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麻留种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红麻留种高产优质栽培的播期,密度,施肥技术和留种红麻高产优质的生育规律,经济性状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红麻留种的适宜播期,直播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移栽在8月上旬。直播定苗1.0-1.5万株/667m^2,移栽定苗1.2万株/667m^2。施肥量氮素20-25kg/667m^2,磷素10-12kg/667m^2,钾素18-20kg/667m^2,施肥原则;前控,攻中,后补。对留种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2.
温度对东方真叶螨的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东方真叶螨在20℃、25℃、30℃、35℃,RH75%-95%条件下,以橡胶叶片为食料的发育与繁殖情况,分析了温度对东方真叶螨发育与繁殖的影响,卵、幼螨、前若螨、后若螨、全世代的发育历期及成螨寿命与温度的关系分别为:y卵=1/0.0111t-0.1283 y幼=1/0.0239t-0.1881 y前若=18.1255-1.1837t+0.0209t^2(R=0.9987) y后若=19.428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红麻播种后不同时期人工除草的保产效果及不同杂草密度所致麻皮产量损失率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杂草密度(x)与红麻麻皮产量损失率(y)为指数函数曲线,定量关系为y=90.1868e-25.008/x(r=-0.9945*),杂草的生态经济阈值为x=25.008ln(C+FE)/ln90.1868NVE(株/0.11米2),红麻与杂草的竞争临界期为红麻播后25—34天,红麻田杂草防除临界期和生态经济阈值模型的确立为生产上经济除草,保持生态平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增奎  陈娅 《中国麻作》1996,18(2):34-36
新滨海平原区和部分滨海平原区麻地土壤有效锰(DTPA法)普遍低下,平均8.1mg/kg。1984-1989年在萧山、上虞等地进行红麻亩基施硫酸锰0.75公斤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锰红麻增产率在10%左右。在缺锰土壤上,大面积推广红麻增施锰肥,是红麻高产稳产高效的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A1,A2等五个红麻品种为材料,测试麻茎,骨的密度(比重),茎节间长,单位长度麻骨重,麻株重心,皮骨比值,叶柄与茎夹角,髓腔径和根重与麻株倒伏的关系。结果表明:A1的麻骨密度0.1518g/cm^3最大,其次A3为0.1473g/cm^3,分别比A5高21.71%,19.34%,茎和骨密度与品种倒伏显著正相关(r=0.931,0.900)。A2茎节间距平均4.561厘米最短;叶夹角小,平均比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不同类型盐碱土对红麻出苗和生长的影响,明确不同类型盐碱土对红麻的影响是不同的,以氯化钠盐土对红麻的影响最大,即使土壤中NaCl含量只有0.2%,红麻的出苗和生长均受到严重影响;其次是硫酸钠盐土和混合盐土;碳酸氢钠盐土的影响最小,即使土壤中NaHCO_3含量高达0.6%,红麻仍可出苗生长。在土壤含盐量0.35—0.76%的非氯化钠盐土上,通过采用灌水压盐、适当晚播,增施有机肥等栽培措施,每亩可获得红麻干茎0.45—1.15吨,比种植其它作物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7.
金关荣  朱强 《中国麻作》1994,16(1):19-23
1986-1991年,经过调查,试验,示范,筛选出对主作红麻生长影响小,经济,生态效益明显提高的麻田种植新组合:“麦/矮杆四季豆/红麻-秋菜”,“麦/红麻-晚稻”等。1990-1991年,“麦/矮杆四季豆/红麻-秋菜”组合省内多点示范120亩,亩产原麻480.74公斤,全年合计产值1216元,比对照“麦/红麻-秋菜”组合增产值40.4%,“麦/红麻-晚稻”组合示范41.43亩,亩产原麻384.43  相似文献   

8.
红麻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420份红麻种质资源的研究表明,全生育天数的变幅为86-240天,株高200-428厘米,茎粗为0.8-2.3厘米,鲜皮厚为0.6-1.9毫米,束纤维强力为28-52kg/g,束纤维支数为215-388支,纤维亩产60-220公斤,鉴定出一批高产,抗病,优质及特异类型品种。文中分析了不同类型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及其变化规律,提出种质资源利用意见等。  相似文献   

9.
新滨海平原区和部分滨海平原区麻地土壤有效锰(DTPA法)普遍低下,平均8.1mg/kg。1984—1989年在萧山、上虞等地进行红麻亩基施硫酸锰0.75公斤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锰红麻增产率在10%左右。在缺锰土壤上,大面积推广红麻增施锰肥,是红麻高产稳产高效的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利用红麻专用脱胶菌T1163分别在振荡和静置条件下,对红麻鲜皮进行了脱胶试验,测定了发酵液中的活菌量、PH值、挥发酸、COD、还原糖、胞外可溶蛋白及脱落物量和总残渣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振荡条件下,54小时内完成红麻鲜皮脱胶;微生物在0~12小时旺盛繁殖;PH值为6.5~7.5;挥发酸峰值为236mg/l,COD在6小时出现峰值,为958mg/l;还原糖在0~24小时迅速下降。在静置条件下,48小  相似文献   

11.
红麻株高(h,cm)和基部离地面10.0-12.5cm部位的茎粗(d,cm)是预测单株产量(y,g)可靠的性状。发现了y=0.1(d/2)~2h可估计单株干皮产量,y=0.056(d/2)~2h可估计单株纤维产量。该式简单易行,快速而较准确,可对不同类型品种各生长时期的单株和群体产量进行预测。在田间只要测量株高和茎粗,查看根据本公式编制的一本“红麻产量预测查对表”,便知其单株的干皮和纤维产量。  相似文献   

12.
汤永海 《中国麻作》1996,18(1):20-26
红麻株高(h,cm)和基部离地面10.0-12.5cm部位的茎粗(d,cm)是预测单株产量(y,g)可靠的性状。发现了y=0.1(d/2)^2h可估计单株干皮产量,y=0.056(d/2)^2h可估计单株纤维产量。该式简单易行,快速而较准确,可对不同类型品种各生长时期的单株和群体产量进行预测。在田间只要测量株高和茎粗,查看根据本公式编制的一本“红麻产量预测查对表”,便知其单株的干皮和纤维产量。  相似文献   

13.
水稻抛秧与插秧分蘖成穗规律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年我们对水稻盘育秧抛秧和湿润育苗插秧的两种栽培方式的叶龄、发育进程和分蘖成穗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抛秧水稻比插秧在本田里主茎出叶速度快0.5-1个叶;抛秧分蘖成穗集中在40/-7/0节位上;插秧集中在5/0-8/0节位上;随着分蘖位次的升高,每穗实粒数依次减少。  相似文献   

14.
李俊  葛诚 《大豆科学》1994,13(2):145-151
本文报道了从我国15个省(区)分离的大豆三类共生体54个菌株的部分生理生化特性及其变化的研究结果。菌株的世代时间测定表明,26株快生菌株为2.6-4.7hr,12株慢生菌株多数为8.5-12.1hr,16株超慢性生菌株在18.2-39.6hr之间;改变大风大浪原对代时有影响,但仍在各自的代进范围内,证明世代时间是大豆力菌株间比较稳定的重要表型特征之一;在YEM培养基上快生菌株产酸,超慢生菌株产碱能  相似文献   

15.
无毒化学去雄剂PCZ在小麦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无毒化学到雄剂PCZ的两种剂型PCZ-2和PCZ-4,于小麦主茎旗叶抽出1/2时以4个不同浓度叶面喷施。小麦自交结实率低于10%、异交结实率高于50%的深度和剂量:PCZ-2的浓度为0.5%,每有效穗用量为0.4、0.6和0.8ml以及浓度为0.6%。用量0.4ml;PCZ-4的浓度为0.5%,用量0.6ml。2品种3个施用时期的试验表明,两剂型的最佳施药时期皆为主茎旗叶抽出1/2时,不同品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A1、A2等五个红麻品种为材料,测试麻茎、骨的密度(比重),茎节间长,单位长度麻骨重,麻株重心,皮骨比值,叶柄与茎夹角,髓腔径和根重与麻株倒伏的关系。结果表明:A1的麻骨密度0.1518g/cm3最大,其次A3为0.1473g/cm3,分别比A5高21.71%、19.34%,茎和骨密度与品种倒伏显著正相关(r=0.931**、0.900**)。A2茎节间距平均4.561厘米最短;叶夹角小,平均比A5短1.876厘米,小10.39度,根总重比A5高34.35%。A5皮骨比值(0.773)最大。茎节长、叶夹角、皮骨比值与麻株倒伏呈正相关(r=0.943**、0.980**、0.840*)。根重与麻株倒伏是显著负相关。髓腔径品种间差异较大,腔茎比与麻株倒伏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稻田稗草发生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阐明不同土质稻田稗草发生数量差异及其成因,明确水层深度对土壤稗籽萌芽深度及密度的影响,深灌区与湿润区稗草密度指数比为1:1.84;试验表明,自然光对稗籽萌芽有一定诱导作用,诱导率19.6%,而封行的稻丛下部光线(以红光为主)对稗籽发芽有一定抑制作用,抑制率16.2-47.7%;低温(0-5℃)处理可缩短早稗休眠期,而高温(42℃)处理逼近迫其继续休眠,观察表明,夏种期间(7/中-8/上),竿  相似文献   

18.
笨麻对红麻产量影响的初步研究陆渭炎,董久富(浙江省余杭市临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311100)钟继成(浙江省余杭市农业局棉麻技术推广站)红麻栽培上一般定苗1.5~2.0万株,如此高的密度,随着生长发育,群体内竞争非常激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小不同的植株...  相似文献   

19.
生物菌肥是一种生物活性肥料,它对植物的生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我们通过不同的施肥方法和不同的施肥水平。测试红麻在生物菌肥作用下,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从中选出最佳的施肥方法和施肥水平量,为生物菌肥在红麻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红麻品种:梅红2号;生物菌肥:安合牌生物菌肥1.2 试验设计 采用裂区设计,2个处理,5个用量水平,三次重复,共30个试验小区。每小区面积为13.34m2,南北行向,行距30cm,株距12cm,小区定苗密度为27.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20.
花生去子叶幼胚的丛生芽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授粉后25-30天的花生幼胚,去子叶后,在MS2(MS+BA1.0mg/L+CH300mg/L+PVPP0.3%+椰计50ml/L+蔗糖4%+琼脂0.8%)培养基中,置300lux弱光和20℃±1℃条件下,培养21-28天,能有效地产生丛生芽;在MS2中诱导培养后的去子叶幼胚的生长点切去,在改良无激素培养基(MS1)中培养14天,转入MS3(MS+BA6.0mg/L+NAA0.4ml/L+D-生物素0.1mg/L+CH300mg/L+酵母浸出物200mg/L+椰计50m/L+PVPP0.3%+蔗糖2.5%+琼脂0.8%)培养基,置25℃±1℃,3500lux光照条件下培养21-28天,80%的外植体分化出丛生芽,继而长成无根带叶小苗..平均每外植体产生8.1个丛生芽,最多可达40个.诱根后小苗移植田间80%植株成活并开花结实。品种(系)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