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几位农民读者患了翼状胬肉,要求用中医药治疗。胬肉多从眼内眦长起,如不能作有效治疗,可横贯白睛,逐渐长人黑睛,呈三角形状。因此中医学称之为“胬肉攀睛”。本病属睑裂裂部球结膜变性增厚,其形状犹如昆虫之翼,因此称之为“翼状胬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医院翼状胬肉患者120例(137眼)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以下3组:A组(胬肉单纯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38例(43眼);B组(单纯切除联合羊膜移植)34例(38眼);C组(单纯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移植)48例(56眼)。比较3组间年龄、胬肉长度、入选前手术次数,以及术后复发率的差异。结果:A、B、C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52.9±1.9)、(54.1±2.1)、(53.6±2.3)岁;翼状胬肉长入角膜长度分别为(2.56±0.30)、(2.75±0.32)、(2.65±0.29)mm;入选前手术次数分别为(1.32±0.76)、(1.20±0.62)、(1.15±0.71)次。3组间年龄、胬肉长度、入选前手术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1.63%、10.53%、5.36%,C组复发率显著低于A组、B组(P0.05)。结论:3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治疗翼状胬肉,以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在治疗翼状胬肉中的作用.方法 一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263例(428眼).结果 术后随访10~18个月,供眼角膜缘区无并发症发生,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4眼复发,复发率3.27%.结论 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效果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进行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力法:对26例30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行逆行手术切除并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术治疗.术后7d内每日以1%荧光素钠角膜上皮染色检查.观察上皮全部愈合时间;随访10~12个月.平均10.7个月.观察其复发率。结果:角膜创面上皮的平均修复时间为4.6d,随访观察无1例复发。结论: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术可以促进角膜创面上皮的修复和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翼状胬肉发病机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翼状胬肉表现为呈三角形增厚的球结膜组织病变,其头部侵袭生长至角膜,体部位于睑裂区的一侧,大多生长在鼻侧,增生的组织肥厚、血管扩张,尤其是复发型翼状胬肉给患者造成美容缺陷和视力损害.且至今尚没有一种发病机制学说受到公认。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有了较新的认识。本文就目前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联合重组干扰素α-1b滴眼治疗翼状胬肉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羊膜移植联合重组干扰素α-1b滴眼治疗翼状胬肉患者术前术后心理变化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运用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情绪稳定,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复发率仅为8.3%,全部患者均无严重眼部并发症和全身毒性反应。结论:通过羊膜移植联合重组干扰素-α1b滴眼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对症护理,使患者对该病有较充分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使疾病得到较好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翼状胬肉是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发病机制与多种细胞因子有关.本文就转化生长因子-β及结缔组织成长因子与翼状胬肉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及新鲜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6~14(8.17±1.87)个月。结果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为(4.61±1.23)d;有6例术后再次复发,复发率为11.5%。无1例出现植片排斥、角膜溃疡、巩膜溃汤、睑球粘连及眼球活动受限等并发症。结果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可促进角膜创面上皮愈合以及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护理的体会。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在我院眼科以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的31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护理措施和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术前、术后的护理,31例患者均能配合手术,术程顺利,随访6~9个月,无1例复发及出现并发症,效果理想。结论: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经过术前、术后的临床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密切观察术眼情况,正确指导患者术后用眼卫生及滴眼药,可以令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术后手术创面恢复,预防术后复发及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术前局部注射高三尖极酯碱联合地塞米松对减少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将72例翼状胬肉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42眼,术前7、3及1d翼状胬肉局部注射1.8×10^-4mol/L高三尖杉酯碱0.2mL加9.68×10^-2mol/L地塞米松0.2mL的混合液共约0.4mL,对照组30例30眼术前不用药。分别观察术后眼部反应、复发率及行增殖细胞核抗的(PCNA)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平均  相似文献   

11.
银杏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大量成年银杏树和实生苗叶片形态及叶柄解剖结构的观察认为,银杏叶主要为扇形,还有相当部分的楔形叶、蒲扇形叶和心形叶,亦有少量的畸形叶,共5个类型;银杏叶片叶裂的深浅、叶裂数的多少是其在进化过程中系统发育的表现,在长枝的中上部叶片反映出原始性:在相近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银杏雌株长枝上叶片长和叶裂深显著小于雄株,而长枝粗长比显著大于雄株。银杏长枝上的叶片形状和叶柄维管束的形状有较多的类形,表现出丰富的生物学多样性,值得深入研究。银杏叶柄维管束周围树脂道就是“脂隙”或“油状空隙”的话,其有无不能作为其性别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昌宁县田园镇境内多发水牛、黄牛的眼科疾病,而以水、黄牛的胬肉增生居多。术者在此例水牛翼状胬肉的诊疗中坚持稳、准、轻、柔的诊疗方法,切除胬肉中准备得当,手术获得成功,患牛愈后良好,为畜主挽回了经济损失,术者也从中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13.
佛手柑又称佛手、五指柑、佛拳,为芸香科柑桔屑香橼的变种,原产于中国和印度,在我国广东、福建、安徽、广西、浙江、四川和云南等地有广泛栽培,因其果实呈掌状分裂,形状奇特,似观音手指,或握拳如如来拳头而得名,佛手的变异很多,掌状裂称“佛手’或“长佛手”,不完全分裂称“佛拳”。佛手是名贵的中药,其果实适合制成果蜜、  相似文献   

14.
“白玉蔗”是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木格镇特有的地方品种。因蔗皮乳黄如玉,故称之为“白玉蔗”。其蔗茎粗壮,节间长,皮肉松脆,纤维少,清甜多汁,是果蔗中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体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显微镜下对28例38~73岁患者的32眼行常规胬肉切除,确保切除后角膜透明光滑.潜行将胬肉体部与巩膜面及正常球结膜分离,在泪阜外1~2mm处将胬肉体部全部剪除,清除残留部分.注意勿伤直肌.在上方球结膜下局部麻醉并分离球结膜组织,取一与巩膜暴露区大小相似,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组织做植片.将植片平铺于胬肉切除区的植床上,植片角膜缘与植床角膜周边部相贴,10~0尼龙线间断固定缝合4针,连续缝合结膜创口.充分展平植片,片下无积液积血.术毕涂点必舒眼膏加压绷带包术眼.术后每日换药,5~7天拆线.结果对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4年,28例(32眼),植片全部成活平覆,角膜表面光滑透明,眼球活动度好,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自体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低,且反应轻,愈合快,是安全可靠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但发病和复发机制仍未完全明了。近年来许多学者运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免疫学方法研究其发病机制。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生是由于细胞凋亡受抑制及细胞增殖所致。  相似文献   

17.
对大量成年银杏树和实生苗叶片形态及叶柄解剖结构的观察认为,银杏叶主要为扇形,还有相当部分的楔形叶、蒲扇形叶和心形叶,亦有少量的畸形叶,共5个类型;银杏叶片叶裂的深浅、叶裂数的多少是其在进化过程中系统发育的表现,在长枝的中上部叶片反映出原始性.在相近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银杏雌株长枝上叶片长和叶裂深显著小于雄株,而长枝粗长比显著大于雄株.银杏长枝上的叶片形状和叶柄维管束的形状有较多的类形,表现出丰富的生物学多样性,值得深入研究.银杏叶柄维管束周围树脂道就是"脂隙"或"油状空隙"的话,其有无不能作为其性别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丝瓜品种间花粉粒形态特征,研究其品种间的差异性及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丝瓜品种的分类鉴定提供孢粉学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20个丝瓜栽培品种的花粉进行观察,对所考察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类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结果】参试品种的花粉粒形态相似,均为长球形,赤道面观为长椭圆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具3条萌发沟,裂至接近两极,未相接,均属于N3P4C5型花粉;品种间的花粉极轴长107.03~112.74μm、赤道轴长57.17~61.04μm、花粉大小6 164.15~6 814.02μm2、花粉外壁均为网状纹饰,网孔密度为0.129~0.220 n·μm-2,均存在显著差异;经主成分分析可知,影响花粉分类的主要性状指标有极轴长、赤道长、花粉大小、花粉形状和外壁纹饰;对考察的8个花粉性状的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23的水平上,将20个品种聚类为三大类群。【结论】花粉粒极轴长、赤道轴长、形状、大小和网孔密度等性状差异可用作丝瓜品种间亲缘关系及分类鉴定的孢粉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圆圆的苹果司空见惯,但方形、圆柱形的苹果却不多见:苹果上“长”出富、贵、喜字的有之,但“长”出人物、风景画的却很少。走进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农民段振的艺术苹果园,你会发现,树上长的苹果除了贴着黑膜的就是套在瓶子里的。揭开黑膜,苹果上就呈现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八仙过海”、“金陵十二钗”、“水浒一百单八将”、“清明上河图”,个个都形象逼真,鲜艳夺目。去掉套着的瓶子,苹果又呈现出各种形状,有圆柱形的、方形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麝香天竺葵     
麝香天竺葵俗名“摸摸香”、“拔拉香”,属牻牛儿苗科多年生草本花卉。老茎木质化,嫩枝簇生在老茎的顶端,如伞状,茎纤细,蔓生多分枝,节间长,叶柄细长,圆形,叶卵圆形、浅裂,边有锯齿,对生于节上,叶柄基部有小托叶2枚;叶腋间独生分枝和伞形花序;花小,白色,早春开花,花期长,全身有香瓜、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