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一、基本情况 得荣县属于农业县,幅员面积2916km2,耕地仅有5.66万亩,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金沙江畔,即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最南缘,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区,气候垂直分布明显,构成我县降雨奇缺、光照充足、幅射强烈的气候特点,年均日照数2000小时,年辐射量123.3千卡/cm2,年平均气温14.6~16.5℃,且雨季集中在7~9月份,年降雨量308.8mm,年蒸发量2421.1mm,属于较干旱的半荒漠气候区。  相似文献   

2.
刘蓉 《甘肃农业》2013,(24):57-58
根据民勤国家基准气候站1953年~2010年气候资料,利用线性倾向率、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温、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8年保护区气温呈极显著的升高趋势,降水增大但趋势不明显;气温有突变,降水无突变;气温、降水变化在年代际和季际表现各异。低温日数显著减少、高温日数增多,低温、高温极端天气出现在气候最暖的近10年。  相似文献   

3.
《山西农业科学》2017,(9):1521-1524
为掌握汾西植物的本底资料,提高动植物特别是经济作物的保护管理水平,2016年6—10月,采用线路调查为主、路查和详查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调查分析了汾西扁桃林及周边林区植物的种类与分布。结果表明,扁桃林及周围天然林共有乔灌木129种,分属于30科62属;经济林内的优势植物群落为种植的果树,野生植物为果园杂草;天然林内的野生木本植物共有15种,以黄刺玫、绣线菊、丁香、沙棘等分布较多;主要野生草本植物共有55种,以蒿类、铁线莲和禾本科植物分布较多。  相似文献   

4.
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必要性天然林资源是中国森林资源的主体,在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目前我国的天然林面积约8 727万hm2,约占森林总面积的65%,大体上分为3种情况:一是处于基本保护状态的天然林,主要包括552个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874个森林公园、尚未开发的西藏林区等,面积为2 000万hm2左右,约占天然林总面积的23%;二是零星散布于全国各地的天然林,面积为1 769万hm2左右,约占天然林总面积的20%;三是亟待保护且集中连片分布于…  相似文献   

5.
右江河谷地带包括百色、田阳、田东、平果4个县市,这几个县市的县城海拔为109-175m。由于北部、西部山势连亘,北风受阻隔,故全年气候比较温暖,属于亚热带气候,无霜期长达350-357d,年平均气温21.5℃-22.1℃;年平均降雨量1100.8-1...  相似文献   

6.
天然米槠林皆伐炼山后栽人工林植物区系组成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设置临时标准地,对天然米槠林皆伐炼山后种植的17年生人工米槠林和自然保护区天然米槠林进行植物区系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林科属种数较人工林多;2者共有科属种分别占人工林总科数75%,总属数94%和总种数93%,类植物天然林少于人工林,而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天然林多于人工林。属的分布型分析,2者以热带成分为主,但人工林热带成分略高于天然林。种的分布型分析,人工林和天然林与广东,广西同类型区系共  相似文献   

7.
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横跨义县、北镇市,医巫阁山东、西坡,区内山高坡陡,岭谷相间。按中国自然区划属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热、湿度大、降水集中,但分布不均,多为偏南风;冬季严寒干旱降水少,多为偏北风;春秋两季相似,升温和降温都较快。保护区年平均气温8.2℃,最高9.2℃,最低7℃,无霜期15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50—600mm,日照时数2800h,日照百分率65%。本文通过对自然保护区气候的考察,总结成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波兰的农业     
一、农业生产条件 波兰属于从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气候区。受波罗的海的影响,全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大部分地区为600-700mm,平均值虽不大,但降雨时空分布较均匀。冬季较长,下雪多,地面积雪一天可达20cm厚。无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常年湿度较大。全国年平均气温74℃。7月平均气温为17.2℃,1月平均-1℃。夏季气温不高,冬季气温也不太低。全境由北向南,地面由低缓慢变高,温度由高变低,降水量由少变多。灾害性天气出现机会较少,有着发展农业的优越气候条件。 全国91.3%的土地低于海拔300…  相似文献   

9.
利用大连市7个观测站1971~2010年气象资料,分析2010年的气候特征及影响评估。结果表明,全市平均年降水量显著偏多,气温偏低,日照异常偏少,相对湿度和雷暴日正常,大风日偏少,大雾日偏多,无霜期偏长。气象灾害较多,年内发生持续低温、雪灾、海冰、冰雹、大雾、暴雨、大风、雷电等主要天气气候事件,给农业、林业、水资源、水产养殖业、交通和旅游等行业造成一定的影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且低温寡照,农业收成正常,气候上属于一般年景。  相似文献   

10.
1松溪县发展马铃薯生产的现状 松溪县位于福建北部,全县耕地面积1.4万hm^2,年均气温为19.1℃,历年≥10℃有效积温在4636~5565℃,无霜期250~360天。年均降雨量为1682mm,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温高,且雨热同期。气候特点很适合种植马铃薯。  相似文献   

11.
辣椒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辣椒为茄科辣椒属,能结辣味浆果的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还有番椒、海椒、秦椒、辣茄、甜椒、菜椒、尖椒等。含维生素C,干辣椒主要含维生素A。我县气候是光照充足,雨量偏少,年平均气温10.30℃,年均降水量450—500mm左右,分布不均匀,一般1至3月雨量偏少,7至9月雨水较多。全年日照2200h左右,日照率约50%,无霜期178—198d左右。适宜辣椒的栽培及生产。  相似文献   

12.
周剑能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162-164,230
根据台州市2008年气象资料,分析其气候特征及影响。结果表明:全市平均年降水量偏少,梅雨量较常年偏多,气温偏高。气象灾害较多,暴雨、台风、雷击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经常发生,但降水时间分布比较均匀,热量充沛,农业方面收成较好,气候上属偏好年景。  相似文献   

13.
人类活动已经改变了鞍山大麦科自然保护区的景观格局。本研究基于自然保护区1:10000土地利用图(1995年勘测)和实地调查资料,从斑块、廊道的特征入手,分析景观格局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决定格局的主体景观类型是水田、林地和天然湿地,这三的面积之和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5.75%,面积较小的斑块呈补丁状散布在整个研究区内。沙地、菜地斑块破碎化较其他斑块明显;水田斑块数较多;灌丛、阔叶林斑块的破碎化程度较小。廊道在人工斑块中分布较多,在自然斑块中分布较少,天然湿地中的廊道密度最小。  相似文献   

14.
云南松人工林与天然林群落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样地调查数据,对云南松人工林与天然林的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天然林的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人工林,人工林中云南松的重要值高达294.7,而天然林中伴生有较多的阔叶树种。(2)人工林中针叶树的枯落物占90%以上,而天然林中阔叶树的枯落物占40%。(3)云南松属于衰退种群,而滇油杉、黄毛青冈属于增长种群。(4)天然林中的云南松个体绝大多数树干通直,而人工林中1/4以上树干弯曲。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设置临时标准地,对天然米槠林皆伐炼山后种植的17年生人工米槠林和自然保护区天然米槠林进行植物区系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林科属种数较人工林多;2者共有科属种分别占人工林总科数75%,总属数94%和总种数93%;蕨类植物天然林少于人工林,而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天然林多于人工林。属的分布型分析,2者以热带成分为主,但人工林热带成分略高于天然林。种的分布型分析,人工林和天然林与广东、广西同类型区系共有种的百分比较高。  相似文献   

16.
荷兰气候对温室结构的要求 荷兰位于西欧北部,面临大西洋的北海,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根据荷兰皇家气象协会(KNMI)提供的数据,荷兰1月份的平均最低气温为0.7℃,8月份的平均最高气温为21℃。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8年东乡县气象资料,分析2018年气候特征,并对气候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东乡县气温正常、降水偏多、光照略显不足,大雨以上降水过程多,春秋气温变幅较大,异常天气气候事件较多,灾害性天气频发,灾情较重。  相似文献   

18.
以藏东南波密岗乡自然保护区原始林芝云杉林为研究对象,应用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建立空间结构参数的三元分布,揭示林分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从一元分布看,林木整体属于随机分布,林分强度混交,树种的优劣程度参差不齐,整体处于中庸状态;在混交度和角尺度分布中,以随机分布和强度混交林木株数最多,大小比-角尺度组合中,均以随机分布轴线和中庸轴线两侧基本对称;三元结构参数组合为强度混交、随机分布、亚优势状态林木分布较多。主要树种的混交程度较高,呈现强度和极强度混交状态;其中林芝云杉和华山松为该群落的优势树种随机分布,其他主要树种都为轻度聚集分布;树种间大小比数差异明显,其中林芝云杉最低,<0.252,处于亚优势状态。全面分析原始林芝云杉林的空间结构,为林芝云杉林结构优化调整提供重要参考,为藏东南天然林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殷大星 《现代农业》2013,(12):42-43
北票地区属于温带亚湿润区,季风型大陆气候,温差大,积温高。年平均气温8.6℃,年有效积温3300~3500℃,年平均降水量509毫米,无霜期153天左右,年平均日照2861小时.是玉米种植的适宜地区。  相似文献   

20.
贵州月亮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初步名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月亮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从江、荔波、榕江和三都4县交界处,地理位置为东经108^o13'~108^o19’,北纬25^o34’~25^o39’,属于中亚热带过渡到北亚热带的湿润季风山地气候,年均温15.7~12.1℃,年均降水量1030.2~1688.2mm,最高海拔1508m,最低海拔440m。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因地势抬升而造成生物气候变异在海拔1100m以上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