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水貂阿留申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养貂国家,我国各养貂场均有此病发生,本区的水貂养殖场水貂阿留申病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2014年,本区两水貂养殖场部分水貂,经对流免疫电泳检测,阿留申阳性率分别达到87.8%(36/41)和77.3%(17/22)。水貂阿留申病的危害很大,严重影响毛皮动物的繁殖能力,免疫机能和毛皮质量。1水貂阿留申病的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2.
<正> 这个课题总的目的是详细阐明传染病病原体与使水貂保毒和发病的病毒宿主的相互关系。本年度的目标是确定水貂阿留申病毒(简称ADV)雪貂株的致病能力,完成雪貂阿留申病毒的细胞培养。我们通过实验室研究,发现214只商品雪貂中42%具有阿留申病毒抗体。获得抗体的雪貂与无抗体的雪貂相比,血清γ—球蛋白显著增加。然而,与水貂相比,雪貂γ—球蛋白的增加要少得多,少数传染的雪貂,γ—球蛋白只增加3倍多。雪貂阿留申病毒抗体的滴度,也大大低于水貂。  相似文献   

3.
水貂阿留申病是阻碍养貂业发展最严重的三大传染病之一。目前还没有有效防治办法,主要依靠定期的检测来淘汰病貂,逐步净化貂群。本试验随机采取河北某貂场192只水貂血液样本,采用对流免疫电泳试验(CEP)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GICA)对所采集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水貂阿留申病GICA检测阳性率为57.81%,CEP阳性率为56.25%,GICA阳性率和CEP检测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建立了检测水貂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微量PEG沉淀比浊法和固相C_(1q)—SPA—ELISA.用这两种方法检测了38例健康水貂血清、126例阿留申病(AD)病貂血清.微量PEG沉淀比浊法的结果(OD值,(?)±S)为:健康水貂0.081±0.042,AD病貂0.198±0.066;固相C_(1q)—SPA—ELISA的结果(OD值,(?)±S)为:健康水貂0.245±0.057,AD病貂0.503±0.167,敏感性为0.25μg/mL.经统计学处理,健康水貂与AD病貂血清OD值之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水貂阿留申病的病理过程与CTC有关.建立的两种方法均具有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和敏感性高等特点,两种方法的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5.
阿留申病是水貂的一种慢性病毒性传染病,每年给养貂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是水貂的三大传染病之一,本病至今缺乏特异性防治方法。自1972年以来,国际上已普遍推广使用对流免疫电泳试验(CIEP)逐年检测貂群,早期检出病貂,严格淘汰,保留阴性健康貂,用作繁殖。这是目前世界上控制和净化阿留申病的唯一有效手段。我国是世界上中低档貂皮的主要生产国之一。全国现养有水貂约300—400万只左右。每年要花费大量外汇从国外引进5000—8000头种貂。但是,我国对于水貂阿留申病的检疫手段十分落后。在口岸检疫上,至今仍沿袭非特异性的碘凝集反应,使许多阳性病貂漏检,不断流入国内,以至国内各貂场阿留申病流行情况十分严重,这是我同貂业生产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水貂阿留申病是水貂养殖业的重要疫病,目前无疫苗预防,主要通过发展诊断技术,淘汰感染貂防控该病。论文总结了在貂场应用的基因与抗体检测技术,基因检测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检测到动物带毒感染,不同类型的基因检测技术对变异性强的阿留申病毒检测各有所长;抗体检测是水貂阿留申病的主要检测方式,研究者不断创新和改进原有技术,趋向对阿留申病的规模化精准检测,但单一的抗体检测方法淘汰感染貂具有局限性。论文通过对两类检测技术分析,建议采用基因与抗体的联合检测方法,从感染貂群中区分耐受貂或抗性貂,期望为国内高感染率貂场的检测和选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水貂阿留申病是目前危害水貂养殖业的三大疫病之一,该病可明显降低水貂产仔率、仔貂成活率、皮毛质量以及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当前,国内一些大型水貂养殖场或者是种貂场为了净化水貂阿留申病,提高生产业绩,每年进行2次(打皮期、分窝期)或者3次(打皮期、配种期、分窝期)水貂阿留申病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复方中草药对阿留申病水貂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根据对流免疫电泳法(CIEP)对某水貂场400只水貂阿留申病毒抗体检测的结果,选取水貂母貂180只,分为3组,每组60只(包括20月龄、10月龄的标准色水貂和咖啡色水貂各15只),A、B组均为阿留申病毒阳性水貂,C组为阿留申病毒阴性水貂(为空白对照组)。于配种前1个月开始,B、C组水貂只饲喂基础日粮;A组水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草药,每只5 g/d,并连续饲喂1个月至配种开始;母貂配种开始至仔貂断奶分窝期间记录和统计母貂的繁殖指标。结果表明:A组分别和B组、C组比较,不论水貂毛色和年龄,其妊娠天数、胎平均产仔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A组标准色水貂、咖啡色水貂和20月龄水貂的仔貂断奶成活数与B组比均差异显著(P0.05);A组20月龄水貂的仔貂断奶成活数与C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A组咖啡色水貂的母貂产仔率、断奶仔貂成活率与B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A组20月龄水貂的母貂产仔率、断奶仔貂成活率与C组比均差异显著(P0.05)。说明复方中草药能够提高阿留申病水貂的繁殖性能,不论毛色和年龄,复方中草药对阿留申病水貂的妊娠天数均没有影响;胎平均产仔数都有一定程度提高,但均不明显;阿留申病水貂仔貂断奶成活数、产仔率和仔貂成活率均有提高,其中咖啡色水貂和20月龄水貂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正> 水貂阿留申病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对水貂危害最大的三大传染病之一.此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养貂国家,我国养貂场、户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由于该病流行面广,发病率高,使繁殖率下降,给水貂饲养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黄骅县饲养水貂有20余年的历史,饲养量居全国各县前列.近几年来,水貂阿留申病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大型貂场发病比较严重,有的场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十万元.为了今后广泛地开展水貂阿留  相似文献   

10.
水貂阿留申病(Aleutian disease of mink,ADM)是由水貂阿留申病细小病毒(Aleutian mink disease parvovirus,AD-MV)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传染病,一直是危害世界养貂业健康发展最重要的疫病之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疫苗可成功用于ADM的预防,也没有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唯一可行的防治方法就是通过多次特异性检疫,淘汰病貂,净化貂群。笔者对阿留申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概述,为临床防治水貂阿留申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水貂阿留申病在世界养貂国家广泛流行,我国疫情也很严重。为了摸清我省水貂阿留申病的流行状况,以便采取净化措施,尽快建立无阿留申病的貂场。我们于1988年10月在舟山市和温州市对4个貂场和6户专业户做了对流免疫电泳检查,共检查种貂2561只,检出阳性貂1412只,阳性率为55.13%,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水貂阿留申病是危害水貂养殖业的三大疫病之一,目前没有疫苗可以使用,也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只能通过检测、淘汰来净化貂群。本研究随机采取河北某貂场准备配种后期的水貂血清样品168个,采用碘凝集和对流免疫电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二者的符合率为81.55%。鉴于二者的符合率及检测成本,建议生产中首先用碘凝集对留种貂群进行初筛,再进一步用对流免疫电泳检测,采用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对水貂种群进行净化。  相似文献   

13.
水貂阿留申病也称水貂浆细胞增多症或丙种球蛋白增多症,是由阿留申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衰竭的传染病,是危害养貂业健康发展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预防和特异的治疗方法,唯一可行的防治方法就是要长期诊断检疫,淘汰病貂净化貂群。本文就阿留申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特征、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概述,为水貂阿留申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水貂阿留申病又称浆细胞增多症,是水貂特有的一种慢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常见以渐进性消瘦,公貂性功能低下,母貂空怀、流产、死胎、弱胎及秋冬季节大批死亡为特征。它是目前养貂业中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阿留申病、犬瘟热、病毒性肠炎)之一,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养貂国家。本病特点是终生毒血症、全身淋巴细胞增生、血清C-球蛋白增高、肾小球肾炎、血管动脉炎和肝炎。  相似文献   

15.
<正>水貂阿留申病是由阿留申病毒引起的水貂的一种自身免疫性、慢性消耗性、超敏感性的疾病,阿留申病的特征是血清中Y-球蛋白增加异常,持续性病毒血症,肾小球性肾炎、动脉炎、浆细胞增多、肝炎、消瘦,常常因为肾的极度衰竭而发生死亡。水貂是阿留申病的唯一自然宿主,水獭、臭鼬等野生动物为易感动物。各种年龄、任何品种、不同性别的水貂都有易感性,但感染率成年貂的高于幼貂,公貂高于母貂;水貂的阿留申病多发生于秋、冬季节,有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16.
<正> 养貂业的最大病害——水貂阿留申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养貂国家,我国养貂场(点)也有发生。由于该病流行面广,发病、死亡率高,并伴发公貂性机能不全、无精子,母貂空怀、流产、死胎及感染子代等,给水貂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该病最早在阿留申彩貂中发现,起初被认为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特征是潜伏期长,多呈慢性经过,血清γ—球蛋白异常增高,持续性病毒血症,动脉炎,肾小球性肾炎和肝炎,浆细胞增多,因此又有γ—球蛋白增多症或浆细胞增多症之称。  相似文献   

17.
<正>水貂阿留申病(AD)又称浆细胞增多症,是水貂特有的一种病理进展极为缓慢的病毒性疾病.它是目前养貂业中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一般认为水貂AD是持续性病毒感染,既使水貂体内出现高价抗体,病毒也不被中和,并不能从宿主体内将其清除.病毒与抗体结合形成具有感染性的免疫复合物,使病貂终生带毒,形成危险的传染源,血清学上则表现为终生恒定或略有波动的阳性抗体反应,不会发生彻底的生物学康复.大量研究指出:该病的自动免疫和波动免疫均不能产生良好的抗体感染力,反而使病理过程加剧.因此,迄今尚无特异的防治方法.AD病貂不仅生长缓慢,而且母貂空怀率上升,毛皮质量下降,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净化水貂场,建立无AD的貂场则主要依靠加强检疫,及时淘汰阳性貂.因此,目前AD的研究最多的还是检疫技术,以血清学诊断尤为重要.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阿留申病(Aleutian disease,下称AD),是水貂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病毒病,又称浆细胞增多症(Plasmaeytosis)。本病以体重减轻,口渴狂饮,齿龈溃疡性出血,排煤焦油样粪便,脾脏肿大,淋巴结炎,全身浆细胞增多症,高球蛋白血症,坏死性动脉管炎和免疫复合体介导性肾小球肾炎为主要特征。本病可以大大增加母兽的空怀率和新生仔兽的死亡率,降低产仔率,对养貂生产危害极大,是当前养貂业面临的最重要的一种传染病。阿留申病1941年最早发现于美国Oregon州一头具有特殊遗传性毛色基因的“阿留申”兰色水貂。由于其皮毛与阿留申狐相似而得名。稀有而昂贵的毛皮,使得这种兰貂在北美被广泛养殖,阿留申病也随之传开。  相似文献   

19.
水貂阿留申病(AD)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严重危害水貂养殖业的病毒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该病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也无特效治疗方法,唯一可行的防治方法就是通过定期检疫和淘汰阳性貂,逐步净化貂群,从而达到最终控制和消灭该病的目的。本文综述了该病最新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以期为防控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地控制水貂阿留申病的发生 ,保护养貂业的健康发展 ,提高养貂的经济效益 ,用对流电泳免疫法进行了水貂阿留申病的检测。1 材料与方法被检血清 :采自某养貂场自留种貂 440只 ,其中母貂 35 0只 ,公貂 90只。貂趾尖毛细血管采血 ,2 0 0 0~ 30 0 0 rpm离心 2~ 5 min,分离血清备用。抗原 :采用猫肾传代细胞培养的阿留申病毒国家标准毒株 vtah- 1研制而成 ,专供水貂阿留申病对流免疫电泳实验诊断用。由农业部动物检疫所提供。阿留申病阳性和阴性参考血清 ,用于对照 ,由农业部动物检疫所提供。琼脂糖凝板的制备 ,取 3mm厚 1 0× 9cm的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