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优质鸡育种技术现状与创新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民素有“黄鸡”消费习惯。从20世纪90年代始,因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消费的巨大增长,我国优质鸡生产进入了旺盛发展时期。1990年我国的肉鸡产量为258万吨,2000年增长为1159.2万吨;1990年共出栏优质肉鸡6亿只,2000年出栏达18亿只,每年优质鸡生产量以20%的速度递增。据FAO统计,2005年我国禽肉产量居世界第二,达1468.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8101.4万吨的18.13%;我国禽肉中鸡肉产量占69.09%,而优质肉鸡的生产数量已占白羽肉鸡生产数量60%左右。以江苏为例,1996年全省生产优质鸡0.5亿只,2005年全省优质鸡的生产已达4亿只左右。我国优质鸡产业迅猛发展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则更得益于在育种方法、饲养技术等方面的长足进步,特别是近年来,优质鸡产业化生产格局已在一些地区初步形成。下面就我国优质鸡育种发展历史、水平、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优质鸡育种技术创新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优质鸡作为我国鸡肉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禽产业、肉食品生产与供应、食品安全、农民增收与脱贫致富、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人口及其组成、行业上下游及其他相关行业的最新变化,消费者对鸡肉的消费习惯与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优质鸡产业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文章从优质鸡品种/品系、产业发展、技术进步与应用、行业特点、企业及其内部特征、劳动力资源与生产自动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广西优质鸡产业的特色与发展优势等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鸡肉是人类不可多得的美食之一,在我国有“无鸡不成宴”的传统,养鸡业也是一个现代社会应具有的基本功能业态。在我国,人均鸡肉年消费量仅有9~10kg,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目前,在珠三角地区优质肉鸡的消费量占鸡肉消费的90%以上,长三角地区已达70%以上,中西部地区已达50%以上,而且此比例还在增加。因此,中国优质肉鸡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自去年10月我国暴发禽流感疫情以来,禽流感对优质肉鸡产业发展的困扰,安全性、适口性的降低,劳动力及运输成本的显著提高,原料价格的上涨,都大大挤压了优质鸡产业的利润空间。面对如此种种困境,中国优质肉鸡业的未来如何去发展?本文从深圳优质肉鸡业发展轨迹来探讨未来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无鸡不成宴”的说法,国内对鸡和鸡肉制品的生产与消费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鸡肉加工业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再加上国家对传统餐饮行业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现代化快餐业的迅速成长,消费者收入水平和消费偏好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因素无疑会促进国内鸡肉消费市场不断兴旺。  相似文献   

5.
1优质肉鸡的概念优质鸡的概念,还未有确切的定论。众多专家学者从血统、外貌、肉品质、屠宰年龄、上市体重、社会消费习惯和市场接受程度等角度进行了阐述,优质鸡的内涵已基本明确。邱祥聘教授认为,肉的品质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优质鸡的肉质受风  相似文献   

6.
<正>1优质鸡产业发展呼唤养殖模式的调整优质鸡是我国的特色产业,与国外禽产品相比具有优势。近十五年来,我国优质肉鸡的饲养量每年以10%~15%的比例增长,优质肉鸡生产已成为当前我国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我国优质肉鸡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疫病频发、死淘率较高、环境污染和鸡肉药物残留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肉鸡业的发展在全世界处于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人均鸡肉的占有量2006年只有9kg,不到世界人均水平9.5kg,仅是美国等发达国家鸡肉人均占有量38kg的1/4。几年来人均鸡肉消费量上升速度减缓,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有鸡肉消费习惯,不仅要吃好,还要吃精,更讲究鸡肉的风味。在近几年鸡肉的消费量中,优质肉鸡的消费上升速度比白羽肉鸡上升速度快,这说明人们的消费观念已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崇尚绿色,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8.
优质鸡目前一般以活鸡上市,消费习惯对其外观性状有较高的要求,华南地区的优质黄羽肉鸡就形成了以玉林地区三黄鸡为代表的相对完善的感官标准。符合外观要求的肉鸡售价比有外观缺陷的肉鸡售价高1~1.8元/千克,每羽鸡的收益多2.5元。如一家养殖公司年出栏2000万羽优质鸡,即使只有10%的肉鸡达不到外观要求也会造成500万元的损失。优质鸡外观性状包括羽毛、冠头、黄度、皮肤和呼吸状况等,其影响因素及处理对策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讨论两个议题:一是养殖创新;二是黄鸡产业将来怎么发展。可能我们关心更多的是将来的走向。我简要地阐明我的观点: 一黄鸡的产能总体上过剩 有的老总说H7N9流感的发生导致了黄鸡价格下降,最终使产业严重亏本。我认为,不发生H7N9流感,今天的局面也会发生。原因是我们的黄鸡产能太大了,而消费总体却呈下降趋势,优质鸡和白羽肉鸡的消费相比,白羽肉鸡的消费下降并不是太明显,只是略有下降,而优质鸡下降的幅度我估计至少在30%,甚至更多,这就是到现在市场半死不活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优质鸡产业化进程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阐述了优质鸡的市场和生产经营现状,分析了优质鸡产业的市场竞争问题,讨论了未来5~10年的优质鸡发展趋势。优质鸡作为家禽的后起之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南方的活鸡市场与快大型鸡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消费者对优质鸡口味的重视将影响优质鸡产业的重新定位。由于优质鸡羽色和肉质在人们心目中的固有地位,黄羽肉鸡产业的继续发展是毋庸置疑的。优质鸡产业需要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优质鸡产业将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家禽业。  相似文献   

11.
优质鸡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养鸡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优质鸡的生产和市场销售与其他禽产品有其不同特点。其传统习惯要求以鲜活产品上市.而禽产品的超市化经营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它要求禽产品以加工方式进入流通领域.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研究和解决二者之间的相互适应关系.对于推动优质鸡产业发展和满足国民的消费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这一问题。其目的是借此引起广大行业同仁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以探讨在新形势下的优质鸡产销经营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2.
肉用型隐性白羽鸡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洛克型隐性白羽鸡因其特别的羽色遗传基础、良好的体型外貌及产肉性能而成为黄鸡配套系中必不可少的品系。为适应黄鸡生产发展的要求,国内先后育成了京星黄鸡、“882”、新兴2号、康达尔黄鸡、“苏禽96”等鸡种;它们的制种模式都是以隐性白羽鸡为母本,用优质地方鸡种作第一父本,F1代再配以第二父本,生产优质鸡,为此国内每年需引进隐性白羽母雏近10万只。深入开展隐性白羽鸡的研究,提高国内现有品系的生产性能;筛选出特定羽色修饰基因及羽性基因的纯合群体;生产自别雌雄的隐性白羽鸡,满足国内优质黄羽肉鸡制种企业对隐性白羽鸡的需求;研究国内饲养面广、量大,能代表地区消费习惯的地方鸡种的羽色修饰基因的基因型,提高杂交后代的白羽隐性率;提高地方鸡种保种场鸡蛋的利用价值,从而促进我国地方鸡种的研究与保存,推动我国优质鸡产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们都知道,鸡肉本是一种价格相对低廉的动物蛋白,应该在公众心中占有很好的位置.但是近几年来鸡在中国公共心中的形象是不太好的.甚至大家一度闻鸡色变,这样的情况极大制约了禽业的健康发展。如何从根本解决这些问题.管理方面的新技术,新疫苗的研发使用是保障鸡肉健康根本,而且不断的创新育种,培育适合我国的鸡品种才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需要。希望通过禽业同仁共同的努力,安全可靠的禽产品能再度成为国民餐桌上家常菜,医生推荐的动物优质蛋白。  相似文献   

14.
优质肉鸡消费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不同区域的消费者对鸡的外观、体型都有不同的要求。究竟我国区域市场的消费情况如何?作为2010年我国最大的优质肉鸡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家禽》2006,28(22):39-40
2006年11月18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局与两岸三地优质鸡研讨会组委会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两岸三地优质鸡改良生产暨发展研讨会在美丽的南国绿城——广西南宁开幕,此次研讨会对促进两岸三地优质鸡产业发展是一次极好的机遇。以两岸三地优质鸡研究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的友谊为桥梁,搭建优质鸡产业合作与交流的平台,积极推动优质鸡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肉鸡业的发展在全世界处于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人均鸡肉的占有量2006年只有9kg,不到世界人均水平9.5kg,仅是美国等发达国家鸡肉人均占有量38kg的1/4。几年来人均鸡肉消费量上升速度减缓,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有鸡肉消费习惯,不仅要好吃,还要吃精,更讲究鸡肉的风味。在近几年鸡肉的消费量中,优质肉鸡的消费上升速度比白羽肉鸡上升速度快,这说明人们的消费观念已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崇尚绿色,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17.
优质肉鸡育种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孟和 《中国家禽》2001,23(2):3-4
1优质肉鸡由来及发展概况  60年代初期,广东中山市食品部门向香港、澳门出口地方品种石岐鸡,70年代初香港鸡农为提高该鸡生产性能将石岐鸡与外来品种新汉夏、狄高、红波罗等鸡杂交,其后代称为石岐杂鸡,即所谓的优质肉鸡(严华祥,1998)。对优质肉鸡的概念,专家学者虽众说不一,但仍从外观表现、屠宰年龄、是否杂交、肉品质、社会消费习惯、收购标准等角度进行了定义。虽然提法各异,优质肉鸡应是指饲养到一定日龄肉质鲜美、风味独特的肉鸡品种,主要强调的是肉质(张细权1999)。  优质肉鸡最初是为满足广东、香港和澳门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8.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在大力引进、推广良种的推动下,集约化商品养鸡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短短的十多年,使我国鸡产品生产总量跃居世界前列。90年代中期后,我国鸡蛋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鸡肉总产量居第二,建立了世界养鸡大国的地位。鸡产品市场供应由长期的持续紧缺到日趋丰富,并出现了鸡产品相对过剩,市场供应相对饱和的局面。家禽产业的发展方向不仅看一般良种家禽存栏数量与禽产品产量,而且还要看优质禽产品研究与开发的深度、广度、产业化程度与规模,以及优质禽产品所占禽产品生产总量的比重。只有这样,家禽产业的发展才具有活力,才能做到家禽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广西优质鸡产业研究与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未来可持续性发展的趋向.广西现有肉用型鸡地方品种6个,选育出优质型肉鸡新品系13个;区级重点建设种鸡场10个,优质鸡父母代种鸡300多万套;自养的优质鸡商品肉鸡产量3.5亿只(2005年).优质鸡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在区内外形成了优质鸡产业的市场优势.今后广西优质鸡产业发展的方向应重点转向优质鸡的加工产品开发、特色品系研究开发、肉质风味的基础研究,以保证广西优质鸡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及国内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20.
1我国肉鸡市场及优质鸡产业概况 中国人均鸡肉消费量从长远来看还是稳定增加的,原因有四:一是我国GDP仍在以近10%的速度增长;二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人均鸡肉消费量的差距还有三倍,生活水平提高以后,这个差距将会缩小:三是在人均GDP达到2000~5000美元的时候.GDP和鸡肉消费量呈强正相关.我国正处在这个范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