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盆景造型艺术的取形用势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盆景造型理论中谈到了“形”和“势”,并强调:在制作山水盆景时,其立意和布局,也像画山水画一样,讲究“取形”和“用势”。在盆景造型中,“形”即是可见山石、树桩的具体外形,取形就是构思选择适合盆景造型的这种“具体外形”。不能为取形而取形,取形只是手段,目的在于用势,势是盆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盆景分类,让盆景爱好者走出思想误区,实践误区,很有必要。由于中国水旱盆景和山石盆景普及的时间较晚,人们对传统盆景的概念,通常是指单一的树木造型,俗称“盆栽”“树木造型”“树桩盆景”。  相似文献   

3.
所谓“同根组合造型”,是在同一完整根材上塑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艺术形象,并且无任何拼接部件。这里谈几点粗见,供参考。1.“同根组合造型”贵在发现。大多成功的组合造型作品,往往是在单一造型的基础上再发现的,而这种“再发现”的关键在于作者的知识修养和艺术联想。因为非常直观、简单的造型可以说谁都  相似文献   

4.
丛林、水旱盆景——“雪压冬林”(见照片),开始制作于1982年11月,经过近8年的栽培养护以及修剪、绑扎与造型,于1990年9月基本完成。其创作特点有三个方面: 一是“局部造型”与“整体”相结合作品选用三角枫为素材,先是将单株上盆养护,逐株进行严格的修剪造型,并吸取“蓄枝截干”的技法,使之“收尖渐变”、“过渡自然”,并基本能独立观赏,然后进行第一次组合(拉叶、去土、切根),看是否符合整体效果。但局部造型对整体布局也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如有些枝干太密或太疏。要使“乱”中求“整”、统一协调,经过组合后,去掉了一些“繁”  相似文献   

5.
“岁寒三友”历来是文人墨客所推崇和塑造的题材,同时也是盆景界时常应用的组合。“松、竹,梅”在制作上不仅可以单独造型独立成景,而且组合而成的“岁寒三友”更能体现和抒发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追求,正如本刊2005年12期所刊登的“历经18年创作岁寒三友松竹梅”所说:“岁寒三友”的制作和培育并不是一蹴而至,而是需要精心构思,合理布局,细心的栽培,不断的培育。只有从选材、造型、管理上下功夫,在“寒”与“友”上作文章,能制作出满意的“岁寒三友”本人对“岁寒三友”亦情有独钟。我认为  相似文献   

6.
隆冬时节,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李营苗木基地“苗木长廊”里,正在锯树枝的耿南村苗农陈玉友说:“我们这是剪枝塑冠培植‘造型法桐’,这种造型树价格是普通苗木的2~3倍。”陈玉友解释说:“上个月我家500多株‘造型法桐’卖了18万元。”尝到甜头的他又购买了600株法桐,培植“造型法桐”。  相似文献   

7.
盆景的优劣成败与“盆”的造型及颜色的调配有很大的关系。造型优美的景必须有一个相配得体的盆,才能称之为完美的艺术品。什么样的树桩、上水石,选择什么颜色、什么造型的盆,都要仔细推敲。搭配合适能使“盆”与“景”相互增辉,达到完美统一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3.枝树枝好似人的四肢,是植株的骨架。在桩景中,树枝是树干与树叶之间的“桥梁”,枝附于干,叶附于枝。因此,枝的造型不仅决定了“叶片”的布局落位,更重要的是,枝与干所组成的“树形骨架”对整个树形的艺术造型起着决定的作用。 (1)枝的组成与作用:在桩景中,树枝主要由侧枝、后枝和遮干  相似文献   

9.
我尝试全部使用树枝上的“枝”来进行艺术造型,有如下点滴体会。“枝”的特点是较根直挺,外表光洁,使造型简炼、大方和洒脱。但它不如根部那样千姿百态。因此,适用的部分也就比根更难寻找,有的造型还需适当拼接才能完成。我制作的《春》的头部是用树瘤拼接上去的。不拼接不行。因尽管它的四肢、腹部、背和胸部都生长得很自然,如果没有头部,此造型就好似曹雪芹的《红楼梦》没有后四十回一样,难以存在与流传。得到有价值的“枝”条后,要  相似文献   

10.
艺术创作,强调立意,主张“意在笔先”,盆景创作亦然。通常把立意分为两种:一白:“因意取材”,即:立意—选材—造型;一曰“因材赋意”,即:取材—立意—造型。我认为以上两种均属“意在笔先”,都是命意先于造型。前一种立意,是作者先确定创作意图,构思命  相似文献   

11.
新春佳节,人们常在室内摆放一盆盛开的水仙花,以增添节日气氛,如果水仙经过雕刻造型,您会更觉妙趣横生。福建水仙经过雕刻,能使花叶、花葶弯曲呈蟹爪状,即常见的“蟹爪水仙”。再经过构思,可以雕成“天女散花”、“哪咤闹海”等艺术造型。  相似文献   

12.
在去年举办的全国盆景评比展览中,苏州盆景以“清秀淡雅、古朴自然”的风格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苏州桩景造型的最大特点是注重自然,型随桩变,成型求速,完全摆脱了过去的生长期长、手续烦琐、型式呆板的“顺风式”、“垂枝式”、“劈干式”及“六台三托一顶式”等传统造型的束缚。目前苏州盆景的  相似文献   

13.
(10)风吹式:风吹式是桩景艺术“静中求动”的一种“静态动势”造型,是通过“逆枝”的艺术表现,使静止的树形变为动态,犹如自然界狂风中的树木景色。决定“风吹式”造型的主要是“逆枝”,因而也是以枝的造型姿态来命名的(图1)。 (11)垂枝式:垂枝式不论主干之形式,其造型特点是所有枝条飘然下垂,迎风遥曳,具有柔和飘逸的风格。因此,也是以枝的姿态命名,如垂柳姿态。一般适用于枝条细长的树种(图2)。 (12)提根式:提根式亦称露根式、上根式、提踵式等,是以树根姿态命名的桩景形式。其主要特点是树根拱起于盆面,犹如蟠龙巨爪支撑全株,妙趣横生(图3)。  相似文献   

14.
比例是个数学概念,却又融于美学之中,纳入审美范畴,是艺术造型的重要因素之一。比例适当和谐,给人以愉悦,从而获得审美快感,反之,难以“情投意合”唤起美感共鸣。盆景的“缩龙成寸”、“咫尺江山”中的“寸”、“尺”就开宗明义地告诉我们,其间蕴涵着“比例”的审美因素,何况还有“黄金分割”这恒古的定律。本文仅就“比例”在桩景造型中的涵盖范围及其应用等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人有人名,地有地名,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它自己的名字。名,要符其实,要富其美。但从目前全国各家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树根艺术的文章看:有的叫“根雕”,有的叫“树根堆雕”,有的叫“木雕造型”,有的叫“树根造型”,有的叫“根的艺术”等等,简直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6.
常见五针松盆景,或悬岩式或斜干式或直立式,其造型特点多为层次分明、枝叶繁茂之态。而z赵庆泉《一枝独秀》的造型一反常态,给人耳目一新。作者用简洁明快、淡雅古拙的“笔调”塑造了松的冷峻、孤傲、清淡的品格。整个造型向左倾俯,寥寥“数笔”针叶落在于的顶端四分之一处,使重心偏离盆面左二分之一处,从而营造出作品的开阔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盆景艺术的普及和发展,广大盆景爱好者对树桩造型方法日渐重视。综观各地盆景流派,在树桩造型方面,都有自己的传绩手法和独到之处,很值得人们学习借鉴。但是,正象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需要不断革新、创造和发展。我们“陋园”盆景小组,在这方面  相似文献   

18.
潘仲连的五针松盆景造型,具有豪情旷放、正气凛然的气质。而蕴藉于中的轩昂、隽雅,则尤以“刘松年笔意”为甚。“笔意”在阳刚峻健中涵泳着儒雅潇洒,融汇了“骏马西风塞北”和“杏花春雨  相似文献   

19.
近日接到广东邓少佳先生寄来的一大型九里香桩的照片,并要求代为设计造型方案(见附信、原照)。根据要求,在进行造型之前我们必须明确几点: 1、岭南盆景的特点:它是以截干蓄枝为主要特征的盆景流派,造型崇尚自然野趣。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作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从而在造型上达到“法一型万”如诗如画的最高境界。截干的目的是为了矮化树型。经过多次的“以侧代干”使干、枝逐级收尖,过渡自然,最后成为“高不盈尺”的大树缩影。 2、截桩的依据:盆景的欣赏习俗是以曲为美,直则无景;以欹为美,正则无姿;以疏为美,密则无态。截桩就是要充分利用原桩的固有精华和树桩的原有个性,去生  相似文献   

20.
在盆景界,有位叫徐岚(徐彬)的榕树栽培者,他原先师承于已故名画家徐杰民、马万里、张家瑶,研究中国画。然后,他把学到的国画构图学运用于榕树的曲干造型、拉枝剪裁。他经30年的实践、探索,将自己的经验概括为:未始造型,先立意境。造型取势,不论何种型桩,须应在画面上(即观赏面)得到整体情势的统一。在师法自然进行造型时,既不要纯仿自然的“全具象”,也不要非目睛所见的“纯抽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