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安市菜田施肥现状与土壤肥力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摸清西安市菜田施肥及土壤养分现状,按不同种植年限,调查了西安市8个涉农区县露地、大棚和日光温室全部菜田(共422个样本)肥料施用情况,并采集0~20cm土样进行土壤养分、pH及盐分分析。结果表明,露地蔬菜氮、磷、钾肥平均用量分别为N 327.0kg/hm~2、P_2O_5186.0kg/hm~2、K_2O 138.0kg/hm~2,氮、磷肥用量偏高,钾肥用量适宜。大棚蔬菜氮、磷、钾肥平均用量分别为N 868.5kg/hm~2、P_2O_5 544.5kg/hm~2、K_2O 496.5kg/hm~2,日光温室蔬菜氮、磷、钾肥平均用量分别为N 883.5kg/hm~2、P_2O_5 684.0kg/hm~2、K_2O 724.5kg/hm~2,设施蔬菜化肥用量严重超量,特别是磷肥最为严重。随种植年限增长,露地蔬菜氮、磷、钾肥施用量有明显提高趋势,而大棚与日光温室蔬菜化肥施用量与种植年限长短关系不大;菜田有机质质量分数均属于较低水平,应加大有机肥投入;露地蔬菜土壤养分质量分数适中,设施蔬菜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属于偏高水平,这与施肥现状调查中设施蔬菜过量施用化肥的结果相一致;设施蔬菜土壤硝酸盐质量分数超过露地蔬菜的2.2~2.3倍,盐分质量分数超过露地蔬菜的2.2~3.3倍,土壤硝酸盐和盐分累积十分明显,对蔬菜生产已形成潜在不良影响。今后应严格控制化肥的施用,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优化施肥结构、用量与比例,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等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冀西北设施蔬菜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但设施菜田常年处在半封闭条件下,形成了独特的水、肥、气、热环境。本文作者指出由于过量施肥,氮磷钾养分比例失衡,施肥方法和肥料品种选择不合理造成了冀西北设施菜田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日益突出、土壤酸化板结问题越来越严重及土壤养分失调等问题,提出了根据养分特点合理施用、增施有机养分,进行蔬菜配方施肥及种植填闲作物等养分合理投入策略。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长垣县农田土壤养分状况,2006~2011年结合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长垣县农田耕地土壤养分进行了普查,共取土样6 300个,进行了常规和微量化验,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长垣县的土壤基本养分含量分别为有机质13.78 g/kg、全氮0.83 g/kg、有效磷15.41 mg/kg、速效钾99.61 mg/kg,pH值平均为8.47;微量元素有效锰、有效铁和有效铜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17 mg/kg、10.01 mg/kg、1.42 mg/kg,均超过临界值,总体上处于不缺水平;有效锌平均含量为0.83 mg/kg,7.04%的土壤处于缺锌水平。长垣县耕地土壤养分总体上处于缺磷少氮,部分缺钾、缺锌状况。生产上要大力推广配方施肥,实行秸秆还田,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4.
藏东南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pH及养分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明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pH值、电导率及养分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为保护性耕作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西藏林芝地区不同种植年限(2,7和15年)蔬菜大棚及相邻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0~70 cm土层(每10 cm为一个土层)土壤pH值、电导率值及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变化。【结果】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及农田土壤pH值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与农田土壤相比,蔬菜大棚土壤酸化程度更严重;随着蔬菜大棚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pH值呈"V"型变化,在种植7年时,土壤pH值最小,为5.08±0.22。土壤电导率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且表聚现象十分明显,蔬菜大棚土壤电导率值随土层深度增加的垂直空间变异性较农田明显;随蔬菜大棚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电导率值呈增加的趋势,在蔬菜大棚使用初期土壤电导率值增加幅度较小,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电导率增加幅度加大。有机质、全氮及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均呈降低的趋势,与农田相比,蔬菜大棚土壤上述养分含量的"表聚"现象明显;随蔬菜大棚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呈增加的趋势,说明蔬菜大棚土壤养分累积现象十分明显。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各理化指标之间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在藏东南八一镇大棚生产过程中,土壤酸化现象严重,表层养分累积明显,存在环境风险,故在生产管理中宜适当控制化肥的施用量,提倡科学施肥,以保证设施大棚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及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5.
连云港市设施蔬菜施肥与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连云港市施肥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大棚土壤实行高氮、极高磷和高钾的施肥模式,致使养分投入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连云港市设施栽培土壤p H值逐年降低,平均由7.55降低到7.22,土壤养分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大幅增加:有机质增加12.86 g/kg,全氮增加0.28 g/kg,速效氮增加121.35 mg/kg,有效磷增加2.05 mg/kg,速效钾增加99.81 mg/kg,缓效钾增加152.12 mg/kg,且各养分的增加与棚龄呈极显著相关性。土壤养分的迅速增加,说明设施栽培下施肥量过大而未被作物吸收,积累在土壤中。养分的过分积累,使部分设施出现了盐渍化、酸化等问题,土壤结构被破坏,养分含量失衡,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变,种植障碍不断发生。  相似文献   

6.
太谷县不同年限大棚土壤性质及养分含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7,(10):1638-1642
对晋中市太谷县不同种植年限的大棚蔬菜土壤性质及养分含量变化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酸化程度不高,但酸化趋势较为明显,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pH值逐渐降低,电导率逐渐升高;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较低,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过高,随大棚使用年限增长无明显规律;因每棚施肥水平差异较大,肥料搭配不合理,存在过量施肥和偏重施肥,造成养分含量不均、营养失衡。因此,提出周期性检测土壤养分含量,做到"因土施肥",通过合理搭配施肥,平衡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7.
夏玉米测土配方专用肥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夏玉米种植前土壤养分状况,评价基于土壤养分供应状况生产的测土配方专用肥的应用效果。[方法]2006~2007年在河北省清苑县、河北农业大学实验农场开展小麦-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的试验示范工作。[结果]针对土壤养分含量状况,提出"稳氮增磷控钾"的施肥方针。因测土配方施肥,增效达1 116元/hm2,使用配方肥平均节约肥料成本300元/hm2。[结论]测土配方专用肥可以明显提高夏玉米产量,降低肥料投入成本,增加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8.
长期施用沼肥对设施菜田土壤养分和盐分累积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规模养猪场沼液沼渣在农田施用对土壤养分及盐分含量累积的影响,以安康市某养猪场农业园区施用沼液设施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当地常规施用化肥设施菜田为对照,定点采集施用沼肥区和对照区0 a、1 a、3 a、5 a和7 a的设施菜地土壤,分别测定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全铜、全锌质量分数及电导率和pH。结果表明,随着沼液沼渣施用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全铜、全锌质量分数和电导率均相应增加,7 a后分别达96.1 mg/kg、91.5 mg/kg、73.7 mg/kg、11.9 g/kg、118.5 mg/kg、263.4 mg/kg和0.366 mS/cm,分别是未施用沼液沼渣土壤中各成分含量的3.4倍、1.5倍、3.3倍、1.3倍、3.9倍、1.88倍和4.74倍,说明施用沼液沼渣能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同时土壤养分和盐分快速累积,对土壤环境带来较大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9.
巴林右旗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趋势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实施对全旗耕地土壤养分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平均含量分别为18.5g/kg、1.10g/kg、109.0mg/kg、5.5mg/kg、116.9m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较,全旗耕地土壤养分整体呈"三降一升"趋势,即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养分平均含量明显下降,有效磷养分平均含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研究示范,初步摸清了全县土壤养分含量状况,土壤供肥性能、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建立了主要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分区制定了施肥配方建议,为指导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累计在小麦、玉米、油菜三大主要作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91万hm2,平均增产1058kg/hm2,增加产值962元/hm2。节肥24.3kg/hm2,节本62.3元/hm2,新增总纯收益6237.81万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研究示范,初步摸清了全县土壤养分含量状况,土壤供肥性能、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建立了主要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分区制定了施肥配方建议,为指导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累计在小麦、玉米、油菜三大主要作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91万hm2,平均增产1058kg/hm2,增加产值962元/hm2。节肥24.3kg/hm2,节本62.3元/hm2,新增总纯收益6237.81万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青岛市设施蔬菜施肥现状与土壤养分状况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对青岛市设施蔬菜施肥现状与土壤盐分、酸碱性和肥力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设施栽培黄瓜、番茄氮、磷、钾肥施用均明显过量,黄瓜N、P2O5、K2O用量分别平均为1 841.5、864.0、1 978.7 kg/hm2,盈余量分别平均为516.7、544.9、1 096.4 kg/hm2;番茄N、P2O5、K2O用量分别平均为1 437.0、834.0、1 644.0kg/hm2,盈余量分别平均为487.9、646.9、914.2 kg/hm2;施肥中有机无机肥料养分比例较为合理。设施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临界值(20 g/kg)的土样数占总土样数的42.9%,处于较高水平(30~40 g/kg)以上的仅为11.4%;土壤NO3--N含量变异大(变异系数为75.8%),低于临界值(50 mg/kg)的土样数占40.0%,居于高含量水平(≥150 mg/kg)的占20.0%;土壤速效磷含量居于高水平(≥150 mg/kg)的土样数占74.3%;80%的地块土壤速效钾含量属较高以上水平;土壤有效Fe、Mn、Cu和Zn含量普遍处于高或较高以上含量水平;土壤盐分含量普遍较低;土壤有向酸性变化的趋势。设施菜田土壤盐分、酸碱性和肥力状况区域分异明显,莱西市的土壤pH值及盐分、有机质、硝态氮与速效磷、有效Cu和Zn含量均较高;胶州市的土壤盐分、有机质、硝态氮及速效磷、有效Cu、Fe和Zn含量均较低。青岛设施菜田应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定点安排有机肥、N、P2O5、K2O肥用量试验,确定适宜用量,同时加大有机肥投入,推广水肥一体化、秸秆生物处理等新技术,进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新疆和田地区设施菜田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剖面中硝态氮、有效磷含量及电导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种植年限增加,硝态氮、有效磷含量及电导率有增加的趋势。(2)0~40 cm土层,硝态氮、有效磷含量及电导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土壤养分出现表聚现象,在20~40cm、40~60cm土层无明显变化。(3)土壤有效磷含量普遍处于较低水平,种植3年以上的设施菜田硝态氮含量出现"陡增"现象,有次生盐渍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内丘县共有耕地35.98万亩,土壤表层质地适中,以壤土为主,面积33.75万亩,占总耕地的93.8%。常年种植夏玉米20万亩,一般亩产450kg左右。 1内丘县土壤养分现状县农业技术人员在全县范围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要求采集土样4000个,全部进行土壤养分化验,结果分析如下: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5.93g/kg,全氮含量平均为1.03g/kg,碱解氮含量平均为89.91mg/kg,有效磷含量平均为17.8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为87.91mg/kg,pH值平均7.47,属于微碱性范围。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种植年限对设施栽培土壤养分累积及其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种植年限对设施栽培土壤养分累积及其环境的影响,为设施栽培土壤的养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农田和菜地土壤为对照,测定了陕西杨凌地区5个不同种植年限(1,3,5,7,10年)的25个大棚不同土层深度(0~10,10~20,20~40cm)土壤的pH、电导率及养分含量,通过分层聚类分析筛选出最有代表性的土壤养分指标。【结果】相对于农田和菜地土壤,种植1~5年的设施栽培土壤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及有效态锰、铜、锌含量均随种植年限的增长而升高,种植5~10年后各养分含量则趋于稳定,其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种植1~3年时,土壤硝态氮含量及电导率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各种植年限各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与电导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设施栽培土壤的硝态氮累积形成了一定的硝酸盐淋溶和次生盐渍化的风险。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设施栽培土壤pH呈下降趋势,且与土壤硝态氮和速效磷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说明硝态氮和速效磷的累积是导致土壤pH下降的主要原因。提出以pH、有机质、速效磷和有效锌为典型指标,来表征土壤养分随栽培年限的变化状况。【结论】与农田和菜地土壤相比,设施栽培土壤pH下降、电导率上升且养分含量相对较高,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应提倡合理施肥,以保证设施栽培的持续发展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山东省设施农业生产体系养分的投入情况,常年施肥的设施菜田土壤肥力变化以及土壤氮、磷累积和迁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为未来设施菜田清洁生产,降低氮磷流失风险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山东省不同区域设施黄瓜和番茄化肥和有机肥施用情况的调研,以及对种植5、10、15年和20年的设施菜田土壤进行0~100 cm分层取样,以周围粮田土壤作为参照,分别测定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结果表明:设施蔬菜化肥养分投入量显著降低,有机肥的养分投入量和化肥投入相当,总养分投入量仍然过高,黄瓜氮、磷、钾的总投入量分别为1033、765 kg·hm~(-2)和1068 kg·hm~(-2),番茄为710、503 kg·hm~(-2)和755 kg·hm~(-2);设施蔬菜果实养分输出占总养分投入比例提高,分别为25%(N)、10%(P_2O_5)和29%(K_2O);长年施肥的设施菜田土壤中,硝态氮发生严重淋洗,速效磷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增加,表层0~20 cm土壤中,速效磷含量达到了345 mg·kg~(-1),常年轮作模式种植,加剧了土壤酸化以及速效养分的累积和迁移;40~60 cm是硝态氮向深层土壤迁移和累积的关键土层,主要发生在种植10~15年间;速效磷的累积在前期5~10年,主要发生在浅层土壤0~40 cm,并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逐渐向深层发生迁移,在10~15年间主要表现在深层土壤40~100 cm。设施菜田养分投入量降低,但投入总量仍然过高;长期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会促进土壤速效养分的累积和迁移,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硝态氮和速效磷在设施菜田中由浅层向深层土壤迁移和累积存在时空差异,10年左右的种植年限是设施菜田0~100 cm土层中养分累积和迁移速率转变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7.
<正>为进一步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在郸城县小麦生产中的实际应用,着力提升科学施肥技术水平,促进小麦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节能减排,本文结合郸城县实际,谈谈郸城县项目分区施肥技术指导意见。一、全县土壤养分状况(一)目前郸城县各种土壤养分状况自2009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以来,通过对土样检测,掌握了全县土壤主要养分平均为:有机质18.12g/kg、全氮1.17g/kg、有效磷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不同种植年限对菜田土壤肥力、盐渍化及酸碱度的影响,采集西安市8个涉农区县露地、大棚和日光温室全部菜田共422个样本0~20 cm土样进行了土壤养分及盐分和p H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种植年限增长,露地蔬菜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大棚蔬菜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变化,日光温室蔬菜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露地和大棚蔬菜土壤碱解氮含量无显著变化,日光温室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极显著增加趋势。露地蔬菜土壤有效磷含量无显著变化,大棚蔬菜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日光温室蔬菜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增加趋势。露地蔬菜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下降趋势,大棚和日光温室蔬菜土壤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变化。总的来看,随种植年限增长,设施蔬菜土壤养分含量呈不断增加趋势,养分富集十分明显,这与设施蔬菜化肥投入过高有关,必须控制设施蔬菜化肥用量,从而避免肥料的浪费与环境污染。随种植年限增长,露地和设施蔬菜土壤硝酸盐含量和土壤盐分均无显著变化,但设施蔬菜土壤硝酸盐含量是露地蔬菜的2.2~2.3倍,土壤电导率是露地的2.0~3.3倍,说明设施蔬菜土壤硝酸盐和盐分累积十分明显,对蔬菜生产形成潜在不良影响,应通过控制化肥用量加以防控。随种植年限增长,露地和设施蔬菜土壤p H值均无显著变化,两者之间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对摸清三亚市农田土壤状况及肥料使用具有较大意义。通过对三亚市农田土壤样本的采集和检测分析表明,三亚市农田土壤总体显偏酸性,平均pH值5.33;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范围在0.15%~6.17%,平均为1.66%,标准差0.22;有效磷含量范围在0.36~375.76 mg/kg,平均为33.07 mg/kg,标准差为21.13;速效钾含量范围在0.42~677.68 mg/kg,平均为66.96 mg/kg,标准差为37.06;碱解氮含量平均值为86.81 mg/kg,其变幅范围为1.36~683.53 mg/kg,标准差为12.23。通过全市各镇的土壤养分含量,制定了各镇不同作物的施肥指标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该文分析了已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0a的芜湖县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状况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县各镇耕地土壤有效磷除陶辛镇属强变异外,其余各镇均属中等变异。各镇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在13.90~21.71mg/kg,较2005年,Ⅴ和Ⅵ级土壤所占比例明显下降,Ⅱ、Ⅲ、Ⅳ级土壤比例显著增加。研究旨在为土壤养分科学管理和平衡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