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杂交水稻产业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展杂交水稻产业经济是进一步扩大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增加杂交水稻生产效益、确保杂交水稻高产高效的有效途径.概述了杂交水稻产业经济的基本内涵和中国发展杂交水稻产业经济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了中国发展杂交水稻产业经济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杂交水稻产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战略和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法、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法、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贸易依存度和RRCA指数法等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2002年到2015年赣、皖、湘、苏四省水稻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状况。结果显示,在国际上,安徽与江西水稻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但两省国际竞争力正在下降,而江苏与湖南则不具有比较优势。在国内市场上,安徽与江西水稻产业具有极强竞争力,江苏与湖南则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分析显示,四省水稻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提出了深化经营体制改革,加快农田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注重水稻产业质量;打造优势水稻区域品牌,实现水稻产业"走出去"战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宁都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宁都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现状,对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种业的核心价值。我国杂交水稻独步世界的关键是杂交水稻育种材料的突破和育种技术的创新。如今,面对杂交水稻巨大市场和在技术、资金、营销网络、管理优势明显的跨国种业集团竞争,加速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建立种业发展扶持机制,提高杂交稻种业研发能力和企业竞争力,加快种子产业集约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思南县具有优越的稻作气候条件和杂稻制种优势,杂交水稻制种历史悠久,培育了大批制种技术较强、经验丰富的农业技术干部和农民技术人员。文章对思南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杂交水稻领先世界三言两语不能言喻,但其根本离不开中国杂交水稻科技人的不断创新与努力。为了杂交水稻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确保杂交水稻技术长期世界领先,2007年10月,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成立了杂交水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稻米养育人类千万年,水稻种植凝聚着人类的坚持与智慧。近年来,我国在杂交水稻技术方面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领先于世界的杂交水稻技术,为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菲杂交水稻合作开发前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杂交稻增产优势明显,品种繁多,经试种,很多品种适合在热带菲律宾种植。目前中国国内杂交稻市场基本饱和,急需对外扩张,菲律宾也需要依靠扩大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来解决粮食缺口问题,但因杂交稻技术落后,制约其发展。建议中菲合作将中国杂交水稻推向菲律宾,让中国杂交水稻飘香海外。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旌阳区作为四川省优质粮油生产大县,水稻是区域内的优势特色产业,具有一条完善的产业链,产业发展成效突出。以水稻产业为研究对象,探讨水稻产业在助力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中的路径与作用,旨在为通过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实现产业振兴从而助力乡村振兴的地区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的选育成功是水稻育种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为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始于1964年,作为选育杂交水稻所必需的遗传工具,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保持系(B)和恢复系(R)于1973年育成,从而实现了"三系"配套,随后于1974年育成几个优势强、产量高的杂交组合.1976年,杂交水稻在中国开始大面积应用.此后,杂交水稻种植面积逐年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广西各地的水稻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及其空间特征,为水稻生产与产业规划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14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利用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模型测度其水稻规模比较优势指数,然后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对其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整体上,广西平均水稻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广西水稻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大致呈从东南往西北方向递减的特征,并表现出明显的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特征.[建议]加强政府宏观领导,突出地区农业发展比较优势;强化桂东南地区水稻主导产业,提高空间溢出效益;促进资源优势互补,加快产业空间集聚;加快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提高产业分工效益.  相似文献   

11.
陈永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1972-1974,1986
[目的]探索总结肥西县乃至江淮地区中籼稻高产栽培模式。[方法]依据省级水稻苗情监测项目,从生产实际出发,利用差异显著性和相关性分析方法,积极调查研究秧苗素质、秧田施肥、大田移栽质量和水稻生育关键时期的茎叶变化、大田施肥等对中籼稻产量的影响。[结果]适当早播、减少播量、增加秧龄和控制苗高等均有利于中籼稻产量的提高;增加秧田施肥总量,重施基肥,适量施用断奶肥和送嫁肥能显著增产,施肥量不足和施肥方法不正确是引起中、低产田形成的原因;增加基本苗是获得高产的有效手段,穴苗数偏少和基本苗不足是导致中、低产田形成的根本原因;适当增加有效分蘖临界期叶龄对增加产量有利;保持抽穗期合理的有效茎蘖数、增加抽穗期的叶龄有利于增产;增加大田施肥总量及N肥、P2O5肥、K2O肥、基肥、分蘖肥和穗肥施用量等能显著增产,前期肥力不足,后期脱肥快,很难促蘖成穗,是中、低产田产量偏低的原因;有效穗数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培育高素质秧苗、保持合理的大田基本苗数、配套科学合理的肥水管理,是争取较高的有穗数、夺取高产的必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调整播种期前后豫南粳稻生育期内的气候特点与水稻稻瘟病、纹枯病发生流行适宜气候条件对应关系的变化,指出豫南粳稻按常规方式种植,稻瘟病、纹枯病易大发生的原因在于其孕穗灌浆期处于高温高湿时期,推迟播种期后,孕穗灌浆期避过高温高湿时期,稻瘟病和纹枯病发生轻甚至不发病,解决了豫南粳稻病害重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根据期刊性质和学科分类方法,以文献数量为依据对《杂交水稻》进行分类。结果发现,《杂交水稻》2010年刊登的论文以学术性为主,农作物类文献占当年文献总量的95.44%,其余学科文献量均较少,不能划入相应学科,因此应将该刊归类为农作物类专业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14.
田定科  秦彩霞  彭菊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784-7785,7787
[目的]筛选增产潜力大、抗性较强、品质较优、适合湘西州示范推广的超级稻新品种。[方法]参试品种分别为Y两优8号(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双8SXR109(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深两优5814(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深圳龙岗研究所)、Y两优7号(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Y两优9988(中国种业有限责任公司)、Y两优488(中国种业有限责任公司)、Y两优696(中国种业有限责任公司)、Y两优2(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对照)。移栽前进行秧苗素质考察分析,移栽后定期进行分蘖动态调查,抽穗期进行抗性观察,收割前进行各参试组合的抽样,并在室内进行考种、测产验收。[结果]Y两优7号、双8SXR109、深两优5814生育性状良好,综合抗性好,与对照相比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且米质较好,适合在湘西州海拔500 m以下区域作一季中稻栽培。[结论]该研究对提高水稻单产和正确引导稻农购买良种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强调的是,两系超级稻在山区作一季中稻栽培时,必须辅之良好的肥水管理才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5.
Hunan Hybrid Rice Research Center (HHRRC),located in Mapoling, Furong District, Changsha and started in June 1984, is the first institution in the world specially engaged in hybrid rice study and development; and on basis of the center,China National Hybrid Rice Research and DevelMr Luo Runliang is a senoir scientist in CHRRDC &HHRRC and Assitant Director General of the two centers  相似文献   

16.
研究结果表明,豫南粳稻高产优质的主要障碍是高温引起灌浆结实能力下降、品质降低;高温高湿在抽穗灌浆期引起稻瘟病、纹枯病严重发生;三化螟三代在怀苞抽穗期集中危害。推迟粳稻播期和抽穗灌浆期,可有效改善粳稻抽穗灌浆期生态环境,排除上述障碍。该对策得到了田间试验结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Acad. Yuan Longping, Director General of China National Hybrid Rice R & D Center and Honourable President of HAAS, is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as the father of hybrid rice. He not only developed three lines for hybrid seed production but also developed the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Hybrid rice is now planted on 15 million hectares or so in China, almost 50%of the country's total rice land. It has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rice production increase in China. Hybrid rice technology is being adopted in other countries such as India , Vietnam,Philippines and Burma.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援乍邦戈尔水稻分组示范基地,进行了7个中国水稻品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试验筛选出的杂交水稻粤优938、II优58和常规水稻CR86品种组合适应乍得栽培,与当地品种相比有明显增产优势表现。  相似文献   

19.
<正>This journal reported that on September 28~(th),2018,a 15-member team of experts from the China 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Societies(CAASS),at the request of the Hu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evaluated the multi-site ecological experiment of the"Breeding of Low-Cd-Accumulation Rice Variety Project"led by the Hu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conducted by Hunan Hybrid Rice Research Center.LIU Yao-guang,an academici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professor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as chosen as the team leader;Qian Qian(researcher atthe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在袁隆平着手杂交水稻研究之前,不仅美国、日本、印度、前苏联、菲律宾等国家都相继开展了水稻杂交育种研究,中国也已有不少学者在此领域作出了十余年的艰难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