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PCNN的农业水资源利用状况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模型以其耦合机制、脉冲输出两大基本特性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领域。该文在两大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对PCNN进行了改进:连接输入部分等于上一次点火时的脉冲,直接体现了前后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动态阈值等于水资源评价标准的等级范围,使调节阈值更容易对样本进行分类;省略了一些不必要的参数,减少了模型的复杂度。将改进后的PCNN用于三江平原农业水资源供需状况评价中,得到了满意结果。证明PCNN应用于水资源评价中是可行的,既拓宽了PCNN的应用领域,又为解决水资源的评价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三江平原地下水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三江平原为研究背景,分析了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根据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中的结构特点,构建了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三江平原红兴隆分局,对其12个农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模型在传统的模糊物元模型的基础上,将熵值法引入权重计算中,有效的解决了多目标决策中权重系数确定的主观性问题,更能全面、客观的对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且该模型思路清晰,计算简单,科学合理;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更为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桂林会仙岩溶湿地健康评价与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桂林会仙岩溶湿地为研究对象,应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会仙岩溶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方法评价桂林会仙湿地的生态健康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湿地健康状况较差,CEI=0.364;影响会仙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年降水量、常年积水面积、农业生产因素等。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提出了会仙湿地生态恢复和补偿建议,目标是促进会仙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苑涛  何秉宇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3):341-342,345
分析了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特点,综合考虑水资源、生态、社会经济方面相互影响,从中选取评价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指标,构建了基于极大熵原理的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模糊评价模型.同时将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模型应用于克拉玛依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得出了克拉玛依市未来0 a的水资源承载力虽处在不可承载状态,但有向良性发展的趋势,水资源缺乏是制约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甘肃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现状综合评价分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甘肃矿山实地调查资料,从矿山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及矿山恢复治理难易程度4方面确定影响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的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矿山地质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模型.利用MAPGIS空间分析模块求取综合指数的突变点以确定矿山生态地质评价分区的阈值,综合分析综合指数的分布特征,编绘甘肃省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分区图.分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6.
道路工程胁迫下生态系统适宜性是生态效应的逆向研究,它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性为标准,探讨生态系统对道路工程建设的适宜程度.生态系统适宜性的时空差异性构成其特有的属性特征,空间上表现为系统属性上和工程建设性质上的差异性,在时间上表现为对公路不同建设时期的适宜性差异.生态系统适宜性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临界阈值确定、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的建立.通过工程建设的干扰强度与系统稳定性的比较,确定生态系统适宜性的临界阈值,采用AHP法并选取工程强度指标、系统特征指标,建立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基于三个基本假设的前提,构建了适宜性评估理论模型,为适宜性的量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几种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是保护地下水环境工作的基础。对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可为合理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有益参考。应用熵权系数法、基于RAGA的投影寻踪模型以及多目标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等几种模型对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得出评价结果。将结果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几种评价方法各自的优缺点,为地下水脆弱性的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加强七星河湿地保护 利用资源优势持续发展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星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宝清县北部,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北与友谊县、富锦市相邻,东、南与宝清五九七国营农场接壤,沿七星河南岸由西向东走向分布,土地总面积200km2,其中芦苇面积140km2,泡沼40km2,常年积水面积占全区面积的85%。七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属于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由于微地形发育,区内形成了以芦苇为主、草甸、湿草甸、浅水沼泽、深水沼泽、水域等三江平原较为典型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湿地生态,是目前三江平原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湿地景观,原始湿地生态系统类型齐全,蕴育着丰…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及其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系统健康是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阐述了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指出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与标准的选择应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将社会经济指标及资源环境指标有机结合,以客观评价农业环境资源承载力及农业生产发展方向,并科学管理农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利用综合评价法和多指标评价体系,评价辽宁省重点河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结果显示,大麦科湿地、三岔河湿地处于健康状态,仙子湖、卧龙湖、獾子洞和阜新阿尔乡湿地处于亚健康状态.针对各河湖湿地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对策,旨在为河湖湿地生态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