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12年12月20日,由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承担的"辽宁7号等3个核桃优良品种推广"项目通过河北省林业厅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针对河北省核桃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前期筛选的基础上,对丰产性、抗寒性优良的辽宁7号等3个核桃优良品种,在涉县、赞皇、平山、遵化和卢龙5县(市)进行了示范推广。建立嫁接苗示范园232 hm2,平均成活率97.4%;实生树改接建园543 hm2,改接成活率98.8%。4年生嫁接树产量92.7 kg/(667 m2),5年生树产量235 kg/(667 m2),推广面积达775 hm2。通过项目培训和宣传带动,促进了当地核桃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对促进河北省山区农村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董存丽 《绿色科技》2021,(7):110-112
指出了楚雄州属云南核桃主产区、大姚三台核桃原产地,楚雄州核桃面积居云南省第3位、产量居第4位,但楚雄州核桃产业存在单产低、效益差等问题,总体上核桃产业处于粗放经营和传统农业发展阶段。为此,深入分析楚雄州核桃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推进核桃规模经营、提高核桃单产及质量、加强市场主体培育等高质量发展核桃产业的措施,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省厅部署,河北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共选派5名林业科技特派员通过现场指导、技术培训、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为基层提供面对面技术指导与服务,培养了-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林果生产示范典型。2008年林业站特派员派驻地元氏县西岭底村,核桃种植面积1100亩,产量约5万斤。经过特派员和多方几年的共同努力,该村2011年核桃发展到1500亩。产量达20多万斤,产值约350万元,  相似文献   

4.
楚雄州属中国Ⅰ类核桃生产区,全州90%以上的乡镇都可以栽培核桃,栽培品种主要是大姚三台核桃和云南大泡核桃。通过多年的发展,全州核桃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但核桃单产较低,亟待开展集约经营。 一、楚雄州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核桃产量不断增加。到2013年底,全州核桃面积已达到510万亩,其中挂果150万亩,农民人均核桃种植2.7亩;核桃干果产量达4.8万吨,产值达14.6亿元。  相似文献   

5.
黄泽胜 《绿色科技》2023,(5):113-116
于2022年9月开始对怒江州2018~2022年核桃种子采收与供应、苗木育苗与产量、核桃栽培面积与产量产值、核桃加工企业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2018~2022年全州核桃种子采收量和用种量逐年增加,种子总采收量达1 100 591 kg,实际用种量1 016 666 kg,种子采收量满足实际用种需要;2018~2022年怒江州核桃育苗总面积逐年上升,但是涨幅不大,2022年核桃产苗量较2018年上涨近1/2;2022年怒江州核桃栽培面积较2018年增加100万亩,但是产量和产值未加明显增加;目前,怒江州核桃加工以粗加工为主,粗加工企业数量占总数量的96.12%,深加工企业占比仅为3.88%。怒江州核桃种子与苗木供应稳定,用种量和产苗量逐年增加,全州核桃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全州核桃产量与产值增幅较小,且核桃深加工企业数量有限,为此,提出了应加强核桃栽培管理,提高挂果率和品质,并对核桃产业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促进增产增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临沧市核桃种植面积为53.359万hm2,但由于种植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等原因,导致核桃单产低、品质差、效益低等问题。结合课题组多年的经验,提出了采用合理密度控制、调整树体结构、肥水管理、合理林下套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提高了核桃品质和产量,提高了林地的利用率,形成了一套核桃提质增效新实用技术,并在临沧市进行了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核桃亩产提高了50%以上,达到核桃丰产稳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河北省涞源县,核桃产业显然被寄予着厚望。以时间为切入点就不难发现涞源县核桃产业清晰的发展思路:2012年核桃种植面积达4万亩——2013年核桃种植面积5万亩——2014年计划种植核桃6万亩,3年种植15万亩再加上原有的5万亩,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将达20万亩,核桃产量达1万吨,产值达2.5亿元,实现人均一亩核桃树,人年均收入超6000元。受益于此,涞源县53个贫困村中适宜栽种核桃的41个村将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核桃栽培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河北省的核桃生产目前还大多沿用帝生繁殖和传统的粗放经营方式,所以产量低、品质差。现有大树中大致有丰产、潜在丰产和低产3种类型、要发展河北省的核桃生产,诮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核桃的产量和质量;二是加大发展优良品种的力度,建立良种核桃生产基地;三是注重发展本省的核桃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9.
<正> 涉县是河北省核桃的集中产地,但因多年来缺乏科学管理,平均株产仅16.8斤左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于1972年以来,对涉县偏店公社后寨大队的2,995株放任生长的结果核桃大树进行了调查,发现核桃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大枝多,小枝少;老弱枝多,新壮枝少;无效枝多,有效枝少;树形紊乱,内膛通风透光不良。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核桃树修剪技术的研究。经过7年来的修剪试验,使这个大队的核桃产量逐年增加:1972年产5.8万斤,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掌握每年核桃优良穗条产量,制定合理的穗条供应计划,有效地组织穗条采收工作,需要对穗条的产量进行预测预报.为此,急待研究出一套能应用于生产的、易于掌握的穗条产量预测预报方法和模型.文章指出.核桃发育枝的判断和物候观测是穗条产量预测预报的基础性工作.为核桃采穗圃穗条产量长期预测预报、初期穗条产量预测以及单株优良采穗母树穗条产量预测的方法研究提出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清水县引进核桃品种基本性状初步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会光 《甘肃林业科技》2012,37(2):46-48,68
通过对近年来引进清水县的香玲、西林2号等7个早实核桃品种及晋龙1号、晋龙2号等2个晚实核桃品种的树体、枝条性状和果实经济性状等的调查,并以清水当地优良品系清水薄皮核桃为对照。结果表明:早实核桃香玲、鲁光和辽核7号在清水县综合表现良好;中林1号产量较高,但种仁不饱满,且容易感染炭疽病;辽核4号产量高,但果实较小,且大小年明显。  相似文献   

12.
沼气发酵残留物在昌宁县核桃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昌宁县柯街镇仙岳村杞木林村民小组进行了沼气发酵剩余物对核桃生长及结果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核桃雌花初期和第一次果实迅速膨大期喷施、浇施沼液以及采果后深施沼渣等措施对核桃植株增产效果明显,平均坐果率提高到94.5%,比对照增加90.5%;株鲜核平均产量达41.7 kg,增产212%;盛果期平均株产鲜核果316.1kg,比对照增加54.2%.  相似文献   

13.
核桃多用种子或嫁接繁殖,嫁接后2 a~3 a挂果,4 a~5 a进入丰产期,实生苗需8 a~10 a挂果,15 a进入丰产期.核桃营养丰富、用途广泛、价值高、需求量大,价格稳升,栽培前景十分好,栽培技术与管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在冬小麦返青期、拔节期、扬花-灌浆期和成熟期4个生育期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研究华北石质山区4年生株行距3m×4m的核桃-小麦和石榴-小麦复合系统以及单作小麦的水分利用。研究得出核桃间作小麦(WIW)、石榴间作小麦(MIW)和单作小麦(MW)的δ13C和WUE分别为-27.151‰,-26.788‰,-27.338‰和12.780,13.285,12.622mmolC·mol-1H2O。在整个小麦生育期,δ13C和WUE都以石榴间作小麦的最大。WIW和MIW的WUE在拔节期分别比MW显著提高13.84%和10.86%。产量和总生物量都是MW显著高于WIW和MIW。WIW和MIW的总耗水量为185.92mm和175.27mm,分别比MW(253.81mm)少耗26.75%和30.94%,间作系统可显著降低小麦的耗水量,比单作小麦分别减产26.79%和32.19%。产量和生物量呈正相关且两者都与耗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WUE相关性不显著,表明小麦耗水越多形成的生物量和产量越多。核桃-小麦和石榴-小麦间作系统在果树的第4年果实收获与清耕果园差异不明显,间作小麦尽管减产但仍有较好的作物收益并且耗水少,可以继续发展林农复合系统,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6年,在宾川县帽角山、李子园核桃产区进行了核桃细菌性黑斑病防治技术试验,结果认为,发芽前、展叶后、花前花后、幼果期、果实速长期用80%久生M-100可湿性粉剂400倍、24%施达康可溶性粉剂1500倍、碘1% AS 1000倍、78%科博400倍、50%氯溴异氰尿酸1500倍、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稀释液喷雾,并辅以清除感病枝条、病斑、病芽、病果、病叶、感病叶痕、树苗病组织、茎的老病斑以及合理水肥,能有效防控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迅速恢复核桃产量.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1999年开始湖北核桃资源调查,初选出50棵优株,经复选、决选、品比试验等。在鄂西南、鄂西北等主产区进行区试,试验与扩大生产示范结合,连续多年多点对其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果实经济性状、抗病抗逆性等进行系统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选出的优株EH9909其丰产性、坚果品质、抗核桃褐斑病、核桃细菌型黑斑病能力明显优于湖北省兴山普通核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寻能促进云南三台核桃中幼树生长结实的技术措施,从而为云南核桃的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以树龄为10~15 a的三台核桃中幼树为研究对象,采用修剪、螺旋环剥、花前灌水这3种技术处理进行了为期2年的试验研究,调查和综合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的新梢发枝力、果枝率、新梢生长量、单株产量。结果表明:螺旋环剥处理,能增加母枝抽发的新梢数量,但对新梢的营养生长却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使其果枝率和单株产量均有提高,其平均单株结果数可达508.3个,增产效果明显;修剪处理,增强了中幼树的发枝力,增加了母枝抽发的新梢数量,增产效果也较明显;花前灌水处理,促进了新梢的长度生长和粗度生长,促进了其营养生长,对其果枝率和单株结果数均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增产效果不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摘要:笔者从1999年开始湖北核桃资源调查,初选出50棵优株,经复选、决选、品比试验等。在鄂西南、鄂西北等主产区进行区试,试验与扩大生产示范结合,连续多年多点对其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果实经济性状、抗病抗逆性等进行系统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选出的优株EH9909其丰产性、坚果品质、抗核桃褐斑病、核桃细菌型黑斑病能力明显优于湖北省兴山普通核桃。  相似文献   

19.
为寻找影响板栗产量的主要因子,作者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通过对江苏省新沂市沭河果园4种不同密度8a生板栗密植园单株产量及与其相关产量构成因子的简单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得到了包括结果母枝数、主干截面积、结果母枝抽生结果枝数和单粒重在内的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再对人选的4个主要性状进行通径分析,明确了在保证树干一定粗度生长的条件下,保留适宜的结果母枝数,促进母枝抽生结果枝,是板栗丰产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安康市低产核桃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康市核桃园目前普遍存在因实生繁殖、栽植管理粗放等导致的果品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收益不高等问题,对此采取高接换优、土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并对改造成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嫁接成活率平均为86.6%,低产改造后,单株结果数、干果果个、果形指数、果壳厚度、单仁重、出仁率等性状都得到了明显改善,综合改良技术能满足现阶段生产需求,值得在安康市及环境和生产条件相近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