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特别是粉碎的玉米粉)极易发生酸败、霉变,不宜长期贮存,如对酸败、霉变的玉米去霉处理不当,喂猪后极易中毒。  相似文献   

2.
夏季 《吉林农业》2005,(11):28-28
“玉米是饲料之王”.玉米之所以有这样的美称,是由于玉米在谷物籽实类饲料中含有的能量浓度列于首位,其能量物质几乎全部为淀粉,且易消化,含粗纤维极低,磷的含量也较高,黄色玉米中含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也是维生素E的良好饲料来源.除此之外,玉米中还有较高的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因此,玉米(特别是粉碎的玉米粉)极易发生酸败、霉变,不宜长期贮存,如对酸败、霉变的玉米去霉处理不当,以致用酸败、霉变的玉米喂猪则极易致猪霉玉米中毒.  相似文献   

3.
豫北是玉米重要的种植区,其产量很大程度满足了本地畜禽养殖的需要。由于2011年玉米收获季节多雨,造成了大量玉米霉变,加上贮存、加工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玉米霉变、酸败的情况普遍发生。再加上玉米价格的不断上涨,很多生猪养殖专业户无力购进外地优质玉米,大量的变质玉米投入实际生产中使用。猪对霉变玉米产生的霉菌素最敏感。从2011年至今,笔者接诊过28家霉玉米中毒病例。据统计,类似病例发生很普遍,尤其以母猪流产、产死胎,仔猪存活率降低为主。  相似文献   

4.
进入多雨潮湿季节,由于保管不当或其他原因致使玉米等饲料发生霉变,动物食用后极易发生多种霉菌、毒素的中毒,其中玉米赤霉烯酮中毒最为普遍,并且危害也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5.
玉米(特别是粉碎的玉米粉)极易发生酸败、霉变,不宜长期贮存.如对酸败、霉变的玉米去霉处理不当,以致用酸败、霉变的玉米喂猪则极易导致猪中毒.   猪食霉玉米中毒的发病症状一般表现为:猪采食霉玉米后3~7天内仅见食欲不佳,采食量减少,如此时未采取治疗措施,患猪随后会出现突然不食,精神沉郁,嗜睡,趴在地上不愿走动,眼结膜潮红,口色淡白,有的患猪发生口腔溃疡,咽部肿胀充血,鼻镜干燥,母猪阴户红肿、充血,粪便干燥并带有黏液和少量血液,患猪体温正常或偏低,心脏节律不齐,心音微弱,心跳每分钟100~150次,中毒严重者常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猪食霉玉米中毒应早发现,并给予及时对症治疗.根据笔者的治疗体会,采用如下治疗方法疗效甚佳:早期患猪和症状较轻的患猪,用甘草粉20克,蛋氨酸0.5克,复合维生素B液6毫升,维生素C500毫克,加温水2000毫升,用胃导管给患猪内服或将上述药物加少量温水拌入精料中给患猪喂服,每日2次,2~3天即可治愈;对霉玉米中毒的中、后期患猪和中毒症状较重者,应在喂服以上药物的基础上,并配合用三磷酸腺苷钠75毫克,10%安那加注射液5毫升,一次给患猪肌肉注射.此药量适宜于体重在75~100公斤的患猪治疗时施用,实际用药可根据患猪的体重大小、病情轻重适当增减药量.如治疗及时,一般连续用药3天左右即可治愈.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玉米籽粒由于胚大、呼吸旺盛,容易引起酸败,造成霉变,又因胚大而易招惹虫害,所以玉米贮藏一直是一个难点.现重点介绍云南省广南贮藏玉米的方法,望对广大农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玉米种子的贮藏特性有4点:第一,玉米种子粒型较大,果穗被苞叶紧紧叶裹在里面,在植株上水分不易蒸发,收获时种子水分多在20~40%。玉米在北方属晚秋作物,收获较迟,如果不及时充分进行干燥,极易发生冻害。第二,玉米种子种胚大,呼吸旺盛,贮藏期间稳定性较差,容易引起种子堆发热,导致霉变。第三,种胚部脂肪含量高、吸湿性强,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酸败。第四,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营养成份丰富,其产量高、用途广、深加工再增值效果显著,但玉米贮藏中极易发生发热霉变与低温冻害等质量劣变现象,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贮藏玉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养猪场户如对猪的饲料配合不当或保管不善,则极易导致猪发生饲料中毒。现就猪常见饲料中毒的急救方法介绍如下:1.猪霉变饲料中毒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则易引起猪发生霉变饲  相似文献   

10.
正玉米是商水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贮藏不当极易发生霉变、虫害、酸变、低温冻害等不利现象,所以贮藏好玉米对粮食安全有很重要的意义。一、玉米的贮藏特性1.玉米种胚较大,其体积几乎占整个子粒的1/3左右,由于胚中含有较多的亲水基,吸水性较强,且呼吸量较大,在贮藏期间稳定性差,容易引起种子堆发热,且当玉米水分适宜霉菌生长繁殖时,胚部会长出许多菌丝体和不同颜色的孢子,从而导致发热霉变。  相似文献   

11.
余红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2):186-186,192
由于玉米的原始水分大,成熟度不均匀,储藏中极易出现发热霉变现象,因此做好玉米安全储藏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玉米的储藏特点,介绍了玉米的储藏方法,主要包括:做到分开储藏;低温密闭储藏;控制度夏玉米水分;勤查仓,及时消灭安全隐患等。  相似文献   

12.
发病原因 畜禽采食发生霉变的玉米或被其污染的饲料而引发黄曲霉菌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13.
猪和鸡由于养殖成本较小,收益较高,是养殖户最为青睐的两种养殖对象,而玉米是猪和鸡的主要食用饲料之一,所以如果玉米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的话,那么猪和鸡的健康自然也就得不到保证。玉米在收获季节处于阴冷潮湿环境之下,极易发生霉变现象。而霉变现象,就是玉米本身产生某些微量元素或者毒素,这些毒素会对猪鸡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本文从霉玉米会对猪鸡产生的影响入手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适应性强,在我国各地几乎都有种植。尤其辽宁地区种植面积更广些,其中北票地区每年玉米的播种面积就接近90万亩。由于玉米种子在贮藏中极易发生热、霉变和低温冻害,因此安全、有效地贮藏玉米种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玉米号称"饲料之王",在猪的配合饲料中占60%以上,正确使用并合理饲喂才能降低饲养成本. 一、选择新鲜优质玉米 半干湿玉米、霉变玉米均不可喂猪.尤其是用于小猪和种猪饲料的玉米,一定要保证质量. 二、选用大粒凹玉米 这种玉米含较多淀粉,口感甘甜,是猪的上等饲粮.尽量选购自然风干的玉米.因烘干玉米多是未成熟玉米或变质玉米,其外皮皱褶多,饱满度差. 三、粉碎粒度要适当 玉米含有较多脂肪酸,磨碎后的玉米易酸败,勿储存过久.仔猪断奶后消化功能弱,玉米粉碎粒度宜细;对于育肥猪和母猪,可加大筛孔径为1.5毫米.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确定塑料袋发酵全株青绿玉米中霉变真菌的属性,研究添加益生菌(含有乳酸菌与枯草芽孢杆菌)对霉变的影响。将乳熟期全株青绿玉米粉碎后分为两部分,分别添加益生菌及不加菌,进行塑料袋厌氧发酵,后分别取霉变全株玉米及无霉斑正常全株玉米检测。结果显示,霉变真菌为假丝酵母、烟红曲霉和酿酒酵母,霉变增加烟红曲霉多样性,而加菌减少酿酒酵母多样性;霉变提高酵母含量、pH、丙二醛含量、NADH氧化酶活性等指标值(P 0. 01),减少乳酸菌含量及乳酸脱氢酶活性(P 0. 05);添加外源菌提高未霉变玉米中的乳酸菌含量,也提高霉变玉米中的酵母含量,降低霉变玉米的总抗氧化能力和乳酸脱氢酶活性(P 0. 05)。对于全株玉米的乳酸菌和酵母含量,霉变和加菌互作效应显著(P 0. 05)。因此建议添加外源菌预防玉米霉变时应考虑乳酸菌和酵母的互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玉米霉变的霉菌种类和毒素种类,猪霉菌毒素的中毒症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制猪霉菌毒素中毒的措施,探讨了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原因及诱发的其它合并症。  相似文献   

18.
<正> 玉米种子的贮藏特性有4点:第一,玉米种子粒型较大,果穗被苞叶紧紧包裹在里面,在植株上水分不易蒸发,收获时种子水分多在20%~40%。玉米在北方属晚秋作物,收获较迟,如果不及时充分进行干燥,极易发生冻害。第二,玉米种子种胚大,呼吸旺盛,贮藏期间稳定性较差,容易引起种子堆发热,导致霉变。第三,种胚部脂肪含量高、吸湿性强,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酸败。第四,营养丰富,胚部水分含量高,可溶性物质多,易遭受虫霉为害。针对以上贮藏特性,在玉米种子贮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降低种子水分 防止冻害发生  相似文献   

19.
对玉米籽粒霉变与玉米品种、轮作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玉米籽粒霉变与选用品种、天气高温干旱、茬口安排等关系密切,是玉米籽粒发生霉变的重要因素。建议生产上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安排茬口和加强水分管理。  相似文献   

20.
罐头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如胀罐、酸败、硫化黑变、霉变等腐败变质现象。该文分析了罐藏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