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罗氏沼虾饲料蛋白质最适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采用蛋白质梯度法,以酪蛋白、糊精、豆油、鱼油、纤维素粉以及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精制饲料为原料,设置13.28%~62.45%共10个蛋白质水平。试验用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的初始体重为1.55g,试验期间水温为28.5~31.2℃。以增重率为指标,用直线回归方法和抛物线回归方法求得罗氏沼虾饲料蛋白质的最适含量分别为37.02%和46.67%。如果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
1.植物性蛋白质饲料有大豆、蚕豆、花生饼、棉籽饼、菜籽饼、芝麻饼等。此类饲料蛋白质含量高,一般为30%~45%,适口性好。在制作配合饲料时,这类饲料应经加热去毒后再配合饲喂。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饲料蛋白质水平(28%,32%,36%)条件下,于饲料中分别添加0,50,10,150,200,250mg/kgL肉碱,研究其对鲤鱼(Cyprinus carpioL.)生长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末添加150mg/kgL-肉碱处理组鲤鱼体重最大,低蛋白水平饲料添加L-肉碱后鲤鱼增重率最大,肌肉业蛋白质含量相对增加了3.13%,肌肉粗脂肪含量相对降低了11.4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在不同饲料蛋白质含量相对增加了3.13%,肌肉粗脂肪含量相对降低了11.4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在不同饲料蛋白质含量条件下,添加外源性L-肉碱可明显促进鲤鱼的生长,改善肉质质量,在较低蛋白质含量饲料中添加一定量L-肉碱,可使鲤鱼的生长速度和肌肉营养成分达到较高蛋白质含量饲料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配合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日本沼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鱼粉作为主要饲料蛋白源,利用酪蛋白来调节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设置蛋白质水平为30%~46%的6种不同梯度的试验饲料,试验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日本沼虾100尾,平均初重0.067g。每天投喂2次,试验共进行60d,研究配合饲料中不同的蛋白质水平对日本沼虾生长的影响并得出日本沼虾配合饲料中的最适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蛋白质水平为39.32%和41.67%的试验组的虾体增重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它试验组(P〈0.05);以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为衡量指标,采用二次方程回归分析法,得出日本沼虾配合饲料中蛋白质的最适含量约为41%~41.5%。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日本沼虾虾体(全虾)的水分和粗蛋白质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其成活率,粗脂肪含量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5.
采用鱼粉作为主要饲料蛋白源,利用酪蛋白来调节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设置蛋白质水平为30%~46%的6种不同梯度的试验饲料,试验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日本沼虾100尾,平均初重0.067g。每天投喂2次,试验共进行60d,研究配合饲料中不同的蛋白质水平对日本沼虾生长的影响并得出日本沼虾配合饲料中的最适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蛋白质水平为39.32%和41.67%的试验组的虾体增重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它试验组(P〈0.05);以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为衡量指标,采用二次方程回归分析法,得出日本沼虾配合饲料中蛋白质的最适含量约为41%~41.5%。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日本沼虾虾体(全虾)的水分和粗蛋白质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其成活率,粗脂肪含量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6.
饲料蛋白质含量对倒刺[鱼巴]鱼种饲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蛋白质梯度法,以日本鱼粉、米糠、玉米粉、鱼油为主要原料,制作成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配合饲料,分别饲喂倒刺[鱼巴]鱼种54d,以增重率、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生长比率和经济效益为主要指标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倒刺[鱼巴]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3.5%时,饲料效果最佳,其增重率为61.34%、生长比率为0.89%、饲料系数为1.90、蛋白质效率为1.58%、增重1kg鱼的饲料成本为8.20元。对各评定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在平均水温(18.5±2.0)℃,pH6.8-7.2,溶解氧5.4±0.5mg/L的条件下,倒刺[鱼巴]鱼种饲料中蛋白质适宜含量的95%置信范围为31.46%-36.56%。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用蛋白质梯度试验确定淡水白鲳最适饵料蛋白质含量,用生长率为指标求得的结果为27.23-37.40%,结合蛋白质效率与生长率为指标求得的结果为31.42%。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用生长比速结合蛋白质效率和饵料系数为评价指标确定每100g淡水白鲳对蛋白质,糖,脂肪,纤维素和无机盐的日需要量分别为1.57g、1.89g、0.30g、0.10g和0.20g。  相似文献   

8.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中国对虾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配合饲料中不同蛋白质的含量(质量分数为30%~60%)对中国对虾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饲料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为30%~50%时,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蛋白酶、淀粉酶活性随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当饲料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高于50%时,酶活性下降。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脂肪酶活性影响不显著。对虾的生长效果显示,饲料中蛋白质质量分数为45%时,中国对虾具有最大生长率,为50%时,对虾具有最高成活率。另外,还对中国对虾蛋白酶和淀粉酶对所摄食饵料的适应性和适应速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大泷六线鱼对蛋白质的最适需要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循环式水族箱中,用酪蛋白和秘鲁鱼粉为蛋白源配制5种半精制饲料(蛋白质质量分数为44.64%-57.69%)饲养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 7周,试验鱼每尾平均初始体重为(70.12±1.92)g,水温为(19±0.5)℃。结果表明:蛋白质质量分数为50.94%和53.62%的试验组鱼体增重、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其它试验组(P〈0.05);根据特定生长率(Y)和蛋白质效率(F)与饲料蛋白质水平之间的二次曲线回归方程,求得大泷六线鱼饲料中蛋白质最适量分别为51.9%和51.08%;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鱼体(去内脏)的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较高水平饲料蛋白会使鱼体脂肪含量明显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0.
以鱼粉为蛋白源,配制3种不同蛋白质水平(23.8%、35.7%、46.4%)的饲料,分别饲喂黑尾近红鲌幼鱼30 d,每组3个重复,室内网箱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为35.7%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蛋白质含量为23.8%组(P<0.05),与蛋白质含量为46.4%组无显著性差异;蛋白质含量为35.7%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蛋白质含量为23.8%组(P<0.05),与蛋白质含量为46.4%组无显著性差异;肥满度不受饲料中蛋白质水平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黑尾近红鲌幼鱼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5.7%时,幼鱼的生长指标和饲料利用率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七子花叶片蛋白组分含量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七子花叶片中5种蛋白组分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七子花叶片的总蛋白含量变化曲线呈“W”型,叶片生长初期含量基本保持稳定,5月中旬含量开始下降,并且下降幅度较大,6月中旬达一低值后,其含量迅速上升,到7月中旬(盛花期)达一峰值,接着其含量下降,到8月中旬达到最低,后又上升直至落叶时达到最高值。水溶蛋白含量季节性变化呈“低-高-低-高”,在叶生长初期上升,峰值出现在5月中旬,以后逐渐下降,到7月中旬达最低值,之后缓慢上升,落叶前达到最高值。盐溶蛋白在叶生长初期迅速下降,到5月中旬达最低值,后一直呈上升趋势。醇溶蛋白与碱溶蛋白在叶生长初期有所下降,至6月中旬达到最小值,以后迅速上升,至7月中旬达到高峰后大幅度下降,在落叶前又有所回升。杂蛋白在叶生长初期迅速下降,至5月中旬达到最低值后,基本趋于稳定。推测水溶蛋白、盐溶蛋白和醇溶蛋白、碱溶蛋白与七子花的展叶和开花生理过程有密切关系。西北林学院学报22卷第6期杨蓓芬等七子花叶片蛋白组分含量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动物的生长发育速度实质反映了体蛋白沉积量的变化。体蛋白沉积量主要受蛋白质合成和蛋白质分解两方面的共同影响 ,蛋白质合成除受到基因调控制约外 ,还受到饲料及营养因素诸如锌、铬、脂肪酸及生长激素水平等的影响。蛋白质的降解与日粮组成、采食量、饲喂次数及神经系统和胃肠产生的生产抑素有关。文章通过对体蛋白合成与降解规律及饲料营养成分对体蛋白的合成及降解影响的探索 ,提出了提高蛋白质饲料利用率 ,使动物生产实现最大化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玉米蛋白组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不同角度对谷物蛋白质进行分类,并阐述其特性;分别论述玉米四种蛋白组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期全面反映玉米蛋白组分领域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4.
烟草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烟草中提取烟草蛋白,是解决目前动物蛋白紧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介绍了烟草蛋白的组成与特性,分析了烟叶作为蛋白来源的潜力,综述了国内外烟草蛋白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影响烟草蛋白制备的主要因素,并对烟草蛋白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HLA-G1的基因表达、纯化及其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获得HLA-G1cDNA克隆序列的基础上,构建了pGEX-4T2-HLA-G1原核表达载体,对HLA-G1的诱导表达发现,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表达菌中。进一步溶解包涵体,改善复性条件,最终获得高纯度的GST/HLA-G1融和蛋白。51Gr释放试验表明,纯化的HLA-G1具有抑制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6.
用酿酒酵母(Saccharyomyces cerevisae)泛素融合蛋白基因从COGEME(Consortium for the functional genomics of microbial eukaryotes)植物病原菌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库中BLAST(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得到栗疫病菌的泛素融合蛋白EST,设计引物从栗疫病菌cDNA中克隆到该基因并测序,得到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基因,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387 bp,编码12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泛素融合蛋白前体;由cDNA序列推定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泛素融合蛋白前体包括氮末端的泛素结构域(76个氨基酸残基)和碳末端的核糖体蛋白L40结构域(52个氨基酸残基).该蛋白为高碱性蛋白,碳末端含有一个"锌指"模式结构.与19个物种比较的结果表明,栗疫病菌与真菌泛素融合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高,具有高度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7.
倪敏舒  陈丽  鲍熹  徐悦  庄腾寒  冯磊 《浙江农业学报》2022,34(11):2386-2394
为探究葡萄糖调节蛋白94(GRP94)对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增殖的影响,以及GRP94与PRV结构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慢病毒转染构建GRP94基因过表达的BHK-21细胞,以及CRISPR/Cas9技术构建GRP94基因敲除的BHK-21细胞,检测PRV感染不同细胞的增殖水平,比较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探索GRP94与PRV结构蛋白之间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GRP94基因过表达细胞株显著有利于PRV增殖,而GRP94基因缺失细胞株对PRV增殖无显著影响。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在GRP94基因缺失细胞株中,GRP78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GRP94与gB、gD、gL具有相互作用。GRP94基因过表达有利于PRV增殖,检测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UPR)相关蛋白,研究GRP94在病毒增殖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可为PRV与内质网应激提供分子方面的研究基础,于对抗PRV病毒的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王宪文  刘丽艳  姚四新  张智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580-3581,3584
猪圆环病毒是单链环状DNA病毒,其基因组中包含多个阅读框,其中2个主要的阅读框分别编码复制起始蛋白Rep和Rep'以及病毒衣壳蛋白:Rep和Rep'结合由PCV1的部分复制起点组成的双链DNA片段,但这2种蛋白的结合位点有细微差别;Rep蛋白不能单独启动病毒的复制,只有和Rep'蛋白一起才能启动PCV病毒的复制;PCV1感染PK15细胞后,用实时PCR检测rep和rep'转录子的数量,发现这2种转录子的比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病毒衣壳蛋白基因是PCV基因间唯一变化很大的基因,其编码衣壳蛋白是PCV主要的免疫原性蛋白,其氨基端41个氨基酸与PCV2在细胞核内的定位有关.  相似文献   

20.
单细胞蛋白的开发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微生物种类,阐述了单细胞蛋白的安全性评价和营养性评价,以及单细胞蛋白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针对单细胞蛋白的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