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峰 《中国茶叶》2006,28(4):7-8
江西省婺源县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也是我国最早产茶的地方之一。婺源县在2005年7月1日正式启用了“婺源绿茶”原产地证明商标,要求全县茶叶企业今后统一使用“婺源绿茶”商标,其主打品牌“婺源茗眉”也于同年10月1日上市。从此,“中国茶叶之乡”婺源县告别了无统一商标,无主打品牌的历史,进入了一个以统一品牌为抓手,全面振兴茶业经济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正>一、基本情况江西婺源是中国茶叶之乡,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茶业是婺源传统特色产业、富民产业、朝阳产业。近年来,婺源县因势利导,调整茶叶产业结构,提出"大力发展有机茶产业,全力抓好婺源绿茶品牌整合,引导茶产业向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加快茶产业从资源经济向品牌经济、产茶大县向茶业强县转变",把茶产业发展定位"有机"高度,推进经济新常态下的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婺源县产茶始于晋而盛于唐,悠久的历史,优越的地理环境条件,奠定了“婺源绿茶”的优秀品质和产业地位。2007年,婺源成功举办了“婺源绿茶杯”中国·江西首届茶叶博览会,“婺源绿茶”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县、乡财政扶持茶产业资金突破千万元大关,引进外资达3.16亿元,4家茶叶外贸企业挤进江西省农副产品创汇50强;当年发展标准化良种茶园1万亩,涌现出了一批“万亩茶乡,千亩茶村,百亩茶户”;实现茶业产值3.9亿元,  相似文献   

4.
潘水源 《茶叶》2004,30(2):121-121
婺源县委县府于5月1日至1 5日举办第一届婺源国际茶文化节。婺源地处中国绿茶的金三角地区,种茶、制茶已有1 2 0 0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有“茶乡”之美誉。目前婺源县经营茶叶的个私企业已逾两百家,其中从事无公害茶生产经营并且年产值5 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30家,年产值1 0 0 0万元的企业有2家,婺源有机茶在欧盟市场占据70 %以上的份额。本届茶文化节以“展茶乡风采,会四海宾客”为主题,有百余家厂商来婺源展销茶叶产品,众多来自法国、韩国、日本、新加坡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茶文化专家欢聚婺源,共商茶事。茶文化节期间,举办了茶乡风情文…  相似文献   

5.
《茶世界》2008,(12)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批准对江西婺源绿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范围为婺源县现辖行政区域。婺源是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之一,产茶历史悠久,婺源绿茶品质优异,以其香味醇厚,美味爽口而久负盛名,在全国的有机茶中,婺源绿茶的出口量和出口创汇额都名列前茅。2006年,婺源县制订了《婺源绿茶》系列江西省地方标准,结束了婺源绿茶生产缺少统一标准的历史,使婺源绿茶产品的总体质量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6.
婺源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婺源是中国绿茶之乡,茶产业是婺源的传统特色产业。2006年,全县茶园总面积13.77万亩,茶叶总产量5800吨,茶业总产值3.08亿元。本文将对国内外茶叶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判断婺源县茶产业发展机遇和威胁,通过对婺源县茶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判断婺源县茶产业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从而对婺源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叶》2011,(5):38-38
4月20日,为期3天的2011中国(北京)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茶博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来自国内外的百余家参展商带来西湖龙井、婺源绿茶、普洱等品种的茶叶供参观者挑选、品尝。图为参展商在茶博会上向顾客介绍茶叶。  相似文献   

8.
婺源是我国的绿茶大县,婺绿也是优质绿茶产品。本文在分析婺源茶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婺源茶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产业优势和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婺源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近日,从江西省农业厅获悉,经公示,狗牯脑、婺源绿茶、庐山云雾等5个品牌成为江西茶叶省级重点整合品牌,省政府今年整合1亿元涉农专项资金对这5个茶叶品牌进行重点整合和扶持。据悉,此次茶叶品牌整合是依托江西省现有名优茶叶品牌,选择有品牌基础、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茶叶品牌,集中力量从品牌宣传、创新研发、标准制定、质量监管、生态  相似文献   

10.
《茶世界》2018,(7)
正六月流火茶飘香,共聚京城迎盛会。6月22日,为期4天的"2018北京国际茶业展2018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展2018梧州六堡茶文化节"在北京展览馆正式拉开帷幕。江西23家代表性名茶企业抱团发力,庐山云雾茶、婺源绿茶、狗牯脑茶、浮梁茶、宁红茶等"四绿一红"茶叶  相似文献   

11.
正"七杯香"婺源绿茶为新研发的产品,是易生产推广、适宜大众消费的有机绿茶。外形颗粒紧结重实,色泽深绿油润;香气栗香透兰,七泡留香;滋味鲜爽醇厚,回甘馥郁;叶底柔软肥厚,翠绿匀整。本文从鲜叶标准、杀青到提香、入库等进行全面技术规范,为提升婺源绿茶品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西地处全国绿茶金三角产区,产茶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据《庐山志》记载:东汉时,庐山僧侣劈岩削谷,取诸崖壁间栽种茶树,焙制茶叶。到了唐代,江西茶叶生产得到空前的发展,饮茶之风也极为盛行。当时江西浮梁、婺源一带不仅是著名的茶叶产区,还是重要的茶叶贸易集散地。宋代江西进入茶叶生产飞跃发展的时期,江西的年产茶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宋史·食货志》谈到东南各地六十六州二百四十二县中的紫笋、阳羡、日铸、谢源、黄龙、双井六个极品名茶,江西就占有一半。江西的婺绿、饶绿、浮红、宁红、遂川狗牯脑、庐山云雾、井冈翠绿、宁都小布岩茶等均为茶中珍品,在国际茶叶贸易中享有较高声誉。  相似文献   

13.
正江西省婺源县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是中国茶叶之乡、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婺源茶叶曾获得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和1999年昆明世博会金奖,是中国名牌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3年,婺源县提出了坚定不移地以发展有机茶为方向,打造"中国有机茶第一县"的茶业发展战略。2014年,该县茶园面积11734hm~2,其中有机茶园2000 hm~2,绿色食品认证茶园7334 hm~2,生产茶叶1.35万t,实现茶产业系列产值22亿元,出口创汇45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4.
名优茶的发展已经成为茶叶发展的大方向,成为茶业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元素。大叶种绿茶,由于其品种特性和消费者的惯性认识,其发展相对其他茶叶的发展一直略显滞后。做好大叶种绿茶IDTT艺的研究成为了当前茶叶科研人员和从业人员的一大课题。本文就加强大叶种名优绿茶加工研究的意义、现状和技术条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游离脂肪酸组成在绿茶贮藏中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游离脂肪酸是构成茶叶香气的重要化学基础,但长期以来由于分析检测技术等问题,对茶叶加工和贮藏中游离脂肪酸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试图就绿茶贮藏中游离脂肪酸组成的变化与茶叶品质的关系以及贮藏条件的影响作用,进行一些探讨。一、游离脂肪酸组成与绿茶品质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地区名优绿茶生产发展很快,市场上名优绿茶种类繁多,但是许多产品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了茶叶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当前名优绿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若干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7.
《茶世界》2008,(5)
4月28,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组织的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授牌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新闻发布会。绿茶金三角核心区内的安徽休宁、江西婺源、浙江开化三个县政府领导接牌。  相似文献   

18.
《茶世界》2017,(5)
<正>5月12-15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江西省农业厅、南昌市人民政府、九江市人民政府等单位承办的2017年中国(南昌)国际茶业博览会在南昌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行。江西是中国茶业大省,产茶历史悠久,拥有四绿一红(庐山云雾、狗牯脑茶、浮梁茶、婺源绿茶、宁红茶)等优质名茶。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和农业厅对茶叶高度重视江西茶产业在取  相似文献   

19.
《广东茶业》2003,(1):23-23
笔者与德国一位著名茶商就中国茶叶农残问题作了一次较为深入的交谈。 这位与中国茶叶出口界有着30多年贸易往来的客商感慨地说:“前几年,在我们德国兴起过一股中国绿茶和特种茶热,顾客在商店门口排队,有时茶叶还要空运。后来由于农残问题,消费者的热情一下子就退去了。本来喝绿茶和特种茶就是看重它们的保健功能,出了农残问题,媒体一宣传,结果可想而知。”接着,他又十分直率地说:“目前世界茶叶出口国中,论绿茶品质,要数中国和日本最好。如果你们能解决农残问题,我敢肯定,至少在德国,绿茶的消费量能成倍地增长。”  相似文献   

20.
茶叶作为我国典型文化以及文化形象的代表性产品,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而绿茶作为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由于具有保健、防病的良好效果,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市场上的绿茶种类琳琅满目,这也就使得绿茶生产企业在产品的包装上要下足功夫。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绿茶包装设计的要求及其原则和目前国内茶叶包装设计发展趋势的论述,开展对绿茶包装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研究,以此来为我国绿茶包装的创新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