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模拟采集牧草标样法、全收粪法和两级离体消化相结合,测定放牧绵羊的牧草采食量和消化率。研究结果显示:冬春季、夏季和秋季绵羊的放牧采食量分别为462.16g/d±88.21g/d、1544.76g/d±263.02g/d、954.59g/d±179.51g/d,三季间差异极显著(P<0.01);牧草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49.91%±9.25%、53.07%±1.33%、52.57%±2.85%,三季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藏北高寒牧区放牧藏绵羊采食与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藏北高寒牧区的不同季节对放牧藏绵羊采用人工观测法、模拟采集牧草标样法及全收粪法,观测藏绵羊的放牧行为、采食行为,并进行采食量、采食牧草营养成分和消化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放牧藏绵羊冬春季较夏秋季游走、采食和彷徨时间明显延长,休息时间缩短;夏季采食速度和每口采食量均高于其他两季,三季中每只日均采食量分别为(1887.2±196.4)g、(1108.3±157.6)g和(526.2±98.2)g,三季间差异极显著(P0.01);夏季牧草的粗蛋白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冬春季和秋季,粗脂肪含量冬春季牧草明显均低于夏秋季(P0.01);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冬春季极显著(P0.01)高于夏秋季;三季有机物和粗蛋白质消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夏季与冬春季、秋季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冬春季节放牧绵羊的营养状况,采用饱和链烷烃法,测定了新疆昭苏牧区春冬季放牧绵羊的牧草干物质采食量和消化率。结果表明:冬春季育成母羊牧草采食量分别为661.68g/d,856.92g/d,成年母羊牧草采食量分别为876.97g/d,1021.83g/d,绵羊春季牧草采食量高于冬季,差异显著(P0.05)。冬春季育成母羊牧草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39.05%、45.85%,成年母羊牧草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45.76%、50.50%,绵羊春季牧草干物质消化率高于冬季,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不同季节藏北高寒牧区放牧藏绵羊采食与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藏北高寒牧区不同季节对放牧藏绵羊采用人工观测法、模拟采集牧草标样法及全收粪法,观测藏绵羊的放牧行为、采食行为以及进行采食量、采食牧草营养成分和消化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放牧藏绵羊冬春季较夏秋季游走、采食和彷徨时间延长,休息时间缩短;夏季采食速度和每口采食量均高于其它两季,三季中每只日均采食量分别为1887.2&#177;196.4g、1108.3&#177;157.6g和526.2&#177;98.2g,三季间差异极显著(P〈0.01);夏季牧草的粗蛋白(CP)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冬春季和秋季,粗脂肪(EE)含量冬春季牧草明显低于夏秋季(P〈0.01);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冬春季极显著(P〈0.01)高于夏秋季;三季表观消化率(OM)和CP消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表观消化量(NDF)和ADF消化率夏季与冬春季、秋季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夏秋季节放牧绵羊的营养状况,试验采用饱和链烷烃法,测定了新疆昭苏牧区夏秋季节放牧的新疆细毛羊牧草采食量和消化率。结果表明:夏季育成母羊和成年母羊牧草干物质采食量显著低于秋季(P0.05),牧草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秋季(P0.05);夏季育成母羊粗蛋白消化率极显著高于秋季(P0.01),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秋季(P0.05),酸性洗涤纤维和钙、磷消化率夏秋季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新疆昭苏牧区,新疆细毛羊的秋季牧草干物质采食量高于夏季,夏秋两季的干物质采食量均能满足母羊对干物质的需要;由于夏秋两季牧草品质不同,羊只对秋季牧草的干物质消化率低于夏季。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藏绵羊后备母羊四季放牧干物质采食情况,试验采用饱和烷烃法对藏绵羊后备母羊四季放牧采食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藏绵羊后备母羊春、夏、秋、冬四季放牧干物质日采食量分别为1.27 kg±0.29 kg、1.09 kg±0.18 kg、1.24 kg±0.24 kg和0.20 kg±0.03 kg,相对放牧干物质采食量分别为4.13%、3.77%、3.41%和0.89%。其中,春季干物质采食量最高,显著高于夏季(P0.05),极显著高于冬季(P0.01),与秋季的采食量接近(P0.05);冬季干物质采食量最低,与春、夏、秋三季采食量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提示冬季应该对羊群进行有效补饲。  相似文献   

7.
甘南玛曲不同年龄欧拉型藏羊放牧采食量季节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立高寒地区天然草地欧拉型藏羊放牧采食量的季节动态变化,本试验采用TiO2外源指示剂法和瘤胃尼龙袋法分别测定欧拉型藏羊不同季节排粪量和牧草消化率从而计算放牧采食量。结果表明:玛曲高寒草地牧草干物质消化率(DMD)和粗蛋白(CP)含量夏季显著(P < 0.05)高于冬春季与秋季;欧拉型藏羊各年龄段排粪量3季差异显著(P < 0.05)且秋季 > 夏季 > 冬春季;随着年龄增长,欧拉型藏羊三季牧草采食量均有增大的趋势,同年龄段不同季节的藏羊采食量和代谢采食量(除4岁母羊)差异显著(P < 0.05)且秋季 > 夏季 > 冬春季;各年龄段藏羊累计牧草消耗量(AFC)差异显著(P < 0.05)分别为339.37,757.58,1185.93和1655.61 kg。由此可见,牧草干机物质消化率、排粪量和采食量夏秋季较高、冬春季较低,随着年龄增大排粪量和采食量有增高的趋势。因此,在高寒牧区应提倡草地季节性畜牧业,充分考虑牧草营养与动物营养需求之间的耦合性来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此试验采用饱和链烷烃技术研究了2018年西藏那曲市尼玛县放牧绒山羊四季的采食组成、牧草采食量和牧草消化率。结果表明:尼玛县绒山羊春季采食的主要牧草是西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 Maxim)、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夏季是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 Linn)、弱小火绒草(Leontopodium pusillum),秋季是青藏狗娃花(Heteropappus bowerii(Hemsl.)Griers),冬季则是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 Falc.Ex Boott)。育成绒山羊春、夏、秋、冬牧草干物质采食量分别为450 g、850 g、950 g、420 g,成年绒山羊分别为685 g、1 280 g、1 350 g、650 g,四季之间差异显著(P0.05),冬季牧草采食量最低。育成绒山羊春、夏、秋、冬牧草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45.85%、56.50%、50.44%、39.05%,成年绒山羊分别为50.50%、60.94%、55.52%、45.76%,四季之间差异显著(P0.05),冬季牧草消化率最低。  相似文献   

9.
采食量是放牧家畜生产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草地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夏季在甘南夏河分别选取不同生理类群(羔羊、1岁母羊、2岁母羊、3岁母羊、4岁母羊、羯羊和种公羊)的欧拉型、甘加型和乔科型藏羊各4只进行试验。采用二氧化钛指示剂法与粪氮指数法分别测定藏羊排粪量和牧草有机物质消化率,从而计算放牧采食量,并对特征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的平均放牧采食量分别为1031.93、834.59和956.15 g·d~(-1),乔科型藏羊放牧采食量显著(P0.05)小于欧拉型和甘加型藏羊。3个类型藏羊的每kg代谢体重采食量和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对夏河天然草地牧草的平均有机物质消化率分别为50.79%、47.22%和55.58%。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的平均排粪量分别为561.26、484.06和466.74 g·d~(-1),其中欧拉型藏羊的排粪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类型。试验在高寒地区天然草地研究不同类型藏羊的排粪量、有机物质消化率和放牧采食量,旨在为该地区放牧藏羊的科学饲养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探讨饱和链烷技术在典型草原自由放牧家畜中的应用,定量研究自由放牧绵羊食性及食量,于2004年6-9月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放牧样地进行试验,选择体重及体况相近、健康无病的二岁羯羊(内蒙古细毛羊×蒙古羊)60只,按体重(36.9±2.6) kg聚类分组,设置6种放牧率(0,1.33,2.67,4.00,5.33和6.67羊/hm2)的轮牧实验,绵羊采食量的测定选择放牧率为1.33,4.00和6.67羊/hm2的处理,试验开始,每只羊投喂1粒QSM饱和链烷缓释胶囊。食性测定选用全部的放牧率进行,同时辅助全粪法、扣笼法一同评价。试验期内定期收集试验地牧草样品及绵羊粪便样品,使用气相色谱分析牧草和粪样中的链烷含量,应用链烷技术估测放牧绵羊的排粪量、牧草采食比例和干物质采食量。结果表明,植物链烷模式存在种间差异,运用链烷技术估测的排粪量和实际测得排粪量差异不显著(P>0.05),放牧绵羊主要采食7~9种牧草,且不同放牧季节不同放牧率绵羊采食的牧草种类和比例不同,但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运用链烷技术结合扣笼方法可以估测天然草地自由放牧家畜牧草的采食比例、干物质采食量和排粪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牧草生长时期对草原放牧奶牛牧草采食量和营养摄取情况的影响,为优化补饲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饱和链烷烃技术测定了不同牧草生长时期(牧草生长幼嫩期、旺盛期和枯黄期)放牧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和干物质消化率(DMD),同时测定了牧草营养成分。参照中国奶牛饲养标准,分析了不同牧草生长时期奶牛营养盈亏情况。结果表明:与枯黄期相比,放牧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干物质消化率在牧草幼嫩期、旺盛期差异显著(P0.05);奶牛采食到的营养水平在牧草旺盛期和幼嫩期与枯黄期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参照奶牛饲养标准,在现行载畜量和放牧强度下,放牧奶牛干物质采食量都不能满足,营养需要不同程度缺乏,尤其是牧草枯黄期全部营养都不能满足需要。说明草原放牧奶牛采食量和摄取营养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准确掌握奶牛采食量情况对奶牛进行优化补饲和科学放牧管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采食量是放牧家畜生产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草地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夏季在甘南夏河分别选取不同生理类群(羔羊、1岁母羊、2岁母羊、3岁母羊、4岁母羊、羯羊和种公羊)的欧拉型、甘加型和乔科型藏羊各4只进行试验。采用二氧化钛指示剂法与粪氮指数法分别测定藏羊排粪量和牧草有机物质消化率,从而计算放牧采食量,并对特征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的平均放牧采食量分别为1031.93、834.59和956.15 g·d-1,乔科型藏羊放牧采食量显著(P<0.05)小于欧拉型和甘加型藏羊。3个类型藏羊的每kg代谢体重采食量和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对夏河天然草地牧草的平均有机物质消化率分别为50.79%、47.22%和55.58%。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的平均排粪量分别为561.26、484.06和466.74 g·d-1,其中欧拉型藏羊的排粪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类型。试验在高寒地区天然草地研究不同类型藏羊的排粪量、有机物质消化率和放牧采食量,旨在为该地区放牧藏羊的科学饲养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内蒙古四子王旗荒漠草原土壤—牧草—放牧绵羊生态系统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季节放牧绵羊体内矿物质元素的盈亏状况,评定矿物质元素营养限制因子。[方法]选取6只体况良好的体重为(39.65±2.25)kg的放牧蒙古羊母羊作为试验羊,测定该地区牧草嫩草期(6月)、生长期(9月)和枯草期(11月)放牧绵羊的体重、采食量、排粪量和排尿量;检测牧草3个生长时期草原土壤、牧草以及放牧绵羊血清中的7种矿物质元素(铁、铜、锰、锌、硒、钼、钴)含量;借助采食量模型预测放牧绵羊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的矿物质元素摄入量;利用代谢试验测定从粪、尿中排出的矿物质元素含量,计算放牧绵羊体内矿物质元素沉积量。[结果]放牧绵羊的体重和采食量在牧草3个生长时期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枯草期排粪量极显著(P0.01)高于嫩草期和生长期。草原土壤、牧草及绵羊血清中的铁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铁元素含量均不存在缺乏情况。枯草期牧草的铜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嫩草期和生长期,枯草期绵羊体内沉积的铜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生长期,并出现了负沉积。草原土壤、牧草以及绵羊采食和体内沉积的锰、钼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但两种元素不存在缺乏情况。嫩草期绵羊血清中的锌元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生长期和枯草期;草原土壤、牧草、绵羊体内沉积的锌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虽无显著(P0.05)差异,但存在缺锌的情况。草原土壤中的硒元素含量在牧草生长期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嫩草期和枯草期,嫩草期和生长期牧草中的硒元素含量低于正常水平下限,而枯草期牧草中未检测到硒元素;绵羊血清中硒元素的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处于正常水平的下限。草原土壤中的钴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低于标准值;枯草期和嫩草期绵羊体内沉积的钴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生长期。[结论]建议在该地区全年以适当形式为放牧绵羊补锌和硒元素,冬季或春季可适当补饲含铜和钴的微量元素制剂。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北方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人工草地,采取连续放牧(CG)、划区轮牧(RG)两种管理方式放牧苏尼特羊,用内源指示剂法研究放牧羊采食量、牧草干物质消化率,通过放牧羊体重、代谢体重预测牧草采食量。结果表明,划区轮牧羊只采食量显著高于连续放牧(P<0.05),其牧草干物质消化率与连续放牧差异不显著;由放牧羊体重(W)预测人工草地牧草日干物质采食量(DMI)时具有较高可信度,1岁龄、2岁龄、3岁龄羊预测模型分别为DMI=17.32W+60.15、DMI=35.82W-881.92、DMI=64.61W-2427.50。  相似文献   

15.
在以羊草和大针茅建群的山区草地上用食道瘘管样品,群落采摘样品,粪样和双样方样品对绵羊采食量和消化率测定和计算的结果表明,生长季内每只绵羊的日采食量为1545.19~1625.19克干物质,单位体重的日干物质采食量从第一期到最后一期表现为降低,放牧绵羊采食牧草的干物质,有机物质,粗蛋白质,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的消化率随生长的延长而下降,但牧草枯黄之前下降幅度不大。食道瘘管样的消化率比群落采摘样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放牧绵羊采食量,采用控制放牧试验,设置5个放牧处理,比较了差额法和粪氮指数法测定放牧绵羊采食量的结果。结果表明:绵羊采食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春季休牧能显著提高绵羊的采食量(P <0.05)。其中用差额法测定的最高采食量为34.8 g·d-1·kg-1,粪氮指数法测得的最高采食量为46.4 g·d-1kg-1。2种测定方法测定结果具有相同的趋势,粪氮指数法的测定结果显著高于差额法(P <0.05)。差额法测定的采食量和粪氮指数法测定的采食量间成指数相关,方程为y=1.1577e0.0628x(R2=0.677)。  相似文献   

17.
用饱和烷烃法对不同牧草时期放牧奶牛的采食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放牧奶牛在牧草幼嫩期、旺盛期、枯黄期3期的采食量结果分别为:绝对采食量为(11.54±0.66)、(13.83±0.55)、(5.75±0.32)kg/d,采食量在牧草旺盛期时达到最高.采食组成幼嫩期以苔草为主、旺盛期以隐子草为主、枯黄期以赖草为主,这与草场植物的生长和奶牛的喜好有关.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牦牛的采食当量,测定川西北青藏高原草甸区牧区成年母牦牛青草期放牧采食量(有机物质)。选用6头5岁空怀母牛作为试验牛,采用粪氮指数法用粪粗蛋白指数方程估测采食牧草有机物质消化率;用Cr2O3法估测日排粪量(干物质),预试期6d,收粪期6d,日喂药2次,日收粪3次,指示剂回收率100%(R1)和94%(R2);粪样按头按日测定干物质、有机物质、粗蛋白及铬含量。结果表明:日排粪量(干物质)2.82kg(R1)、2.66kg(R2);有机物质消化率74.6%;日采食量(有机物质)8.54kg(R2)、9.09kg(R1);采食量或排粪量与体重间无显著相关,体重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体重因素可能对同龄成年母牦牛青草期采食量无影响;与报道比较,有机物质消化率估测值偏高。  相似文献   

19.
农牧交错区不同牧草时期放牧奶牛采食量与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饱和烷烃法对不同牧草时期放牧奶牛的采食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放牧奶牛在牧草幼嫩期、旺盛期、枯黄期3期的采食量结果分别为:绝对采食量(kg/d)为11.54±0.66、13.83±0.55、5.75±0.32,采食量在牧草旺盛期时达到最高.采食组成幼嫩期以苔草为主、旺盛期以隐子草为主、枯黄期以赖草为主,这与草场植物的生长和奶牛的喜好有关.  相似文献   

20.
采用羊粪液代替瘤胃液的牧草干物质二级离体消化率和绵羊食道瘗管方法研究高山草原放牧绵羊采食牧草干物质消化率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在草地牧草生长的7月、8月、10月和1月,绵羊食入牧草(DM)消化率分别为61.00±1.96%,58.84±1.93%,51,40±0.84%和40.58±1.13%;同时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放牧绵羊食入牧草消化率限制因素综合分析认为:湿度、CP、NFE是影响消化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