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二棱大麦的穗粒结构中 ,空壳秕粒是制约增产的因素之一。根据近 1 0多年的历史资料记载分析 ,二棱大麦空秕粒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 ,可以归结为 :早播麦重于适播麦 ,春性强的重于春性弱的品种 ,缺肥田重于正常肥力的 ,倒春寒的年景重于平年。1 几年来空秕粒发生情况由于气候、品种、茬口和播期条件的不同 ,二棱大麦空秕粒的表现也各异 ,从趋势看 ,空秕粒的多少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 1 播期因素在同一品种中 ,早播早抽穗的 ,空秕粒重于适期播种的。 2 0 0 0~ 2 0 0 2年 ,调查单二大麦统计 ,1 0月 2 0日前后…  相似文献   

2.
二棱大麦种质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综合性状优异的二棱大麦种质,对来自国内外97份二棱大麦种质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主穗粒数、单株穗数、千粒重、单株粒重、单株生物量等8个性状的多年多点表现进行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二棱大麦种质的穗长、单株穗数、单株粒重及单株生物量的变异较丰富,株高、穗下节间长、主穗粒数及千粒重的变异相对较小,二棱大麦育种的增益效应主要体现在穗长和穗数适度增加。聚类分析将参试二棱大麦分为8类,分布较分散,不同类群各有特点,较大程度地反映了品种(系)的地理生态类型。结合主成分与二维排序分析,筛选到以大粒、高产为基础、穗数与穗粒数并重、穗长多粒、矮秆抗倒的3类种质。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法构建了二棱大麦种质多性状的综合评价方程,并筛选了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不同棱型大麦籽粒性状的差异性及其千粒重与粒型性状的相关性,对98份二棱大麦和89份六棱大麦品种(系)在不同试点的千粒重、粒长、粒宽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二棱大麦千粒重、粒长和粒宽普遍高于六棱大麦,不同棱型大麦千粒重、粒长和粒宽在基因型间及环境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经过聚类分析,依据千粒重将二棱大麦和六棱大麦聚为高、中、低粒重3类。随着千粒重的减小,二棱大麦千粒重与粒长之间由显著正相关变为不显著负相关,六棱大麦则由不显著正相关变为显著正相关。二棱大麦和六棱大麦各类品种(系)的平均千粒重与粒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且相关系数均高于千粒重与粒长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4.
粒重是构成产量的三要素之一,也是啤酒大麦的重要质量指标。努力挖掘粒重的潜力,是二棱大麦高产优质栽培不可忽视的方面。盐城郊区二棱大麦受粒重气候、栽培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年际之间变幅较大,啤麦品级不够稳定。本文拟就该地区78—92年计15年的二棱大麦栽培资料和部分气象要素资料,初略探讨灌浆期降水对二棱大麦等千粒  相似文献   

5.
二棱大麦,尤其是二棱春性大麦,因春寒的袭击,常遭受严重的冻害以致大幅度减产。大麦在遭受春冻后,主要表现幼穗冻死或冻伤,叶片冻死冻伤,而形成大量的空粒,结实率下降。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大麦在受冻害的情况下,结实率下降与其产量损失、千粒重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二棱大麦穗轴每节片上仅中间小穗结实,侧小穗发育不完全,均不结实,穗扁平,籽粒大小比较一致,粒大饱满,是酿造啤酒的好原料。据观察二棱大麦在品种间和穗上不同部位问籽粒性状仍有明显差异,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麦芽品质。为进一步明确这种差异的程度及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为培育理想的啤酒大麦品种提供依据,我们对二棱大麦穗粒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一、材料与方法参试品种有省农科院稻麦所和莆田市农科所提供的二棱大麦品种(系)福引1号、莆辐大麦、莆大麦2号、莆大麦4号、82-3005、82-5006、82-5015、82-5017、82-5018、82-5019和早熟3号(对照)等11  相似文献   

7.
二棱大麦是我地区主要夏熟作物 ,是啤酒工业的主要原料 ,赤霉病是二棱大麦上的重要病害 ,发病后不仅对产量影响大 ,而且由于降低千粒重和染病麦粒中含有对人、畜有害的毒素 ,对啤麦的品质影响较大。本文就我地二棱大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1 流行特点1 1 发生程度明显低于六棱大麦和小麦。小麦赤霉病无论发生轻重 ,每年都可查见 ,六棱大麦有 80 %的年份查见 ,而二棱大麦年发病率只有 56 % ,并且二棱大麦病穗率和病指轻于六棱大麦和小麦。1 2  80年代重于 90年代。1 983~ 1 990年的 8年中有 5年二棱大麦发…  相似文献   

8.
笔者测定了大麦带空粒穗实料千粒重,结论是:1、空粒穗实粒总体粒重会因其病粒增加而下降;2、在无病粒情况下,带空粒穗实粒粒重无特殊变化,空粒发生后,其实粒粒重无补偿增加现象。  相似文献   

9.
应用简单相关、回归分析、偏相关、通径分析方法对沪麦4号等10个啤用二棱大麦品种(系)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3个产量构成因素对单株产量均有正向效应,其中以每株穗数的贡献最大,每穗粒数次之,千粒重贡献最小。因此,提出了高产优质啤用二棱大麦的育种模式:以增加每株穗数“多穗型”为主要选择目标,兼顾每穗粒重,增加千粒重为配合选择指标,并适当协调好千粒重与穗粒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简单相关,逐步回归,偏相关,通径分析等方法,对17个啤酒用二棱大麦品种的产量构成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个产量构成性状对单株产量均有正向影响作用,其中以每穗粒数的贡献最大,每株穗数次之,千粒重贡献较小。初步结论是,在啤酒用二棱大麦品种选育过程中,应以增加穗粒数为主要选种指标,以增加株穗数为配合选择指标,并适当协调增加株穗数与提高千粒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多棱分枝大麦穗粒性状及其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棱分枝大麦是玉米DNA导入二棱大麦产生的变异体[1] 。 1995年以来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该种质连续进行了 6a 7代的选择鉴定 ,并研究其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对穗粒性状进行了剖析和遗传实验 ,检测了籽粒的淀粉、蛋白质含量及酯酶同工酶谱 ,结果表明 ,多棱分枝大麦是一种特殊种质 ,与二棱大麦、四棱大麦和六棱大麦都有明显的区别 ,在大麦分类学上应占有其特殊位置。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材料 多棱分枝大麦由福建农业大学季慧强 (已出国 )提供。二棱大麦亲本 (莆大麦 2号 )及对照四棱大麦、六棱大麦由…  相似文献   

12.
啤用二棱大麦产量构成因素的表型相关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简单相关,回归分析,偏相关,通径分析方法对沪麦4号等10个啤用二棱大麦品种(系)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3个产量构成因素对单株产量均有正向效应,其中以每株穗数的贡献最大,每穗粒数次之,千粒重贡献最大。因此,提出了高产优质啤用二棱大麦的育种模式;以增加每株穗数“多穗型”为主要选择目标,兼顾每穗粒重,增加千粒重为配合选择指标,并适当协调好千粒重与穗粒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日本去年审定通过了二个二棱大麦新品种。1.五日晴用赤木二条与榛名二条杂交育成,株型稍紧凑,茎粗中等,株高比榛名二条和甘木二条矮,且耐倒伏。抽穗期、成熟期均早。穗略长,着粒密度和粒型大小中等,千粒重较小,容重中等。麦芽浸出物多,产量高,  相似文献   

14.
为改良大麦籽粒性状,依据棱型、皮裸及选育水平对125份大麦材料按3种不同分类方式进行分组,比较了组别间的粒重、粒长、粒宽及粒厚的差异及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麦粒重与棱型相关,与皮、裸无相关性,二棱大麦粒重(46.89mg)显著高于六棱大麦(35.71mg)。就籽粒长而言,皮大麦长于裸大麦,二棱大麦长于六棱大麦,以野生大麦最长,为13.19mm;人工驯化和品种选育使大麦粒长有所变短。二棱大麦的粒宽(3.55mm)显著大于六棱大麦(3.26mm);粒宽在皮、裸大麦间无显著差异。粒厚变异与粒宽类似,野生大麦的粒厚最小(1.69mm)。相关分析表明,大麦粒重主要由粒宽、粒厚决定,且后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前言麦类土传性病毒病有3种:大麦黄花叶病发生在二棱大麦、六棱大麦及裸麦等大麦上.其中啤酒大麦(二棱)受害严重,有时甚至颗粒无收.小麦红花叶病仅在小麦上发生,危害较轻,减产2-3成;麦类土传花叶病在小麦、大麦和黑麦上均能发生.虽然3种病毒都靠多粘菌传播,但病原互不相同,土传黄花叶病毒为线状粒子,而土传花叶病毒则为棒状粒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大麦籽粒大小的遗传多样性与稳定性,以185份大麦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了7个试验环境下籽粒的长度、宽度、长宽比及千粒重等性状,对其遗传多样性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所有试验环境下二棱大麦粒长、粒宽及千粒重均值均大于六棱大麦,籽粒长宽比均值均小于六棱大麦;二棱大麦与六棱大麦千粒重、粒长、粒宽及籽粒长宽比在品种(系)间及环境间差异均极显著,且品种(系)与环境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籽粒大小在环境间差异程度因性状而异,其中以千粒重的差异程度最大。依据10级分类分布频次法则,千粒重和粒宽分布比较集中,六棱大麦集中分布在3、4等级,二棱大麦集中分布在7、8等级;粒长和籽粒长宽比分布比较分散,六棱大麦粒长和籽粒长宽比分别分布在1~10等级和2~10等级范围内,二棱大麦粒长和长宽比分别集中分布在4~8等级和2~7等级范围内。千粒重与粒长、粒宽及粒长与籽粒长宽比呈极显著正相关,粒宽与籽粒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粒长与粒宽及千粒重与籽粒长宽比的相关性因棱型不同而异。二棱大麦千粒重的稳定性小于六棱大麦,而粒长和籽粒长宽比的稳定性恰好相反,粒宽的稳定性与棱型无关;皮大麦千粒重稳定性小于裸大麦,其余籽粒大小性状的稳定性与皮裸无关。通过熵权法TOPSIS对大麦籽粒大小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籽粒饱满且稳定的品种川52209,其可作为大麦籽粒性状改良的优异种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0个大麦品种(系)(16个二棱、4个多棱)的冠层性状及穗部经济性状的差异性及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除倒二叶、倒三叶叶面积及单株有效穗数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研究性状在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2)株高、穗长、每穗粒数的遗传力较高(>0.80),其余各性状的遗传力相对较低,3)二棱大麦每穗粒重与千粒重、每穗粒数间正相关极显著,而千粒重无明显相关。4)二棱大麦上三叶面积与穗长正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多棱大麦只有倒三叶面积与穗长正相关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基因型和生长环境对野生二棱大麦营养性状的影响,对源自以色列不同地区的9个群体60个基因型野生二棱大麦材料在3个环境条件下的籽粒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植酸、无机磷和淀粉含量及粒重进行测定,并对检测数据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相关性网络分析(correlation-based network analysis,CNA)和斯皮尔曼秩相关分析(Spearmanp’s Rho Correlation)。结果表明,野生二棱大麦各被测性状与生长地土壤成分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以色列野生二棱大麦籽粒中无机磷、总淀粉含量和粒重受生长环境和基因型的共同影响,而植酸、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等性状则主要受生长地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赖淑媛 《福建稻麦科技》2007,25(2):16-16,26
稻谷空秕粒是指不受精的空粒和受精后不能发育的半空粒,是水稻生产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理障碍。在正常气候和栽培条件下,水稻的空秕粒率10%~20%,异常年份空秕率可达40%,甚至更高,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2006年早季,上杭县中都、湖洋、才溪等乡(镇)部分杂交早稻组合出现空秕粒增加、结实率极低的异常情况。经调查品种来源、播插期、抽穗期、大田整齐度、株形、粒形等,并查阅气象资料后认为,  相似文献   

20.
盐麦2号穗大粒多,且抗黄花叶病、白粉病和黑穗病,因而产量形成较苏啤1号等二棱大麦生产应用品种表现有显著不同的基本特征特点,充分揭示和认识这些特征特点,对于明确努力促其籽粒收获量多且质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