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苯酚为液化剂对芭蕉芋渣进行液化,获得的液化产物树脂化后用于制备发泡材料。探讨液固比、温度、催化剂对芭蕉芋渣液化效果的影响,并分析芭蕉芋渣液化物的树脂化制备发泡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苯酚与芭蕉芋渣的质量比为6以上获得较好的液化效果;温度在120℃时,残渣率较低;用硫酸(98%)作催化剂比磷酸、盐酸的效果好。芭蕉芋渣液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液固比6,温度120℃,催化剂为硫酸(98%)、用量5%,液化时间是60 min。制备的芭蕉芋渣树脂的游离甲醛含量为1.09%,可在一定意义上取代酚醛树脂,既能减少成本,又有利于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2.
简述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芭蕉芋产业现状和生产潜力;提出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L.)Schott],原产南美洲,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俗称痕芋头、狼毒(广东)、野芋头、山芋头、大根芋、大虫芋、天芋、天蒙等,产云南省中南、西部至东南部,海拔200~1100m热带雨林及野芭蕉林中。四川、贵州、湖南、江西、广西、广东及沿海岛屿、福建、台湾也有。根茎为健胃药,对腹痛、霍乱、疝气等有良效。又可治肺结核、风湿关节炎、感  相似文献   

4.
芭蕉冲的芭蕉林肖来青蓊蓊郁郁的芭蕉林,星星点点10几户人家的小村,不知从何年何月起,村里家家户户房前房后都栽了许许多多芭蕉。上了年纪的人说,栽芭蕉是这里的老习惯,芭蕉冲想必是由此而得名的吧。我生长在那块土地上,熟悉那里的每一块芭蕉林。离家十五六年,无...  相似文献   

5.
对红宝石喜林芋、箭叶喜林芋和心叶喜林芋组织培养研究的结果表明:BA 与NAA 对3 种喜林芋试管苗的增殖和生长效应明显。在相同培养条件下,试管内形成组织团块能力为箭叶喜林芋> 心叶喜林芋> 红宝石喜林芋;分化芽能力( 芽苗增殖倍数) 为红宝石喜林芋> 箭叶喜林芋> 心叶喜林芋;芽高生长为箭叶喜林芋> 心叶喜林芋> 红宝石喜林芋;生根所需时间为心叶喜林芋> 红宝石喜林芋> 箭叶喜林芋;20 d 芽苗生根率为箭叶喜林芋> 红宝石喜林芋> 心叶喜林芋。  相似文献   

6.
花叶芋的叶片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叶芋(Caladium bicolor)又名彩叶芋、二色芋等。原产美洲亚马逊河流域,为天南星科花叶芋属多年生草木植物。叶形似芋艿,色彩多变,叶面有的点缀着红白色花斑,有的着生亮白色条纹,有的呈银白色,还有的从叶基起呈鸡心红色等;叶脉有的呈血红色,有的呈绿色等,品种和变种极为繁多,清新悦目,深受人们的喜爱。 花叶芋在江苏虽已有栽培,但因种苗来源困难,所以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能在短期内繁殖出大量花叶芋小植株,以满足市场需要,我们于1987年秋进行了花叶芋叶片组织培养试验。  相似文献   

7.
庭荫佳树──芭蕉张国志芭蕉一名甘蕉,俗名水芭蕉。系芭蕉属芭蕉料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叶色嫩绿可爱,叶大达3─5米长,宽40─70厘米,植株高达5─7米。花着生茎未,自仲夏开至中秋,大如酒杯,色红如莲花者为红蕉;色白如蜡者为水芭蕉;花似象牙型为牙蕉等。...  相似文献   

8.
蕉林     
绿了,芭蕉黄了,香蕉红了,美人蕉好一个蕉林的世界好一个蕉林的夏天绿了,芭蕉黄了,香蕉红了,美人蕉好一个蕉林的世界好一个蕉林的夏天绿了,芭蕉黄了,香蕉红了,美人蕉好一个蕉林的世界好一个蕉林的夏天绿了,芭蕉黄了,香蕉红了,美人蕉好一个蕉林的世界好一个蕉林的夏天绿了,芭蕉黄了,香蕉红了,美人蕉好一个蕉林的世界好一个蕉林的夏天绿了,芭蕉黄了,香蕉红了,美人蕉好一个蕉林的世界好一个蕉林的夏天蕉林@朱建武~~  相似文献   

9.
为选出德宏地区成龄胶园林下种植珠芽魔芋的最适大小种芋,对不同大小梯度的种芋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及产量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珠芽魔芋地上部分长势与种芋大小存在正相关性,种芋大小在200~250 g的株高、叶盘直径、叶柄直径、顶裂叶长、顶裂叶宽的测定值均为最大;产量随种芋大小增大而提高,种芋大小>100 g对产量的影响有明显差异,种芋大小为50~100 g的单株产量与叶盘直径呈显著正相关;珠芽魔芋叶片合成和叶绿素积累与种芋大小无明显关系;种芋大小在200~250 g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生理活性最低。在德宏州成林橡胶林下种植珠芽魔芋推荐使用150~200 g大小的种芋,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可显著提高产量和生长势。  相似文献   

10.
<正>11月下旬,笔者在桂东县流源乡桃坪村见到,农家门前的芭蕉树果花同挂,一串芭蕉下挂着一个很大的"彩球",漂亮极了。本产于热带的芭蕉怎能在桂东开花结果?村民告诉笔者,桂东冬暖夏凉,土地肥沃,属亚热带湿润气候,给植物  相似文献   

11.
板栗瘿蜂寄生性天敌幼期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有庆  黄竞芳 《林业科学》1993,29(1):33-37,T001
本文用常规及电镜扫描等显微观察方法,系统地研究和描述了板栗瘿蜂的主要寄生蜂(中华长尾小蜂、葛氏长尾小蜂、双刺广肩小蜂、黄褐宽缘广肩小蜂、栗瘿旋小蜂、果瘿刻腹小蜂等)的幼期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它们的卵、老熟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差异明显。老熟幼虫的主要分类特征是:头壳和体表上刚毛着生位置、数量和长短;触角形态;上颚形态和大小;体表结构。卵的主要分类特征是颜色,有无印柄,卵及卵柄长短、卵体形态。利用老熟幼虫的形态特征进行小蜂的类群分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竹林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时期中国气候经历了冷暖相间的几度波动变化,对竹林的生长也发生了很大影响,西北地区竹林的分布范围也随气候的波动发生了变迁。竹林分布总体上来看是逐渐南移,汉唐时期其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元代以后其经济作物的地位已变得不十分重要。本文分仰韶温暖、先秦、秦汉魏晋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时期,论述了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竹林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红蜡蚧的寄生蜂共记载有30种,文章根据各种蜂的生物学习性,对这些寄生蜂进行了订正研究,确定其中19种为红蜡蚧的初寄生蜂,其中跳小蜂科Encyrtidae 10种:红蜡蚧扁角跳小蜂Anicetus beneficus Ishii et Yasumatsu、霍氏扁角跳小蜂A.howardi Hayat,Alam et Agarwal、红帽蜡蚧扁角跳小蜂A.ohgushii Tachikawa、食红扁角跳小蜂A.rubensi Xu et He、寡毛扁角跳小蜂A.rarisetus Xu et He、柯氏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clauseni Compere、聂特花翅跳小蜂M.nietneri (Motschulsky)、红黄花翅跳小蜂M.rufofulvus Ishii、美丽花翅跳小蜂M.speciosus Ishii、匀色花翅跳小蜂M.unicoloris Xu;蚜小蜂科Aphelinidae 7种:斑翅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ceroplastae (Howard)、夏威夷食蚧蚜小蜂C.hawaiiensis Timberlake、赛黄盾食蚧蚜小蜂C.ishiii Compere、日本食蚧蚜小蜂C.japonicus Compere、赖食蚧蚜小蜂C.lycimnia (Walker)、黑色食蚧蚜小蜂C.yashidae Nakayama、蜡蚧斑翅蚜小蜂Aneristus ceroplastae Howard;金小蜂科Pteromalidae 1种:盔蚧短腹金小蜂Anysis saissetiae (Ashmead);姬小蜂科Eulophidae 1种:蜡蚧啮小蜂Tetrastichus ceroplastae (Girault)。5种为红蜡蚧的重寄生蜂:粉蚧克氏跳小蜂Clausenia purpurea Ishii、敛眼优赛跳小蜂Eusemion comigerum (Walker)、褐软蚧尖角跳小蜂Pareusemion studiosum Ishii、微食皂马跳小蜂Zaomma lambinus(Walker)、日本方梗跳小蜂Cerapteroceroides japonicus Ashmead,其他6种为误订。另外,还记述了各种寄生蜂的寄主及分布,以便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e envelope of Candida albicans, with its outermost array of macromolecules protruding towards the environment, is pivotal to the expression of major virulence factors such as adhesiveness, and the morphological transition to hyphal form. We tested the anticandidal activity of eugenol, main component of clove oil, and thymol, main component of thyme oil,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by investigating their ability to interfere with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envelope of C. albicans. Both molecules alterated the morphogenesis of the envelope, but the effects of thymol were more pronounced than those of eugenol. Certain combinations of the two molecules led to a synergistic effect, which is interesting in the view of potentiating their inhibition of C. albicans colonisation and infectiousness.  相似文献   

15.
竹秆和竹叶的微量元素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本文研究了竹秆和竹叶的微量元素。雷竹和毛竹的竹秆含有Fe、Al、Ca、Mg、Ba、Mn、Zr、Ti、Pb、Sn、Ga、Cr、Ni、Mo、Cu、Yb、Zn、Sr、K、Na、P、B 和 Si 等23种微量元素,刚竹、苦竹和石竹的竹秆含有22种微量元素,少了一种 Cr 的元素;箬竹、刚竹、毛竹、雷竹和淡竹的竹叶含有20种微量元素;毛竹和雷竹的竹叶微量元素与毛竹和雷竹的竹秆微量元素比较,竹叶少了Sn、Cr 和 Yb 三种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6.
为构建棕榈藤材材性数据库,提升棕榈藤材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水平,文章以高地钩叶藤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高地钩叶藤材综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α-纤维素、半纤维素、苯-醇抽提物、热水抽提物、冷水抽提物、1%NaOH抽提物及灰分含量的均值分别为67.98%、16.72%、43.91%、24.38%、9.78%、18.85%、15.02%、38.60%和1.46%。径向上,综纤维素、α-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及灰分含量均为藤皮>藤中>藤芯;而半纤维素、冷水抽提物、热水抽提物、苯-醇抽提物及1%NaOH抽提物含量均为藤芯>藤中>藤皮。轴向上,综纤维素、α-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及灰分含量最大值均在中部,而半纤维素及4种抽提物含量最大值均在梢部。酸不溶木质素和α-纤维素含量最小值在梢部,综纤维素、半纤维素及灰分含量最小值在基部,冷水抽提物、苯-醇抽提物及1%NaOH抽提物含量最小值均出现在基部以上2 m处,而热水抽提物含量最小值在中部。  相似文献   

17.
Ⅰ-69杨湿心材发生、分布及材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湖北省嘉鱼县潘家湾,不同生长条件和不同方式种植的I-69杨活立木及原木都有不同程度的湿心材存在。湿心材的比例与土壤水分含量有关,与种植方式和树木生长速度无关。湿心材的存在和变色由细菌活动引起,已分离和鉴定出5种病原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E.rhapontioi (Millard)Burkhold,E.chrysanthemi Burkholder,Bacilluscereus Frankland,B.sphaericus Neide)。电镜观察和材性分析表明,正常材中细菌很少,纹孔膜保存完好,而湿心材的导管-射线间纹孔和管间纹孔膜几乎都被破坏。与正常材相比,湿心材的pH和酸缓冲容量高,抽提物和灰分含量较高,综纤维素和α-纤维素含量略低。湿心材的密度、干缩系数及力学性质都比正常材低,差异极显著。建议进一步研究如何防止细菌的侵入和活动,阻止湿心材和变色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产地红松种子形态特征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松种子的9项形态特征指标研究发现,不同产地之间种子在外种皮厚、千粒重、种长、种宽、种厚、长宽比、长厚比、宽厚比、种皮比例9方面差异显著,气候因子影响种子的千粒重、种长、种宽、种厚、长宽比、长厚比,而地理因子影响外种皮厚、千粒重、种长、长宽比、长厚比、宽厚比、种皮比例。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月至2月,我国南方发生了严重的冰雪灾害,受害的森林地面达2.09×106km2。为了了解冰雪灾害对杉木的损害和由此引起的林地养分分布特点,作者调查粤北一个杉木林地的受害情况。冻雨在杉木枝叶上形成冰柱,造成所有的林木折冠。林木折断的高度和胸径呈显著相关。树冠残体的养分总浓度随残体组分而变化,呈理叶>皮>枝>干。树冠残体的干重达19.11t·hm-2,枝、树干、叶和皮分别占37%、28%、27%和8%。2008年树冠残体的养分分布随组分而急剧变化,其中叶的养分量占残体养分总量的70%,枝、干和皮分别占13%、7%和10%。2008年杉木林地的N、P、K 的积累量为105067.9 t·hm-2,杉木残体、凋落物和土壤分别占0.18%、0.03%和99.79%。养分积累量在树冠残体各组分和凋落物中的排序为N>K>P,而在土壤中为K>N>P。2009年的凋落物中N和P浓度大于2008年的凋落物,而K浓度小于后者。2009年的干和皮残体中N和P浓度略大于2008年的干和皮残体,而K浓度正好相反。2009年的干和皮残体中的N和P储量与2008年接近,K储量略小于后者。2009年的凋落物中N、P和K储量大于20...  相似文献   

20.
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杉木作为我国重要速生树种,在我国林业生产中占据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但其地力衰退问题日益显露,已引起相关学者的高度重视。文中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特征,如土壤酸化、缺磷、富铝和化感等;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原因,如酸沉降加剧、不适宜的营林活动、肥料施用不当等;提出了一系列维护措施,如轮作、营造混交林、追肥等;概述了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