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利用甘肃省2007年10月的逐日降水实测资料,初步分析了此次连阴雨天气过程的高空环流形势及水汽输送情况。得到了影响此次连阴雨天气的高空环流形势为两槽一脊型;水汽主要为南下的冷空气与北上的暖湿空气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汇合形成降水。  相似文献   

2.
2007年甘肃省连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甘肃省2007年10月的逐日降水实测资料,初步分析了此次连阴雨天气过程的高空环流形势及水汽输送情况。得到了影响此次连阴雨天气的高空环流形势为两槽一脊型;水汽主要为南下的冷空气与北上的暖湿空气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汇合形成降水。  相似文献   

3.
郭燕  黎晓辉  白林 《北京农业》2012,(33):132-133
运用NCEP在分析资料分析滇西地区10月6-10日秋季严重连阴雨天气期间环流形势及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本次连阴雨天气期间由于副高位置较偏东,势力较弱,孟湾南支槽缓慢东移,水汽通量矢量场显示本次过程以孟湾水汽输送为主,副高外围的水汽输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秋季连阴雨天气形成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谢亦峰  任敏  尚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603-8604
连阴雨雪开始前,高空形势有一次大的调整,实际上就是大气长波和超长波的剧烈转换,通常称为大气环流调整。通过对2006年11月连阴雨的时空分布和大气环流的特征,探讨了形成连阴雨的水汽、动力和热力学条件并结合659、5图预报指标,提前预报出此次连阴雨过程,为秋季连阴雨的中期天气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2009年初夏陕西关中陕南地区连阴雨的天气学、热力学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5月陕西初夏的连阴雨降水的特点是落区与时段较为集中,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连阴雨期间,欧亚上空高层中高纬环流先后经历了两槽一脊型和一槽一脊型2个阶段,亚洲中纬度地区多短波槽活动为连阴雨提供了冷空气来源;孟加拉湾南支槽活跃,副热带高压位置较常年偏北,南海的水汽通过副热带高压外围气流不断地输送到陕西中南部,是此次过程主要水汽来源;200 hPa西风急流在40°N附近稳定时,陕西大部分地区位于急流南侧的高空辐散区,对流层低层有低涡或低值系统在该区生成和维持,形成了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垂直环流机制,有利于该地区连阴雨天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李细生  汪坚胜  张华  肖妙妮  周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818-15821,15876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观测资料,对2012年1月13~22日和3月1~9日株洲出现的历史罕见的2次持续连阴雨天气过程发生时的环流形势、水汽及垂直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乌山阻高的形成有利于环流形势的稳定维持以及冷空气的堆积,而巴湖横槽的建立、维持和转竖可以看作湖南连阴雨开始和结束的预报关键点;2次连阴雨降水过程中水汽的源地和输送带有较大差异,3月份的这次过程更为复杂;垂直结构分析显示,2次过程中低层辐合中心和高层辐散中心基本垂直且与强降水区相对应,说明辐合辐散场的垂直配置有利于产生较强或较稳定的降水;而且高空急流的动量下传和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持续南侵也为湖南连阴雨的产生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宝鸡地区秋季连阴雨的气候特征及强连阴雨年的环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宝鸡地区自动气象站20:00—20:00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的NECP/NCAR提供的分辨率为2.5°×2.5°逐日再分析资料,使用多种统计方法得到宝鸡地区1984—2013年9—10月连阴雨的气候特征及强连阴雨年的环流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宝鸡9—10月连阴雨的年最大降水量为2003年的312 mm,其中有3年未出现连阴雨天气。从降水次数上看,以2次居多,共出现12年,且10月中旬出现的连阴雨的次数最多,为20次。连阴雨降水量和降水次数年际变化的线性趋势均呈上升趋势。1988—2005年连阴雨的总降水量基本为3年的周期,降水次数在1988—2002年为准4年的周期。强连阴雨的环流特征表明,200 h Pa上,在40°N附近等高线密集,表明有高空急流存在,宝鸡地区位于高空急流右侧,高空辐散,利于连阴雨的维持。在对流层中高层上,高度距平场在中高纬度地区存在一个"正-负"距平中心,另外在孟加拉湾附近为弱负距平区。强连阴雨的地面气压场呈现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有利于宝鸡地区连阴雨的产生。强连阴雨的主要水汽来源为孟加拉湾和南海。  相似文献   

8.
从高空环流形势演变和水汽通量特征等方面对2016年1月21—26日平阳县出现的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冷空气南下暴发造成温度大幅下降,但700 h Pa水汽与系统配合较差,没有出现降雪天气。同时对EC数值预报产品进行检验,以提高寒潮过程温度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和NCEP 1°×1°逐6 h再分析资料等对2018年1月3—4日和24—28日出现在安徽东部两次极端大暴雪过程的成因及动力、水汽热力、干侵入等结构演变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槽配合中低层低涡切变发展是形成暴雪的重要环流背景,700 hPa西南低空急流带是暴雪区主要水汽输送通道,异常的水汽通量大值中心与水汽通量散度中心相配合是产生极端强降雪的重要原因。从降雪机制看,1月3—4日暴雪过程属暖区冷流降雪,大气处于湿对称不稳定状态,暴雪区位于垂直方向上螺旋度正负值中心相叠置的区域中靠近下沉支的上升支气流中,且高低空急流耦合形成垂直方向上次级环流,高空槽后的强西北气流与高效率的水汽辐合输送相结合,降雪强度大;而1月24—28日属非典型性冷平流降雪,低层先有冷空气南下,干冷空气受底层抬升而直接降雪,过程相对冰面过饱和现象主要在低层,过冷水较弱,持续时间长。且两次强降雪过程中低空急流发生发展与高空急流周围正的涡度平流都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辐合强弱与降雪强度相对应。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五寨县2012年8月20-21日强对流暴雨过程从影响系统、高空环流、高低空环流形势,以及物理量场的分布状况方面进行分析。2012年7月21日五寨县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低层西南涡东侧与副热带高压西北侧间形成的西南急流为此次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五寨县处于水汽输送通道中心大值区的外围,强度虽有所减弱,但是水汽通量梯度仍较大,表明水汽输送较强。  相似文献   

11.
利用Micaps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2014年9月出现在华北南部山西晋城的一次罕见连阴雨天气过程,旨在提高对此类天气过程的预报能力。分析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且位置偏西、偏北是连阴雨期间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之一。西风急流在40°~48°N附近建立并稳定加强时,山西南部连阴雨维持,每一次急流中心加强都对应着降水的加强。高空西风急流使华北南部上空始终处于急流入口区右侧高空辐散区,不仅有利于该地区对流层低层低涡或低值系统的生成和维持,且起到抑制副高北抬并使其稳定的重要作用。本次连阴雨过程是强盛、稳定的副高和第15号台风"海鸥"、中低空切变、850hPa偏东气流和地面冷高压等天气系统共同影响造成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副高外围的偏南暖湿气流的输送。降水过程后期,在台风"海鸥"和副高之间形成了一条狭长的水汽输送带,将南海的丰沛水汽向华北南部输送,对这次降水过程起到了增幅作用。与华北南部盛夏暴雨相比,秋季暴雨区垂直对流明显比夏季偏弱。此次连阴雨的性质主要以稳定性降水为主。  相似文献   

12.
酒泉市强降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6年3月8—9日,位于河西走廊西部的酒泉市出现较强的降雪天气,其中玉门和肃州区达到大雪标准,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欧洲数值预报中心分析场等资料,对此次强降雪天气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此次酒泉市强降雪的环流形势为横槽南压型,在500 h Pa高空,中亚存在发展的高压脊,脊前冷槽位于贝加尔湖附近;700 h Pa高湿区位于北疆沿天山一带,地面系统冷高中心均位于萨彦岭地区,高空地面系统配合较好。涡度场和垂直速度场的演变表明,强降雪天气出现时段区域内有较强的上升运动,大气层结处在不稳定状态下,为产生降水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条件;水汽通量散度的演变可以看出,在酒泉上空水汽聚积,为强降雪天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13.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Micaps资料、高空探测资料和观测资料,对2015年4月6~9日持续连阴雨天气过程发生时的环流形势、水汽及垂直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这次连阴雨过程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从形势上分析,这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冷锋和南支槽;乌山阻高的形成有利于环流形势的稳定维持以及冷空气的堆积。地面冷空气呈东路不断渗透南下影响九江地区,导致该地区气温持续偏低,出现倒春寒。此次过程冷空气以中路路径为主,冷空气从蒙古经我国华北补充南下,冷锋在南岭停留3d后南移出海,贝加尔湖以西的高压脊稳定维持,为低涡后部冷空气南下提供通道,使得冷空气可以持续下滑至江南,形成倒春寒。垂直结构分析显示,这次过程中低层辐合中心和高层辐散中心基本垂直且与强降水区相对应,说明辐合辐散场的垂直配置有利于产生较强或较稳定的降水;且高空急流的动量下传和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持续南侵也为湖南连阴雨的产生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常规资料和NCEP/NCAR2.5°×2.5°再分析日平均资料,分析了1993年11月6—12日南四湖地区秋季连阴雨期间环流形势及物理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连阴雨期间,大尺度环流相对稳定,乌拉尔山附近有低压环流建立,贝加尔湖高压脊与其南部蒙古到河套低槽呈现反位相结构,有利于冷空气从偏西路径影响南四湖地区。500 h Pa低槽不断东移、低空切变维持是造成此次连阴雨降水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热带气旋的频繁活动,沿副高西侧的西南暖湿气流北上到达山东,为南四湖地区源源不断地输送水汽,为连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水汽和不稳定能量。  相似文献   

15.
冉津江  齐玉磊  龙治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9):162-166,174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采用中尺度分析和物理量诊断方法,对2014年9月持续13 d的连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 h Pa中高纬度大气环流不断经向发展,脊前的西北气流为连阴雨提供了冷空气,副高和台风"海鸥"相继为四川盆地输送暖湿空气;中低层出现西南涡和切变线,有利于降水产生;前期由副高边缘提供水汽输送,动力热力条件较好,产生较强的不稳定性降水;后期由台风外围云系输送水汽,水汽条件相当,但动力热力条件较差,产生较弱的稳定性降水。  相似文献   

16.
甘肃玉门2012年“6.5”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FY-2C卫星云图、自动站降水等资料,对2012年6月5日发生在甘肃省玉门地区的1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对高空天气形势、物理量场以及卫星云图等数据,从不同角度对此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00h Pa"东高西低"型环流形势为此次暴雨的发生提供了较好的环流背景;(2)河套西部的闭合性反气旋致使西方冷空气不能快速东移出玉门市,在玉门地区上空长时间滞留,为暴雨天气的产生提供了较长时间的气流辐合上升运动;(3)高原槽的移动使高原到玉门市南部一线维持一支西南气流,以及"河套小高压"南侧维持的东南风,这2支水汽通道为暴雨区输入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形成了较大的水汽通量,导致整层的空气接近饱和,从而为此次大暴雨天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17.
赵奎锋  胡启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499-4501,4512
利用常规探空资料、NECP再分析资料、卫星红外云图资料等,通过天气学分析及动力诊断分析对2009年7月10~11日安康、商洛一次大范围暴雨过程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发生在"两槽一脊"的环流背景下,高原上低槽东移,副高维持在长江地区以及低层多低涡活动等是产生暴雨的主要环流形势;低层"人"型切变有利于水汽在暴雨区堆积,水汽通量在700 hPa表现好但聚集程度微弱,850 hPa雨区附近水汽剧烈辐合,弥补了水汽输送较弱的不足;高层辐合较弱,但850 hPa强辐合层产生的上升运动十分有利于将水汽输送到高层;暴雨落区附近K指数维持在36℃以上,大值出现时间比强降水发生时间提前,提前时间与80℃θse高能轴出现时间有关;TBB云图表明雨区上空锋面云系中不断有对流单体生成与消失,配合上有利的水汽和动力条件,从而产生暴雨。  相似文献   

18.
选取抚顺地区2018年10月9日、28日2次冷涡天气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高空环流背景、地面形势以及水汽条件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2次天气过程预报员均出现漏报现象。通过对2次过程的天气形势分析以及数值预报检验,发现欧洲中心细网格(数值预报)对于高空冷涡配合地面倒槽产生的降水预报时间比实际降水时间延迟;对冷涡后部配合地面低压产生的降水预报时间比实际降水提前。预报员主观预报出现漏报的原因主要缘于对冷涡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机理及结构认识不足,对水汽、抬升等关键降水要素缺乏合理的预报订正经验。  相似文献   

19.
利用Micaps资料通过环流形势、物理量要素等方面对2016年吉林省春季一次大范围暴雨成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 h Pa南、北2支高空急流、500 h Pa冷涡和东部阻高、地面强气旋是此次暴雨发生的主要环流形势,850 h Pa偏东、西南2支急流为此次暴雨发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吉林中部水汽通量散度负值区为暴雨主要发生落区,东部阻高导致降水时间较长是出现暴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2003年长江流域梅雨过程强降水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一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233-17235,17239
利用2003年6月21~29日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了这一时间段内各层的大尺度大气环流特征以及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等与降水有关的物理量,并对这些物理量对此次降水过程的不同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此次梅雨异常偏强的原因。结果表明,在2003年梅雨期间,在对流层中低层,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有一很强的低空西南风急流,低空急流造成的低层辐合上升气流中将有对流发展,导致水汽大量凝结产生暴雨,凝结潜热的释放又使低层气压降低,南高北低的气压梯度更大,偏南气流加速更快,导致低空急流的维持,也使得暴雨长时间维持;在500 hPa气压面图上,中高纬地区呈现出典型的双阻型环流形势,即乌拉尔山地区和鄂霍茨克附近均被强大的阻塞高压所控制,2个阻高之间是一宽广的西风槽;200 hPa,南压高压作为大气对流层高层最重要的系统在这段时期内基本保持稳定,且高压中心基本与暖中心对应;南压高压的位置使得对流层高层的整个长江流域特别是中游和下游地区有明显的辐散气流。对水汽输送和水汽的辐合辐散的状况分析表明,长江流域是该时期全球范围内水汽汇的一个高值中心,且水汽通量大值区和水汽辐合区与降水大值区基本一致;夏季印度风环流和东亚夏季风是向江淮流域输送水汽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