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延兵  张平 《河北农业》2010,(12):20-21
<正> 温室栽培为作物的冬季生产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提高温室栽培的科技含量,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温室栽培的"差温"包括"正差"、"零差"和"负差",当昼温大于夜温时为正差,差温(DIF□0)当昼温等于夜温时(DIF=0)为零差,当夜温大于昼温时(DIF□0)为负差,差温只有在温室环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亚高温胁迫下不同昼夜温差对番茄秧苗期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大果型番茄品种合作906为试材,在人工气候室模拟番茄苗的生长环境,以日温30℃、夜温26℃为对照(CK),研究了亚高温(日温35℃)条件下不同昼夜温差(0、3、6和9℃)处理对番茄苗株高相对生长速率、茎粗相对生长速率、壮苗指数以及叶片光合特性指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温35℃对番茄苗株高和茎粗生长速率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9℃昼夜温差处理的株高较CK降低较少(10.81%),茎粗生长速率与CK差异不大,且壮苗指数与CK接近.不同昼夜温差处理的番茄叶片气孔导度均高于CK,其中0℃昼夜温差处理的气孔张开程度最大,9℃昼夜温差处理的气孔张开程度与CK接近.35℃日温胁迫会导致番茄苗叶片光合能力降低,其中昼夜温度为9℃时水分利用效率较CK降低得最少(19.17%),更有利于叶片干物质的积累.在亚高温环境下,9℃昼夜温差有利于番茄苗生长.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设施栽培番茄定植后苗期的温差控制管理,2018年和2019年连续2 a以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赵县农业科技园区(东经114°49′12″,北纬37°47′48″)种植秋冬茬番茄的1号、3号、5号温室为研究对象,利用温室微型气象站(空气温度传感器测量范围-20~70℃,测量精度±0.1℃)采集各温室番茄定植(8月17~24日)后21 d内的空气温度数据,每30 min自动采集1次。统计结果显示,番茄苗期温室内昼均温度为25.31~37.76℃,昼夜温差为0.42~15.62℃,昼夜温度波动较大,温差≤6℃的天数占统计总天数的36%。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软件对昼夜温差(Y)和昼均温度(X)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二者关系的一元回归方程为Y=0.902X-21.687 (R2=0.807),计算得到昼夜温差为6℃时的昼均温度为30.7℃。在当地秋茬番茄日常管理中,可依据回归方程,利用采集的温室内昼温(昼均温度)对当天的昼夜温差进行预测预警,并提出温度调控管理的指导意见,当昼均温度30.7℃时应及时开启通风降温设备。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北方地区设施番茄秋冬茬定植后秧苗期最适宜的昼夜生长温度条件,以大果型番茄合作906为试验材料,通过昼均温(26、29、32、35℃)、昼夜温差(0、3、6、9℃)2因素交叉试验,在人工气候箱开展9 d番茄秧苗不同昼夜温差生长试验,采集番茄秧苗株高生长速率、茎粗生长速率、根冠比、壮苗指数、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气孔导度、光能利用率9项指标作为数据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信息量权重法、基于熵值法TOPSIS评价法、独立性权重法、CRITTIC权重法5种方法对生长、生理指标进行评价。其中,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番茄秧苗期最适宜生长的昼夜温度组合为29℃/20℃,利用信息量权重法、基于熵值法TOPSIS评价法、独立性权重法、CRITTIC权重法得到的最适宜温度组合为35℃/26℃,进而通过模糊Borda法综合各单一评价法的序值和排名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得到昼温35℃,昼夜温差9℃时,番茄生长、生理综合评价最优,这一结论表明,番茄定植经过缓苗阶段后,适当进行白天高温胁迫,并增大昼夜温差可促进番茄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5.
长豇豆品种耐低温弱光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研究了低温弱光(昼温15℃/夜温10℃,光强40 μmol·m-1·s-1)胁迫对4个不同熟期长豇豆植株幼苗生长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豇豆不同熟期品种间耐低温弱光性能存在较大差异,与胁迫后叶片细胞电解质渗透率、叶绿素荧光参数(Fo,Fv/Fm,ΦPSII,qP)的变化趋势相一致.认为可应用这些指标对长豇豆品系的耐低温弱光性进行鉴定评价.  相似文献   

6.
以耐热性不同的5个番茄品种(‘2583’、‘申粉8号’、‘浦红909'、‘申粉998’和‘粉2号’)为试验材料,以昼温25℃/夜温18℃为对照条件,在昼温38℃/夜温28℃高温条件下研究番茄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温条件下5个品种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不同昼夜温度和光周期条件下茶树扦插生长指标,分析温度和光周期对茶树扦插生长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昼温升高,新梢长和新生叶片数增加,28℃条件下愈伤组织形成率、生根率、发根数、茎粗明显增加,25℃条件下茶苗成活率最高;随着夜温从15℃升高至25℃,新梢长、新生叶片数和茎粗增加,20℃夜温度条件下,愈伤组织形成率、生根率、发根数优于其他处理;随着光照时间增加,生根率和根数增加,16 h光照条件下,新梢长、新生叶片数和茎粗增加优于其他处理。综合茶树根系及茶苗地上部生长指标,昼温保持在25~28℃、夜温20℃为宜,增加光照时间,有利于扦插苗根系和地上部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甜椒不同部位叶片光合生理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对荷兰品种‘Palermo RZ’在玻璃温室中的长季节栽培,研究了玻璃温室中甜椒不同部位叶片(上部、中部、下部)光合作用日变化,同时测量了不同部位叶片大小、单位叶面积质量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饱和光强下,甜椒叶片在晴天和阴天均有较强的光合作用潜力,晴天甜椒的光合作用潜力要明显大于阴天;甜椒上部叶片光合作用最强,但在晴朗天气下可能会出现短时光合"午休"现象;中部叶片净光合速率较上部叶片略低,下部叶片净光合速率最低,但仍有一定的光合能力。甜椒上部和中部叶片淀粉含量较低,而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较高,是叶片光合产物的主要输出源,下部叶片虽然淀粉含量最高,但是叶片中仍有较多可溶性糖含量。甜椒栽培生产中应尽量增加温室透光率,尤其是8:00—16:00,同时注意维持老叶的生长,充分发挥其所有叶片的光合潜力。  相似文献   

9.
选取彩色马蹄莲(zantedesc hiahybrida)中的黄花马蹄莲(zantedeschia elliottiana)为试验对象,于贵州省植物园温室及室外苗圃进行种植。通过对其植株存活率、植株平均地径、平均株高、开花植株数量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平均昼温17~19℃,平均夜温在16℃左右的温度范围内黄花马蹄莲生长良好。而若于2~4月在贵州贵阳地区采取露地栽培的形式进行黄花马蹄莲的种植,则需要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四季豆品种耐高温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高温胁迫(昼温37℃/夜温27℃,光强400μmol·m^-2·s^-1)对3个不同耐热性四季豆植株幼苗生长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季豆不同耐热性品种间耐高温性能存在较大差异,与胁迫后叶片细胞电解质渗透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趋势相一致。认为可应用这些指标对四季豆品系的耐高温性进行鉴定评价。  相似文献   

11.
日光温室越冬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远东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6):111+127-111,127
选择抗病、耐低温、高产优质的品种,经过处理的种子在日光温室内建造苗床育苗,幼苗出土前,苗床气温白天保持28~30℃,夜间保持16~20℃。起垄定植,当幼苗三叶一心,苗龄25~30d时即可定植。定植后管理:浇一次大水、吊蔓、落蔓、肥水管理、温度控制、蘸花保果等等一系列措施。生长期要进行全面病虫害防治,以达到高产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黄绿苗辣椒生态型不育系YBM-EAB12的温敏特性,为黄绿苗辣椒温敏特异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辣椒材料YBM-A2、YBM-EAB12、YBM-A2×C和YBM-EAB12×C分别进行日温/夜温为20 ℃/15 ℃、25 ℃/20 ℃和30 ℃/25 ℃诱导后置于温室种植管理,观测各材料花粉的数量及萌发率,并进行各亲本育性和形态学鉴定及种子纯度鉴定.[结果]YBM-EAB12具有温敏特性,育性转化临界温度为22.5 ℃,在低温(日均温度低于22.5℃)条件下表现可育,可自交结实,日均温度越低其可育程度越高,在高温(日温/夜温为30℃/25℃)条件下表现完全不育.YBM-EAB12黄叶色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YBM-EAB12×C F2代群体分离结果表明,胞质雄性不育与不育花器官特征紧密连锁,YBM-EAB12×C F1代育性由单一核显性基因恢复,不受低温影响.[结论]黄绿苗辣椒生态型不育系具有低温可育特性,利用其进行不育系繁种,可减少不育系与保持系杂交的步骤及辣椒不育系三系制种步骤,简化繁制种子程序.  相似文献   

13.
为阐明不同根区温度对萱草生长发育及其开花的影响,以自由行萱草、大眼睛萱草为试验材料,设置T15(15±1) ℃/(15±1) ℃(昼/夜)、T20(20±1) ℃/(15±1) ℃(昼/夜)、CK1、CK2共4个不同处理,研究不同根区温度下萱草的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与花期的变化。结果表明:T20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自由行萱草、大眼睛萱草株高、叶长、叶宽、叶片数和花葶高度;4个处理的萱草花径均无显著差异;T20处理的萱草抽葶时间最早,且花期长;自由行萱草在T20处理的始花期比T15、CK1、CK2分别提前11、23、30 d;T20处理的大眼睛萱草始花期比T15、CK1、CK2分别提前15、27、21 d;自由行萱草、大眼睛萱草在T20处理中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胞间CO2浓度(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Ci)和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最大,在CK1中最小;自由行萱草、大眼睛萱草在4个处理中的PS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PSⅡ光能捕获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photochemical quenching coefficient,qP)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T20(20±1) ℃/(15±1) ℃(昼/夜)处理有利于促进萱草的生长发育,且大眼睛萱草各项指标更好,可以提前开花。  相似文献   

14.
不同昼夜温差对中红杨叶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昼夜温差对中红杨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昼夜温差为14℃时,叶片中花色素苷含量较温差为0℃和7℃时分别增加了64.6%和60.1%,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叶绿素含量变化不显著;昼夜温差为20℃时,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较温差为14℃时显著提高12.2%和12.4...  相似文献   

15.
在15℃/5℃(昼/夜)、光照强度4 000~5 000 lx、光照时间8 h、处理15 d的条件下,研究10个不同甜椒品种及杂种一代对低温弱光的耐受性。根据株高、叶片数、叶面积、冷害指数等形态指标和叶绿素含量变化等生理指标隶属函数值的综合评定,可将10个甜椒材料分为:耐冷力强(TZ29[6]、TZ21[2]、TZ20[1]);耐冷力中等(冀15号、自34、自38);耐冷力弱(ZH4、冀新6号、冀28号、4中S909)3类。  相似文献   

16.
青秀大椒生育特点及其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秀大椒是利用离子束辐射技术创新育种材料,最新育成的辣椒新品种。该品种早熟性好,第7节着生门椒;分枝性强,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粗长牛角形,纵径18~20 cm,横径4~5 cm,单果质量最大达180 g,果色深绿,果面光滑;肉质脆,味微辣;果肉较厚,适宜贮藏、运输;耐湿、耐热,高抗病毒病、疫病、炭疽病;后期不早衰,高产稳产,一般产量82 500 kg/hm2,适应性强,保护地及露地均可栽培。针对青秀大椒的生育特点,从培育壮苗、整地定植、温度和肥水管理、株形调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讨了该品种高效栽培的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Peach fruit easily soften and have a short storage time at normal temperature. In this study, peach fruit (Prunus persica sieb et Zucc cv. Yingqing) were picked and stored at 25 and 4℃ to investigate the senescence in correlation with Ca2+- ATPase activity of microsomal membrane and lipid peroxidation during ripening and senescence.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stored at 25℃, the fruit stored at 4℃ exhibited a higher flesh firmness, lower respiration rate, and generated the late bigger peak value of Ca2+-ATPase activity as well as maintained the higher activity of the enzyme. Meanwhile, the lower levels of super oxygen radical (O2-) production and content of malondialdehyde (MDA), a product of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were observed. Sodium orthovanadate (SO) and erythrosin B (EB), as Ca2+-ATPase inhibitors, could stimulate the respiration rate.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slower senescence rate of peach fruit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igher peak value and longer duration of Ca2+-ATPase activity in microsomal membrane, with the slighter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and lower O2(-) production rate.  相似文献   

18.
根区温度对黄瓜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开花坐果期进行了不同根区温度处理(自然地温,15℃,20℃和25℃)对黄瓜生长和生理代谢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根区温度的增加,黄瓜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产量均显著增加。根区温度的增加显著地减少了植株沤根、黄叶和花打顶的发生,从而显著提高了植株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不同辣椒株系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15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和鉴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供试材料为15份辣椒自交系,设3次重复,每小区定点调查5株,分别观测各参试自交系的植物学性状、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产量为小区实际采收产量,每次采收单独称量记载。[结果]叶柄长度与叶片长度和叶片宽度呈显著正相关,叶片长度与叶片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38 00;果柄长度与果肉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677 00;青熟果的VC含量在16个指标里仅与红果V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07 00;始花节位与果肉厚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始花节位越高,青熟果的果肉越薄,而单果重又与果肉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果重除了与果肉厚呈极显著正相关,还与果肩宽呈显著正相关;前期产量与折合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739 00;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69号单果重及56号单果长、果肉厚表现最为突出。[结论]揭示各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及各性状与产量间的密切关系,为辣椒良种选育对各性状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辣椒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试验对20份线辣椒材料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对产量因素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线辣椒始花节位、叶长和叶宽与全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果横径、单果果肉重、平均单果重与单株结果数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而果横径与单果果肉重、平均单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单株结果数、叶长、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线辣椒单株产量对总产量的贡献最大,并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单果重和单株结果数对总产量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果横径对总产量有负向影响,果纵径对总产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