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品与蔬菜的表皮既属于果蔬产品的组成部分,又是果蔬产品可食部分的包装。有的果蔬产品易于保鲜贮藏,有的则难以保鲜贮藏,经研究对比,很大程度取决于果蔬产品的表皮性状。  相似文献   

2.
目前,以蔬菜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绿色可食性包装产品由于其营养价值高,便于贮藏与运输,且是一种很好的休闲食品与高级食品包装材料,因此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与开发前景.蔬菜纸最早由日本研制开发,也称纸菜.蔬菜食品的共同特点是富含多种纤维素及矿物质,其中膳食纤维在生产加工中相当稳定,故加工出的纸菜产品营养损失少,产品含水量小(约10%),便于运输与贮藏.这不仅提高了蔬菜的附加值,更重要的是解决了蔬菜易腐烂、不易贮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蔬菜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蔬菜纸作为一种新型的蔬菜深加工产品,其研发技术在我国已开始走向产业化发展,其中成型与干燥方法是制约蔬菜纸品质的2个主要因素,而成型工艺的关键是黏结剂的选用。蔬菜纸作为新型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可食性包装纸,在蔬菜深加工、避免浪费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执行卫星海上测控任务的船舶将经常远赴重洋执行任务,每次出航均需携带大量的蔬菜、水果等保障物资,而掌握和使用科学的蔬果保鲜方法,是保障远洋生活供给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远洋蔬果保鲜特殊性和贮藏保鲜特性的分析,并且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采用复合气调包装保鲜对远洋蔬果的保鲜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5.
复合MAP保鲜包装设备的技术特点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MAP(Modified A tmosphere Packing)保鲜包装,又称气体置换包装、复合气调保鲜包装.复合气调保鲜包装设备是我国食品果蔬保鲜领域全新的高科技产品,该产品在保持食品果蔬原有风味和营养价值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保鲜与加工》2005,5(6):18-18
新加坡成功地研究出一种可使芥菜、菜心和其它叶状蔬菜保持新鲜达3个星期的新型包装技术,这些蔬菜的新鲜度、芳香、味道、质地和所含的营养与原来一样完好无损。这种称为“改良空气包装法”的包装技术,是通过在包装内注入特别调配的混合气体,以使蔬菜的呼吸率降低,制止细菌滋生和延阻酶腐坏,从而保持蔬菜的新鲜度。该包装法常用的气体是氮气、二氧化碳和氨气。新加坡研究出新型蔬菜包装$中国保鲜网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农副产品产出大国,但由于果蔬保鲜深加工技术的缺乏与滞后,产品产后损耗巨大,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由苏州森瑞保鲜设备有限公司独创的“复合气调保鲜包装技术和设备”,最终攻克了食品、果蔬保鲜难题,为食品、果蔬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高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增长点,为提高农副果蔬产品的附加值提供了技术上的创新和支持,为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果蔬保鲜包装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蔬保鲜包装技术是一类应用性较强的现代保鲜技术,该技术能够更好地保持产品品质,降低果蔬损耗率。在过去的几十年,果蔬保鲜包装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生鲜电子商务新业态的出现及快速发展,消费者对果蔬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市场对保鲜包装性能提出了新需求,这就促使果蔬保鲜包装技术呈现出更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气调包装、活性包装和智能包装等果蔬包装技术的概念及原理,综述了其研究进展,并对果蔬保鲜包装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对农产品的保鲜包装技术研究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热门研究项目,国外农产品保鲜包装技术研究的新成果层出不穷,值得我国相关企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包装产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若与欧美发达国家包装产业比较,我国包装产业尚有较大的跃升空间,其中农产品产后保鲜包装与加工品包装则是其中最具发展潜势的领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农副产品经营企业已逐渐认识到保鲜包装的重要性,农产品的商品属性也在参与国内外市场的大循环中得到增强。在发达国家,80%左右农产品均要经过包括保鲜包装在内的产后处理,从而实现农产品的产后增值。在我国农业种植业产品中,仅果蔬等园艺产品总产量就已超过6亿t,成为种植业中第一大产业。与粮食产品相比,蔬菜、水…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气调透湿袋和多效抗菌纸对葡萄在常温下的保鲜效果,在室温条件(26℃和相对湿度(RH)70%)下使用PE保鲜袋(PE袋)、自制的透湿性薄膜袋(A袋)以及A袋内加入自制的乙烯吸附复合抗菌纸(A-P)3种被动气调(MA)保鲜方案,并研究包装顶空气氛、顶空相对湿度以及乙烯吸附纸对‘巨峰’葡萄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A-P组建立的气调气氛(11.5%CO2、14.5%O2和RH78%)下‘巨峰’葡萄的果梗褐变率、落粒率和霉变率均最低,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水平较高;A袋的顶空气氛(9.17%O2、25.4%CO2)抑制葡萄的褐变及霉变较为理想,但是由于相对湿度较高导致落粒;PE袋中较高O2(18.5%)和较低CO2(2.2%),特别是高湿度(RH 99%)环境导致葡萄大量霉变与褐变,货架期仅3 d,裸放的CK组3 d时产生大量褐变,失去商业价值。综上,自制抗菌纸与透湿性薄膜的组合有利于葡萄的常温贮藏,延长货架期。A-P包装为葡萄的常温保鲜提供了新...  相似文献   

12.
近日,天龙包装材料(上海)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在高分子领域及复合材料领域的科研积累,开发出独有的TTM纸新材料无菌包装技术。由于TTM纸新材料采用了最新的纳米和高分子新材料科技,用其制造的无菌包装可以不用铝箔就能实现对氧和紫外线的阻隔,从而达到与纸铝塑包装材料相同的保质期和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3.
简单介绍了气调包装保鲜技术的发展和特点,综述了气调包装保鲜机制、保鲜效果以及在新鲜食用菌保鲜中的应用,旨在为我国研究并推广食用菌气调包装保鲜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保鲜与加工》2006,6(6):I0002-I0002
杨少桧研究员,1984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园艺系,1987年北京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采后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曾任深圳市农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水果蔬菜进出口与国内物流配送专业公司——深圳鑫荣懋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果蔬保鲜专业技术咨询公司——深圳市杨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果蔬花卉保鲜专业网站——《保鲜世界网www.Worldyl.com》总策划。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果蔬鲜切加工及保鲜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方便快捷食品需求的增强,鲜切加工产品越来越受到关注。阐述了鲜切产品的加工过程、原料来源及选择,清洗、去皮、切分、护色、包装和贮藏等各项技术,论述和比较了鲜切产品的保鲜技术包括冷藏保鲜、保鲜剂保鲜、MAP保鲜及冷杀菌保鲜等,分析了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对鲜切加工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杨梅果实代谢旺盛、含水率高且无外果皮保护,在采收、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易遭受机械损伤及霉菌侵染,进而导致其品质劣变,严重制约杨梅产业的发展.本文概述了产地保鲜技术(保鲜剂、预冷、短波照射以及静电场等)和贮运包装(减震包装、气调包装和蓄冷包装)对杨梅鲜果采后品质的影响,通过分析引起杨梅品质劣变的主要因素,提出"低温环境"+"缓震处理"+"气调技术"三维一体的栅栏保鲜技术将成为杨梅鲜果的保鲜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
采用茶多酚、维生素C、维生素E作为天然保鲜剂,O2、N:、CO2作为气调包装的气体成分,对冷却羊肉进行保鲜处理,以感官评分、TVB—N值、pH值、菌落总数和色差光学指标L值、a值为考察指标,研究天然保鲜剂和气调包装在冷却羊肉保鲜中的应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O.03%的茶多酚单独与气调配合使用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茶多酚与维生素C、维生素E组成复合保鲜剂配合气调包装使用效果更佳。最佳的保鲜条件为0.02%茶多酚与0.03%维生素C、0.03%维生素E结合50%O2+25%N2+25%CO2气调包装协同处理,可使冷却羊肉保鲜25d。  相似文献   

18.
预冷后入库蔬菜产品进入冷藏库之前要有预冷过程,使产品温度降低,以减少冷却系统的热负荷。因为蔬菜产品收获时仍有较高的田间热,这种热量可能超过冷凝系统的负荷,使蔬菜较长时间达不到储藏低温,会引起蔬菜严重的腐败。蔬菜预冷后再入库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而且保鲜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微气象条件对蔬菜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菜秧在不同温度、湿度、光照等几个微气象因子条件下保鲜效果的研究,定量分析了微气象条件对蔬菜保鲜效果的影响,筛选出蔬菜保鲜的最佳微气象因子配置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蔬菜在低温、高湿、避光的环境中可以延缓衰老腐烂、延长保鲜期,并可以减少病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包装对鲜猪肉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PVDC涂敷膜、铝箔袋、NY/PE复合袋和NY/PE共挤膜袋4种复合塑料包装材料与真空和充气两种包装方式对新鲜猪肉的保鲜效果.结果以NY/PE共挤膜袋、充CO2气体包装能够达到较好的包装效果.在此包装条件下,10℃贮藏10天的猪肉可以达到一级鲜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