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蜂螨是当前危害西方蜜蜂的主要敌害,治螨是养蜂者的重要工作。蜂螨分大小两种,两种蜂螨均属寄生虫。大蜂螨成螨主要寄生在成年蜂的肢体上危害成年蜂,产卵繁殖于蜜蜂的虫、蛹、蜂房里危害蜜蜂幼虫。小蜂螨生活、产卵、繁育于蜜蜂幼虫、蛹的蜂房里,吸食、危害蜜蜂的幼虫。蜂螨繁殖很快,一昼夜能繁殖好几代,对蜂群危害很大。夏、秋两季是蜂螨繁殖旺季,如果防治不好,蜂群会受到很大损害。轻者会使群势下降,重者还会使蜂群垮掉。现在治螨一般采用药物喷治,药物喷治只能消灭巢脾上的螨,而隐蔽在封盖子里的蜂螨不易被杀死。为根治蜂螨,多数养蜂者采  相似文献   

2.
西方蜜蜂抗蜂螨能力弱,大蜂螨是危害西方蜜蜂最严重的寄生螨。大蜂螨的防治方法目前使用较多的仍然是化学杀螨剂。然而,采用化学杀螨剂治螨,会造成蜂产品的药物残留。采用在西方蜜蜂蜂群中加入中蜂封盖子的方法,利用中蜂具有很强的清理蜂螨能力的特点,来提高西方蜜蜂蜂群的抗螨能力,减少用药。试验表明,加入中蜂封盖子的西方蜜蜂蜂群的蜂螨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抗螨育种的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兵兵 《中国蜂业》2002,53(3):45-45
目前 ,欧洲蜜蜂感染大蜂螨后 ,一般是采用药物治疗 ,需要每年治螨 ,为此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如蜂产品药物残留和蜂螨抗药性问题。因此 ,许多养蜂者和养蜂研究机构对蜜蜂抗螨育种产生了极大兴趣。抗螨能力在蜂群表现为 :在受大蜂螨危害时 ,未经任何治疗蜂群不发生螨害 ;或出现病情时 ,未经治疗 ,但病情不会严重发展。抗螨机制抗螨蜂群能成功抗御螨害 ,使蜂螨在蜜蜂与幼虫间的感染率很低。如印度蜜蜂的抗螨能力表现为大蜂螨只能在雄蜂幼虫房繁育 ,而不能在工蜂幼虫房繁育。另外 ,印度蜜蜂能主动追踪大蜂螨 ,清除受大蜂螨感染的幼虫。虽然欧洲蜜…  相似文献   

4.
蜂螨是蜜蜂主要的病虫害之一,它严重危害蜂群,影响生产,给蜂场带来巨大损失。为减少螨害损失,治螨工作四季都要抓紧。大小蜂螨要用2种方法分别治疗。1. 大蜂螨的防治大蜂螨应在越冬断子时用杀螨药水喷治,与喂越冬饲料同期进行。当天夜里喂足糖,蜜蜂吃饱糖浆腹部胀大腹节撑开,蜂螨便暴露在外无处可藏,来日早上开始用杀螨药水喷治,3天1次,连喷3次,这样喷药效果好,而且蜜蜂吃饱糖浆后不易中毒。注意药水不宜超过规定的浓度,最好多喷几下,被药水喷到的蜂螨就可被杀灭。越冬期治净大蜂螨全年无忧,不用在生产期再治了。因此每年越冬期要抓住机遇灭…  相似文献   

5.
蜂螨目前仍然是蜜蜂的主要病害,它缩短蜜蜂的寿命,影响蜂群的发展,降低蜂群的产量,甚至能导致越冬蜂群的死亡。目前治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没能抓住晚秋或其它意外断子期狠治蜂螨,失掉了蜂螨全部暴露的大好机会。 2.只注重越冬期前的治螨,忽视培育越冬蜂前的治螨。在秋季如果蜂  相似文献   

6.
治螨体会谈     
养蜂生产中 ,对蜂群危害严重的螨害主要是大蜂螨。蜂螨在若虫期 (若螨 )利用螯肢的 2个齿刺吸蜂蛹的血淋巴 ,导致蜂蛹死亡或者出房的幼蜂翅足残缺 ,失去生存能力。成螨附着在蜜蜂身上吸吮其体液。笔者曾观察过蜂螨在蜜蜂身上爬行 ,蜜蜂力图将其甩掉而做一些徒劳的抖动动作。通过蜜蜂进出巢房和相互之间接触 ,蜂螨很容易变换寄主 ,从这一只蜜蜂身上转移到另一只蜜蜂身上 ;或从这一群蜂转移到另一群蜂。我以前有过许多治螨的教训和经验 ,现简要总结如下 :1 .使用好杀螨药物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 ,最好是几种药物交叉使用 ,这样可有效地避免…  相似文献   

7.
大蜂螨是一种严重危害西方蜜蜂的体外寄生螨,成为威胁世界养蜂业最大的病虫害,目前在国内外主要用化学药物,如螨扑等防治大蜂螨的侵染。但这存在大蜂螨对化学药物的抗性增强及治螨药物对蜂产品污染等问题。在生物治螨上,虽采取了不同的治螨方法,但效果不十分理想。本文探索出用塑料模具把活动巢框模块化,把模块化蜂巢制作成生物诱杀器,利用大蜂螨的生物学特性和蜜蜂繁殖规律,在工蜂巢脾设伏,有计划地诱杀大蜂螨,同时收获雄蜂蛹。这对减少大蜂螨对蜂群的危害,同时提高蜂农的经济效益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用真菌防治大蜂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兵兵 《中国蜂业》2003,54(4):43-43
目前防治蜜蜂体外寄生螨 (Varroadestructor)主要还是依靠化学杀螨剂 ,但是在部分地区蜂螨已经开始产生抗药性。因此 ,有必要寻找替代药物治螨。生物防治技术为防治寄生螨提供了可靠途径 ,不过对蜂螨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还很少。现在寄生于西方蜜蜂的大蜂螨 ,其原寄主是中华蜜蜂 ,我们需要来自其它寄主的天敌以开展蜂螨的生物防治。1、如何选择真菌真菌为生物防治蜂螨提供了潜在的治螨途径。不象细菌和病毒 ,真菌不是被寄主吸收而被感染 ,而是直接穿透寄主表皮 ,这一特性使得真菌较容易致病。我们在实验室分离出 5 0种对大蜂螨和壁虱有杀伤…  相似文献   

9.
13养蜂(三)     
雅氏大蜂螨Asia mites 雅氏大蜂螨(简称大蜂螨,Varroajacobsoni)是蜜蜂的一种体外寄生螨。具有卵、若螨和成虫三种不同的虫态。雌螨寄生于蜜蜂的体外,在蜜蜂的蜂盖幼虫房内产卵繁殖。  相似文献   

10.
郑士荣 《中国蜂业》2002,53(6):24-24
蜂螨寄生虫病的防治是现在养蜂生产的关键环节。养蜂人有句俗语 :“治不了螨 ,养不好蜂” ,养蜂人员对蜂螨的治疗 ,因时因地总结了很多治疗的方法、措施。尽管如此 ,螨害一年强于一年 ,甚至表现得更加顽固。但就目前养蜂生产而言 ,既要考虑蜂群的发展壮大 ,又需注重蜂产品的质量 ,提高蜂产品的信誉度 ,所以对以前滥用治螨药物的行为要有所反思。1 按蜜蜂和蜂螨的周年生长规律 ,控制螨害 蜂螨周年生活规律十分明显 ,蜂螨在蜂群中的生长繁殖依赖于蜂群的生长繁殖 ,蜂螨在封盖子房里繁殖 ,寄生在蜜蜂体上吸食体液生活。大小蜂螨对蜜蜂各虫态都…  相似文献   

11.
治螨有感     
我养蜂多年,现在是定地结合小转地养蜂。我在《蜜蜂杂志》2004年第3期中读了《〈蜜蜂杂志〉助我解治螨疑惑》一文后,联想到我地蜂友在治螨时蜂箱底不垫纸而吃大亏的情景,他们看治螨效果的方法是看箱底、巢门口落螨的多少。殊不知,别说是小蜂螨,就是大蜂螨,有时因接触的药少,40%的还在爬行,爬行蜂螨一接触到蜜蜂,又爬到其身上重新繁衍。所以,年年在治螨,年年受螨害,老是不能控制在最低危害程度。治螨是养蜂管理中的一项首要任务,它关系着养蜂事业的成败。现将本人治螨工作的具体做法介绍给蜂友,供参考。多年来,本人在治螨过程中主要抓了前治…  相似文献   

12.
正蜂螨是蜜蜂最大的"杀手",也是蜂病直接的传播者。养蜂员想把蜂养好,必须把蜂螨控制到最低限度,使之不影响蜂群正常生活,中华蜜蜂由于具有自行清理蜂螨能力,虽见螨却无碍大局,而意蜂如果不进行治螨,就无法生存下去。1955年在浙江发现大蜂螨,当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1958年在江西和广东发现小蜂螨后,显示出螨害的严重性。从此以后每年都有不少蜂群被蜂螨整垮,虽然治螨药剂不断转型升级,可是螨害却  相似文献   

13.
《蜜蜂杂志》一九八六年第二期和第三期分别在题为《谈谈蜂螨的防治》和《用低毒长效混合剂治螨效果显著》的文章中仍提出用杀虫脒防治蜂螨,令人惊讶!防治蜂螨不能使用杀虫脒已经刻不容缓。杀虫脒(又名克死螨、杀螨脒),是七十年代初推广的一种有机氮杀虫杀螨剂,曾试图作为取代六六六、滴滴涕的理想药剂而在我国广泛用于防治水稻、棉花、果树的害虫和螨类。由于杀虫脒对蜜蜂的毒性小,因此我国养蜂业也曾广泛应用于防治蜂螨。  相似文献   

14.
封银 《中国蜂业》2005,56(5):15
我养蜂多年,现在是定地结合小转地养蜂.我读了很多养蜂期刊上有关治螨的文章,联想到我地蜂友在治螨时蜂箱底不垫纸,结果吃了大亏.通常蜂友们看治螨效果的方法是观察箱底和巢门口有多少落螨.殊不知,别说是小蜂螨,就是大蜂螨,有时因接触的药剂量不够,落螨的40%还在爬行,一旦爬行螨接触到蜜蜂,又会重新危害蜂群.所以,年年在治螨,年年受螨害,就是不能将蜂螨控制在最低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5.
张翠平 《中国蜂业》2009,60(2):51-52
大蜂螨是危害西方蜜蜂最严重的寄生螨。大蜂螨的防治方法很多,目前使用最广、效果最好的仍然是化学杀螨剂。然而,采用化学杀螨剂治螨,会造成蜂产品的药物残留,而且大蜂螨很容易产生抗性,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大蜂螨的生物防治及抗螨蜂种的培育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及养蜂者的关注,发展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16.
蜂螨一直是养蜂业的头号病虫害。药物治螨不但易使蜂螨产生抗药性,而且还污染蜂产品。同时蜂螨携带的细菌和病毒还会使蜂群产生如美洲幼虫腐臭病、麻痹病、白垩病、爬蜂病等其他病害。物理治螨专利技术就是根据蜜蜂繁殖的生物学特性,在蜂螨繁殖阶段利用加热的方法将蜂螨集中杀死,较大程度地抑制了蜂群中蜂螨的繁殖,把蜂螨对蜂群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提高蜜蜂健康水平。这对蜂业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蜂螨是蜂群百病之源,有效控制蜂螨的常规方法是蜂群断子。在黑龙江地区养蜂,蜂群断子期通常在9月底或10月初,选择断子期治螨是因蜂群断子后所有蜂螨都附着在蜜蜂身体上,而非断子期60~80%的雌螨会潜入巢房,并在巢房内繁殖,被蜂螨附着的蜜蜂与杀螨药物接触,蜂螨被杀死,而在封盖巢房内的蜂螨会生存下来,尤其蜂螨喜欢在雄蜂房内繁殖,蜂  相似文献   

18.
一、治螨秋季,子脾减少,蜂螨寄生率上升。如果此时不治螨而等断子以后再治,这些蜂螨将严重危害越冬蜂的健康。蜂螨在蜜蜂封盖子脾中,治螨药物对其是无效的。工蜂蛹期为12天,因此,在这期间要连续用药治螨数次。如果检查寄生率在10%以上,要治4次,寄生率10%以下,治2~3次。选用的药物要低毒的。治螨时间7月29日~8月10日。9月末,子脾全部羽化出房、越冬蜜脾封盖后,再用高效治螨药治2次,以彻底消灭暴露的蜂螨。  相似文献   

19.
杨朝环 《蜜蜂杂志》1999,(11):19-20
2.5蜂螨蜂螨有大蜂螨、小蜂螨2种,都是蜜蜂体外的寄生虫。中蜂少见蜂螨危害,而外来蜂种,如意大利蜂,蜂螨危害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养蜂场,对蜂群造成的损失很大。蜂螨在蜜蜂幼虫即将封盖的时候潜入巢房,封盖后1~2天便开始在巢房中产卵。螨卵孵化成若虫后,吸食蜜蜂幼虫、蛹的体液。蜂螨在蜜蜂的雄蜂房内产卵特别多,一个房孔可达10多粒。当蜜蜂的蛹羽化出房时,若螨已发育为成螨随幼蜂出房。成螨寄生在工蜂翅的基部和腹部环节间,初出房的幼蜂体上螨较多。蜂群受蜂螨危害时,幼虫缺乏营养、发育不良;羽化出房的幼蜂,翅膀残缺、…  相似文献   

20.
蜂螨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蜂抗螨机制、抗螨蜂种培育、蜂螨繁殖抑制基因及蜂螨的生物学防治等几方面进行了最新研究动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防控蜂螨的最终有效途径: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抗螨蜂种选育体系,多培育和使用抗螨蜂种,有效降低蜂螨繁殖基数;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蜂螨寄生机制的研究,采用基因工程手段阻断其对蜜蜂的寄生性,从根本上改变蜂螨对蜜蜂的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