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形态结构描述贝氏莫尼茨绦虫和扩展莫尼茨绦虫是我国常见的寄生于反刍动物的大型绦虫。它们外观极为相似,由二千多个节片组成,扩展莫尼茨绦虫节片多一些。头节小,近球形,上下稍扁平,有4个吸盘.无顶突和小钩;体节宽而短,头颈不分节,前部体节属未成熟体节。较细小,长度小于宽度,从距头  相似文献   

2.
中间宿主:地螨 1 形态结构描述 贝氏莫尼茨绦虫和扩展莫尼茨绦虫是我国常见的寄生于反刍动物的大型绦虫.它们外观极为相似,由二千多个节片组成,扩展莫尼茨绦虫节片多一些.  相似文献   

3.
1病原及生活史牛绦虫病是由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寄生在牛小肠里引起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在我国常见的莫尼茨绦虫有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后者多寄生于犊牛。两种虫体在外观上相似,均为乳白色,头节小,圆形,上有四个椭圆形吸盘,无钩,无顶突,节片宽而短,成熟节片内有两套生殖器官,每侧一套。卵巢和卵黄腺在节片两侧相互构成菊花状环形。睾丸数百个,分布于整个节片内。子宫成网状,生殖孔各向一侧开口。在节片后缘有节间腺。扩展莫尼茨绦虫的节间腺呈环状,疏松地排列于节片后缘,其两端几乎可达纵排泄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染色制片的两种莫尼茨绦虫进行生殖器官形态学观察与比较。方法采用苏木素染色法,将采集的绵羊莫尼茨绦虫染色制片,将其分类为贝氏莫尼茨绦虫和扩展莫尼茨绦虫后,分别各选取10条进行形态结构测量与比较,同时对两种绦虫的节间腺进行了对比观察与测量。结果两种莫尼茨绦虫的卵巢在幼节的前段,距头节25~45mm处开始形成雏形,卵巢的退化在距头节1029-1217mm后的孕节前段消失;而睾丸的形成在距头节285-320mm后的幼节末段处,睾丸的退化则在距头节751mm后的成节后段及距头节1281mm后的孕节前段消失。结论观察结果说明,莫尼茨绦虫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早于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对扩展莫尼茨绦虫节间腺的观察发现,有的绦虫的节间腺呈一排分布,也有的呈两排分布,还有个别绦虫无节间腺分布。  相似文献   

5.
山羊扩展莫尼茨绦虫病是由裸头科、莫尼茨属的扩展莫尼茨绦虫(Moniezia expansa)寄生于山羊小肠而引起的一种消化道寄生虫病。特别对羔羊危害严重,羔羊不但易感,感染后常会引起腹泻、贫血、消瘦、阻碍生长发育,严重可致死亡,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对一起山羊扩展莫尼茨绦虫病的防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羊莫尼茨绦虫病是由裸头科莫尼茨属贝氏莫尼茨绦虫和扩展莫尼茨绦虫寄生于羊小肠中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常呈地方区域性流行,羔羊受害严重,生长发育受阻,严重者造成死亡。本文通过一起羊莫尼茨绦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诊疗过程,阐述了羊莫尼茨绦虫病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莫尼茨绦虫节片标本的观察,对其节间腺存在方式有几个新发现:一是节间腺在节片的前后缘都有分布;二是扩展莫尼茨绦虫节片前后缘的节间腺等长,而贝氏莫尼茨绦虫在幼节阶段,节片前后缘的节间腺长短不等;三是节间腺的数目随着体节的发育不断增加和延长。  相似文献   

8.
侯强红  李进军 《经济动物学报》2019,23(2):107-109,114
为研究扩展莫尼茨绦虫分离株核糖体ITS序列的遗传变异情况,并利用ITS序列探讨扩展莫尼茨绦虫与其它带科绦虫的种群发育关系,本研究利用PCR对扩展莫尼茨绦虫分离株核糖体ITS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16株扩展莫尼茨绦虫分离株核糖体ITS序列长度一致,为1462~1473bP,且分离株与基因库扩展莫尼茨绦虫位于同一大分支,可以与其它带科绦虫有效鉴别。说明ITS序列种内较为保守,种间差异较大,可以作为扩展莫尼茨绦虫的种间遗传变异研究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9.
吡喹酮驱除山羊莫尼茨绦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展莫尼茨绦虫(Moniezia expansa)寄生于绵羊、山羊和牛的小肠,常引起地方性流行,对幼畜危害较大,严重时造成死亡,如江宁县双虎大队1982年5月饲养一群6月龄内的小乳山羊58头,因莫尼茨绦虫病,一个月内死亡24头。为了寻求一个高效低毒的驱除山羊莫尼茨绦虫的药物,我们选用吡喹酮做了驱虫试验。  相似文献   

10.
分离和鉴定扩展莫尼茨绦虫(Moniezia expansa)新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利用构建扩展莫尼茨绦虫成虫cDNA文库,随机挑取重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对部分序列进行引物步移法测序,获取其全长cDNA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等分析技术对该cDNA序列进行开放阅读框(ORF)的寻找、编码氨基酸的推导、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初步预测。获得了1个扩展莫尼茨绦虫新基因α-tubulin,全长1522bp,编码225个氨基酸,CDS预测属于Tubu-lin_FstZ超家族。编码蛋白的理论分子质量为25808.6KDa,等电点为9.15。获得了扩展莫尼茨绦虫α-tubulin的全长cDNA序列,为该基因功能的试验性鉴定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莫尼茨绦虫包括贝氏莫尼茨绦虫和扩展莫尼茨绦虫,成虫长约4~10米,宽1.6厘米,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小肠内,夺取大量的营养,严重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对羔羊和犊牛的危害严重,有时甚至造成死亡。莫尼茨绦虫体在牛羊和地螨之间形成循环,牛羊将虫卵或孕节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被地螨吞食后,在其体内逸出六钩蚴,经40天左右可在地螨体内发育成感染性的似囊  相似文献   

12.
莫尼茨绦虫病系由探头科莫尼茨属的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寄生于绵羊、山羊、黄牛和水牛的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在我国分布很广,有时呈地方性流行,对羔羊和犊牛危害严重,可造成大批死亡。一、病原寄生虫及生活史莫尼茨属的两种绦虫均为大型绦虫,外观上不易区别。扩展莫尼茨绦虫,体长1~5米,呈乳白色。贝氏莫尼茨绦虫,体长可达6米。莫尼茨绦虫必须有中间危主地螨参与才能完成其全部的发育过程。寄生于牛羊小肠内的莫尼茨绦虫的成虫不断地脱卸孕卵节片,并随宿主的粪便排出体外,被中间宿主地螨吞食后,六约蚴即在…  相似文献   

13.
2013年8月笔者接诊一例小尾寒羊感染扩展莫尼茨绦虫病例,病死羊4月龄,尸体极度消瘦,可视黏膜苍白,死前拉稀,肛门污染严重,粪便表面有乳白色节片状附着物,笔者初步认定该羊感染绦虫.经剖检发现小肠内有乳白色团状、带状绦虫阻塞肠管,虫体节片宽约1.2~1.4 cm,小心拉出虫体,体长约5m左右.根据剖检所见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初诊为羊的扩展莫尼茨绦虫感染.经用驱绦虫药驱虫并对体弱的重症病例对症补液强心治疗,该养殖户除2只重症羊死亡外,其余12只病羊均治愈.现就诊治过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绵羊莫尼茨绦虫病主要是由带科、莫尼茨属的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寄生于绵羊小肠内而引起的一种绦虫病。本病主要危害羔羊,影响其生长发育,严重感染时,可导致死亡。2005年11月,某个体养羊户饲养的绵羊中,当年羊多数出现以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贫血消瘦,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通过对羊群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莫尼茨绦虫病。通过采用特药物治疗,使病情得了有效的控制。1基本情况明水县某个体养羊户饲养绵羊210只,其中当年羊90只,入冬以来,当年生的绵羊中大多数开始消瘦,贫血,腹泻与便秘交替,并…  相似文献   

15.
分离和鉴定扩展莫尼茨绦虫(Moniezia expansa)新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构建扩展莫尼茨绦虫成虫cDNA文库,随机挑取重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对部分序列进行引物步移法测序,获取其全长cDNA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等分析技术对该cDNA序列进行开放阅读框(ORF)的寻找、编码氨基酸的推导、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初步预测。获得了1个扩展莫尼茨绦虫新基因——引发酶蛋白,全长1269 bp,编码422个氨基酸,属于AE_Prim_S家族。编码蛋白的理论分子质量为47.1598 ku,等电点为4.83。获得了扩展莫尼茨绦虫反应结合蛋白的全长cDNA序列,为该基因功能的试验性鉴定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研究扩展莫尼茨绦虫(Moniezia expansa)wnt基因家族wnt1、wnt2、wnt4、wnt5和wnt11B5个基因在虫体不同发育体节的差异表达及组织分布规律,为进一步揭示Wnt信号通路在扩展莫尼茨绦虫发育中的作用奠定基础。作者采用SYBR GreenⅠqRT-PCR方法分析了wnt1、wnt2、wnt4、wnt5和wnt11B在虫体头颈节、幼节、成节和孕节的mRNA相对转录情况;采用核酸原位杂交方法分析上述5个基因在虫体头颈节、幼节、成节和孕节的mRNA分布情况。结果显示,wnt基因家族成员在虫体各发育体节均有表达,wnt1、wnt4、wnt5和wnt11B基因在虫体头颈节的mRNA转录水平相对较高,而在虫体孕节的mRNA转录水平最低;与之相反,wnt2基因在虫体头颈节的mRNA转录水平最低,而在虫体幼节的转录水平较高。原位杂交的结果表明,在虫体的头颈节,wnt基因主要表达于虫体的吸盘部位;在幼节和孕节,主要表达于虫体的节间腺,而在成节,wnt基因在虫体的雌雄生殖系统(如卵巢、睾丸)均有表达,并且在虫体的节间腺以及表皮也有一定的表达。综上,扩展莫尼茨绦虫5个wnt基因在虫体头颈节以及幼节的mRNA转录水平较高,且在虫体的吸盘、节间腺以及雌雄生殖细胞均有分布,因此初步推测Wn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扩展莫尼茨绦虫体节以及生殖细胞的发育过程,当然这一假说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近年福安市一些养羊密度大的乡镇陆续发生山羊莫尼茨绦虫病,给养羊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曾参与多例该病的诊断和治疗。该文介绍了一典型病例的诊治情况及防治体会,以期对当地山羊莫尼茨绦虫病的防治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报告了家养林麝四川莫尼茨绦虫病的临床症状、感染季节与宿主感染年龄以及四川莫尼茨绦虫的自然中间宿主种类。并对家养林麝发生四川莫莫尼茨绦虫病的有关因素作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反刍兽绦虫病是由裸头科的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寄生在绵羊小肠里所引起的,其中以莫尼茨绦虫致病力最强,严重可导致患畜死亡,给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流行病学调查莫尼茨绦虫广泛流行于1.5~8个月的羔羊,  相似文献   

20.
牛羊绦虫病是由裸头科的许多种绦虫寄生于牛羊的小肠中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的表现就是身体消瘦和腹泻,也是一种消耗型的疾病。尤其对羔羊和犊牛危害严重,不仅可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可引起死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病原引起牛羊绦虫病的主要病原体为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两种。1.1莫尼茨绦虫多呈乳白色,长1-5m,宽16mm,节片宽度大于长度,每个节片内包含两组生殖器官,每侧一组,其中扩展莫尼茨缘虫每一节片的后缘有一行环状的节间腺,虫卵呈三角形,卵内含六钩蚴,六钩蚴被梨形器所包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