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温对玉簪品种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进行了正常温度和高温条件下,6个不同耐热性玉簪品种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下其电导率和自由水/束缚水比值的上升与其耐热性呈负相关,而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与其耐热性呈正相关。上述生理指标均可作为玉簪品种耐热性筛选指标,也为其它园林植物的耐热筛选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抽穗扬花期高温胁迫对不同耐热性水稻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热害对水稻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其危害机理研究刚刚起步。为了研究不同耐热性水稻在高温胁迫下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对其生理指标与耐热性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水稻,耐热性存在差异,可以通过耐热系数筛选不同的耐热品种;高温胁迫对不同耐热性水稻的生理指标有较大的影响,绝大多数的生理指标随高温处理时间延长,表现出先增大,达到峰值后下降的趋势;耐热性强的水稻品种,各个生理指标的峰值出现的较晚,耐热性差的品种,较早达到峰值;耐热系数和生理指标相关分析表明耐热系数除与MDA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外,与各生理指标上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与CAT酶活性相关系数到达了-0.75222**。高温胁迫下,水稻水稻生理指标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每个生理指标基本都有峰值出现,表明生物体高温热害是应激物质等调节存在反馈机制;高温胁迫时生理指标变化与耐热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高温胁迫对月季品种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正常温度和高温条件下研究月季耐热品种和不耐热品种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耐热月季品种在高温下自由水/束缚水比值、电导率上升明显小于不耐热品种,而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均比不耐热品种高。上述生理指标均可作为月季品种耐热性筛选指标体系,也可为其它园林植物的耐热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1):3744-3755
中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较广大,选育耐干旱品种是当前包括萱草在内的园艺植物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实验通过叶片表面温度测定的方法初步筛选,进而通过测定气孔导度、气孔密度、离体叶片失水率和相对含水量等耐干旱指标,并观察干旱处理及复水后的萱草地上部分外观形态,进行了抗旱性分级,建立了一套萱草耐干旱品种简单、快速的筛选方法。相关性分析表明萱草叶面温度与抗旱性呈正相关,本研究为从萱草引种或杂交后代群体中快速筛选耐旱萱草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温对月季部分形态、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6个不同耐热性能的月季品种在常温和高温下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的变化为对象,研究形态指标、生理指标与耐热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高温下,月季品种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比常温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耐热品种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不耐热品种,且形态表现与生理变化相一致。本文所述的形态、生理指标的变化与月季品种的耐热性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6.
胡永红  蒋昌华  秦俊  莫健彬 《种子》2007,26(10):71-73
研究6个不同耐热性能的月季品种在常温和高温下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温下,上述月季品种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比常温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耐热品种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不耐热品种,且形态表现与生理变化相一致。本文所述的形态、生理指标的变化与月季品种的耐热性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7.
黄瓜作为消费量巨大的世界性蔬菜,高温是影响其生产和品质的重要逆境因素。如何攻克黄瓜生产上的难题、选育耐热的黄瓜品种,亟需筛选耐热的黄瓜材料。目前表现耐热的黄瓜资源比较缺乏,本实验通过对收集到的11个性状稳定的黄瓜自交系幼苗进行40℃高温胁迫处理,旨在筛选耐热材料,建立快速的耐热筛选体系。研究表明:黄瓜幼苗经受高温胁迫后,不耐热材料首先叶片表现卷曲萎蔫,持续热害后,全株萎蔫乃至死亡,10 d的持续高温胁迫可以明显区分材料间的耐热性;另一方面,黄瓜幼苗的生理生化指标也随胁迫发生改变,幼苗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均提高,丙二醛(MDA)含量增加,抗坏血酸(As A)含量降低、谷胱甘肽(GSH)含量提升,相对电导率值增大,但是耐热性强的材料相较于不耐热材料,高温胁迫后,丙二醛含量低,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高,相对电导率低。在叶片解剖结构上,耐热性弱的黄瓜幼苗,叶片海绵组织降解程度大,茎部木质素沉积量少,气孔开张度大,耐热性强的材料表现相反;研究表明,黄瓜幼苗在高温胁迫下的死亡率、相对电导率和谷胱甘肽含量与植株的耐热性有较大相关性,本试验筛选获得2个耐热性强的材料,为02-4和05-41。本研究为黄瓜耐热育种筛选了耐热资源,观测了黄瓜经受高温后的生理指标和形态结构变化,方便快速初筛耐热材料,为后期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田间鉴定指标筛选研究基础上,对萝卜品质和生理生化性状进行分析,筛选出电导百分率及高温致死时间两个指标用于萝卜耐热性鉴定。从萝卜外部形态、产量品质性状、生理生化三个方面入手,采用田间鉴定与生理鉴定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萝卜耐热性鉴定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三种独立的鉴定方法:一是以热害指数为重点,参照苗期单位面积叶鲜重和越夏死株率的田间鉴定。二是以产量和有效根率的产量鉴定。三是利用电导百分率及高温致死时间的生理鉴定。由此形成在萝卜长叶期进行苗期单位面积叶鲜重测定;长根期测定叶片热害指数和越夏死株率,或进行电导百分率和高温致死时间测定;萝卜收获期测定有效根率,最后综合评价萝卜耐热性。三种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合并使用,收到同样效果。  相似文献   

9.
萝卜耐热性鉴定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田间鉴定指标筛选研究基础上,对萝卜品质和生理生化性状进行分析,筛选出电导百分率及高温致死时间两个指标用于萝卜耐热性鉴定。从萝卜外部形态、产量品质性状、生理生化三个方面入手,采用田间鉴定与生理鉴定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萝卜耐热性鉴定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三种独立的鉴定方法:一是以热害指数为重点,参照苗期单位面积叶鲜重和越夏死株率的田间鉴定。二是以产量和有效根率的产量鉴定。三是利用电导百分率及高温致死时间的生理鉴定。由此形成在萝卜长叶期进行苗期单位面积叶鲜重测定;长根期测定叶片热害指数和越夏死株率,或进行电导百分率和高温致死时间测定;萝卜收获期测定有效根率,最后综合评价萝卜耐热性。三种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合并使用,收到同样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温胁迫对抽苔期新铁炮百合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2种新铁炮百合基因型K1-4和M2-9抽苔期的叶片在36℃高温胁迫下的耐热性生理变化。结果显示,田间表现较耐热的K1-4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下降缓慢,脯氨酸积累较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保持较好。表明脯氨酸与百合叶片耐热性呈负相关,其它3项生理指标与耐热性呈正相关。2种百合均是上部幼嫩叶片的耐热性比下部成熟叶片的强。  相似文献   

11.
报春花属植物耐热性生理指标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春花属植物大多喜冷凉环境,高温成为限制报春花属植物人工栽培的关键因子之一。为研究报春属植物对高温的响应机制,筛选出能反映报春花属植物耐热性差异的生理指标及耐热性强的种质,本试验测定了灰岩皱叶报春、滇北球花报春、鄂报春、黄花九轮草、小报春及岩生报春6种报春花在42℃高温胁迫下不同时间的热害指数、叶绿素含量、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热害指数、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能作为评价报春花属植物耐热性的生理指标;综合分析各指标反映出的不同种报春花耐热性的差异,灰岩皱叶报春和小报春的耐热性较强,鄂报春、岩生报春及黄花九轮草的耐热性中等,滇北球花报春的耐热性较差。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黄瓜苗期对亚适温弱光生理适应的差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单一弱光、单一亚适温及亚适温弱光下测定了不同类型黄瓜苗期的生理性状。结果表明 ,欧亚杂交品种在 3种逆境下各项生理指标均较高 ,各类型黄瓜遇单一弱光和亚适温弱光后光合速率都有一个降低又逐渐回升的过程 ,而在单一亚适温时光合速率下降不大。欧洲品种在单一弱光下叶面积、叶绿素含量高于亚洲品种 ,亚洲品种在单一亚适温时表现好于欧洲品种 ,欧洲品种可适应短期的单一亚适温。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了解红掌耐热机理和选择耐热育种亲本提供参考依据,以皇冠、阿瑞博、骄阳和粉冠军4个红掌盆栽品种为材料,研究了39℃高温对它们生理特性的影响,并比较其耐热性。分别测定胁迫不同时间后各品种叶片的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RWC)、叶绿素含量和保护性酶活性等10个生理指标,并分析各指标随胁迫时间延长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胁迫时间延长,4个品种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MDA)呈上升趋势,RWC呈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叶绿素总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趋势不一致。通过10个生理指标变化趋势以及胁迫48 h后指标值大小的综合分析,可初步认为,皇冠和阿瑞博的耐热性较强,而骄阳和粉冠军的耐热性较差,与实际生产表现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马铃薯的植物学性状、生理指标和显微指标等,探讨马铃薯在干旱胁迫下的抗旱反应和抗旱生理机制。试验用‘青薯9号’和‘闽薯1号’2个品种,以T0 (CK)适宜水分(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75%)为对照、其他土壤含水量分别为55%~60% (T1)、40%~45% (T2)、25%~30% (T3)和出苗后不再浇水(T4)等水分胁迫处理下,分析其植物学性状、生理指标和显微指标。试验结果:(1)水分胁迫对2个马铃薯品种的植物学性状(株高、茎粗、地上部分鲜重、地上部分干重、叶面积、根的鲜重、根的干重和根长)均有显著影响,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青薯9号’和‘闽薯1号’2个品种的上述性状指标均有降低趋势,其中‘青薯9号’的株高、地上部分鲜重、地上部分干重、根的鲜重、干重和根长均大于‘闽薯1号’。(2)生理指标分析表明:在T2~T4水分胁迫下,马铃薯的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含量与对照T0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3)显微结构分析表明:叶片的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海比均受到水分胁迫影响。该试验为马铃薯的抗旱栽培和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栽培稻叶结构、水分生理与抗旱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 要:增强栽培稻品种的抗旱性是稻作节水生产的重要途径。稻作种质资源抗旱相关指标的研究是改良稻作品种抗旱性的重要依据。选择抗旱性差异明显的四种类型稻作种质,采用三种干旱胁迫方式,对孕穗期植株叶片的叶肉厚、中脉粗、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叶片保水率进行了考察,分析稻作种质在三种处理下各性状相互之间的内在关联及其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叶肉厚、中脉粗、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叶片保水率在干旱胁迫下均表现为旱稻类型高于水稻类型。轻度干旱下的叶肉厚与成熟期生物量抗旱指数DRIm2-B极显著相关,与孕穗期生物量抗旱指数DRIm2-H显著性相关。重度干旱下的中脉粗与DRIm2-B极显著相关,重度干旱下的叶片保水率与重度干旱产量抗旱指数DRIm2-Y显著相关,中脉粗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在四种种质类型中差异不明显;孕穗期叶肉厚和叶片保水率可分别作为稻作种质抗旱性研究和评价的两个指标。  相似文献   

16.
在人工控水条件下,以15个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2个土壤水分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甘薯品种叶片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叶面积系数均不同程度下降,反映了品种抗旱性的差异。通过抗旱系数聚类分析,将15个甘薯品种分为3个抗旱类型,抗旱品种:济薯21、济薯25、济徐23、济薯15、烟薯25;中等抗旱品种:徐薯18、济薯26、北京553、济紫薯2号、济薯18;不抗旱品种:郑薯20、济紫薯3号、济薯22、济紫薯1号、凌紫。叶面积系数与抗旱系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抗旱性强的甘薯品种可维持较高的叶面积系数;而正常灌水条件下的叶面积系数不能反映甘薯品种抗旱性。干旱胁迫导致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升高。干旱胁迫条件下,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与甘薯品种的抗旱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功能叶相对电导率则与甘薯品种抗旱性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叶面积系数以及功能叶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和相对电导率等指标可作为甘薯品种抗旱性鉴定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低温弱光盐胁迫对辣椒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低温、弱光及盐胁迫三重逆境胁迫下不同辣椒品种生长和生理特性,为日光温室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陇椒2号’、‘陇椒5号’、‘享椒新冠龙’7叶1心幼苗为试材,采用昼/夜温度为25℃/5℃,光照为8000 lx,昼/夜光周期为8 h/16 h和200 μmol/L NaCl溶液同时处理幼苗15天后,测定了不同品种辣椒幼苗株高、根长、茎粗等生长指标和幼苗SOD活性和MDA含量等生理指标,采用平均隶数函数值法对参试辣椒品种的抗性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处理和对照相比,辣椒株高、根长、茎粗、S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MDA含量增加;‘陇椒5号’平均隶数函数值最大,其次为‘陇椒2号’,‘享椒新冠龙’最小。低温、弱光及盐胁迫三重逆境胁迫下,辣椒生长和生理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陇椒5号’和‘陇椒3号’适宜河西地区日光温室长季节栽培,‘享椒新冠龙’适宜早春栽培。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耐盐性比较高的杂交桑品种,笔者选择了‘冀桑3号’、‘鲁杂1号’、‘浙杂1号’、‘桂桑优12号’和‘桂桑优62号’5个广泛种植的杂交桑种质为研究对象,通过盐胁迫下幼苗生长试验,综合分析5个种质在NaCl胁迫下幼苗株高、植株生物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6‰ NaCl处理各种质桑树幼苗发现,盐胁迫下各种质幼苗的生长发育、株高和生物量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时测定了盐胁迫下各种质桑树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生理参数,综合评判‘桂桑优62号’仅表现出轻微叶片黄化,植株生长良好,株高和生物量变化较小,具有较强的耐盐性。桑树作为生态林树种在水土保持、退耕还林、盐碱地改良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该试验为盐碱地的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