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记录了1995-1997年的渗灌研究示范工作。为了开发更加节水节约成本的农田灌溉方法,参照国内外渗灌经验,笔者在当时国内首次合作研制激光打孔的渗灌软管(单层聚乙烯管材,激光打孔孔径可达0.1~0.15mm,均匀微孔)并设计组装了渗灌系统;本试验用直径25mm渗灌管,渗孔直径0.12mm.工作压力0.05MPa,在蔬菜日光温室进行小面积实验表明:采用渗灌方法降低了番茄晚疫病发病率,为沟灌对照的20%.延长了采摘期12d,增产24.3%;还促进了绿菜花提早成蕾;渗灌比沟灌对照节水73%。  相似文献   

2.
果园不同节水灌溉方式的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渭北旱塬水资源缺乏的特点,在渭北地区淳化县泥河沟试区果园进行微喷灌、滴灌、渗灌、小管支流等节水灌溉试验,利用经济指标,对不同的灌溉措施进行经济效益分析、评价。从经济效益分析得出的益本比为:渗灌0.89、小管支流0.66、滴灌0.75、微喷0.55。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新的节水灌溉方式──渗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新的节水灌溉方式渗灌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100026)杜孝明译80年代中期,美国GAIA技术公司发明了利用70%的汽车废旧橡胶轮胎为原料,添加少量普通塑料,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制成多孔优质的渗水灌溉管,简称渗灌管。将渗灌管埋入地下作物活动层...  相似文献   

4.
渗灌新技术新产品微孔渗灌微孔渗灌系河南华源现代渗灌科技开发总公司经数十年开发研制成功的高科技现代渗灌产品,目前已通过河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成果鉴定。该产品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及特殊化工助剂,经科学配方和特殊工艺加工而成,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使我国的田...  相似文献   

5.
低压微孔地埋管灌溉技术要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地上滴灌与渗灌技术优势,提出并进行了地下低压微孔管灌技术要素试验研究,结果认为,条件许可的地方工作压力选择1.57~2.35 kPa 变水头,管径20 m m ,孔距60 cm ,孔径0.7 m m 为最佳管道技术要素;微孔管内的悬浮物质及固体物质易于清洗;管道各孔口出流均匀,土壤湿润理想;并可方便施肥  相似文献   

6.
结合地上滴灌与渗灌技术优势,提出并进行了地下低压微孔管灌技术要素试验研究,结果认为,条件许可的地方工作压力选择1.57~2.35kPa变水头,管径20mm,孔距60cm,孔径0.7mm为最佳管道技术要素;微孔管内的悬浮物质及固体物质易于清洗;管道各孔口出流均匀,土壤湿润理想;并可方便施肥。  相似文献   

7.
朱砂叶螨表皮结构和蜕皮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砂叶螨的表皮由上表皮、外表皮、内表皮和皮细胞层组成,上表皮由里向外可分为电子致密层、角质精层、蜡层和护蜡层,厚度为0.053μm;原表皮分为外表皮和内表皮两层,外表皮厚0.145μm,内表皮厚0.684μm;外表皮向外延伸形成脊和叶,脊高0.815μm,宽0.105μm,脊距1.105μm;皮细胞层平均厚度为0.793μm。蜕皮时,首先上表皮物质沉积,形成片层结构;然后皮细胞分化,脊状突起渐出现;之后,皮细胞物质积累,脊状突起显著;最后,内表皮渐渐蜕去,被溶解。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大棚蔬菜渗灌山东莱西市水利局(266600)李功胜董大坤渗灌是通过管路系统及埋设在地表下作物根系主要活动层的渗灌管直接向作物根部供给水分和液体肥料(无机肥料溶于水中)的灌溉方法。日光温室大棚蔬菜渗灌能够有效地降低棚内湿度,抑制病害发生,具有明...  相似文献   

9.
应用渗灌技术提高黄瓜效益@潘进军@李伟@尹国红¥河南济源市园艺工作站应用渗灌技术提高黄瓜效益潘进军李伟尹国红在日光温室黄瓜栽培中应用渗灌技术,黄瓜平均亩增产2086.4公斤,增值2295元。渗灌灌水均匀,能提高地温,保持土壤疏松,降低室内湿度,减轻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0.
保护地番茄栽培渗灌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大棚番茄栽培渗灌试验表明,保护地采用渗灌技术增产、节水效果明显。将土壤水吸力6kPa和40kPa作为控制灌水的上下限,从番茄的株高、茎粗、生物量、根系数量及其土层分布、产量、品质以及灌水量和灌水次数等方面对渗灌管埋深及防渗槽有无等技术进行评价,得出的结论为:渗灌管埋深30cm,下设防渗槽处理效果最佳;渗灌管埋深30cm,无防渗槽处理次之;有防渗槽、渗灌管埋深20cm和40cm处理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1.
广东大东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大东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8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处于中亚热带南缘的广东大东山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950-4.673;物种均匀度为0.499-0.782。生态优势度为0.050-0.067,对立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也分别作了测算。  相似文献   

12.
利用渗灌节水技术治理脐橙产区水土流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渗灌节水技术治理脐橙产区水土流失的研究结果表明:渗灌节水技术对脐橙产区水土流失治理的确能发挥较好的作用,能有效改变“树下水土流失”的现象。渗灌使果园植被覆盖率达89.3%,比浇灌节水79.35%。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新疆规模化推广使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以下3种形式:(1)棉花膜下滴灌节水技术;(2)微喷灌节水技术;(3)作物根层渗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以棉花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应用最为广泛,棉花滴灌全生育期比地面灌溉节水40%~45%;微喷灌节水50%左右,由于在作物结果期微喷灌易造成植株局部环境气温较低,影响作物坐果率和易滋生病虫害等,应用规模有所减少;根层渗灌较滴灌更为省水,有利于消灭地表杂草,减少病虫害发生和棉铃霉烂,正在逐步推广应用。在实际中,还有膜上灌溉以及常压软管微孔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但由于节水效果尚不显著,应用规模也在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渗灌发展的优势及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山西自然资源的特点以及渗灌独特的节水优势与堵塞劣势,结合自己正进行的有关研究课题,采用与滴灌等微灌技术对比的方法,重点对我省运城地区推广规模较大的渗灌技术做了剖析,并对渗灌技术推广等问题提出了看法和建义,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娜  赵艳  郑雅莲 《北京农业》2011,(10):11-14
研究了不同渗灌埋深对设施番茄、黄瓜生长、水分生产效率以及根层土壤无机氮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灌溉量的情况下,与渗灌埋深在地下30cm相比,渗灌埋深在地下10~20cm对浅根系的番茄和黄瓜生长有利,能明显提高蔬菜的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并能减少收获时0~20cm土壤无机氮残留。  相似文献   

16.
李颖 《新农业》2008,(5):32
大棚地膜全覆盖渗灌技术体系是河北省农科院研制成功的专利技术。该系统主要由低压自动灌水装置和地下渗灌管道两部分组成,通过地膜全覆盖和渗灌技术减少地面蒸发,降低棚内湿度,控制病害发生条件,达到减少病害和节约用水的双重效果。与此同时,通过棚内使用粘虫板进行防治虫害,几项技术相互配合实现蔬菜的无公害生产,  相似文献   

17.
渗灌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目前尚无适合棚室蔬菜栽培的渗灌方式,特别是渗灌管的合理埋设深度和渗灌管管间距离。本试验以黄瓜为试材,采用渗灌管的埋设深度和渗灌管管间距离的不同渗灌处理,研究其对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渗灌管埋深35cm、管间距60cm的处理方式,对本地区塑料大棚黄瓜栽培及促进产量形成有利。  相似文献   

18.
乌江下游森林枯枝落叶水文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乌江下游森林枯枝落叶及不同分解层现存量、持水率、持水量、吸水速度及有效拦蓄水量的测定,结果表明:1.乌江下游阔叶林枯枝落叶现存量平均为16.2t/hm ̄2,针阔混交林l7.0t/hm ̄2,针叶林9.3t/hm ̄2,灌丛草地5t/hm ̄2。针叶林枯落物分解程度最低,阔叶林分解程度最高。2.各分解层的吸水能力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分解程度越高,持水能力越强。3.枯枝落叶桉吸水速度快慢可分为三个吸水阶段,速度分别为15~3.4/h,0.03~0.5g/h,0.006~0.03g/h。其中,未分解层在三个阶段都具有吸水作用。4。乌江下游森林枯落物的有效拦蓄水量为0.5~0.3t/hm ̄2。  相似文献   

19.
以渗灌与滴灌两种不同的灌水方式,研究了渗灌与滴灌对日光温室早春茬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滴灌相比,渗灌可以降低日光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延缓番茄植株的早衰.降低果实脐腐病的发生率,并且渗灌番茄根系分布较广,改善品质并增加产量,是一项适合在设施内进行高产、高效、优质蔬菜生产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不同渗灌处理对露地番茄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1世纪,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提高用水效率是缓解当前农业用水紧缺必须选择的正确道路,也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渗灌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国内主要应用于大田作物,关于蔬菜的渗灌技术研究很少,没有适合蔬菜的渗灌处理方式,特别是渗灌管的埋设深度。以番茄为试材,通过研究渗灌管不同埋深处理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变化,试图找出适合露地番茄栽培的渗灌处理方式,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