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西藏拉萨市林周县牦牛乳理化指标和乳房炎主要病原菌,采集牦牛乳样品100份,开展乳理化指标和主要病原菌检测。采用CMT法筛选隐性乳房炎病例,针对筛选出隐性乳房炎阳性乳样20份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11种52株细菌,通过鉴定,其中包含4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停乳链球菌,2株乳房链球菌,1株粪链球菌,8株无乳链球菌,6株大肠埃希菌,4株真菌。乳房炎63.5%的病例是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引起,结果证实,链球菌、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是导致林周县牦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2.
1乳汁病原微生物检查 隐性乳房炎由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如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等。通常主要的病原是链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支原体。链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占病原菌的90%~95%。有些病原菌虽存在于乳房内,但不一定致病。因此,仅仅依据乳汁中有无病原菌进行诊断不可靠,只能根据检出病原菌的种类、数量作出初步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乳康2号"对奶牛细菌性乳房炎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乳康2号"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奶牛37头。结果表明,治愈28头,有效6头,无效3头,总有效率为91.89%,平均治疗时间4.7d。对采集的37头奶牛治疗前的42个乳区奶样,进行细菌学检查,有33个乳区检出与乳房炎有关的病原菌,占78.57%。检出病原菌5种,主要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停药后采集33个乳区奶样,结果有14个乳区细菌转阴,细菌转阴率为42.42%。在转阴的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转阴率最高(100%),其次是混合感染(60.00%)和乳房链球菌(50.00%)。  相似文献   

4.
为调查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夏河县牦牛隐性乳房炎流行情况,探明引起牦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利用兰州乳房炎诊断试剂(LMT)筛选牦牛隐性乳房炎,检出率10.25%;采集非阴性乳样,对其中的病原菌分离纯化,提取细菌DNA并测序后,通过NCBI中BLAST比对,共鉴定出236株细菌,其中包含10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3.22%)、18株艾格尼丝葡萄球菌(7.6%)、13株沃氏葡萄球菌(5.50%)和29株大肠埃希氏菌(12.29%);艾格尼丝葡萄球菌为国内首次自牦牛乳中分离得到。结果表明,葡萄球菌属和埃希氏菌属可能是引起甘南藏区牦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5.
为摸清近年来陕西关中奶山羊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种类,利用奶山羊隐性乳房炎诊断试剂盒对陕西富平关中奶山羊进行随机抽样检测,采集乳房炎阳性乳样进行细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显示,从364份阳性样品中共分离出337株细菌,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86株,占所分菌的55.2%;金黄色葡萄球菌50株,占所分菌的14.8%;乳房链球菌24株,占所分细菌的7.1%;猪链球菌9株,占所分细菌的2.7%;大肠埃希菌61株,占所分细菌的18.1%;其他细菌7株,占所分细菌的2.1%.表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引起奶山羊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其次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本研究结果为奶山羊乳房炎防治和鲜乳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选择某牛场50头临床健康奶牛,采用CMT法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其中28头奶牛患有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56%;在被检的200个乳样中患有隐性乳房炎的乳区84个,乳区阳性率为42%。对阳性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从28头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的84个乳样中检出13种共98个菌株,其中葡萄球菌44个,占44.90%;金黄色葡萄球菌32个,占32.65%;链球菌20个,占20.40%;大肠埃希菌11个,占11.22%。由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乳房炎占整个比例的75.51%。表明引起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而且单纯由某一种病原菌引起的病例较少,多数是由2~3种甚至是3种以上的病原菌引起,混合感染率为83.33%。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临床使用较多的青霉素和链霉素对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有较强的耐药性,而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和林可霉素等药物则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7.
通过鉴定引起成都某奶牛场隐性乳房炎的病原,并分析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从20头患隐性乳房炎奶牛中收集奶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从6份奶样中分离出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30%,未鉴定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停乳链球菌等。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菌株对17种药物敏感,对7种中介,对8种耐药。研究结果为该奶牛场隐性乳房炎药物防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吉林省各地区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以便于科学合理防治该病,对长春市、吉林市、白城市以及延吉等多个大型奶牛场200份乳样进行了细菌分离与鉴定,并对其主要致病菌进行敏感药物筛选试验。结果显示,导致吉林省奶牛乳房炎发生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以及停乳链球菌等,在检出的267株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8株,占36.70%;无乳链球菌65株,占24.34%;停乳链球菌57株,占21.35%;大肠埃希菌43株,占16.10%;其他菌4株,占1.5%。4种病原茵对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头孢噻肟以及万古霉素均高度敏感,但对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等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因此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头孢噻肟以及万古霉素可以作为吉林省奶牛乳房炎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安地区某些奶牛场50头乳房炎阳性奶牛的50个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细菌122株,鉴定出17种细菌。其中葡萄球菌检出47次,占38.53%;链球菌检出22次,占18.04%;大肠埃希菌检出15次,占12.30%;由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乳房炎检出次数,占68.87%。引起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且多数是由2种~3种病原菌引起,混合感染率为78%。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某奶牛场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和合理用药,该试验对乳房炎奶牛取样1 15份,开展了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场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乳房链球菌和沙门菌;主要病原菌均对头孢喹诺和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1.
奶牛急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掌握奶牛急性乳房炎致病菌的种类.[方法]通过采集病牛乳汁样品3份,分别对其病原茵进行分离与鉴定.检测[结果]表明:检出4种共13株细菌,其中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停乳链球菌5株;大肠埃希茵1株,乳房链球茵1株.[结论]该场奶牛的急性乳房炎是由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共同引起...  相似文献   

12.
2023年3月,青海省西宁市某牦牛养殖场部分牦牛出现乳房炎,为确定发病原因,从该场采集确诊乳房炎奶牛乳样15份,进行细菌分离、纯化致病菌及PCR鉴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部分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结果发现,从13份乳样中共分离获得23株细菌,分别为无乳链球菌(n=7)、金黄色葡萄球菌(n=8)、大肠埃希氏菌(n=4)、粪肠球菌(n=3)和蜡样芽胞杆菌(n=1)。对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发现,3种病原菌对链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噻呋和头孢拉定高度或中度敏感。研究结果提示,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是该场牦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且头孢类抗生素和恩诺沙星等可作为首选药物用于该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为调查四川省资阳市某规模化羊场暴发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无菌采集患病羊乳样45份,然后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及PCR鉴定,同时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试验。共分离、鉴定出5株大肠埃希菌、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25株链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红霉素及四环素类等多种药物有耐药性。本研究为该场山羊乳房炎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用自然沉降法对规模化奶牛场泌乳奶牛舍进行空气细菌含量检测,同时对空气中细菌和乳房炎奶牛乳汁中细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牧场不同培养基的细菌菌落总数均不同,在NA培养基上,细菌菌落总数B场10.97×10~3 cfu/m~3C场10.17×10~3 efu/m~3A场8.78×10~3 cfu/m~3;运动场细菌菌落总数少于牛舍内。3个牧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分别是B场32.14%C场的30.91%A场29.25%,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呈正相关。从3个牧场牛舍空气样本中分离到221个菌株,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沙门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等主要病原菌。A、B牧场主要是葡萄球菌,占分离菌的75.34%和60.6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45.21%和22.73%。C牧场牛舍空气中主要是肠杆菌,占分离菌的51.23%,其中大肠埃希菌占31.70%。3个牧场乳房炎奶牛乳汁中所检测到的主要病原菌分别是:A、B牧场主要是葡萄球菌,占分离菌的48%和57.96%,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4%和23.8%;C牧场主要是肠杆菌,占分离菌的50%,其中大肠埃希菌占18.8%,沙门菌占9.09%。奶牛场空气中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和乳房炎奶牛乳汁中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国各地均有发生。由于该病很难治愈,故影响着牛奶的产量。人们对奶牛乳房炎的病原作了大量研究。1983—1986年,成都奶牛研究所对成都凤凰山奶牛场黑白花奶牛乳房炎作了调查,发现引起该牛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是:珠白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浊白葡萄球菌、金色葡萄球菌、橙黄葡萄球菌、停乳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兽疫链球菌、埃希氏大肠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和大肠杆菌5种是最常见的病原[1].青霉素类抗生素是治疗乳房炎的常用药物,但由于不合理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对该类抗生素有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一种直接从乳样中快速提取细菌DNA的方法,试验通过人工制备8个倍比稀释细菌的乳样,检测了Chelex-100法提取3种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DNA进行PCR扩增的敏感性,并与苯酚—氯仿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以Chelex-100法提取乳样中细菌DNA进行PCR扩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所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最小浓度分别为103、102、102 CFU/mL;而使用苯酚—氯仿法提取乳样中各细菌DNA的PCR敏感性均为104 CFU/mL。综上所述,Chelex-100法提取乳样细菌DNA的PCR敏感性可以满足临床检测奶牛乳房炎的需要,显现了简单快速、经济、无污染的优点,为从乳样中直接提取细菌DNA提供了新的思路,对PCR快速检测乳房炎致病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包头地区临床型奶牛乳腺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临床型奶牛乳腺炎主要是由多种非特定病原微生物引发的奶牛乳房及乳汁表现出明显临床症状的一种乳腺疾病。从包头地区5个奶牛场33头奶牛的77份乳样中分离得到98株病原菌,主要病原经生化试验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乳链球菌、牛链球菌、粪链球菌、棒状杆菌属、酵母菌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志贺菌属、肠杆菌属、沙门菌属。研究结果可为包头地区临床型奶牛乳腺炎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对陕北白绒山羊和关中奶山羊乳房炎阳性率调查的基础上,以乳房炎山羊乳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制成二联灭活疫苗,对处于妊娠期的陕北白绒山羊进行免疫接种,观察制备的灭活疫苗对陕北白绒山羊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陕北白绒山羊乳房炎发病率(11.5%)显著低于关中奶山羊(66%),说明山羊乳房炎发病率受不同经济用途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免疫试验结果显示,免疫后14d和28d,免疫山羊抗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免疫前的水平(P<0.5),表明制备的乳房炎二联疫苗能有效激发山羊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刺激机体产生高水平的抗体,研究结果对不同品种山羊乳房炎的防控和乳房炎疫苗的研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应用平板法研究了紫锥菊多糖对导致奶牛乳房炎的2种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20mg/ml的紫锥菊多糖对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效果,其中对大肠埃希菌的抑制作用较强,抑菌圈达12.55±0.21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为9.20±0.34mm。对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0mg/ml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则为10.0 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