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天麻是商洛的传统大宗中药材。但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一直无性扩大繁殖,蜜环菌退化,天麻种性退化,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特别是四大优势产业和十大商药大发展之际,有性繁殖一次性成麻技术又快又好地为生产提供具有杂种优势的麻种。每窝投入15元可产出1.5kg商品麻,3.5kg种麻,投入产出比达到1:4。此项目在我区已推广近10a,在我市丹凤、山阳、商州面积很大,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2.
天麻有性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栽培箭麻抽薹开花人工辅助授粉,把所结种子与“共生萌发菌”一起培养后再播在预先培养好的蜜环菌床上进行栽培繁殖,可解决天麻因多代无性繁殖使种性退化问题,也是提高其繁殖系数,降低成本,选育新品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红杆天麻共生蜜环菌筛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充分利用秦巴山区陕西省略阳县丰富的蜜环菌资源,解决当前蜜环菌菌株退化问题。对采自海拔900~1 300 m的野生蜜环菌菌株进行优选培养、鉴定、伴栽天麻试验。结果筛选L1、L3、L4菌株优良蜜环菌菌株,可以用于生产;试验表明红杆天麻共生蜜环菌最佳生长地在海拔900~1 300 m。  相似文献   

4.
《农村实用技术》2012,(12):20-20
1、背景技术中药天麻(Rhizoma Gastrodiae)来源于兰科天麻属植物天麻(Gastrodiae lata Bl.)的干燥块茎。由于人们对天麻需求的日趋增加,国内自上世纪50年代后期起,逐渐形成了天麻的无性栽培方法。之后,由于多代无性栽培导致的种性退化和对于天麻种子萌发时所需以之共生的萌发菌的认识逐渐清楚,天麻的人工有性繁殖技术也应运而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整套天麻人  相似文献   

5.
<正>天麻栽培中连续数年采用无性繁殖方法,因块茎感染病毒等原因导致种性退化,致使经济产量严重下降。采用有性繁殖可有效地防止种质退化,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并且可获得新的丰产品系选育材料。生产上利用天麻种子栽种,称之为有性繁殖。目前多采用萌发菌菌叶伴播法,但由于天麻种子微小,极易在栽培床上因很快失水而丧失发芽能力,已经发芽的种子,因营养不足,原球茎生长缓慢,分生出的营养繁殖茎细微、短小,接上蜜环菌的几率很  相似文献   

6.
<正>1.蜜环菌多次传代,老化、退化。蜜环菌是供给天麻营养的惟一来源,所以,蜜环菌质量的高低,直接对天麻发生不可逆转的影响,一般生产上要求使用经过脱毒、分离的纯菌种,或用该菌种培育菌材后进行栽培,如此才可保证效果;但是,有的农户为了降低成本而使用普通菌种,或者利用老菌材做"菌种",掺上一些新段木令其"传菌",  相似文献   

7.
人工栽培天麻,在有性繁殖过程中,需要萌发菌和蜜环菌两种共生菌。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两种共生菌都能生长的培养基及生产技术。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天麻由野生到人工种植是一大进步,但野生麻种栽培2年后,种性就开始退化,而解决麻种退化的最佳方法就是进行有性繁殖.要提高天麻有性繁殖成功率,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室为解决天麻块茎及密环菌退化问题,开展了有性繁殖和密环菌纯化试验,筛选并纯化出天麻种子萌发必须的萌发菌,提高了种子的萌发率,使人为控制天麻有性繁殖成为可能.利用有性繁殖第一、二代种麻及纯化的密环菌栽培生产天麻,可年产鲜天麻15~30kg/m2.同时,利用集约化袋栽天麻技术,立体生产,产量是传统大田坑栽的15~30倍.  相似文献   

10.
蜜环菌MX-1是从人工栽培的有性天麻活体中分离选育出的优良菌株。用该菌株生产出的蜜环菌材伴栽天麻,每平方米的产麻量高达12~15千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组织培养中天麻与蜜环菌的共生机理。[方法]通过用蜜环菌(Arimillia mellea)的胞内提取物、胞外提取物及活蜜环菌对天麻进行培养,分析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培养前后重量变化,研究这3种添加物对天麻生长的影响作用,探讨蜜环菌与天麻在细胞培养体系中的共生机理。[结果]蜜环菌胞内提取液对天麻生长呈一定的抑制作用;蜜环菌胞外提取液对天麻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不如活体蜜环菌的作用大。[结论]活体蜜环菌对天麻生长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蜜环菌与天麻二者为生物种的共生关系,天麻种植的产量和品质离不开与蜜环菌的种种联系.文章通过概述蜜环菌与天麻的基本情况,并通过蜜环菌与天麻共生机理来阐述蜜环菌影响天麻产量的重要因素,以期为提高天麻种植栽培质量与产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自昭通本地分离获得的4株天麻共生萌发菌的生长特性和对昭通乌天麻产量的影响,并与一株外地优良天麻共生萌发菌8103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各菌株间存在明显差异,菌丝平均生长速率和生物量依次为8103MH-013MY-001XCB017MY-002;室内萌发试验显示拌种乌天麻种子后萌发效果依次为MY-001MH-0138103MY-002XCB017,拌种MY-002后种子的生长势最好,MY-001次之;大田栽培试验表现最好的是MH-013,其次为MY-001和8103,MY-002和XCB017较差。4株昭通天麻共生萌发菌中MH-013和MY-001较适合在昭通乌天麻有性繁殖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4.
种性退化的表现津南实芹种性退化后,在生产上表现植株变矮,叶簇基部分枝明显增多,腹沟变浅,空心率增多,且易抽苔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贵州大方红杆天麻的营养特性研究提供参考,以贵州大方红杆天麻为材料,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不同大小天麻样品及其蜜环菌中的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1)贵州大方红杆天麻中的氮、磷、钾元素含量分别为13.59 g/kg、1.70 g/kg和9.43 g/kg,蜜环菌和天麻中的Cu含量分别为5.07 mg/kg和2.10 mg/kg,Fe含量分别为325.84 mg/kg和480.03 mg/kg,Mn含量分别为77.37 mg/kg和33.47mg/kg,Ca含量分别为4 069.68 mg/kg和1 318.73 mg/kg,Mg含量分别为215.72 mg/kg和43.98 mg/kg,Zn含量分别为184.35 mg/kg和64.66 mg/kg.2)除Fe元素外,蜜环菌样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均明显高于不同大小的天麻样品,并形成一定浓度差,3种不同大小的天麻样品中也存在由大到小的矿质元素浓度差.因此,天麻可通过渗透作用从蜜环菌中获取矿质元素,即蜜环菌与天麻为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蜜环菌-菌材的适宜组合是保证昭通乌天麻高产的关键,为获得优质高产的“菌-材”天麻栽培组合,选取1株萌发菌、2种菌材、7株昭通本地蜜环菌和1株外地蜜环菌与鸟天麻进行组合栽培,测定天麻种子的萌发状况及产量与数量。结果显示:天麻种子的萌发效果不仅与萌发菌有关,还与蜜环菌有关,与SNA04菌株组合时萌发率最高。除“菌材IⅡ-SNA11”组合外,其余组合中,菌材Ⅱ(西南桦)发菌拌栽天麻的效果明显好于菌材Ⅰ(十齿花)。  相似文献   

17.
从天麻种子萌发、营养生长及生殖阶段的营养和第二营养等方面总结了天麻营养的研究进展。结果认为,天麻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主要靠消化侵入的紫萁小菇等萌发菌的菌丝,其次是消耗自身储存的营养物质和吸收周围溶液中的养分;营养生长时所需营养主要靠同化蜜环菌的菌丝提供;生殖发育时所需营养则依靠块茎本身所积累的大量碳水化合物。天麻的第二营养来源是天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均可利用的周围环境中的有机和无机营养物质。土壤中的氮、磷、钾不论是直接进入天麻块茎,或是通过蜜环菌间接进入天麻,都构成了天麻的第二营养来源,必然影响到天麻的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18.
正一、大蒜种性退化目前,大蒜生产中存在严重的种性退化现象,其表现为:植株日趋矮小,假茎变细,叶色变淡、变小,小瓣蒜和独头蒜增多,提早枯黄植株增多,产量降低等。造成种性退化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1、大蒜用蒜瓣进行无性繁殖,不经过有性世代,这是种性退化的主要原因;2、在生产中,如土壤贫瘠、缺乏有机肥料,土壤理化性状不良、缺少水肥、高度密植、采薹过迟、茎叶损伤、选种不严或不当的栽培管理,均会引起大蒜种性退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生长速度、与蜜环菌生长的关系、天麻产量等方面分析了光皮桦作为天麻菌材树种的优势,以期为天麻的人工栽培提供菌材树种。  相似文献   

20.
蜜环菌MX-1是本文作者利用宜昌县西部山区人工栽培的有性天麻活体分离选育出的优良菌株,经实验和生产实践证实,该菌株不仅生长势强,而且与天麻活体的亲和性好.用该菌株生产出的蜜环菌材伴栽天麻,每平方米的产麻量高达12~15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