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不发情母猪无性欲、拒绝公猪的爬跨。不发情的原因大致有:1.1体成熟而性未成熟或性成熟而体未成熟外种母猪的初配年龄及体重:8~10月龄开始初配,体重应达到90~100kg以上。1.2年老体衰种母猪的最佳使用年限为3~3.5年以后随年龄的增长繁殖率逐渐下降。1.3生殖器官的疾患生殖器官畸形(如阴唇不发育、细小,阴门、阴道、子宫、卵巢等结构发育不良)、卵巢萎缩及硬化、持久黄体、卵巢囊肿、卵巢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子宫积液、积脓、积尿以及宫颈炎、阴道炎、子宫驰缓等。1.4危害繁殖力的传染病,也是造成不育的重要原因如:猪瘟、丹毒、乙…  相似文献   

2.
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免疫抑制和反式激活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奶牛突然停止采食,惊恐不安,摇头缩颈,伴有吞咽和逆呕动作。当阻塞物发生在颈部食道时.局部突起,形成肿块,触诊可摸到阻塞物。当胸部食道阻塞时病畜疼痛明显,可用胃管探查确定阻塞部位。初期无明显全身症状,随病期延长可出现眼窝下陷、皮肤弹性下降等脱水现象。如继发严重瘤胃臌气,可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症状。  相似文献   

4.
1乏情 乏情俗称不发情,是指青年母猪6-8月龄或经产母猪断奶15d后仍不发情,其卵巢处于静止状态,非病理性的无周期活动的生理现象。  相似文献   

5.
2003年5月甘肃省肃南县雪泉乡14户牧民共饲养绵羊1778只,产羔1211只,成活1038只,死亡173只,死羔占产羔数的16.67%。其中2户较为严重,死亡羔羊均达40只,分别占产羔数的53.33%和38.33%。  相似文献   

6.
用平板凝集反应诊断布氏杆菌病的判定标准,有关的书籍记载中是一致的,似乎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现行判定标准有提出商榷的必要。现行的判定标准规定,对牛、马、骆驼等大家畜,在判定阳性时是以O.OZmlJ血清量出现“++”或以上凝集现象为标准,而判定疑似时却以O.O4mL血清量出现“++”或以上凝集现象为标准;对绵羊、山羊、猪等中家带在判定阳性时,以O.O4mL血清量出现“++”或以上凝集现象为标准,而判定疑似时,以0.08mL血清量出现“++”或以上凝集现象为标准。同样是对大家畜,在进行阳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奶业,奶牛的饲养量逐年增加,而牛的流产一直是奶牛饲养的突出问题。在国内,牛场每年定期对布氏杆菌病、牛病毒性腹泻病等牛场内易流行的疫病进行血清学检查,作为判定流产的依据。但如布氏杆菌病等可导致牛流产的疫病在奶牛场内已经很少发生,可是奶牛流产现象还是时有发生,且比例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8.
概况:花溪区洛平村奶牛饲养户熊光亮2003年3月下旬从小河厂区附近农户家中购进已孕6个月的2胎牛3196号,体重400kg。购前牛只已不食,拉稀,畜主以无力治疗为由,廉价出售给条件较好的农户救治。我们接受了购牛户的请求接触这一病例。  相似文献   

9.
1基本情况2005年9月中旬门源县皇城乡引进肃南皇城种羊场高山细毛羊1000余只,到2006年1月中旬出现绵羊死亡现象,死亡率达8.3%。  相似文献   

10.
2004年5月初,商洛市某商品猪场发生新生子猪发病死亡现象。发病猪主要以皮肤出现溃烂、白色脓泡和败血症为主要特征,以经诊断为链球菌病,随即制定并采取了综合防制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一、发病情况 2007年5月中旬,山东省嘉祥县某乡镇养殖专业村部分养殖户饲养的商品蛋雏鸡出现不明原因的死亡现象,鸡只死亡主要集中在出壳后的2~4天。在近8天的时间内.各养殖户饲养的10000多只雏鸡先后死亡1000多只,引起了养殖户的恐慌,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2.
夏季,气候炎热,鸭只易发生中暑和热应激现象,而且,由于高温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孳生和繁殖极易导致鸭病的发生。此时,做好鸭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为使炎热夏季肉鸭正常健康生长,应做好以下几点:1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夏季气候炎热,采取防暑降温措施,防止鸭群发生中暑及热应激是此阶段的饲养重点。1.1鸭舍及运动场遮阳鸭舍及运动场周边种植绿色蔓藤植物或搭遮荫棚,荫棚面积按10只鸭/m计算,也可在外屋顶上刷白灰。建造高而宽敞的鸭舍,也可减少太阳辐射。1.2采用通风设备,加强通风鸭舍门窗敞开,使鸭舍内空气对流,加大通风量。有条件的可安装排风扇换气…  相似文献   

13.
炎热夏季高邮鸭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季,气候炎热,鸭只易发生中暑和热应激现象,而且,由于高温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孳生和繁殖,极易导致鸭病的发生。此时,做好高邮鸭高产青壳系鸭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为使炎热夏季鸭正常生长,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1发病情况2004年10月份,广西柳州市沙塘镇某养鸡场饲养的2 500羽杂交花毛乌鸡,从3日龄起,在育雏保温阶段出现断断续续发病、死亡现象。病鸡表现呼吸困难,精神不振,低头闭眼,呈昏睡状态。粪便白色或黄绿色,稀薄,有腥臭气味,肛门下方的绒毛浸湿硬结并粘有污粪;病雏食欲较差或拒食  相似文献   

15.
2006年8月,黑龙江密山市某梅花鹿场发生了急性传染病并有鹿陆续死亡,经调查连日来阴雨连绵,空气潮湿阴冷,有多头年龄不等的梅花鹿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呼吸困难,食欲废绝,严重者伸颈张口呼吸。以后周围的其它梅花鹿场也陆续出现异常和死亡现象,采取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雏鸡呋喃西林中毒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呋喃西林是一种杀菌能力很强的药物,在养鸡业中,常用于防治鸡病。但对鸡有很强的毒性,特别是对2周龄左右的雏鸡更为敏感。笔者从2000年以来,多次在养鸡专业户饲养的雏鸡中,遇到呋喃西林中毒现象,通过救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1大群鸡症状刚发病时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量稍有减少,饮水量增加,同时粪便以白色稀便为主。一些有养殖经验的养殖户投喂健肾药后,粪便颜色稍有缓解,死亡量不大。发病三四天后开始出现有缩头死亡现象,此时死亡多以腹水症状为主。正因为鸡死亡量出现的很慢,并没有引起养殖户过多的重视,基本在应用肾药几天后,开始出现死亡,死亡鸡只仍是以腹水为主。  相似文献   

18.
时至三月,又到了口蹄疫病春季集中防疫的时间。为了正确处理口蹄疫疫苗注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反应现象,保障春季防疫顺利开展,笔者总结了多年来临床上常见的几种反应现象,并根据个人体会提出了几点处理方法,希望对基层防疫工作人员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痢菌净”的成分是乙酰甲喹,属于新型抗菌药,为喹嗯啉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菌和抑菌作用,常用于禽霍乱、沙门氏菌病和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本品对哺乳动物较为安全,对禽类较为敏感,在使用过程中易导致中毒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20.
刘彬  李恺 《北方牧业》2005,(18):18-18
<正> 2005年7月份,河北省迁西县尹庄乡养殖户宋某饲养的1400羽商品蛋鸡出现发病率低,但死亡率近100%的连续零星死亡现象,来我处诊治。经过投药3天,鸡群死亡率降至零。现将诊治过程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