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玉簪(Hosta plantaginea)又名玉春棒,为百合科宿根草本花卉,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原产于我国及日本。花叶玉簪是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玉簪新品种,叶片色泽鲜明、复色叶面彩条清晰,叶脉脉络明显,是非常优良的盆栽和绿化品种,可提高园林工程的观赏价值,园林工程中可做地被使用。除观赏外,玉簪鲜花含有芳香油,可提取制作芳香浸膏;同时,嫩芽可食用,全草入药。近年来,玉簪已成为极具开发前景的野生花卉和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2.
高温是影响棉花产量的重要环境因子,研究盛花期短期高温胁迫对海岛棉不同部位果枝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有助于为海岛棉选育耐热稳产性品种、制定丰产抗逆栽培技术提供理论方法。以‘新海43号’和‘新海49号’为材料,于盛花期在田间搭设增温棚,设置不同增温持续时间[0 d (CK)、3 d (H3)、6 d (H6)、9 d (H9)]模拟短期高温胁迫对海岛棉干物质积累、叶片净光合速率、蕾铃脱落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盛花期短期高温胁迫,导致‘新海43号’和‘新海49号’中部果枝蕾铃脱落率显著增加,棉株总干物质积累量下降。在花后30~50 d,各增温处理棉铃的干物质量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而花后40~50 d,两品种H6、H9处理茎、叶干物质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升高。随生育进程的推进,‘新海43号’和‘新海49号’在H3、H6、H9处理下棉铃最大干物质量比对照分别降低8.9%、29.3%、36.3%和11.8%、28.1%、42.6%;棉铃日均积累量分别下降10.9%、32.8%、42.2%和12.8%、30.3%、45.9%;而达到快速积累期终止时期所需的时间分别增加5 d、8 d、14 d和1 d、5 d、10 d。在增温处理期间,两品种主茎叶Pn随增温持续时间的延长呈大幅下降趋势;增温结束后,各处理叶片Pn的衰减速度不同,在生殖生长后期(花后40 d) H3、H6、H9处理下叶片Pn均高于对照,表现为H9 > H6 > H3 > CK。短期高温胁迫导致两品种单株结铃数、单铃重和衣分显著降低,其中单株结铃数变异系数(15.4%~18.5%)最大,衣分变异系数(4.1%~4.7%)最小。‘新海43号’和‘新海49号’H3、H6、H9处理下单株结铃数分别减少21.6%、22.5%、28.9%和16.6%、26.4%、34.7%;而增温显著增加了上部果枝铃数,进而提高了上部果枝产量及产量贡献率。品种间,‘新海49号’净光合速率、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下降幅度以及蕾铃脱落率的增加幅度均大于‘新海43号’,说明‘新海43号’具有更好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了多效唑(PP333)、比久(B9)和矮壮素(CCC)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秋菊品种‘山城之光’观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PP333对‘山城之光’矮化效果最为显著,适用浓度为250~500mg/L。  相似文献   

4.
以2个花叶玉簪品种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LED光配方对其组培苗芽增殖、生长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深红、蓝120 cm高光处理下,花叶玉簪组培苗侧芽增殖率高,组培苗植株株高增长较快,植株长势健壮,芽苗生根率高,叶色浓绿生长正常。且研究发现,该处理下两个品种组培苗的增殖周期和生根周期明显缩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组培苗扩繁效率,缩短了出苗周期,降低了组培快繁中的能耗,间接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用比色法研究人工增强UV-B辐射对盆栽‘滇紫甘薯24’(‘DZS24’)和‘徽薯’(‘HS’)成熟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比活力的影响及其种间差异。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下2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SSC)均随辐射强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PC)均为前期随辐射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后期随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升高,但‘HS’的变化幅度均大于‘DZS24’,‘DZS24’的游离脯氨酸含量(FPC)随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增加,‘HS’则与其相反;2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比活力随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升高,POD(过氧化物酶)比活力随辐射强度的增加而降低,但相同辐射下‘DZS24’的SOD比活力的增幅大于‘HS’,POD和CAT比活力的变幅小于‘HS’。因此‘DZS24’具有比‘HS’更强的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更适于在UV-B辐射强烈的低纬高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镉胁迫下芹菜生长、镉吸收和向上运转品种间差异,为筛选镉低积累型芹菜品种减少镉对人体的危害提供依据。 【方法】 以10个芹菜品种为试材进行基质无土栽培试验,基质为蛭石,营养液采用1/2华南农业大学叶菜类营养液配方,以只浇灌营养液的处理作为对照,浇灌含15 mg/L氯化镉(CdCl2)的营养液为Cd胁迫处理;每3 d浇灌一次,每次浇灌0.2 L,累计浇灌15次,每盆Cd施用量为45 mg。移栽45 d后,测定生长指标与根、叶柄和叶片Cd含量。计算相对生长量(relative growth yield,RGY)和转运系数(translocation factor,TF),并筛选出高、低Cd积累品种。分别对高、低Cd积累品种进行穴盘基育苗,14 d后采用华南农业大学叶菜类营养液配方进行营养液栽培,21 d后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non-invasive micro-test technology,NMT)测定根系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Cd2+离子流速。 【结果】 与非Cd胁迫相比,Cd胁迫使‘速生四季西芹王’、文图拉西芹’、‘四季小香芹’、‘实心香芹’、 ‘雪白芹菜’ 地下部受到显著抑制,对地上部无显著影响;Cd胁迫促进了 ‘四季小香芹’ 地上部生长;而 ‘种都金黄芹菜’、‘红芹’、‘鲍芹’ 地上部受到显著抑制,对地下部则无显著影响;‘马家沟芹菜’ 和 ‘速生香芹’ 地上部和地下部均生长均受到抑制。食用器官叶柄中Cd含量以 ‘种都金黄芹菜’ 和 ‘雪白芹菜’ 最高;‘速生香芹’ 和 ‘实心香芹’ 最低。地上部Cd含量高的 ‘种都金黄芹菜’ 和 ‘雪白芹菜’ 对Cd转运能力也最高;Cd含量低的 ‘速生香芹’ 对Cd转运能力也最低。在根系成熟区(根毛区),‘种都金黄芹菜’ 较 ‘速生香芹’ 有更高Cd2+ 离子流速。 【结论】 Cd胁迫下,芹菜不同品种生长、Cd吸收、转运和积累存在显著差异。‘四季小香芹’、‘速生四季西芹王’、‘文图拉芹菜’、‘实心香芹’ 和 ‘雪白芹菜’ 较为耐镉;而 ‘种都金黄芹菜’、‘红芹’、‘鲍芹’、‘马家沟芹菜’ 和 ‘速生香芹’ 对镉敏感。‘雪白芹菜’ 和 ‘种都金黄芹菜’ 为高Cd积累型,‘实心香芹’ 和 ‘速生香芹’ 为低Cd积累型,其中 ‘实心香芹’ 表现为低Cd含量和高生长量。高Cd积累型芹菜较低Cd积累型芹菜有更强Cd2+ 吸收能力和Cd转运能力,根部Cd2+ 流速可用于低积累品种的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7.
紫萼玉簪(Hosta ventricosa)又称紫萼、紫玉簪,别名白背三七、玉堂花,百合科玉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日本,西伯利亚也有分布。在我国,分布于陕西、河北、江苏南部、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北部和陕西南部。  相似文献   

8.
外源一氧化氮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在100 mmol/L NaCl胁迫下,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对耐盐性不同的2个番茄品种(沪番‘1480’和沪番‘2496’)幼苗叶片活性氧(ROS)水平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NO提高了盐胁迫下SOD、POD、CAT和APX活性,AsA和GSH含量以及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MDA含量和O2- 产生速率;与耐盐品种‘1480’相比,NO处理对盐敏感品种‘2496’效果更明显。表明外源NO通过促进盐胁迫下保护酶活性、抗氧化剂和渗透调节物质的提高,降低ROS水平,缓解NaCl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植株的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9.
2015年,在重庆市开州区对4个甘薯新品种的生长进程、主要性状、产量、商品性做了初步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万薯7号’‘渝薯17’‘万薯5号’‘万薯6号’平均667 m2折合产量均比对照‘徐薯18’高,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万薯7号’淡红皮、橘红肉,消费者喜爱,食口性表现最好,是食用型品种;其余3个品种淀粉率大于21%,属淀粉加工型品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和B9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hybrida)2个三角叶型品种‘Golden chalice’和‘Fire glow’以及2个窄叶型品种‘Lip stick’和‘Garnetglow’进行不同浓度喷施处理,研究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彩色马蹄莲的矮化效应。结果表明:各品种对不同药剂处理响应不同,同种药剂各浓度处理间无明显规律性。3种生长延缓剂对抑制4个品种的株高生长,提高其叶片叶绿素含量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根据冠幅、叶长、叶宽、花梗长、花梗粗等观赏性状综合比较来看,PP3331500mg/L处理对‘Golden chalice’各性状均起到明显抑制作用,矮化效果较好;而CCC 250mg/L处理对‘Fire glow’和‘Lip stick’矮化效果最好;B91000mg/L处理对‘Garnet glow’矮化效果较好,各性状抑制程度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总之,彩色马蹄莲品种间差异较大,无法筛选特定的生长延缓剂进行统一调控,但是,3种药剂对4个品种都有矮化效应,在生产中进行适宜浓度喷施可作为调控株型,提高盆栽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以3个品种14个花色株系的杂交石竹为试材,观测其植株形态、花性状及开花特性。结果表明,品种株高‘优雅’‘超雅’‘千叶’;花期:‘千叶’‘超雅’‘优雅’;花径:‘超雅/优雅’‘千叶’,不同品系杂交石竹开花特性差异较大,应用时可根据具体用途、配置环境、花期要求等特性进行选配。  相似文献   

12.
刘芳  蔡会 《南方农业》2012,(4):89-90
2011年,在重庆市武隆县对‘爱德53’、‘鄂马铃薯5号’、‘鄂马铃薯8号’、‘渝薯1号’、‘夏波蒂’、‘定薯1号’、‘米拉’(对照)等七个脱毒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初步表明,‘鄂马铃薯8号’、‘鄂马铃薯5号’不但产量高,而且在武隆县半高山地区适应性、抗逆性强,推广应用效果好,经济效益高,是需求量较大的蔬菜型马铃薯品种,建议在武隆县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有机肥和无机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块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亮  孙磊  苏航  于洪涛  符强  范书华  程瑶 《土壤》2020,52(4):862-866
摘要:本试验在田间条件下,以‘尤金’和‘克新23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单施无机肥或有机肥以及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块茎产量的影响,对马铃薯生产中有机肥替代无机肥的可行性及替代效果进行验证和阐述。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可显著提高两品种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及叶片SPAD值(p<0.05),延长了‘尤金’地上茎叶的功能期,提高‘尤金’的平均薯重(p<0.05);单施无机肥可促进两个品种地上茎叶及根系的生长,提高单株结薯数和块茎干物质积累量。两个马铃薯品种的最高产量均为单施无机肥处理,其中‘尤金’施用90 kg P2O5 /hm2时达到最高产量41.50 t/hm2,‘克新23号’施用135 kg P2O5 /hm2时达到最高产量41.26 t/hm2。在本试验条件下,两个品种有机替代的产量均为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4.
几种花卉植物对铅富集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Pb投加浓度为0~1 000 mg/L条件下,8种花卉植物(包括紫茉莉、紫花玉簪、鸭跖草、马蔺、石碱花、石竹、波斯菊、福禄考)的生长反应和富集特征.结果表明:供试花卉植物中.鸭跖草对Pb胁迫的耐性较强,其次为紫茉莉、紫花玉簪和马蔺,而石竹、波斯菊、福禄考和石碱花的耐性较弱.但Pb胁迫通常使植株生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紫茉莉和紫花玉簪的地上部最大Pb含量分别达到了1 320.9,1 033.2 mg/kg,满足超富集植物的临界含量标准.同时紫茉莉、紫花玉簪和鸭跖草在各个Pb处理浓度下的地上部Pb含量和富集系数均显著高于其它花卉植物;紫茉莉、紫花玉簪和鸭跖草的Pb转移系数最高值可达到0.8以上.并且在1 000mg Pb/L时的转移系数仍显著高于100 mg Pb/L时的转移系数.综合本研究结果可知,紫茉莉、紫花玉簪和鸭跖草不仅对Pb胁迫具有较强的耐性.而且具有较高的Pb富集和转移能力;考虑到紫花玉簪还具有较大的生物量,因此可作为修复Pb污染水体和土壤的首选花卉植物.  相似文献   

15.
‘安麦8号’是安顺市农科院于2004年用‘黔麦15号’与‘安麦5号’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常规小麦品种,属半冬性弱筋小麦。该品种具有稳产性、抗病性、适应性强等特点。2012—2014年两度年区试平均产量为4245.00 kg/hm~2,2013—2014年度参加贵州省小麦生产示范产量为3990.00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1.68%。适宜贵州大部分小麦种植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脱氮效果,实验采用氨氮浓度为20、30、40、50 mg.L-1的人工配置生活污水,通过实验室盆栽法研究7种典型水生植物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花叶芦竹(Arundo donax var.)、再力花(Thalia dealbata)、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千屈菜(Spiked Loosestrlfe)、黄花鸢尾(Iris pseudacorus)、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的生长状况、发育规律以及对污水中氮的同化吸收作用,结合植物本身的形态指标,对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高效脱氮型潜流湿地的植被的脱氮效果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植物在20 mg.L-1的处理中长势最好,各植物的形态指标随氨氮浓度的增加而递减;黄花鸢尾(Irispseudacorus)在NH3-N浓度50 mg.L-1以上的条件下不能生长,花叶芦竹(Arundo donax var.)在NH3-N浓度30 mg.L-1以上的条件下不能生长,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在NH3-N浓度20 mg.L-1以上的条件下不能生长;植物脱氮效果随氨氮浓度的增加而递减。综合评定7种植物的脱氮效果,比较好的是再力花(Thalia dealbata)、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这3种植物。  相似文献   

17.
除草剂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化学除草为作物田间管理带来方便的同时,药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苗后除草剂对作物造成的药害频繁发生。为此,本文以我国玉米主栽品种‘郑单958’、‘先玉335’、‘京科968’和‘京农科728’为试验材料,采用2,4-D丁酯和烟嘧磺隆2种苗后除草剂,每种除草剂设置0倍(人工除草,CK)、1倍(最适浓度,T1)和2倍最适浓度(T2)共3个喷施浓度处理,于玉米幼苗4展叶期喷施。研究苗后除草剂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生育进程、形态特征、保护酶活性和产量等性状指标的影响,旨在为玉米安全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喷施除草剂后,参试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呈延长趋势,‘郑单958’和‘先玉335’的生育期延长程度大于‘京科968’和‘京农科728’;2,4-D丁酯对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延长幅度大于烟嘧磺隆。喷施除草剂后,参试玉米品种的叶面积、根系长度、表面积和体积呈降低趋势,且随除草剂浓度增加,降低幅度加大;品种间的反应也存在较大差异,‘郑单958’和‘先玉335’降低程度大于‘京科968’和‘京农科728’。2)喷施苗后除草剂后,参试玉米品种的叶片SOD活性、CAT活性和MDA含量在品种、除草剂和剂量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参试玉米品种的SOD和CAT活性呈降低趋势、MDA含量呈升高趋势,且随喷施浓度增加影响加剧;不同品种间,随喷施浓度增加,‘郑单958’和‘先玉335’的SOD和CAT活性降幅高于‘京科968’和‘京农科728’;不同除草剂间,2,4-D丁酯处理的影响程度大于烟嘧磺隆。3)苗后除草剂对参试品种的穗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影响显著,均呈降低趋势;随除草剂浓度增加降幅增大;不同品种间,‘郑单958’和‘先玉335’的降幅大于‘京科968’和‘京农科728’。由此可见,2种苗后除草剂对参试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存在显著影响,表现在延长了生育期,抑制了根系和叶片的生长,降低了保护酶活性,并且加重了叶片的膜质过氧化程度,从而导致玉米减产显著,且随除草剂浓度增加,影响进一步加大。不同品种间,‘京科968’和‘京农科728’对苗后除草剂的耐受性好于‘郑单958’和‘先玉335’。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明确菊属野生种与栽培品种的遗传关系和多样性,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菊属11个野生种和12个栽培品种之间的遗传关系进行比较分析。从75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了14个引物,对供试材料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42条清晰可辨的谱带,多态位点比率为95.1%;菊属野生种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Ne)、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Nei’s gene diversity,H)及Shannon信息指数(shannon’s information index,I)均高于栽培菊花,说明各野生种间基因差异比较显著,多态性强于栽培品种。UPGMA聚类结果表明:菊属野生种呈现由低倍向高倍进化的趋势;栽培菊花之间遗传关系复杂,大体可以推断出平瓣是菊花的基本瓣形;菊花脑与栽培菊花亲缘关系最近,小红菊、龙脑菊、若狭滨菊与栽培菊花关系亦较近,神农香菊与其它材料关系最远。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菊属野生种与栽培品种之间遗传关系比较复杂,而ISSR分子标记技术可以较好地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出菊属植物间的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19.
观赏植物花叶现象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花叶现象在观赏植物中普遍存在, 但它们的含义和控制机理仍存在相当大的混淆。本文旨在综合论述花叶和嵌合体这两种花叶类型产生的原因, 并对一些难以解释的花叶模式进行介绍, 解释其产生原因,同时对花叶和嵌合体植物的品种名、命名原则及花叶变绿的栽培原因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品种的高产稳产和广适性一直是产量育种的主要目标,而农作物品种多环境试验中普遍存在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增加了广适性品种选育的难度,科学评价品种的高产稳产和适应性有助于提高新品种的选育和应用效率。本研究采用GGEbiplot~?软件分析了2012—2013年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鄂杂棉30’等参试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并采用"成对比较"功能图比较了‘鄂杂棉30’与对照品种‘鄂杂棉10号’在目标区域的适应性表现。结果表明:1)‘鄂杂棉30’在两年多环境品种试验中的丰产性突出,稳产性表现优良。2)‘鄂杂棉30’在两年区域试验中的高产稳产性综合表现(即理想指数)显著优于对照品种‘鄂杂棉10号’及其余各参试品种。3)‘鄂杂棉30’为所有参试品种中适应性最广的品种,其最适宜种植区域涵盖了长江流域大部分棉区。4)‘鄂杂棉30’在长江流域的绝大部分棉区都比对照品种更有产量优势,同时也优于其余参试品种,在长江流域棉区种植优势明显。本研究展示了GGE双标图在品种的丰产性与稳产性分析和适宜种植区域划分等方面的应用效果,明确了‘鄂杂棉30’是兼备丰产性、稳定性和广适性的理想品种,可为‘鄂杂棉30’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他作物品种的综合评价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