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试验目的选择防效好且性价比高的杀虫剂,为做好玉米螟和红蜘蛛的统防统治示范,减少玉米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2试验条件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试验对象:玉米螟、红蜘蛛试验作物:玉米品种:新玉442.2环境条件试验地选在伊宁县现代科技示范园玉米高产攻关示范田,面积10亩,前茬复播玉米,2014年4月19日播种,亩播2.5公斤,播深5-6cm,行距50cm,株距20cm,全生育期共浇水5次,  相似文献   

2.
<正>1试验目的通过试验,了解35%高甲维盐微乳剂对玉米田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和施药技术,以及对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和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2试验条件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玉米(伊单26)2.2环境或设施栽培条件试验地在双城市农业中心试验地进行,前茬玉米茬,亩施种肥45%三元素复合肥15公斤,亩追尿素10公斤,4月  相似文献   

3.
<正>恩施地区大部分为山地,幅员广阔,地形复杂,年平均温度12-16度,年降雨量1400-1800mm,适合多种作物种植。而各地玉米栽培品种及栽培技术随着气候条件、地理条件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同一地区播种期甚至可达2个月以上。正是由于早、中、晚玉米混种及山区作物种类的多样化,为玉米螟的发生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条件。一、玉米发生特点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俗称钻心虫,在恩施地区玉米螟幼虫为害玉米、高粱、向日葵、辣椒等作物,具有  相似文献   

4.
<正>1试验目的通过试验,了解5%高氯.甲维盐微乳剂对玉米田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和施药技术,以及对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和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2试验条件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玉米(伊单26)2.2环境或设施栽培条件试验地在双城市农业中心试验地进行,前茬玉米茬,亩施种肥45%三元素复合肥15公斤,亩追尿素10公斤,4月24日播种,5  相似文献   

5.
<正>1试验目的通过试验,了解3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玉米田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和施药技术,以及对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和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2试验条件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玉米(伊单26)2.2环境或设施栽培条件试验地在双城区农业中心试验地进行,前茬玉米茬,亩施种肥45%三元素复合肥30公斤,亩追尿素15公斤,4月24日播种,5  相似文献   

6.
玉米螟对玉米的生长危害较大,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提高,为探索玉米螟的最佳防治适期,分别在不同的花叶率进行了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7.
<正>1试验目的有机玉米是玉米生产的重要分支,玉米螟的危害严重影响了有机玉米的品相和品质,大大降低了其商品价值。通过田间试验,评价温州峰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菜颗·苏云菌(武汉楚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为该产品在有机玉米种植的虫害防治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试验材料与方法2.1栽培作物品种德美亚1号。2.2试验防治对象玉米螟虫Ostrinianubilalis。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秋粮作物之首。玉米螟是世界性害虫,在我国分部很广,是玉米病虫害中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损失最重的有害生物。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种植密度的加大,肥水条件的提高,玉米螟的危害日益加重,因此做好玉米螟防治工作对提高粮食生产意义重大。本文针对望奎县玉米螟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1试验目的通过试验,了解3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玉米田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和施药技术,以及对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和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2试验条件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玉米(伊单26)2.2环境或设施栽培条件试验地在双城市种子管理站试验地进行,前茬玉米茬,亩施种肥45%三元素复合肥15公斤,亩追尿素10公斤,4月24日播种,  相似文献   

10.
<正>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可危害玉米、高粱、棉花、大麻、辣椒及豇豆等40科131属200多种植物,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玉米螟以老熟幼虫在玉米、高粱等寄主作物的秸秆、穗轴及根茬中越冬;秸秆中的虫量通常占到75%左右。根据其越冬规律,在冬季应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处理秸秆冬季或早春,通过利用玉米、高粱等寄主作物的茎秆作燃料、饲料、肥料等途径全部予以处理,可以大大减少越冬虫源。在有条件地方,采用机械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螟(Ostrinianumbilalis)别名玉米钻心虫,鳞翅目,螟蛾科。主要为害玉米、高粱、棉花、豆类等农作物。玉米螟成虫产卵量大,幼虫对多种作物均有危害,对玉米危害最为严重。幼虫危害玉米的茎、叶、穗、籽粒,轻则影响玉米光合作用、营养传导、籽粒不饱满并发霉,重则玉米秸秆折断致使整株作物死亡,从而导致玉米产量骤减。玉米螟较难防治,笔者根据近年来田间观察及大量研究成果的研读,通过生物防治技术,向大家介绍一种利用赤  相似文献   

12.
玉米螟为害玉米、高粱、谷子、豆类等多种作物,为害严重,难以防治,素有哑巴灾之称。彰武县玉米螟发生逐年加重,针对这一情况县植保站进行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玉米螟成虫试验,收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雪凝 《河南农业》2014,(19):27-27
<正>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俗称玉米钻心虫。在我国有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两种。在河南省发生为害农作物的优势种是亚洲玉米螟。亚洲玉米螟分布广、为害重,为多食性害虫,主要寄主有玉米、高粱、谷子、豆类、甘薯等作物,幼虫蛀茎为害,破坏茎秆组织,影响养分输送,使植株受损,严重时茎秆遇风折断。一、为害情况亚洲玉米螟主要以幼虫钻蛀为害。在玉米心叶期,初孵幼虫先在心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彝良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其生产过程中,病虫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玉米的品质和产量。玉米螟是彝良县玉米虫害中常见的一种,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玉米害虫。玉米螟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达200种以上,但主要危害的作物是玉米、高粱、粟等。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青枯早衰,有些穗甚至无籽粒,造成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是辽宁省主要种植作物。近些年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玉米螟的发生种群发生变化,使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造成大量减产,不但降低了农民收入,影响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国家的粮食安全。本文主要对玉米螟的危害及防治方法进行研究,以帮助玉米种植户减少玉米螟对玉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玉米螟是一种最常见虫害,会导致玉米减产15%~30%,同时,玉米螟还会在其他作物上寄生,因此危害性严重。在玉米螟防治过程中,生物防治是一种绿色防治手段,对环境的污染较少,而且不会影响玉米生长,所以采用生物农药对玉米螟进行防治是主要方向,本文对几种不同的生物农药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黄金侠 《吉林农业》2011,(5):151-151
玉米是兰西县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因此,做好防治玉米螟的工作是确保玉米高产稳产的主要措施,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8.
玉米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食性很杂,幼虫主要危害玉米、高梁、棉花、谷子、蔬菜等作物.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的最重要害虫之一,玉米螟可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严重降低玉米籽粒产量.近年来,受气候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人为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一直呈高位攀升态势,已成为当前玉米生产中最严重的生物灾害,对粮食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9.
玉米螟又名玉米钻心虫,主要危害玉米、高粱、谷子、棉花、大豆等作物。玉米螟在玉米心叶期以幼虫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玉米抽穗后钻蛀茎秆,使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易折倒。幼虫在穗期直接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降低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20.
玉米螟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螟俗称箭杆虫,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同时还能危害高梁、谷子等作物。玉米是新民市的主栽作物之一,历年播种面积都在6.67万hm^2左右。轻发生率一般减产玉米8%-10%,重发生率可减产20%-30%以上。特别是2000年、2002年玉米螟在沈阳市属于大发生年,玉米平均受害株率高达900/0以上。仅此一项,沈阳市损失玉米5千万kg。由于玉米螟为害重,玉米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