而限制了其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的用量。断奶后的仔猪常出现食欲差、消化不良、下痢、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低、抗病力下降、精神状态不佳等现象,这些现象被称为早期断奶仔猪的应激反应,而且在断奶的前2周这种应激尤其明显。Funderburke等(1990)的研究表明,这些应激主要来源于营养方面。畜牧业发达的国家采…  相似文献   

14.
仔猪早期断奶是指仔猪生后3~5周龄离开哺乳母猪,开始独立生活。仔猪早期断奶虽然可提高母猪的生产力,增加经济效益,但会给仔猪的生长发育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仔猪腹泻,生长受阻,饲料利用率降低。这已成为现代化养猪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当代养猪...  相似文献   

15.
哺乳仔猪从出生到断奶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母猪生活,哺乳期为45—60天,甚至有人提出3-4周早期断奶,人工哺乳的方法。哺乳阶段是仔猪生长强度最大、饲料利用率最高的阶段。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原则应是有利于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与断奶重,为后备种  相似文献   

16.
谈斌 《农村科技》2010,(7):104-105
<正>一、乳猪补料量不足,对饲料适应能力差1.现状一般猪场多在7天左右才开始补料,饲料放在饲槽里,乳猪哺乳期实际吃入的饲料量很少,断奶前仔猪采食量一般不超过600克,影响了断奶后仔猪对饲料的适应。  相似文献   

17.
仔猪断奶后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仔猪断奶日龄的选择、断奶方法、如何降低仔猪应激、断奶后饲料的要求、如何搞好环境卫生、疾病防疫治疗等综合措施进行阐述,以指导仔猪断奶后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8.
欲仔猪快长“三不”加“一防”养猪实践证明,40~50日龄的仔猪,体重达10kg左右即可断奶。想让断奶仔猪快长,可采取“三不”加“一防”措施。“三不”是:“不换圈”:断奶后,将母猪赶走,让仔猪在原圈饲养2周左右,再按大小、强弱分群定圈;“不混群”:原窝...  相似文献   

19.
断奶是仔猪生活中的突变,从吃母乳加饲料转变为独立采食植物性饲料为主的饲料,失去母仔共居的温暖环境,换圈,混群打架,饲料及饲喂方法突变等.一系列应激因素刺激都可能导致仔猪拉稀、掉膘、减重、死亡.断奶仔猪的管理要做到"四不两细".  相似文献   

20.
仔猪断奶后,由于生长环境、饲料和饲养条件等均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会造成较强的应激,表现为断奶后1~2周仔猪生长停滞和腹泻,甚至死亡。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常常给养猪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