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建宁 《食用菌》2007,29(1):41-42
我国西北地区冬季气候干燥、寒冷,双孢蘑菇栽培多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内。在栽培设施无加温条件下,从12月一翌年2月双孢蘑菇受气温下降影响,出菇处于停止期,经过越冬,到第2年3-6月继续出菇。本文介绍了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内加挂黑色塑料薄膜,和使用中温偏低型双孢蘑菇菌株进行冬季双孢蘑菇节能栽培,有效地解决了冬季双孢菇不出菇的缺点。甘肃省内应用该技术在9月初堆料,10月上旬接种,10月底覆土,11月中旬至翌年3月采收,比常规冬季双孢蘑菇栽培方式产量提高30%,栽培周期缩短了3个月,提高了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高法暖 《食用菌》1997,19(6):25-26
北方地区,冬季栽培双孢蘑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既保证出菇房的温度在7~22℃,又不能直接受太阳光的曝晒,以满足双孢蘑菇的正常生长.1995~1997年我们利用冬暖式塑料大棚在冬季栽培双孢蘑菇,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1 建菇棚 与北方普遍使用的冬暖式塑料大棚基本相同,只是在顶部和后墙留通气孔,孔距2m,顶孔和墙  相似文献   

3.
米青山  宋建华等 《蔬菜》2001,(11):19-20
双孢蘑菇色质白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菌类之一。其栽培原料丰富,技术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栽培双孢蘑菇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而当前栽培双孢蘑菇所用的菇房、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等设施造价较高。据调查,建100m2菇房约需2-3万元,200m2日光温室约需3000-4000元,200m2塑料大棚800—1000元,不便于在农村进行大面积推广。为进一步提高菇农经济效益,寻求一种更经济、实惠的栽培方法,结合我市特点,扶沟、西华等地设计推广了一种小拱棚栽培法,通过两年来的大面积实践,我…  相似文献   

4.
苏北地区棕色蘑菇大棚层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超  华秀红  林金盛 《食用菌》2008,30(5):34-35
传统的白色双孢蘑菇,出菇温度在10~25℃。苏北地区,在无加温措施条件下,从12月底至翌年3月底受气温低的影响,基本停止出菇,菌丝进入休眠期:棕色蘑菇具有低温出菇能力,出菇温度在2~26℃。在冬季,塑料大棚白天可以采集一定的太阳散射光,夜晚有一定的保温效果:温度通常比砖瓦菇房高2-4℃。层架栽培有效地提高了空间利用效率,并避免了大棚地栽时地温低的问题。在此种模式下栽培的棕色蘑菇品种,基本上可以达到冬季持续有鲜菇供应12006年笔者在苏北地区的宿迁市埠子镇,利用塑料钢架大栅层架栽培模式,示范栽培耐低温的棕色蘑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从双孢蘑菇栽培季节、品种选择、温室消毒、覆土管理、出菇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日光温室双孢蘑菇冬春季袋式栽培关键技术,以期为菇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双孢蘑菇袋料高产栽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贵阳 《食用菌》2004,26(6):25-26
双孢蘑菇以它营养丰富,鲜嫩可口,风味独特而成为市场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品种之一。目前,川东地区双孢蘑菇的栽培方法同国内其它地区的栽培方法一样,沿用堆料、翻料、前后发酵,床式栽培出菇技术。这一栽培模式在堆料、发酵、翻料上时间长,用工量大,出菇时间相对集中在春秋季,鲜菇市场淡旺季现象严重,价差特别大,从而促使我们从栽培季节、栽培方法,高产高效等技术上进行探索。2002年10月,笔者进行了双孢蘑菇袋料高产栽培试验,现将这一结果报告于后,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玉华 《食用菌》2007,29(6):57-58
双孢蘑菇栽培,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或栽培措施不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引起菌丝体和子实体本身表现出各种不正常状态,以及发生在菇床上为害蘑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害虫,总称为双孢蘑菇的病虫害。随着双孢蘑菇栽培的发展,其病虫害的发生种类越来越多。目前在双孢蘑菇栽培中  相似文献   

8.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夏季出菇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夏季出菇试验结果表明,双孢蘑菇新品种9801的产量、质量和抗逆性均有明显提高;培养料内添加食用菌专用发酵剂可以缩短发酵周期,提高发酵质量;培养料中和覆土内活加双孢蘑菇专用添加剂能提高双孢蘑菇子实体质量。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的生物学效率可达到50%以上,产量可达10kg/m^2以上。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日光温室床架栽培中各架层间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研究分析,找到了造成双孢蘑菇各架层间菌丝生产、出菇、产量以及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了缩小差异的基本途径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六盘山地区属干旱半干旱气候,空气干燥,降雨不匀,春夏雨少,秋季雨多,且有干年湿年之分;气温不稳,冷热无常,早年温高,涝年温低,且昼夜温差较大,这些都是双孢蘑菇栽培中的不利条件。但本地区气候较为寒冷,在全国大量缺菇的夏季,棚内气温15~22℃,正是双孢蘑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理想温度。2001-2004年,我们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全国市场行情,对双孢蘑菇在六盘山区栽培的最佳季节进行了严格细致地试验研究,得出了“秋季建棚、冬季备料、4月堆料、5月养菌、6月出菇、10月清料”的最佳生产季节模式。  相似文献   

11.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枝荣  师文斌 《食用菌》2001,23(6):13-14
本文首次报道用纯玉米秆做主料,利用日光温室栽培双孢蘑菇的高产栽培技术。试验表明,利用现有的日光温室生产双孢蘑菇,生物效率可达35%以上,产值达到20000元/667m^2,纯收益12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高温蘑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蘑菇,又名双环蘑菇、四孢蘑菇,其适应于在高温中发菌和出菇,出菇季节与双孢蘑相反,且口感、外形与双孢蘑菇极其相似,因此在高温季节能够很好地替代双孢蘑菇,满足市场对夏季蘑菇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河西走廊双孢蘑菇生产及产业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西走廊双孢蘑菇生产主要集中在永昌县、凉州区、天祝县及山丹县等地,在步入“十二五”后呈现出快速、规模化发展的态势。双孢蘑菇生产在河西走廊主要以日光温室秋季畦栽和半地下式简易菇棚夏季反季节栽培模式为主。就河西走廊双孢蘑菇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该地区双孢蘑菇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双孢蘑菇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天泰 《食用菌》2007,29(4):41-42
试验表明在冷凉山区反季节栽培双孢蘑菇,应选用半地下式菇棚栽培。主要是因为半地下式菇棚投资少,保温保湿效果好,表现在栽培上,出菇时间长,单位面积的产量高,可在冷凉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传统栽培的双孢蘑菇为中低温型蘑菇,适合于秋春季栽培。高温蘑菇是指适合于我国夏季高温期栽培的蘑菇,由于栽培出菇季节正值淡季,鲜菇价格高,栽培效益好。当前栽培的高温蘑菇品种有"夏菇93"和"夏秀2000","夏秀2000"是最近育成的高温蘑菇新品种,出菇率高,产量比"夏菇93"增产15%。由于高温蘑菇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栽培,容易发生病虫害,栽培过程中病虫杂菌的发生是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日光温室菇菜间套作栽培模式进行的优化研究,提出了越冬茬黄瓜(或番茄)行间套种鸡腿菇(或双孢蘑菇)、丝瓜、扁豆套种草菇(或高温蘑菇)、秋冬季温室后坡堆叠式栽培平菇、黄瓜-黄背木耳-草菇轮作栽培、豇豆-鸡腿菇-鸡腿菇轮作栽培5种模式,可使日光温室生产效益提高到150%.  相似文献   

17.
双孢蘑菇出菇期的管理,就是调节好温度、湿度、通气和水分之间的关系,创造一个适宜蘑菇菌丝生长和出菇的最佳条件,以获得质优量多的产品。在控制温度基础上,如何调节好空气相对湿度、通气和水分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栽培者必须掌握的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18.
黄建春 《食用菌》2007,29(3):29-30
1国内双孢蘑菇培养料生产概况我国的双孢蘑菇栽培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推广,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主要产区在福建、江苏、浙江、四川、上海等,90年代初开始,实现了“南菇北移”的技术革新,河北、山  相似文献   

19.
蘑菇肉质鲜嫩,美味可口,是人们普遍喜爱的一种传统食用菌类。一般栽培使用的蘑菇品种为双孢蘑菇,出菇温度在16℃左右,只在秋冬、初春季节才可在市场上见到。2010—2011年度,徐州市贾汪区食用菌研究所引进栽培的高温蘑菇品种"夏秀2000",为双环蘑菇,分类上有别于双孢蘑菇,其菌丝生长的温度要比双孢蘑菇高出5℃,适宜出  相似文献   

20.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是世界上栽培量和消费量最大的菇类,也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和出口创汇最多的菇类,豫东地区采用立体床架式生产双孢蘑菇,成为当地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了双孢蘑菇出菇管理技术,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现归纳如下,谨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