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我厂 1998年自然选育出姬菇姬容 1号 (Pleu rotusclongatpes)新品种 ,1999年给栽培户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批发市场最高价 4 - 5元 /kg ,深受消费者欢迎。经 2年栽培表明 ,该菌株适应范围广 ,遗传性状稳定 ,出菇转潮快 ,抗杂能力强 ,耐运输保鲜期长。1 形态特征 该品种菌丝洁白细密 ,生长整齐 ,旺盛。子实体丛生 ,菌柄粗壮中实白色 ,长 3~8cm ,直径 1~ 2cm ;菌盖深灰色直径 1~ 2cm ,味嫩无胶质 ,前三潮生物学效率稳定在 2 0 0 % ,采收后5~ 7d不变质 ,商品性好。因该品种采收时根本不存在孢子 ,所以对人体…  相似文献   

2.
我市棚式栽培食用菌比较普遍,本文主要介绍棚式栽培金针菇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 菌丝迟迟长不满不能解袋出菇 1.1 主要原因 ①菌种用量少。②菌丝长到2/3时,因袋内氧气不足,影响了菌丝的长速。③发菌期培养温度不适或袋料过干、过湿或污染严重,影响了菌丝的正常生长,延长了菌丝生长期。 1.2 处理办法 ①接种量7%~8%增加到10%~12%。②菌丝长到1/3时,把扎口解开,增加向袋供氧气,加速菌丝生长。③发菌期保持菌袋温度19~20℃,保证含水量70%,争取30~35天让菌丝长满袋。④把杂菌污染处理在最佳的状态,一是在拌料时每100kg培养料加入50%的多菌灵0.01%,生石灰2%~3%,石膏1%,充分搅拌均匀;二是进行熟料栽培,把料袋装锅在100℃下灭菌8~10小时;三是把全部接种用具放入接  相似文献   

3.
鲍鱼菇袋栽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鲍鱼菇是一种夏季高温季节发生的菇类。肉质肥厚 ,菌柄粗壮 ,脆嫩可口 ,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现将其袋栽技术介绍如下。1 栽培季节 鲍鱼菇菌丝生长温度以 2 0~ 2 3℃之间为宜 ,最适宜的温度为 2 5~ 2 8℃ ,子实体适宜的温度为 2 7~ 2 8℃。根据这一特性一般安排在 5~ 10月份为宜。一般 5~ 7月出菇多 ,产量高。 8~ 10月栽培产量会低些。我厂一般在 2月初接母种(15d) ,2月下旬接原种 (4 0d) ,4月初接栽培种(30d) ,5月初接栽培袋 (30d) ,6月初栽培管理。2 原料与配方 适宜栽培鲍鱼菇的农产品下脚料很多 ,本厂采用的配方为 :棉籽…  相似文献   

4.
余传生 《食用菌》1994,16(2):10-11
在平菇生产中,有时因选种不当和栽培不慎而造成发菌期培养料大面积污染或减产,甚至失败。为了保证栽培成功,现将本站几年来大面积推广的几个平菇优良菌株的主要特性及袋栽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一、菌株特征特性 (一)新依1号 1992年从山西引进,属广温型,菌丝生长温度10~35℃,最适22~25℃,子实体形成  相似文献   

5.
pH值对三种珍稀食用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利用常规栽培设施和生产操作管理技术 ,对不同p H值对茶薪菇、杏鲍菇和阿魏蘑的制菌袋污染率、菌丝生长及产量、质量的影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p H7~ 7.5茶薪菇、杏鲍菇和阿魏蘑菌丝生长最快 ,菌袋污染率最低 ,产量最高 ,p H值低于 5 .5或高于 8.5菌丝生长缓慢 ,对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 p H值低于 6,菌袋污染率极高 ,p H值高于 8.5菌袋污染率几乎零 ,但 p H6~ 7比 p H7~ 8可提早一个星期出菇  相似文献   

6.
香菇半熟料开放式菌块栽培和地床栽培在东北地区已推广应用多年 ,一直是该地区香菇生产的主要栽培方式。这种方式具有低温发菌 ,开放接种与管理和菌种量大等主要特点。近几年来 ,其发菌原理在袋制三级种技术上也开始有所应用。使袋制三级种技术较传统方法有较大改进。该项技术措施克服了传统方法中培养温度较高 ,生产期长 ( 55~60d) ,菌龄上部偏长 ,下部偏短 ,上部菌种老化中下部菌种缺氧 ,菌种生活力差等缺点。使操作简单易行 ,节省燃料 ,菌丝洁白 ,粗壮 ,长势旺盛 ,菌龄上下、内外一致 ;发菌速度快 ,周期短 ,污染率显著降低。该制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庆利 《食用菌》2007,29(4):61-61
平菇在发菌培养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由于菌袋隔氧使袋内菌丝萌发后受到抑制,导致杂菌增加,使生料栽培成功率大大降低。为了使菌袋尽早发满菌,在发菌过程中用针刺微孔来增加氧气促进菌丝生长,但用手拿针刺孔速度慢,不易操作。笔者在作生料栽培时用针制做了一个器具,使用方便快捷,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2021,(3)
目的:为探索真姬菇液体菌种的最佳接种菌龄。方法:试验采用9种菌龄液体菌种,以培养948 h木屑菌种为对照。结果:9种菌龄的液体菌种接种栽培袋,菌丝长满袋时间比对照快5~11 d,菌龄114 h、138 h、162 h菌种接种后菌丝生长最快,菌丝满袋比对照快11 d;接种菌种菌龄89 h的栽培袋A级菇鲜菇产量最高,为445 g/袋,比对照提高10.7%,品质好。综合考察液体菌种接种后菌丝长速长势,鲜菇产量及品质,确定真姬菇液体菌种菌龄控制在89 h为宜。  相似文献   

9.
刘勤  王尚堃  王汝长 《蔬菜》2004,(1):28-28
一、发菌后期菌丝生长缓慢,迟迟不满袋1.原因(1)袋内透气性差,缺氧,多见于培养料含水量过大,料碎袋实或袋两头扎口太紧。(2)温度偏低,菌丝生长慢或停止生长。2.对策(1)配料时调节料水比为1∶(1.3~1.4)。碎料与颗粒料混配,装袋不要过实。菌丝长入料面3~5 cm时,将袋两头扎绳解开,松动袋口,透入空气,或采用针刺孔通气补氧。(2)保持适温培养,培养室内温度一般不应低于18 ℃,以22~24 ℃为宜。二、菌丝未满袋就出菇1.原因 秋季栽培偏晚,菌丝培养温度过低(低温刺激出菇)。2.对策 根据各地月平均温度适时栽培,确系低温栽培的,要加温培菌,发菌温…  相似文献   

10.
韦文添 《蔬菜》2007,(12):23-24
食用菌的菌种生产和袋栽(熟料栽培)是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培养特定菌类的过程。培养材料通常带有许多的微生物,在接种前要求培养基或培养料处于无菌的状态,接种后还要给予一定的生长条件,进入食用菌菌丝的培养期(发菌期)。由于自然界中,微生物广泛存在,且繁殖速度快,在菌种生产过程及袋栽发菌期间,稍有不谨就会造成菌种污染或菌袋污染,从而影响菌种的质量、导致栽培失败。  相似文献   

11.
紫君 《中国食用菌》2003,22(2):31-32
袋栽草菇是在袋栽平菇技术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方法 ,袋栽草菇产量稳定 ,方法简便 ,产菇快 ,一般播种后 10d左右可采收。1 草菇的生长条件1 1 营养 草菇能利用多种碳源 ,其中以单糖最好 ,双糖次之 ,多糖再次。单糖和双糖促进菌丝生长迅速 ,多糖能促使草菇菌丝生长健壮 ,增加抗逆性。草菇能利用有机氨、铵态氮。在实际栽培中 ,要使用优质、足干、金黄色的稻草。1 2 温度 草菇属于高温型菌类 ,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 2 0~ 4 0℃ ,最适宜的温度为 32~ 35℃ ,低于 2 0℃生长极微弱 ,10℃停止生长 ,呈休眠状态 ,5℃以下或 4 5℃以上菌丝很…  相似文献   

12.
从野生朱红密孔菌子实体组织中分离获得朱红密孔菌纯菌丝,研究了温度、培养基pH值和含水量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朱红密孔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培养基最适pH值为7.0,最适含水量为60%~65%。用木屑和麸皮为培养料人工栽培朱红密孔菌,在培养料上菌丝发满菌袋时间为26~30d,原基形成至子实体成熟时间约为32d。  相似文献   

13.
香菇9608菌株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菇 96 0 8菌株是西峡县食用菌科研中心 ,经过三年时间 ,选育成功的一个高产优质菌株。 1996年在我县大面积栽培表明 ,该菌株具有适应性广 ,抗霉能力强 ,耐高温 ,发菌速度快 ,袋栽成功率达95 %以上 ,春季制袋 18cm× 5 5cm的筒袋经 4 5天左右可长满菇袋。经过炎热夏季 ,10  相似文献   

14.
国平2号是我菌协专家小组从国平1号平菇的一变异菌株中经组织分离选育出的一个黑色优良新菌株。经2年的多点栽培实践表明,其生物性状稳定,抗杂力强,发菌快,转潮快,出菇早,菇形美观,口感风味好,耐高温,韧性好,耐运输,菌盖色黑亮丽,产量高,市场俏销,是春、秋季平菇栽培的一个优良品种。一、形态特征菌丝生长粗壮浓白,爬壁力强,生长速度快,接种后5~7天菌丝长满管。早秋发酵料袋栽,菌丝15~17天满袋,18~20天现蕾,转潮4~6天。菇体蓝黑色,袋栽子实体丛生大朵、肉厚,菇盖直径8~24cm,柄长2~3cm…  相似文献   

15.
透气培菌袋应用于香菇栽培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自行开发的透气培菌袋在香菇栽培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总结,与常规培菌袋相比,用透气培菌袋栽培,改善了袋内菌丝的发育环境,菌丝生长速度快、子实体增产20%以上,同时省去刺孔通气环节,起到简化栽培工艺、省工省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每袋播种量70 g、50 g和30 g接种,不同播种量对香菇菌袋发菌和出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接种量,对于菌种块菌丝萌发和菌丝体生长速度影响不大;但对菌袋污染率、菌丝满袋时间和出菇产量有一定影响。综合分析,以每袋50 g播种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方芳 《中国食用菌》1995,14(4):32-33
熟料菌袋的快速发菌新技术方芳(江苏省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210042)菌丝体生长阶段,在温度适宜的件条下,菌丝长生的快慢主要取决于菌袋内氧气的含量,即菌袋的通气情况。菌袋内通气不畅,Co_2浓度太高,一般菌丝长至袋子的1/3不再向下生长。并且对菌丝的...  相似文献   

18.
秋冬香菇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8~10月,浙江省各地气温偏高,湿度偏大,对常规秋冬香菇生产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接种成品率普遍较低。许多菇农通过2~3次翻堆,使原本属于同一批次的菌棒,被分成了几个批次,既延误了生产季节,又给生产管理带来许多麻烦,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损失。根据当前生产实际,秋冬香菇应特别注意做好管理,避免因季节延误造成生产损失。1分别视菌棒的不同情况翻堆翻堆的目的是使菌袋的光照、空气和温度均匀,促进发菌平衡。翻堆时结合解套袋口、脱套袋、刺孔通气等措施可加快发菌速度。由于翻堆延误生产季节,应增加菌棒的翻堆次数。菌袋在菌丝培养阶段宜翻堆3~4次。翻堆可以与检查杂菌结合进行,第一次一般在接种后7~10天,以后可隔10~15天进行一次。随着发菌范围扩大,呼吸作用增强,要注意散堆和通风换气,并视天气情况调整堆形,降低堆叠层数。翻堆时不要随意丢弃污染菌棒。对于后期感染杂菌的菌棒,只要香菇菌丝生长尚占优势,就可保留,以减少损失。对于接种孔感染黄曲霉、毛霉、根霉的,只要香菇菌丝萌发良好并深入料内,仍可继续保留,香菇菌丝覆盖这些杂菌后亦能正常出菇。感染菌棒脱袋时,可切去杂菌污染部分,保留有香菇菌丝的部分,用竹签、木签把它们连接起来,再排...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杭州地区珍稀食用菌姬菇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生产上普遍存在姬菇品种单一、产量不稳、品质欠佳等问题,菇农们迫切希望寻找出适合本地栽培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主栽品种。2008年,我们引进了4个姬菇新品种,与杭州市余杭区虹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组织分离的黑姬菇菌株进行品比试验,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菌株。姬菇3108、冀农11号(江苏江都天达食用菌研究所)、姬菇新39(杭州石桥菌种场)、姬菇8号(江苏高邮科学食用菌研究所),以黑姬菇为对照。(2)培养料配方。棉籽壳92%、麸皮5.6%、进口复合肥(N∶P∶K=15∶15∶15)0.4%、石灰2%,料水比1∶1.35。1.2试验方法试验在杭州余杭虹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中的大户陈土云食用菌栽培大棚内进行。采用常规常压灭菌,冷却接种,在自然条件下发菌生长。各参试菌株经纯化分离后得首代母种,接5瓶原种,用袋栽法继续扩繁栽培种。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每小区规模30袋,设黑姬菇为对照。用生物统计法计算各菌株生物学效率。(1)菌丝生长速度测定。在接种箱内将大小相同的菌种接到灭过菌的菌包中,将菌包放在发菌室内室温下发菌,记录菌种块的萌发时间,测定24小时菌丝...  相似文献   

20.
鲁林胜 《食用菌》2002,24(4):42-42
袋栽平菇接种后一般需 2 5~ 30天菌丝才能长满袋 ,发菌时间越长感染杂菌的机会就越多 ,生产周期也较长。为了缩短发菌时间 ,减少杂菌污染和加快出菇时间 ,提高经济效益 ,笔者试验成功了一种简易快速发菌法 ,现向菇友们介绍如下 :培养料 (熟料 )装袋后 ,采用两头接种。在料袋的两头先后用尖棒 (直径 2~ 3cm、长约 30 cm)从袋头的中心分别打洞 ,深度为料袋的一半以上 ,然后向棒孔中播入适量菌种 ,在袋头的料面也放少量菌种 ,套好颈圈并把袋口拉紧 ,用一层纸和橡皮筋封口 ,再将另一头以同样方法接好种 ,即可发菌。发菌要根据气温情况排袋。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