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菱湖区淡水甲壳类养殖主要品种是青虾和河蟹,养殖模式是池塘主养青虾和虾、蟹混养两种。为了摸清菱湖区 1998年全区虾、蟹养殖情况,提高虾、蟹养殖水平,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成熟的养殖模式,于 1999年 2~ 3月进行虾、蟹养殖现状的调查,调查了新溪、千金、菱湖、下昂、和孚等重点产区养殖户 20户,池塘 122只, 513.64亩,其中池塘主养青虾面积 302亩,池塘虾、蟹混养面积 211.64亩。   一、池塘主养青虾和池塘虾、蟹混养调查结果对比   虾、蟹混养亩收益比主养青虾增收 1363.76元,增幅 66.8%。虾、蟹混养模式更具有实用性和先进…  相似文献   

2.
何奇 《科学养鱼》2020,(6):35-36
正近年来,随着河蟹产量及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消费市场的不景气等原因,养殖户对养殖河蟹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笔者在常熟市练塘水产养殖基地选取河蟹养殖池塘进行蟹池多品种混养试验,2019年利用其中1个25亩蟹池进行鱼、虾、蟹混养,由于养殖生态环境好、水产品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伴随极端天气多发,河蟹养殖伤亡增加,加上河蟹价格疲软,河蟹养殖经济效益持续下滑,河蟹养殖风险明显增大。科研人员和蟹农正逐渐探索从河蟹单一养殖模式到蟹池多品种混养模式的转变。蟹池多品种混养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蟹池养殖空间和生态层级,从而同时提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同一水体同时养殖河蟹和其他水产品种,充分发挥了池塘的生产效能,通过实现生态平衡及物种互利共生,降低了病害发生率,提高了饲料利用率,有效降低了河蟹养殖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张恒 《当代水产》2021,(3):44-45
疫情+汛情,全国河蟹产量大幅下降我国河蟹主产区在江苏、安徽、湖北。不同地区因地制宜,有池塘生态养殖、湖泊围网养殖、虾(鱼)蟹混养、鱼虾蟹综合混养、稻蟹共作等多种模式。随着近年来河蟹养殖面积的不断增加,我国河蟹的养殖总产量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我们在罗氏沼虾主产区江苏省高邮市开展了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的养殖试验(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结果表明,采用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的生态养殖模式,在基本不影响罗氏沼虾产量的前提下,收获了一定产量的河蟹,同时改善了养殖环境,提高了养殖池塘的经济效益。一、养殖方法1.试验池塘试验在高邮市三垛镇渔业科技示范户秦红朋的塘口进行实施,塘口面积26.5亩。2.试验方法(1)苗种放养:试验池塘3月19日放养扣蟹1.4  相似文献   

6.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青虾学名日本沼虾,两品种均为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养殖品种。池塘河蟹、青虾生态混养技术是最近几年开发的一项水产养殖新技术。稳步推广该养殖项目对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益具有现实意义。现根据3年示范的实绩,围绕实现池塘河蟹青虾生态混养每667米2产河蟹65千克、青虾30千克的目标,现将具体技术措施分述如下,仅供参考。1池塘条件蟹池应选择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环境安静、路通电通的地方,通常蟹虾混养的池塘要求是:(1)面积0.67公顷以上,最大不超过3.3公顷;(2)水深1.5米左右;…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河蟹养殖技术的日趋成熟,河蟹养殖业发展迅猛,河蟹产量迅速增长,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养蟹效益有所下降。为此,近年来养殖生产者和科研人员通过不懈努力,探索以河蟹养殖为主,同池套养鱼、虾等模式取得了较高效益。2017年笔者与渔业科技入户示范户合作,在蟹池多品种混养基础上开展了蟹池混养南美白对虾的探索,单个池塘面积10亩,共4个池塘,亩均利润3800元以上,比单养河蟹每亩净增利润1000元以上。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浙江省河蟹、青虾、罗氏沼虾、甲鱼、鳜鱼、加洲鲈鱼、鳗鱼等淡水名特水产品的养殖得以长足发展。但就目前的养殖状况而言,河蟹单养,有水体空间和饵料的浪费之虞。青虾专养,养成规格偏小,体长4cm以上的规格仅占40%,直接影响到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探索池塘青虾河蟹混养的途径与效果,我们在湖州市东迁区域经济开发有限公司江蒋漾养殖场,进行了池塘虾、蟹混养试验。1996年养殖场总共混养面积28hm=,在不影响河蟹生长与产量的情况下,增收青虾1302kg,增加产值91140元,每667mz增产值2170无c1997年虾、蟹产量均有大幅度…  相似文献   

9.
管道充气增氧技术混养虾蟹获高产高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池塘养蟹应用管道充气增氧是一项较为先进的河蟹养殖技术,2007年我们将管道充气增氧技术应用于池塘虾蟹混养,通过增加放养量、重点是增加冬季青虾的放养量,充分挖掘特别是上半年蟹塘的生产潜力,养殖产量和效益获得了很大提高。其中杨巷镇芝果村的潘春来,混养面积45亩,平均亩利6780元,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海水养殖池塘的综合效益,2004-2005年,笔者在南通盐润水产有限公司选择了200亩池塘进行综合养殖试验,养殖方式为河蟹育苗-梭子蟹育苗-虾蟹鱼混养,即2~5月中旬进行河蟹土池育苗,5月下旬~6月底进行梭子蟹育苗,7~12月进行脊尾白虾、梭子蟹、虾虎鱼混养。通过试验比较,这种养殖方式比常规的脊尾白虾、梭子蟹混养效益亩均净增收1200元,平均亩产二期梭子蟹扣蟹45000只,河蟹大眼幼体2.5千克,梭子蟹成蟹45千克,脊尾白虾75千克,虾虎鱼15千克,亩均产值9500元,利润为4200元。现将试验操作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河蟹(中华绒螯蟹)的池塘养殖得到迅速发展,九江地区池塘鱼蟹混养河蟹亩产已超过120公斤,纯利1000元左右。但池塘养蟹限翩了河蟹的活动范围,如果池塘生态环境不适宜就会阻碍河蟹的正常生长发育,影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池塘河蟹青虾混养亩产100公斤的养殖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乃峰 《科学养鱼》2001,(10):29-30
湖州池塘河蟹养殖近几年发展较快,根据青虾养殖普遍,且经济效益严重滑坡的情况,实行河蟹与青虾的池塘混养,能充分利用池塘的面积和饵料,适当增加苗种及饲料的投入,可比单养河蟹或青虾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几年的试验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亩产100公斤其中河蟹75公斤、青虾25公斤的养殖模式,要求河蟹回捕率达70%以上,商品蟹平均规格达每只125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养殖池塘的生态条件和防逃实施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每只2~10亩,平均水深达到0.8~1.5米,塘埂宽度1.5~2.5米,坡度1∶2…  相似文献   

13.
<正>为充分利用蟹池水体,应对河蟹的市场需求与价格变化,兴化市科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对传统虾蟹混养模式进行了改进,开展青虾与黄蟹混养新模式试验。通过加大主养品种河蟹放养密度,适时销售黄蟹(6月黄),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2014年实施该模式,主养品种河蟹亩产125千克,青虾亩产60千克左右,亩创效益6000元以上。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塘试验池共3口,编号为1~3号,面积均为7亩。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省兴化被称为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县,为了更加完善河蟹的生态养殖,更好地维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兴化地区开展了以河蟹为主养的多品种池塘混养试验。为此,笔者进行了河蟹、鳜鱼和细鳞斜颌鲴混养模式与河蟹、克氏原螯虾混养模式对比,发现河蟹、鳜鱼和细鳞斜颌鲴三者的混养模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明显,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养殖方法  相似文献   

15.
周洵 《科学养鱼》1989,(4):15-16
近几年来,河蟹的人工养殖发展异常迅速,而鱼,蟹混养由于能够充分利用水体,饵料等特点,是一种新掘起的养殖方式。实践证明,鱼、蟹混养不仅可以提高河蟹的成活率和产量,还可以减少疾病。 (一)池塘条件 1.面积要求1—3亩,水深1—1.5米。 2.池周设有防逃设施,池中设有纵横几条土埂,埂宽0.8—1米,使河蟹能打洞穴居;池埂及四周种植水花生和茭白,可给河蟹提供良好的栖息场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海水池塘的综合效益,2004~2005年,笔者在江苏南通盐润水产有限公司选择了13.3hm^2(200亩)池塘进行综合养殖技术试验,养殖方式为河蟹育苗-梭子蟹育苗-虾蟹鱼混养,即2月~5月中旬进行河蟹土池育苗,5月下旬~6月底进行梭子蟹育苗,7-12月份进行脊尾白虾、梭子蟹、虾虎鱼混养。通过试验比较,这种养殖方式比常规的脊尾白虾、梭子蟹混养每667m^2净增收1200元,平均每667m^2产Ⅱ期梭子蟹扣蟹45000只,河蟹大眼幼体2.5kg,梭子蟹成蟹45kg,脊尾白虾75kg,虾虎鱼15kg,每667m^2产值9500元,利润为4200元。现将试验操作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滨海县五汛镇渔业科技示范户李公楼2013~2015年在25亩池塘中进行蟹、鳜微孔增氧养殖,与常规养殖相比,河蟹的疾病明显减少,成蟹、鳜鱼的规格和产量得到提高,平均收获河蟹1 347kg/hm~2、鳜鱼189kg/hm~2;实现平均产值150 705元/hm~2、平均利润66 450元/hm~2的良好收益。现将其蟹、鳜池塘微孔增氧生态高效混养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网箱培育蟹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洪湖市因人工繁殖河蟹获得成功,促进了河蟹养殖的发展,池塘养蟹从几十亩发展到几百亩。随着成蟹养殖的发展,需要培育大批优质的种苗。为此,1987年我们在黄家口永宁湖百亩鱼蟹混养池中用网箱进行了从大眼幼体到幼蟹的强化培育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我县通过外出参观学习、邀请专家教授到桐庐举办培训班等活动使河蟹养殖户养殖技术有了明显提高,通过专养河蟹,养殖平均亩纯收入达到3000元左右。为了挖掘蟹塘养殖潜力,充分利用蟹塘养殖空间,我们在2013年进行了河蟹青虾高效生态混养模式研究,通过研究探索该混养模式,希望能进一步提高蟹塘养殖经济效益,缓解养殖户在养殖中期只投入无产出的经济压力,增加农民收入。目前该试验已取得了初步成果,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2021-2022年,在泗阳县三庄镇刘立文家庭农场的大力支持下,笔者对如何实现河蟹养殖高质量发展、提高河蟹养殖产品质量、增加养殖综合效益进行了探索。泗阳县三庄镇刘立文家庭农场共有河蟹养殖池塘11口,面积6公顷。池塘靠近大运河二干一分渠,自流进排水,池塘条件较好。2022年,成蟹塘河蟹平均产量176千克/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