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进一步探讨H2O2代谢与果树芽自然休眠解除的关系,检测了人工破眠过程中‘曙光’油桃芽内H2O2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选用的人工破眠处理分别为50℃高温(HT)处理、单氰胺(HC)处理和TDZ(TDZ)处理。结果表明,50℃高温和单氰胺效果相似,都能显著打破芽深休眠,并且抑制芽内CAT活性,引起H2O2含量增加,但2个处理对POD活性的影响都不大。TDZ打破深休眠的效果较差,对芽内H2O2含量、CAT活性、POD活性均未表现出显著影响。CAT活性抑制和H2O2积累可能是50℃高温和单氰胺打破自然休眠作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离体早熟梨芽休眠进程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早熟梨离体结果枝为试验材料,通过控制温度、光照条件以及喷施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生长调节物质来研究影响早熟梨芽休眠进程的因素。试验结果发现在25℃条件下在0.04%、0.08%的乙烯利和0.1mg/L和0.3ABA mg/L都能在一定时间内抑制萌芽,0.3mg/L IAA处理能促进萌芽,而0.6mg/L IAA和 GA3处理效果不明显;而在15℃条件,所有处理的萌芽率都为0;试验结果还表明在1500lx光照强度下光照时间对早熟梨芽休眠的影响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打破休眠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激素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贮存在 3种温度下 ,4个不同处理的微型薯内源激素GA3、IAA和ABA含量的变化及对微型薯休眠的影响 ;微型薯经外源激素和化学药剂处理后 ,在不同贮存温度下 ,观察其萌芽状况。结果表明 :GA3,ABA和IAA的含量呈上下起伏的变化 :萌芽前 ,ABA含量下降 ,而GA3含量上升 ,二者的比值随着打破休眠而缩小 ;在外源激素和化学药剂处理试验中 ,1%硫脲浸泡微型薯 1h ,在 2 5℃条件下萌芽最早 ,且芽长而粗 ;10mg/LGA3和 10mg/LIAA 10mg/LGA3亦能提前打破休眠 ;温度对促进微型薯的萌芽及对外源激素和化学药剂的吸收和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长素抑制蛋白(auxin-repressed protein, ARP)和休眠相关基因(dormancy-related proteins, DRM)是植物中常见的生长素抑制类基因,与植物休眠进程相关。为了鉴定葡萄ARP/DRM基因参与休眠的功能特点,本研究基于欧洲葡萄基因组数据库挖掘,采用同源克隆法获得了3条葡萄ARP/DRM基因家族成员序列,分别命名为VvARP/DRM1、VvARP/DRM2和VvARP/DRM3。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所克隆的3条序列与其他植物的相应序列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实时荧光定量表达的检测结果表明,在单氰胺打破葡萄冬芽休眠的过程中,3个基因都是在处理前期表达较高,然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表达水平不断下降。在整个单氰胺处理的过程中,对照组中的VvARP/DRM1、VvARP/DRM2和VvARP/DRM3的表达水平一直高于处理组。研究结果为深入分析ARP/DRM基因家族在葡萄冬芽休眠解除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机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量对‘巨玫瑰’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求设施栽培条件下追肥水平对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连续2年在‘巨玫瑰’葡萄果实膨大期开展不同追肥量的施肥试验,对果实品质指标、肥料吸收指标、净光合速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超过300 kg/hm2的施肥量对‘巨玫瑰’葡萄果实的平均果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硬度等品质指标没有显著影响;不同施肥量对叶柄的氮、磷、钾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而且施肥后虽然能比对照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Pn),但施肥量超过300 kg/hm2后,增加施肥量对叶片净光合速率没有显著影响。综合以上结果认为,设施栽培条件下‘巨玫瑰’葡萄的适宜施肥水平应为3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6.
以福建地方品种明溪淮山试管薯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双氧水、赤霉素浸种以及机械处理对打破山药试管薯休眠的效果。结果表明,机械处理能有效打破山药试管薯休眠,促进早萌芽,效果显著。不同浓度双氧水和赤霉素处理均有一定作用,但效果差。  相似文献   

7.
野鸢尾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野鸢尾(Iris dichotoma Pallas.)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鸢尾种子生活力为100.0%;种子含水量为8.4%,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温水浸种最适起始水温为80 ℃;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变温30℃/20℃;光照对野鸢尾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最适光照条件为8 h;赤霉素对种子萌芽率影响不显著,但处理后发芽整齐,最适浓度为100 mg/L;种子不存在休眠,不适宜低温沙藏,室温干藏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亚洲百合试管苗生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优化亚洲百合生根培养基配方,为亚洲百合转基因植株试管苗的生根移栽奠定一定的基础,以亚洲百合‘普利安娜’(Lilium Asiatic hybrid cv. ‘Pollyanna’)和‘普瑞头’(Lilium Asiatic hybrid cv. ‘Prato’)试管苗为材料,探讨5种不同激素的浓度组合对试管苗生根率、生根数量、最长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激素的组合和浓度对亚洲百合的生根有显著影响,且2个品种生根状况有一定的差异。在生根培养基为MS+2,4-D 1.0 mg/L+KT 0.1 mg/L+6-BA 1.0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时,亚洲百合‘普利安娜’平均生根率达到98.73%,生根数量达到6.53条,最长根长为4 cm;生根培养基为:MS+NAA 1.0 mg/L+TDZ 0.1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时,亚洲百合‘普瑞头’平均生根率达到92.73%,生根数量达到6.63条,最长根长为3.77 cm。最后得出:亚洲百合‘普利安娜’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2,4-D 1.0 mg/L+KT 0.1 mg/L+6-BA 1.0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亚洲百合‘普瑞头’的适宜生根培养基为:MS+NAA 1.0 mg/L+TDZ 0.1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单氰胺对大樱桃萌芽和成熟期的影响,萌芽前,在平度、泰安两地的“红灯”樱桃树上喷洒单氰胺1.5%和2.5%溶液。平度保护地的施药时间为2003年12月24日,泰安保护地和露地的施药时间分别为2004年1月12日和2月10日。试验结果表明,单氰胺能有效促进大樱桃萌芽和开花。平度试验点:经单氰胺处理的樱桃萌芽、开花、成熟期分别比对照提前13d、8d、7d,单果重略小于对照。泰安试验点:经单氰胺处理的萌芽期比对照提前7d,但果实成熟期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因此,单氰胺在大樱桃上的作用效果与施药时期有关  相似文献   

10.
溴乙烷破除马铃薯休眠的效果及激素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溴乙烷破除马铃薯休眠的效果及其在此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并在激素水平上初步探讨了溴乙烷破除马铃薯休眠的机理,以期为生产上应用溴乙烷破除马铃薯休眠提供参考。以‘薯引1号’、‘大西洋’和‘克新1号’3个马铃薯品种的试管薯为材料,利用溴乙烷打破块茎的休眠,测定休眠强度、休眠幅度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溴乙烷使3个品种的休眠期分别缩短了33天、45天、46天,效果显著。另外,在休眠过程中,块茎的内源IAA和ABA含量比较高,而GA和ZR的含量较低。GA和ZR的含量呈现单峰曲线变化,溴乙烷处理会使波峰出现提前;在处理起始阶段,GA的含量高于对照。溴乙烷可能通过调节GA和ZR的含量来破除试管薯的休眠。  相似文献   

11.
李刚  张建  武彦芳  陈霖欢  陈锐 《种子》2017,(3):42-45
蒙古蒲公英为我国药典和兽药典收录的基源植物,在我国广泛分布.实验发现,蒙古蒲公英存在休眠现象,本实验通过形态解剖、激素处理(IBA、NAA、6-BA、GA)来研究蒙古蒲公英休眠的原因以及打破休眠的方法,为提高蒙古蒲公英的发芽率提供可行依据.结果表明:室温条件培养1个月,蒙古蒲公英种子发芽率为1%左右;破种皮种子只有吸胀而无萌发;形态解剖发现蒙古蒲公英种子有形态后熟,1个月即可完成形态后熟;不同激素、不同浓度以及不同浸种时间对蒙古蒲公英的发芽率有不同影响,其中6-BA浓度50 mg/L浸种9d的处理效果最好,萌发率高达54%,但从种子萌发以及幼苗质量综合考虑,建议200 mg/L GA处理12d,效果最好.综上所述,蒙古蒲公英休眠主要由形态后熟以及生理休眠所导致,激素处理可以有效打破其休眠.  相似文献   

12.
不同处理对褐鳞苔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摸清褐鳞苔草种子的休眠机理、萌发过程,解决种子繁育难题,对褐磷苔草种子用物理(热水浸种、机械处理、层积催芽)、化学(浓H2SO4浸种、NaOH溶液处理、GA3处理)及综合方法处理后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褐磷苔草存在休眠,且休眠程度较高,使用10%NaOH溶液可以打破休眠,将自然条件下不萌发的种子发芽率提高到13.75%,其次是切破种皮+GA3 1000 mg/L,种子发芽率达到12.5%。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赤霉素(GA3)对打破茄子种子休眠及植株生长的影响,以16份自交系和2份品种为试材,采用GA3处理种子,对不同自交系种子的休眠特性的解除和杂交品种的植株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6份自交系取种后1个月芽率都较低,最高为25.5%,最低为0%,不同材料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初收茄子种子普遍存在休眠现象,但休眠深浅程度存在差异;经1000 mg/L GA3处理,所有自交系的芽率、芽势都有明显提高,其中6份芽率达到90%以上,说明GA3对解除茄子种子休眠效果极为显著。室温干燥器存储4个月后除06036和06039 2份亲缘来自中国北方的黑紫茄自交系芽率在低于80%,其他14份材料均在90%以上。利用GA3浸种处理‘农夫长茄’和‘庆丰紫红茄’对不同生长时期的植株、果实性状和产量调查发现,较高浓度GA3(2000 mg/L)对‘庆丰紫红茄’1叶1心期株高有极显著增加,低浓度GA3浸种处理对‘庆丰紫红茄’及不同浓度GA3对‘农夫长茄’的株高促进作用不明显;4叶期后,不同浓度的GA3浸种处理对‘农夫长茄’和‘庆丰紫红茄’植株高度、茎周径、叶片大小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对2个品种的开花期、商品果性状(单果重、果长、果粗、畸形果率)及产量等影响均未达显著差异;且同一浓度浸种4 h与6 h对植株生长、商品果性状和产量的作用效果一致。本研究可为茄子商用种解除休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GA3对天女木兰种子在变温层积条件下解除休眠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影响,以此探讨外源赤霉素(GA3)对层积过程中天女木兰种子解除休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000mg/LGA3水溶液处理极显著促进天女木兰种子萌发,在整个层积过程中,GA3水溶液处理诱导淀粉含量下降;蔗糖含量变化剧烈,在层积90d降至最低,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显著增加;在层积后期(90~120d)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下降,蔗糖含量上升,从而说明了碳水化合物参与并调节了天女木兰种子休眠解除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5.
金莲花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金莲花种子为材料,就不同GA3浓度和处理时间、沙藏时间、温度和基质等对金莲花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建立金莲花种子萌发的栽培技术体系,为金莲花引种驯化和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技术。试验结果表明:(1)4℃沙藏或GA3处理可有效打破休眠,其中4℃沙藏40~50天或150 mg/L GA3处理种子3~4 天,250 mg/L GA3处理种子2~4 天和350 mg/L GA3处理2天均可有效解除休眠。(2)温度显著影响金莲花种子的萌动时间、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其中30℃和30℃以上高温严重抑制金莲花种子的萌动和幼苗生长。10℃低温延缓种子萌动,15℃、20℃是金莲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适宜温度,25℃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3)基质影响金莲花种子的萌发。不同基质中金莲花种子出苗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沙>混合基质1(沙和园土按2:1混合)和腐叶土>混合基质2(沙和园土按1:2混合)。  相似文献   

16.
几种理化处理对秦岭冷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李庆梅  孙玉玲 《种子》2007,26(4):41-44
采用流动水冲洗、赤霉酸(GA3)溶液浸种、硝酸钾(KNO3)溶液浸种、氧化氢(H2O2)溶液浸种等方法处理秦岭冷杉种子,对秦岭冷杉种子的萌发特性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秦岭冷杉种子快速解除休眠、促进萌发的技术。结果表明,流动水冲洗对秦岭冷杉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0mg/L、100mg/L、200mg/L赤霉素均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硝酸钾对秦岭冷杉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0.1mol/L硝酸钾效果最好;1%过氧化氢对秦岭冷杉种子的萌发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赤霉素对东北软枣猕猴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找到有效打破软枣猕猴桃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方法,以软枣猕猴桃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软枣猕猴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可以有效地打破软枣猕猴桃种子体眠,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使发芽率提高50%以上,也可缩短种子萌发时间,提前7~8 d萌发,提旱达到发芽高峰,发芽持续时间较长,提高发芽速度.不同浓度之间存在差异,以750 mg/L赤霉素浓度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对籽粒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此文以玉米杂交种‘农单5号’和‘农大108’为材料,采用玉米籽粒离体培养的方法,对籽粒的发芽率、败育率、α-淀粉酶活性、干重和鲜重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GA在低浓度(0 mg/L~1 mg/L)时,籽粒的发芽率、α-淀粉酶活性和败育率随着GA浓度的提高呈上升趋势,干重和鲜重都呈下降趋势;在较高浓度(1 mg/L~20 mg/L)时与上述情况正呈相反态势。当GA浓度为1 mg/L时,籽粒的发芽率、α-淀粉酶活性和败育率分别达最大值;当GA浓度为20 mg/L时,籽粒的发芽率、α-淀粉酶活性和败育率分别达最小值,而籽粒的鲜重、干重分别达最大值,并高于对照组,因此授粉初期喷洒一定浓度(20 mg/L)的GA对玉米产量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紫花鸢尾花粉萌发及贮藏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紫花鸢尾的花粉为试材,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其萌发的作用,同时探讨不同贮藏条件和贮藏时间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紫花鸢尾花粉在200 g/L蔗糖+ 300 mg/L H3BO3 + 200~300 mg/L CaCl2的液体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为81.55%。(2)干燥条件有利于紫花鸢尾花粉的贮藏,且硅胶为适宜的干燥剂。(3)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紫花鸢尾花粉生活力下降,但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花粉生活力下降速度变缓,在-196℃下保存270天后的花粉萌发率为84.21%,与新鲜花粉生活力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