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红麻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每年种植四万余亩,产值超过一千万元,成为廉江的拳头产品。但近年来红麻播种面积和总产相继下降,其中主要原因是麻种不足和质量差。全县每年所需要的十二万多斤麻种大部分是依赖外地调进的“百家种”,发芽率低,混杂,单产低,影响群众种麻积极性。麻种是发挥我县优势,扩大红麻生产,提高单产,增加经济收益的关键。但红麻产量居  相似文献   

2.
萧山麻区浙萧麻一号留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山麻区浙萧麻一号留种技术研究程远帆(浙江省萧山市种子公司331200)萧山市是全国主产麻区之一,红麻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占全省麻面积的一半,每年需要麻种30-35万公斤,以迟熟品种"青皮三号"为主,红麻种子全部依靠两广供应,因路途遥远,对种子数量...  相似文献   

3.
张玉新 《中国麻作》1983,(2):19-19,5
揭西位于广东省的东部,潮汕平原西北,属亚热带农业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年降雨量1800—2100毫米。历来是黄麻,红麻的主产区之一。过去麻种生产习惯春播留种,自留自用。自七十年代开始,北方发展红麻生产,需要大量的红麻种子。我县适宜留种、肩负着一定的红麻种子生产任务。但由于“春分”播种,“立冬”后收获,占地时间长,种子产量低,  相似文献   

4.
黄红麻种子是黄红麻生产的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据了解,1985年黄红麻种子大大超过需要量,除供应1986年用种外,尚有大量剩余,其中大部分仍在农民手里。为了减少损失,不挫伤农民的繁种积极性,必须把这批麻种贮藏好,保证明年生产用种,这对黄红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经济利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揭西位于广东省的东部,潮汕平原西北,属亚热带农业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年降雨量1800—2100毫米。历来是黄麻、红麻的主产区之一。过去麻种生产习惯春播留种,自留自用。自七十年代开始,北方发展红麻生产,需要大量的红麻  相似文献   

6.
何森 《中国麻业》1988,(3):20-21
红麻系信阳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经济效益一般占农业收入的10%左右,有的县如息县最高年份占农业收入的1/3强,全县农民平均年收入仅红麻一项200元以上;供销社的经济效益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红麻的经营;同时为国家麻纺工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信阳地区各级政府对红麻的工作很重视。供销社系统历年来在发展红麻生产、采购麻种、落实  相似文献   

7.
黄红麻种子是黄红麻生产的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据了解,1985年黄红麻种子大大超过需要量,除供应1986年用种外,尚有大量剩余,其中大部分仍在农民手里。为了减少损失,不挫伤农民的繁种积极性,必须把这批麻种贮藏好,保证明年生产用种,这对黄红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经济利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红麻“南种北植”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它对我省黄、红麻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南种北植”的品种都是福建、广东的晚熟品种,在我省主产麻区留不到成熟的种子,需要年年调种。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而且常因种子数量不足,影响我省黄、红麻的种植面积。为此,我们于1979-1982年探讨在浙南平阳县留种的可能性,为保证我省麻种供应、促进黄、红麻生产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红麻是短日照作物,南种北栽有明显增产作用。因此,我国北方主要麻区长期以来需从广东、广西、福建调进大量麻种。为适应生产上的需要,广东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品种间杂交方法,经多年系谱法选择和人工接菌抗病鉴定,于  相似文献   

10.
红麻新品种917安徽试验示范简报李爱青(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合肥230001)安徽是我国主要红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约100万亩。自70年代以来,“青皮三号”是我省生产上的当家品种,经多年种植已明显出现退化和混杂,每年约减产1—2成;近年来一些产量低...  相似文献   

11.
在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近年来,广西玉林县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积极发展红麻生产,全面普及红麻留种技术,采取大田留种和扦梢留种同时并举的措施,每年生产六、七十万斤优质红麻种子,支援北方红麻生产。做法是:  相似文献   

12.
红麻脱粒,毛刺飞扬,刺激皮肤,较一般作物脱粒作业更为艰辛。红麻手工脱粒,劳动强度大,工效低,每人每天仅能脱粒18—20kg。我国红麻种籽生产地区集中,生产量大,脱粒作业任务繁重,使用机器代替手工脱粒,改善劳动条件,是红麻种籽生产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科研单位红麻小区试验材料亦为手工脱粒,影响科研效率。也需要一种小型红麻脱粒机用于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3.
红麻根结线虫病是我县红麻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阻碍了红麻生产的高产优质。红麻根结线虫病易发于连作红麻地块,随着红麻连作地块的增加和连作年限的延长,其危害日益加重。为了减轻红麻根结线虫病的危害,提高红麻的单产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我们大力推广了红麻根结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1 红麻根结线虫病及其危害红麻根结线虫病是红麻主要病害之一,由病原线虫侵染根系而引起。线虫侵入红麻后,病株根系产生许多瘤状突起,使红麻根系功能减退,麻株生长缓慢。叶片发黄,植株矮小,生长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4.
胡鼎水 《中国麻作》1982,(3):35-35,24
诏安县地处福建最南部,属南亚热带农业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宜发展黄麻红麻生产,历来是我省黄麻红麻主要产区。过去,我省黄麻红麻留种大都搞春播留种,平和和南靖等部分社队搞插梢留种,自留自用.春播留种占地时间长,种子产量低,麻皮品质差.,近四年来,诏安县广大麻农充分利用该县优越的自然条件,搞红麻夏播留种,种子产量大幅度上升,质量提高,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15.
我省黄,红麻单产低。从1949年到1981年三十三年间,黄、红麻平均单产比全国平均单产还低60斤,省内各麻区产量也很悬殊,高的亩产1000斤以上,低的只有200斤左右。造成黄、红麻产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种植面积不实,栽培,施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不高以外,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大部分老麻区长期连作,影响单产的提高,不利于黄、红麻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红麻制浆造纸的经济效益,实现产业化,针对红麻自然堆积密度低、集运贮存效率低、易霉变等问题,提出适应的备料工艺和设备必不可少。为此,研制成DK-180型红麻茎杆打捆机,生产能力0.5-1.0t/hr,最高达1.6t/hr。该机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性能可靠,可提高红麻贮运效率;制定出切断后红麻全村和杆三种料片适宜的打包规格、水分和密度等,可为发展红麻制浆工艺提供依据;揭示了红麻霉变的内在生物结构  相似文献   

17.
红麻氮磷钾化肥用量的互作效应研究简报冯汉皋,曹凤进,施惠明(江苏省南通县农业局)(南通县竹行乡农技站)南通县每年种植红麻2500—3000公顷,约占全省红麻面积的二分之一.研究这一地区红麻经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在生产上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通过试验,...  相似文献   

18.
在长期的种子保管中,我们总结出了薄膜罩小垛密封贮藏红麻种子的方法。此方法既省资金,又安全简便,在一年贮藏期内可保持种子发芽率不下降,便于在基层单位推广使用。具体方法如下: 1、精选仓库,摊晒麻种。贮种仓库要求不高,普通砖木结构即可。但必须保  相似文献   

19.
洪建基 《中国麻业》2002,24(4):8-10
红麻是我国主要的麻纺原料作物,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黄河、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红麻属常异交作物,天然杂交率较高,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易混杂退化,生产上需不断进行品种更新。红麻是短日照作物,北方麻区不能就地留种,需年年向福建及两广调种,福建是我国红麻种子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本省选育红麻良种供北方种植,可发挥“南种北植”的增产效果,本所多年来选育的红麻良种在北方麻区推广种植,取得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介绍我所自育的红麻良种,旨在为生产上推广应用红麻良种提供参考。1闽红82/34闽红82/3…  相似文献   

20.
黄麻、红麻的剥皮沤洗,需首先将麻皮从麻茎上剥下,然后根据条件沤浸鲜皮或干皮。黄麻、红麻剥皮作业劳动强度大,季节性强,有一定技术要求,手工操作,工效低,每人每天剥鲜皮100-160公斤。因此剥制加工困难成为黄麻、红麻生产中的主要障碍。为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