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84份黄瓜品种资源中经自交或系内混合授粉选育出400余份试材,从中筛选出优良自交系96481-1-自混-1-混和8273-1-12-10-7-1-3混杂交,配制成一代杂种翠龙。该组合植株生长势强,以主蔓结瓜为主。瓜短圆筒形,皮浅绿色,瓜条顺直,瓜表面光滑无棱沟,刺瘤白色,小且稀少。瓜长20.5cm,横径3.17cm,3心室。平均单瓜质量125g左右,瓜把长2.6cm,小于瓜长的1/7,肉厚占横径的61.7%。春季平均早期产量10092.8kg/hm2,比对照青研黄瓜一号平均增产41.67%;春季平均总产量82730.8kg/hm2,比对照青研黄瓜一号平均增产237.6%。秋季平均总产量47340.4kg/hm2,比对照翠绿增产7.6%。风味品质佳,口感清香、脆甜。抗枯萎病,较抗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  相似文献   

2.
从84份黄瓜品种资源中经自交或系内混合授粉选育出400余份试材.从中筛选出优良自交系96481-1-自混-1-混和8273-1-12-10-7-1-3混杂交,配制成一代杂种翠龙.该组合植株生长势强.以主蔓结瓜为主.瓜短圆筒形,皮浅绿色,瓜条顺直,瓜表面光滑无棱沟,刺瘤白色,小且稀少.瓜长20.5 cm,横径3.17 cm,3心室.平均单瓜质量125 g左右,瓜把长2.6 cm,小于瓜长的1/7,内厚占横径的61.7%.春季平均早期产量10 092.8 kg/hm2,比对照青研黄瓜一号平均增产41.67%;春季平均总产量82 730.8 kg/hm2,比对照青研黄瓜一号平均增产237.6%.秋季平均总产量47 340.4 kg/hm2,比对照翠绿增产7.6%.风味品质佳,口感清香、脆甜.抗枯萎病,较抗细茵性角斑病、霜霉病.  相似文献   

3.
光滑少刺型黄瓜新品种水果黄瓜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果黄瓜1号母本456-5-12混来源于以色列引进材料,父本79033-18-2-3-1-2-5-1混来源于江苏地方品种黄金坠。该品种为光滑少刺型黄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以主蔓结瓜为主。瓜短圆筒形,瓜皮绿色,瓜条顺直,表面光滑无棱沟,刺浅褐色、稀少。瓜长约19.6cm,横径约3.0cm,单瓜质量115g左右,瓜把长2.3cm,小于瓜长的1/7,肉厚占横径的64.7%左右。对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枯萎病的田间抗性优于对照(翠绿、新泰密刺、青研黄瓜1号)。商品性好,风味品质优良,每667m2产量7500kg左右。  相似文献   

4.
水果黄瓜2号是CU9-9-1-混和CU10-10-1混配制而成的优良一代杂种。植株长势中等,主蔓结瓜为主;瓜短圆筒形,绿色,瓜条顺直,表面光滑无棱沟,刺白色、极小且极少;平均瓜长16 cm,单瓜质量95 g,瓜把长1.9 cm,肉厚占横径的比例在64%左右。高抗白粉病、中抗枯萎病和黑星病,商品性好;平均折合667 m2产量为5 018 kg,比对照翠绿增产42.3%,差异极显著,比对照京研迷你2号增产16.6%,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青研密刺2号黄瓜是96481-1-自混-1-混和2004729混混(长)-2配制而成的优良一代杂种。植株长势强,主蔓结瓜为主。瓜长圆筒形,瓜皮深绿色,瓜条顺直,表皮光滑无棱沟,白刺瘤、中等大小、多。平均瓜长25 cm,单瓜质量143 g,瓜把长4.4 cm,肉厚占横径的比例在60.7%左右。田间表现抗白粉病和枯萎病,商品性好,风味品质优良。平均折合667 m2产量为4 547 kg,比对照津优35增产52.77%,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6.
夏秋黄瓜新品种湘黄瓜4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湘黄瓜4号系从200余份黄瓜品种资源中筛选出的优良自交系L88-9和T5-8杂交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以主蔓结瓜为主,果实长棒形,长约31cm,瓜把长约3.6cm,平均单果质量297g,果皮深绿色、刺瘤较多,突起较明显,瓜把无苦味,肉质脆,风味佳,商品性好,从播种至采收45~50d(天),平均每667m2产量2405kg,比津研7号增产39%,田间表现抗病毒病、霜霉病和枯萎病。  相似文献   

7.
青研密刺1号是96481-1-自混-1-混和2003A自混配制而成的优良一代杂种。植株长势强,主蔓结瓜为主。瓜长圆筒形,瓜皮深绿色,瓜条顺直,表面光滑无棱沟,白刺瘤、中等大小、多。平均瓜长25.8cm,单瓜质量135g,瓜把长3.9cm,肉厚占横径的比例在60%左右。田间表现抗白粉病和枯萎病。商品性好,风味品质优良。平均667m2产量5020.05kg,比对照津优35增产68.67%,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8.
2010年征集、引进黄瓜品种资源72份,经种植鉴定,选出3份耐热性、抗病性较强的自交系材料X15-6-8-10、F20-2-6-1、T20-6-2-1。以中农106号为对照,经过春季组合比较与夏季品种比较试验,选出综合性状比较好的2号组合,其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2 533.54 kg,比对照极显著增产15.13%;单瓜质量345 g,瓜长35.0 cm、瓜把长4.01 cm、直径3.60 cm,瓜色绿油光、瓜形美观;生长势、耐热性、抗病性强;株型结构好、结瓜多,综合表现超过对照。  相似文献   

9.
《中国蔬菜》2011,(17):19-19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最新育成的露地和春秋大棚兼用黄瓜品种。 中农18号生长势强,分枝中等。主蔓结瓜为主,早春栽培雌花始于主蔓第5节左右。瓜色深绿,瓜长33.38cm,把短。刺瘤密,白刺,瘤中,无黄色条纹。早熟,前期产量高;丰产,每667m2产量可达10000kg以上,比津优12号增产10%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中农18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最新育成的露地和春秋大棚兼用黄瓜品种。 中农18号生长势强,分枝中等。主蔓结瓜为主,早春栽培雌花始于主蔓第5节左右。瓜色深绿,瓜长33.38cm,把短。刺瘤密,白刺,瘤中,无黄色条纹。早熟,前期产量高;丰产,每667m2产量可达10000kg以上,比津优12号增产10%左右。  相似文献   

11.
津优49号是以优良自交系D53-1和D59-1-1配制而成的黄瓜一代杂种,植株长势中等,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主蔓结瓜为主,坐瓜率高,畸形瓜率低。瓜色深绿,有光泽,瓜长35 cm左右,单瓜质量约250 g,瓜把长小于瓜长的1/8,瓜腔小于瓜横径的1/2,口感脆甜。高抗黄瓜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抗CMV。春露地栽培每667 m2产量6 000 kg左右,夏露地栽培每667 m2产量可达3 700 kg,适合春露地和越夏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2.
春华1号的母本8072是从广东引进品种粤早2号后代中分离选育而成的适宜春秋露地栽培的优良自交系,父本73-1-3是从辽宁绥中县引进旱黄瓜品种(代号8273)中分离选育出的优良自交系。春华1号植株生长势强,叶深绿色,主蔓结瓜为主,雌花节率90 %左右。瓜条短圆筒形,瓜皮浅绿色,瓜条顺直,表面光滑无棱沟,刺瘤白色、小且稀少,平均瓜长17.4 cm,横径3.3 cm,3心室。瓜把长1.7 cm,小于瓜长的1/7。肉厚占横径的61.2 %。田间对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抗性优于鲁黄瓜3号。商品性好,风味品质优良。平均单瓜质量137.5 g,每667 m2产量6 000 kg左右。  相似文献   

13.
华南型黄瓜烟农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农1号是以烟台地方品种海阳白黄瓜经6代自交纯化选育出的强雌株系A7-3-5-1-2-5-7为母本,以地方品种烟台白玉经6代自交纯化选育出的自交系B2-3-5-4-5-1-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华南型黄瓜一代杂种。生长势较强,主蔓结瓜为主,瓜短圆筒状,瓜皮白绿色,瓜条顺直、有光泽,肉质细嫩脆甜,风味好,刺瘤少;商品瓜长20cm左右,横径3.5cm左右,单瓜质量100~120g;早熟,从定植至始收35d(天)左右;对霜霉病和白粉病的抗性优于对照海阳白黄瓜和鲁黄瓜3号,具一定的耐低温弱光能力,适合春早熟栽培,日光温室春早熟栽培每667m2产量6000kg左右。  相似文献   

14.
攀杂苦瓜7号是以强雌系回一7-3-2为母本,以自交系B15-1-1-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苦瓜一代杂种。早熟、丰产、生长势中等、主蔓长3.5 m左右,分枝性中等,侧枝3~5个,第一雌花节位9节左右,果实长纺锤形,果皮绿白色,平均瓜长29.4 cm,平均瓜粗5.6 cm,平均肉厚0.8 cm,平均单瓜质量269.0 g,味甘苦,质脆,口感好,田间抗白粉病,在四川省4 a多点区域试验平均667 m2产量2 820.5 kg,比对照蓝山大白苦瓜增产11.49%,适宜长江以南海拔1 400 m以下区域越冬保护地栽培及夏秋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5.
《中国蔬菜》2011,1(11):36-38
绿园4号黄瓜 植株生长势强,叶片平展,主蔓结瓜为主,第1雌花着生在主蔓第3~5节,以后节节为雌花.商品瓜长约30 cm,果皮绿色,有光泽,底色均匀,无黄头,刺瘤明显,棱不明显,瓜把短,瓜把长≤1/7瓜长,心腔横径≤1/2瓜条横径.抗黄瓜花叶病毒病、细菌性角斑病,中抗霜霉病.早熟,丰产,前期产量较中农8号增产25%左右,总产量较中农8号增产15%左右,春季露地栽培每667 m2产量5 500 kg左右,适宜长江以北地区春秋露地、秋冷棚栽培.  相似文献   

16.
黄瓜新品种吉杂8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杂8号是以9101-2410为母本,以7313-121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华南型黄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以主蔓结瓜为主,熟性较早,节成性好,瓜长18~20 cm,横径4~5 cm,单瓜质量180 g左右,对霜霉病、枯萎病、炭疽病和角斑病的抗性强于对照吉杂2号.平均产量3 000kg·(667 m2)-1以上.适宜东北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7.
鄂皇3号黄瓜是以27-11为母本、03-13-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品种,极早熟,以主蔓结瓜为主.瓜条直,瓜把短粗,瓜长30 cm,横径5 cm,单瓜质量280 g,瓜皮嫩绿白色;有稀疏刺瘤,味浓质脆,一般春栽667 m2产量4 500 kg,秋栽667 m2产量3 500 kg.耐寒,适于春秋大棚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8.
鄂皇3号黄瓜是以27-11为母本、03-13-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品种,极早熟,以主蔓结瓜为主,瓜条直,瓜把短粗,瓜长30cm,横径5cm,单瓜质量280g,瓜皮嫩绿白色;有稀疏刺瘤,味浓质脆,一般春栽667m2产量4500kg,秋栽667m2产量3500kg。耐寒,适于春秋大棚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9.
福湘早帅是以H2802为母本,S205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炮椒杂交种。该品种早熟,果实牛角形,果表有纵棱,青熟果绿色,生理成熟果实红色,平均单果质量57.5g,果长14.3cm左右,横径4.2cm左右,果肉厚0.31cm,果皮薄,肉厚质脆,品质上等,味中辣,以鲜食为主。全国区试2年平均前期产量为1295.4kg/667m2,比对照江苏1号增产16.5%;2a平均总产量为2924.7kg/667m2,比对照增产11.8%。生产试验中,该品种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为1537.7kg/667m2和3309.1kg/667m2,比对照江苏1号分别增产25.6%和18.5%。该品种抗病毒病、炭疽病,适宜在新疆、河北、江苏、重庆、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区作春季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20.
早白1号是采用株州长白苦瓜高代自交系9925-5-7-11-2-25与成都大白苦瓜高代自交系9903-1-3-4-3-4配制而成的苦瓜一代杂种。主蔓长3.5~4.0 m,节间长7~10 cm,生长势较强,分枝性强。叶片绿色,掌状浅裂。第1雌花节位为第9节,从定植到采收60 d(天)左右,比对照成都大白苦瓜早熟3~5 d(天),属早熟品种。商品瓜白色,表面条瘤与粒瘤相间,长圆柱形,瓜长约35 cm,单瓜质量250 g。果实口味清香、微苦,粗纤维少,口感细腻,品质优,商品性好。植株连续坐果能力强,前期产量约850 kg?(667 m2)-1,总产量约2 000 kg?(667 m2)-1,白粉病的田间发病程度低于对照成都大白苦瓜。适合长江流域春季露地或早春大棚种植,每667 m2定植1 800~2 200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