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立云 《植物保护》2002,28(1):61-61
B型烟粉虱 (BemisiaargentifoliiBellows&Perring)是我国新出现的一种害虫 ,又称银叶粉虱 ,是烟粉虱Bemisiatabaci (Gennius)的一种重要生物型 ,属同翅目 ,粉虱科 ,小粉虱属。以成虫、若虫刺吸植物 ,造成叶片退绿、变黄、萎蔫 ,甚至整株枯死 ,另外还可传播多种病毒病。目前 ,国际上对烟粉虱的研究十分广泛 ,已报道的生物型多达 10多种 ,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但较一致的看法是B型危害最大 ,在蔬菜、棉花和花卉上都有发现B型烟粉虱的危害。B型烟粉虱在西葫芦上危害引起银叶病 ,而…  相似文献   

2.
烟粉虱的为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爽  刘映红 《植物医生》2002,15(1):23-23
烟粉虱Bemisiatabaci(Gennadius)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寄主植物多达74科、420余种 ,主要危害棉花、大豆、蔬菜等农作物。烟粉虱由于形态的变异性产生了许多同物异名 ,到1978年为止已达到22种之多。B.tabaci有几种常用俗名 ,如烟粉虱(Tabaccowhitefly)、棉粉虱(Cottonwhitefly)、甘薯粉虱(Sweetpotatowhitefly)。20世纪80年代以后烟粉虱在世界各地的危害趋于严重 ,仅1991年美国西南部烟粉虱的危害就…  相似文献   

3.
2006年东台市棉花烟粉虱重发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粉虱是一种新入侵东台市的外来有害生物,2003年在东台市部分地区查见以后,发生面积逐年增加,发生程度不断加重。2006年烟粉虱在棉田大发生,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东台市植保植检站紧紧围绕控害保产这一主线,全力推进统防统治,有效地控制了棉田烟粉虱的危害,实现了大面积棉花有虫无害目标。  相似文献   

4.
烟粉虱发生为害特性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粉虱又称甘薯粉虱、棉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老百姓叫小白虫子。在1889年希腊的烟草上被发现.我国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烟粉虱的记载.江苏省2001年在仪征一品红上首次发现烟粉虱,以后全省各地陆续查见。东台市2003年首次查见,近2a在东台市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迅速升级。近年来.笔者对烟粉虱的发生危害特殊性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便采取措施,控制和减轻烟粉虱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枣阳市地处鄂北岗地,棉花是我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万hm2左右.近两年来烟粉虱对棉花等作物的危害逐年加重,特别是2008年烟粉虱大发生,全市通过及时、有效的科学防控,将烟粉虱的危害损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累计防治面积3.88万hm2,挽回损失1 104.5t.  相似文献   

6.
金党琴 《植物医生》2005,18(1):16-16
烟粉虱又称棉粉虱、甘薯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全国普遍发生,是蔬菜、棉花等的主要害虫.烟粉虱自2000年传人江苏后,危害面积逐年扩大,发生程度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7种杀虫剂对北京地区烟粉虱成虫毒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比较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北京地区烟粉虱成虫的毒力,以期为北京地区高毒农药淘汰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氟虫腈对烟粉虱成虫的毒力最强,其LC50值为2.98(g/mL;新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吡虫啉对烟粉虱成虫的生物活性较好,LC50值分别为8.04(g/mL、7.49(g/mL,噻虫嗪对烟粉虱成虫毒力相对较差,LC50值仅为95.03(g/mL;烟粉虱成虫对马拉硫磷、异丙威和噻嗪酮3种杀虫剂不敏感。在北京地区,采用噻虫嗪、马拉硫磷、异丙威和噻嗪酮等杀虫剂,不能有效防治烟粉虱的成虫;氟虫腈、吡虫啉和啶虫脒可以用来防治烟粉虱成虫。  相似文献   

8.
我国烟粉虱的发生危害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63,自引:3,他引:63  
张芝利  罗晨 《植物保护》2001,27(2):25-30
烟粉虱Bemisiatabaci (Gennadius)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 ,烟粉虱在我国已造成猖獗危害之势 ,致 2 0 0 0年全国性大发生。本文就烟粉虱在国内外的发生概况、生物型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已被我国列为三类检疫对象,具有潜在危险性.江苏省2001年已有烟粉虱发生危害报道,但东台市一直未查见.2003年7月东台市部分地区发现烟粉虱,8月上中旬烟粉虱种群数量激增,9月中旬局部暴发,少数田块出现了毁苗绝收,为了控制烟粉虱扩散蔓延,减轻烟粉虱的危害损失,我们在对烟粉虱发生危害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了烟粉虱的进一步扩散、蔓延和危害。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市种植结构不断调整,外地花卉蔬菜苗木等大量引进,导致烟粉虱在我市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特别是2007年,发生面积广,为害作物多,发生数量大,防治措施不力,局部造成严重危害。为了顺利扎实开展烟粉虱防控工作,实现烟粉虱可持续绿色治理,开展冬季,防控,打围歼战,能有效地降低越冬虫源基数,减轻全年棉花经济、蔬菜等多种作物上烟粉虱的防治压力。为此,我们在马家店街道办事处腾家河村开展了冬春烟粉虱防控示范。  相似文献   

11.
烟粉虱Bemisia tabaci已严重危害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已被广泛用于烟粉虱的防治,但由于常年应用,致使烟粉虱对噻虫嗪产生了严重的抗性,而目前其抗药性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比较分析烟粉虱噻虫嗪抗性及敏感种群,发现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6DV5在噻虫嗪抗性品系中的表达量为...  相似文献   

12.
系统测定了新型双向传导高效杀虫剂溴氰虫酰胺对B隐种和Q隐种烟粉虱卵、若虫和成虫不同虫态的毒力。结果发现,溴氰虫酰胺对烟粉虱卵、若虫具有极高的毒力。用浸茎系统测定法测定其对B隐种和Q隐种烟粉虱不同虫态的LC50值,对0~1日龄卵分别为0.008 99、0.924 mg/L,对1~4龄若虫分别为0.003 36、0062 7 mg/L,对1日龄成虫分别为6.23、93.9 mg/L。对溴氰虫酰胺的敏感性,以3龄若虫最高,其次是2龄、1龄和4龄若虫,B隐种烟粉虱的敏感性更高。用着卵叶片浸渍法和浸茎系统测定法证明该杀虫剂具有很强的内吸杀卵作用,同时发现该药剂有一定的触杀杀卵活性。由于该杀虫剂对烟粉虱卵和若虫的高毒力和极强的双向内吸传导性能,推测其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防治田间烟粉虱以及其他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重要药剂。  相似文献   

13.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又称甘薯粉虱、棉粉虱,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可危害棉花、蔬菜和园林花卉等植物,并且能传播双生病毒,平均每年在  相似文献   

14.
20 0 1年秋季烟粉虱〔 Bemisia tabaci(Gennadius)〕 (又称棉粉虱 )在潍坊 15 8hm2 的地域内暴发为害 ,城区大街小巷可见飘浮小虫 ,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10月上旬笔者在潍坊辖青州市、诸城市、昌乐县、寒亭区调查 ,危害蔬菜、花卉、棉花等经济作物 30余种。在一串红叶片上 ,若虫高达78头 / cm2 ,黄瓜叶背成虫 30 0头 /叶。全市 12个县 (市、区 )均普遍大发生 ,发生面积近 35万 hm2 。1 为害特点  烟粉虱以成虫、若虫刺吸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 ,甚至全株枯死。由于其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 ,种群数量庞大 ,群聚危…  相似文献   

15.
烟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是危害棉花,蔬菜、观赏植物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的9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全世界已记录到烟粉虱寄主植物有74科600余种.主要分布在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豆科、菊科、锦葵科等植物上.除主要危害棉花、大豆和蔬菜等作物外,还对园林花卉造成严重影响.该虫除直接危害寄主植物外,也可分泌蜜露诱发植物煤污病,传播病毒病.近几年来,烟粉虱在许多国家或地区发生为害,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已引起有关国家或地区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寄主植物对烟粉虱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探讨了不同寄主植物对烟粉虱种群暴发的影响,在28℃恒温下,组建了烟粉虱在甘蓝、番茄、茄子、烟草、黄瓜、辣椒、西葫芦、青菜等8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烟粉虱对寄主有较强的选择性.烟粉虱在黄瓜、番茄上的产卵量最大,平均每头雌虫分别达382头和246头。各寄主植物上烟粉虱种群内禀增长率在0.2433~0.3790之间,取食番茄的内禀增长率rm最大,达0.3790,不同寄主植物上烟粉虱内禀增长率大小依次为番茄>甘蓝>黄瓜>西葫芦>茄子>烟草>辣椒>青菜。保护地蔬菜面积扩大是烟粉虱种群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比较了6种杀虫剂对大棚番茄烟粉虱成虫和低、高龄若虫的防治效果。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300 g/L氯虫·噻虫嗪悬浮剂对烟粉虱3种虫态的防控效果均较好,对成虫防效尤佳,药后7 d校正防效达61.6%和51.2%。1.8%阿维菌素乳油和99%矿物油乳油对烟粉虱若虫用药7d后防效也较为理想。从虫态上看,6种药剂对烟粉虱高龄若虫的防治效果明显低于对低龄若虫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法系统测定了烯啶虫胺对烟粉虱不同虫态的毒力、成虫持效性、抗性风险评估和不同施药方法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对烟粉虱低龄若虫和高龄若虫均表现出较高毒力,对成虫也有一定毒力,而对卵效果较差。烯啶虫胺水剂100 mg/L处理时对烟粉虱成虫1~15 d的校正死亡率在80.18%~92.13%之间,随着时间的延长,烯啶虫胺对烟粉虱的防效降低。烯啶虫胺喷雾和灌根方法效果较好,从速效性来说,喷雾好于灌根,从持效性来说,灌根优于喷雾,两种方法均显著高于单叶施药和涂茎法。经过8代6次选育,烟粉虱对烯啶虫胺抗性发展缓慢,与选育前相比敏感性降低2.653倍,烟粉虱对烯啶虫胺的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102 5,在50%~90%的筛选压力下,要获得10倍抗性,需要9~21代,表明烟粉虱对烯啶虫胺有产生抗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个体发育和种群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一原始种群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分别在甘蓝、一品红、棉花、番茄和黄瓜连续隔离饲养大约20代后形成5种对应的烟粉虱种群,研究其在甘蓝上各虫态大小、存活率、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和平均产卵量等生物学参数。在(25±1)℃条件下,一品红种群烟粉虱的1、2、3龄若虫体长和宽均显著低于其他4个种群烟粉虱;发育时间以甘蓝和一品红种群烟粉虱(20.44、19.69d)显著高于番茄种群烟粉虱(19.13d);雌虫寿命以甘蓝种群烟粉虱显著低于一品红、棉花、番茄和黄瓜种群烟粉虱;平均单雌产卵量以一品红种群烟粉虱(169.30粒)显著高于其他4个种群烟粉虱;5个种群烟粉虱在甘蓝上的总存活率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我国山东西北部地区温室大棚内外烟粉虱越冬情况,我们于2015年1月份在禹城2种不同控温方式温室大棚(高温棚和低温棚)内番茄植株上和温室大棚内外杂草上调查了烟粉虱的越冬状况。结果表明,在该地区低温棚内烟粉虱以卵和伪蛹越冬,在温室大棚内外杂草上未发现烟粉虱;在高温棚内,烟粉虱各个虫态都有发现,在高温棚内外的杂草上也发现一些烟粉虱成虫。低温大棚内烟粉虱以卵和伪蛹越冬,这一结果暗示了烟粉虱的卵和伪蛹比成虫和若虫阶段有更强的抗寒能力;另一方面推测在露地上,该虫在1月份4℃等温线左右以北还有一个以卵和伪蛹越冬的区域。此外,高温大棚外杂草上发现烟粉虱成虫,说明烟粉虱在冬季也具有扩散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