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旱内陆区水平衡模型在阿克陶研究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的空间分布,将阿克陶县平原绿洲区进行概化,应用干旱内陆平原区4水平衡基本原理对该研究区进行水平衡模拟分析。并利用该县1980-2002年的相关资料,率定模型参数,分析现状条件下的水平衡。通过对研究区的总体均衡框图进行分析获知,该研究区水平衡的相对误差为3.08%,误差较小,应用干旱内陆区水平衡模型对阿克陶研究区进行模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章建军  章银良  李向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614-8615,8635
[目的]为砷的检测寻求一种快速、简便的新方法。[方法]研究在铜离子存在条件下,通过玻碳悬汞电极测定饮用水中砷含量,考查了电沉积电位、电沉积时间、平衡电位、平衡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铜离子浓度范围为42.8-57.145 ng/ml;随着电沉积电位、平衡电位的增大,底液空白和加标液的峰高及差比值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电沉积时间、平衡时间的增加,底液空白和加标液的峰高先增大后趋向平缓,而其差比值先增大后减小;当电沉积电位为-1.1 V、电沉积时间为100 s、平衡电位为-0.7 V、平衡时间为30 s时,测定结果最好。测定砷的线性范围为0-200 ng,回收率为93.2%-105.4%,相对标准偏差为2.35%。[结论]该法操作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黄土长武塬区苹果林地水量平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代表长武塬为研究区,选取苹果园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蒸发、植物蒸腾、土壤含水量等水量平衡的各个组分,以月为时间尺度,分析初果园(9龄)和盛果园(19龄)林地系统的水量平衡状况,以期正确认识和评价黄土高原大面积种植苹果经济林的生态水文效应。结果表明:1)苹果林生态系统蒸散贡献量由小到大依次为冠层截留、土壤蒸发和果树蒸腾,初果园的土壤蒸发作用大于盛果园,而盛果园的蒸腾作用却大于初果园;2)土壤蒸发量及果树蒸腾量具有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土壤蒸发较果树蒸腾最大值出现提早一个月,土壤蒸发量6月份出现最大值,果树蒸腾最大值出现在7月;3)2014年盛果园、初果园5-8月总的平衡项分别为19.2 mm和-36.7 mm,占该时段降水量的7.9%和15.1%;2015年盛果园5-9月总平衡项为15.7 mm,占该时段降水量的4.3%,初果园5-9月的平衡项为-0.1 mm。研究结果可为黄土塬区农田、果园结构调整和土壤有限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微囊藻毒素(MC-LR)ELISA检测方法的改进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间接竞争ELISA检测微囊藻毒素(MC-LR)方法,利用微振荡免疫反应可缩短整个检测时间约60min.同时考察了水样中盐分、金属离子和pH值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提出了可以利用稀释法减少甚至消除这些误差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方便地分析水稻田水量平衡关系及研究水稻田非点源污染负荷,本文采用基于降雨-水位原位观测方法(方法一)和基于降雨-水位的灌溉、产流识别方法(方法二)对太湖流域直播试验水稻田进行水量平衡分析和径流污染负荷计算。通过水稻田水位变化数据计算得到水稻田生长季总蒸散发和渗漏损失为1 087.2 mm。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方法一、方法二计算的水量亏损值分别为18.1、81.8 mm,分别占入流总量的1.4%和6.0%,方法一在试验点水稻田水量平衡分析中更准确。应用方法一计算得到水稻田灌溉水量为866.9 mm,入流总量为1 330.6 mm,径流总量为303.2 mm。两种方法计算的灌溉水量相近,方法二可用于灌溉水量的对比分析。水稻田径流污染负荷计算中,应用方法一计算得到TN、TP输出系数为9.18、0.45 kg·hm~(-2),在合理的范围内。应用方法一进行水稻田水量平衡分析和非点源污染负荷核算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为给沿海区土壤高效、合理地利用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针对烟台高新区沿海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台高新区土壤p H均在6.3~7.0,呈弱酸性到中性;全盐量在0.049%~0.460%,大部分土壤样品全盐量小于0.200%,属于轻度盐渍化;全盐量(Y)与电导率(X)的二次曲线回归方程:Y=0.052X~2+0.186X+0.048,两者决定系数R~2=0.999,根据二次曲线方程用电导率值计算所得的土壤全盐量与质量法实测的全盐量之间的相对误差多在5%以下;钠离子含量是钾离子的2~10倍,经SPSS 20.0相关性分析,钾、钠离子含量及两者总量与全盐量之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茉莉酰氨基酸结合物合成酶(jasmonoyl amino acid conjugate synthase,JAR1)可以催化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形成茉莉酸的活性形式茉莉酸异亮氨基酸复合体(jasmonic acid-isoleucine,JA-Ile),从而激活JA信号途径。JA信号途径在介导植物盐胁迫的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探究AtJAR1在植物耐盐性中的功能对于研究JA信号途径影响植物耐盐性的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方法  运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创建了2个不同的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AtJAR1基因突变体,并对这2个突变体进行地上部生物量的统计分析和JA信号标记基因的表达分析,以确定AtJAR1基因功能缺失。之后,观察分析不同浓度氯化钠和脱落酸(ABA)处理对jar1突变体的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成的影响,明确AtJAR1基因对拟南芥耐盐性的影响。最后,通过比较分析盐处理前后野生型和突变体的钾离子(K+)和钠离子(Na+)质量摩尔浓度,以及高亲和力K+转运蛋白基因AtHAK5的表达变化情况,初步探究AtJAR1基因在拟南芥耐盐性中的功能。  结果  JA信号标记基因AtVSP1和AtVSP2的表达量大幅下调,表明AtJAR1基因功能丧失。与点突变产生的jar1-1突变体不同的是,这2个突变体表现为前3周生长加快,之后逐渐减缓并出现叶片萎蔫的表型。同时,AtJAR1突变可以缓解盐胁迫和ABA对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产生的抑制作用。此外,盐胁迫下AtJAR1突变可以促进AtHAK5的表达和根系对K+的吸收转运。  结论  JA信号途径可能通过与ABA交互作用影响AtHAK5的表达量,以调节植物根系对K+的吸收转运,进而改变细胞内K+/Na+平衡,最终影响植物耐盐性。图8表2参52  相似文献   

8.
王瑞斌  刘士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570-3571
采用HNO3-HClO4湿消化的EDTA减量滴定法测定饲料中的微量铜。即样品用HNO3-HClO4湿消化后,先在pH值5~6时,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测定金属离子的总量;然后在另一份试样中,用硫脲掩蔽铜,再用EDTA标准溶液测定铜以外的其他金属离子;两者之差即相当于铜的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没有干扰,准确度高,适用性强,样品消化快捷,测定方法简单,终点易于判断,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7%,回收率(R)在98.4%~101.2%。  相似文献   

9.
用动态质量平衡原理进行管道检漏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动态质量平衡原理的基础上,了判断管道泄漏的方法,分析了影响管道检漏精确性的因素。指出流量计的精度和对管道油品存余量的估计误差是动态质量平衡管道检漏技术中的两个关键因素,也是影响动态质量平衡原理管道检漏精确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管道泄漏检测精确性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盐碱胁迫对不同棉花品种生长及离子组含量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盐碱胁迫对棉花生长、生理及离子平衡的影响,从离子平衡角度研究棉花抗盐性的内在机制。【方法】 以鲁棉研24号与新陆早45号棉花为材料,设置无盐(CK)、混盐(SA)2个盐度。【结果】 盐碱胁迫下,鲁棉研24号与新陆早45号的生长及光合作用受明显抑制,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鲁棉研24号叶中P含量显著增加了55.80%,新陆早45号无显著变化。 鲁棉研24号与新陆早45号各器官中的Na含量均显著增加,鲁棉研24号茎、根中K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25.20%、26.04%,叶中K及植株总体Ca、Mg含量有所下降。鲁棉研24号与新陆早45号地上部分Zn、Al、Mn、Mo含量显著增加,地下部分显著降低。【结论】 盐碱胁迫下新陆早45号较鲁棉研24号吸收了更多的Na,导致植物对N、P、K、Ca、Mg等离子的选择性吸收能力降低,且鲁棉研24号较新陆早45号具有更强的将各离子向地上部分运输的能力,提高自身在盐碱胁迫下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1.
In biological systems metal ions promote responses that range from deficiency to toxicity. Some, such as iron and zinc, have a known optimal intake range for normal, healthy individuals. Metal ions contained within well-designed molecules already constitute a great boon for the medicinal pharmacopoeia. However, whether essential or not, the threshold for toxicity can be very low. One of the challenges of designing metal-based drugs is to balance the potential toxicity of an active formulation with the substantial positive impact of these increasingly common therapeutic and diagnostic aids.  相似文献   

12.
离子注入烟草种子的当代刺激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真空状态下对烟草种子注入不同类型的离子,研究其对烟叶当代生长的刺激效应。结果表明,所用钛离子和氩离子均能够有效刺激烟草植株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显著提高烟叶产量,改善烟叶品质,增产幅度最高可达34%。对同一烟草品种注入不同的离子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明显不同,并且不同烟草品种对离子注入的敏感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施钾对湖南主要双季稻区钾肥效应及钾素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在丘陵双季稻区和洞庭湖双季稻区分别施以0,112.5,150.0,187.5 kg/hm~2的K_2O)对水稻单产和钾肥效应及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洞庭湖双季稻区稻田中缓效钾和全钾含量均较高,土壤供钾能力强,土壤中钾基本上能够满足水稻对钾素营养的需要,能够获得较高的单产,施钾效果不显著.在2类双季稻区土壤上施用氮肥的增产效果明显大于施用钾肥的.由差值法测得,丘陵双季稻区和洞庭湖双季稻区早稻NPK_1,NPK_2,NPK_3处理的平均钾素利用率分别为28.8%,43.0%,晚稻NPK_1,NPK_2(1-1),NPK_3处理的分别为44.4%,26.5%.在每季水稻施钾量(施K_2O)为112.5,150.0,187.5 kg/hm~2的条件下,钾素平衡处于亏缺状态,但钾素的亏缺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洞庭湖双季稻区的NPK_3处理出现了钾素盈余).  相似文献   

14.
鲜茧茧层含水率与干壳量是桑蚕鲜茧评级的重要指标.基于LC振荡电路的鲜茧茧层含水率测量方法,搭建了鲜茧茧层含水率与干壳量无损检测的硬件平台,利用871×872、洞庭×碧波和两广二号3个品种鲜茧完成了水分传感器的标定,利用M1级的标准砝码和JJ1023BC型电子天平完成了称质量传感器的标定,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控制软件设计开发.试验表明,设计开发的无损快速检测装置检测鲜茧茧层含水率的相对误差小于0.96%,检测干壳量的相对误差小于2.04%,整个系统完成两个物理量检测的时间小于2min,实现了含水率和干壳量的无损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5.
刘爱英  姚丽芬  李庆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710-8712,8715
利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理论,对我国城镇化水平和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三次产业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与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95、0.97、0.97,相关性很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是长期均衡关系,长期均衡中,城镇化每增加1%,可以促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82%;短期均衡中,如果均衡在第i期偏离了长期均衡,那么在第i+1期,模型将会以-0.06的调整力度自动进行反向调整,使其向长期均衡状态方向移动;经济增长对城镇化为单向因果关系,第一、二产业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同样如此,而第三产业与城镇化水平之间是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根据运动是趋势性运动与随机性运动的观点,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变形监测网随时间变化的GH(1,1)模型和残差改正模型,并把两者结合形成组合模型,利用组合模型对坝体多期变形观测数据进行平差和预报。实践表明,此方法解决了平差与预报统一问题,不仅理论上是严密的,平差和预报精度高,而且便于编程,可以实现计算自动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覆膜可促使离子从土体下层向表层迁移,并在表层积累,表层积累的离子近1/2来自40cm以下土层,随着覆膜年限增长,离子在表层的积累量增加,施肥对离子的平衡有一定影响,但规律不明显,覆膜处理离子的表聚现象是由于覆膜改变了土壤水的运动规律,不同种类的离子在土体中的迁移和平衡规律有一定差异。其中Ca^2+,Mg^2+,SO^2-4和Cl^-以下土层,尽管多数离子都有表聚现象,但K^+在一  相似文献   

18.
The body temperature of many mammals is set at or around 37 degrees C. The mechanism for this set point appears to depend on a constant and inherent balance between sodium and calcium ions within the posterior hypothalamus. When this region is perfused in unanesthetized cats, an extracellular excess or a normal physiological concentration of sodium ions evokes a rise in body temperature if calcium is not in the perfusate. At the same site, an excess or normal concentration of calcium ions causes the temperature to fall when sodium is absent.  相似文献   

19.
盐碱胁迫对小冰麦相对生长率及茎叶离子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2种中性盐(NaC1和Na2SO4)和2种碱性盐(NaHCO3和Na2CO3)按摩尔质量比1:1混合,模拟出相同强度的盐碱胁迫条件,并以此对小冰麦33幼苗进行胁迫处理,测定相对生长率及茎叶无机离子含量.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盐碱胁迫均使小冰麦幼苗RGR显著下降,但碱胁迫处理的下降幅度(0.12 g/d)明显大...  相似文献   

20.
A bacterial pyrogen acts on the brain by disturbing the natural balance between two essential cations in the cerebral region involved in thermoregulation. After typhoid vaccine is administered to the unanesthetized cat, (45)Ca(2+) efflux into the third cerebral ventricle increases while (22)Na(+) is retained in hypothalamic tissue at the same time that the set-point temperature begins to rise. The subsequent rates of (22)Na(+) and (45)Ca(2+) efflux parallel the course of the bacterial fever but in a reciprocal fashion. This supports the theory that a change in the set-point temperature is determined by an alteration in the inherent ratio of Na(+) to Ca(2+) ions in the hypothalam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