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妍  孙朋 《现代农业科技》2010,(4):115-115,119
阐述了盐粳11号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为盐粳11号在灌南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盐粳11号水稻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为盐粳11号在灌南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盐粳11号为中熟中粳水稻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强等特点.重点介绍了盐粳11号在麦秸全量机械还田机插栽培的群体构成及产量表现,研究了麦秸全量机械还田对其茎蘖动态、产量构成等农艺性状的影响,提出了盐粳11号麦秸全量机械还田条件下的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盐城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水稻新品种“盐粳10号”、“盐粳11号”获审定命名。新品种品质达到国标三级,并且具有高产、稳产、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5.
选用11个国家审定和省审定水稻品种,参照大田管理水平,进行不同生态条件下适用性和生产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生育期在147~162 d,株高93.40~106.20 cm,产量变幅为520.1~708.1 kg/亩,连续两年表现比对照增产的品种有中稻1号、连粳7号、连粳6号、盐粳11这4个品种。综合产量、品质和抗性,可明确淮北稻区理想的水稻品种为连粳7号、连粳6号、中稻1号、盐粳11、宁粳4号,其中连粳7号集高产、优质、广适性于一体,可加大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6.
《农家致富》2006,(4):26-26
盐优一号系江边省盐城市盐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选不育系盐粳5号A与自选恢复系盐恢93005配置而成的高产杂交中粳组合。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粳区域试验,2000年破格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粳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7.
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加快水稻品种的更新,在曲霞镇镇西村开展了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粳52、宁粳7号、武运粳30号、盐粳13号这4个高产品种可作为2018年水稻高产示范推广品种,南粳9108、扬农稻1号可作为2018年水稻优质米示范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8.
中熟中粳稻新品种盐粳11号适宜栽插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盐粳11号是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水稻中熟中粳新品种,2009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了摸索高产栽培途径,对其进行了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探明了适宜栽插密度。  相似文献   

9.
1982~1984年,我们在太湖地区、丘陵地区以及里下河地区设点,以小面积攻关与连片高产栽培试验相结合,对盐粳2号水稻高产群体的形成及其调控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三年合计高产试验田716.98亩,平均亩产1014.76斤;攻关试验田26.79亩,平均亩产1170.38斤。现将盐粳2号高产群体的生育特点及合理调控技术归纳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盛祝梅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6):32-32,41
于2011年在凤台县进行了高产、优质中粳稻新品种展示试验,以期推动凤台县粳稻生产迈向新台阶。结果表明,667m2穗数较多、穗粒数适中、产量构成因素协调,产量较高的泗稻11号、盐稻10号、扬粳9538等品种,在凤台县可示范推广;宁粳4号、皖稻90的667m2穗数较多、穗粒数较多、产量也较高,可继续示范种植;泗稻11号、盐稻10号、扬粳9538等品种667m2穗数较多、穗粒数适中、产量构成因素较协调,产量较高,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县种植盐粳2号的面积一直稳定在15万亩以上,亩产450公斤左右。为了探索盐粳2号高产的栽培途径,我们根据1984~1986年在全县考查的249块田的产量资料,进行了盐粳2号在不同产量水平下的产量结构分析(表1),从中看出盐粳2号不同产量等级的结实率均在90%以上,千粒重也稳定在24~25克,可见盐粳2号的光合生产力是强的,“源”是足的,因而形成了较高的结实率和相对稳定的粒重。  相似文献   

12.
全量麦秸机械还田抛秧稻是在麦收时,机械切碎分散麦草、机械埋草还田与抛秧相结合的一种轻简稻作方式,具有资源再利用、培肥农田、节省劳力、保护环境等多方面的作用,是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重点介绍了盐粳11号采用抛秧栽插方式,在全量麦秸机械还田的生态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总结得出“盐粳11号”全量麦秸机械还田抛秧稻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推广该项轻型稻作方式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盐粳2号是盐城市郊农科所选育的中粳抗白叶枯病新品种,1982年引进我院大田种植,亩产1100多斤,1983年平均亩产1200—1300斤。高产栽培同时,设置密肥等辅助试验,开展了对盐粳2号高产特性、群体动态、干物质积累及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栽培特点特性一、分蘖特性与株型盐粳2号适宜小麦茬口,全生育朔140—150天,也可作豆后稻和瓜翻稻。据试验,5月底6月初播种也能正常成熟。众数植株主茎具有16叶;伸长节间5个,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9个中熟中粳、10个迟熟中粳植株性状、生育期、抗病性、严量及构成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熟中粳组连粳4号、徐稻3号、武运粳21号、连粳6号、盐粳11号,迟熟中粳组盐粳10号、南粳45等品种表现尤为突出,可以成为江苏里下河地区水稻种植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5.
盐粳15号(盐粳1121)是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经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种植,表现出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强、出米率高等诸多特点。本文作者重点介绍了盐粳15号全量麦秸秆机械还田机插栽培的群体构成及产量表现,研究了全量麦秸秆机械还田对其茎蘖动态、产量构成等农艺性状的影响,最后得出该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中的全量麦秸秆机械还田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优质水稻盐粳 5号品种生育特征特性 ,探索高产栽培各项技术指标 ,并研制了高产栽培模式图 ,为指导大面积生产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泗稻10号为苏协粳1号与盐粳2号杂交育成的迟熟中粳新品种。五年来,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抗倒,全生育期约150天,一般亩产550kg,产量潜力为700kg。高产栽培应在搭好架子的基础上提高群体质量,主攻足穗、大穗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了解水稻新品种盐粳16号的高产性和稳产性,以2013年江苏省中熟中粳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对盐粳16号和镇稻88(CK)在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等方面分别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盐粳16号具有较高的丰产性、稳定性,且适应种植范围广,是一个具有较高推广价值和超高产潜力的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盐粳15号系由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武粳2517与盐粳11号杂交,经5年7代自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品质优、抗倒性强、灌浆速度快、出米率高、适应性广、适合多种栽培方式种植等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20.
水稻轻简栽培模式主要有直播、机条播和机插等三种模式,本次试验主要对盐粳15号的直播和机插两种高产轻简模式进行了探讨。盐粳15号的直播模式,主要探讨了不同播种期、不同播种量对盐粳15号最终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盐粳15号最适宜的直播时间为6月15日左右,其亩用种量为6 kg/亩,亩有效穗为27万穗/亩,每穗总粒数为105粒左右,每穗实粒数100粒左右,千粒重27.9 g。盐粳15号的机插模式,盐粳15号的适宜机插密度为30 cm×13 cm,栽插前15~18 d播种,基本苗为7.5万/亩,每亩有效穗21万~22万,千粒重27.9 g,每穗总粒数120粒左右,每穗实粒数115粒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