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一、犬皮肤真菌病 (一)病原 由犬小孢子菌、犬石膏样小孢子菌及须毛癣菌等真菌感染犬而引起的皮肤病,主要侵害犬的头部、脚掌部、尾根部的皮肤,有时偶见于身体多部位感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经皮肤伤口传染,被污染的工具、梳子、剪刀、垫物、衣物等可引起间接传染;犬与犬之间、人与犬之间可交叉传染.  相似文献   

2.
<正>犬真菌性皮肤病主要是通过犬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传播感染。犬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对动物和人的角质都有亲和性,且常常感染其它动物,尤其是犬小孢子菌感染,是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3.
犬可以感染羊种、牛种、猪种和犬种等多种布鲁菌。随着我国养犬数量的不断增加,犬作为布鲁菌的重要宿主,将布鲁菌传播给人类的风险骤然增加。目前,我国已有多个省份报道存在犬布鲁菌病的发生,也出现了通过犬感染人的相关病例,但是犬在布鲁菌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仍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论文通过对犬布鲁菌病的流行情况、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预防和控制犬布鲁菌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皮肤真菌病是由皮肤真菌寄生于犬、猫等多种动物皮毛与表皮,侵害皮肤、被毛和趾爪角质蛋白组织等引起的各种皮肤病。引起犬皮肤真菌病的病原主要有三种:犬小孢子菌,须毛癣菌及石膏样小孢子菌。其中,犬小孢子菌对人和动物的角质均有亲和性,有时会引起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013年10月,某犬主人带爱犬(泰迪)来吉林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就诊,主诉爱犬近期出现全身皮屑增多,脱毛,全身瘙痒的症状。  相似文献   

5.
<正>皮肤真菌病是由皮肤真菌寄生于犬、猫等多种动物皮毛与表皮,侵害皮肤、被毛和趾爪角质蛋白组织等引起的各种皮肤病。引起犬皮肤真菌病的病原主要有三种:犬小孢子菌,须毛癣菌及石膏样小孢子菌。其中,犬小孢子菌对人和动物的角质均有亲和性,有时会引起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犬小孢子菌病由Gruby在1843年首次发现。该病一年四季均发生,但以天气炎热、潮湿季节发病率高,在世界范围流行。牛、马、羊、驴、猪、犬、豚鼠及各种野生动物是其宿主,主要表现为皮肤呈现环形的鳞屑斑,病灶内残留被破  相似文献   

6.
中西结合治疗犬皮肤真菌病孙克年(江苏省灌云县下车兽医站222231)皮肤真菌病亦称表面真菌病,是指真菌侵入表皮及其附属物(毛、角、爪)的真菌疾病,是犬和猫的常见病,此病亦能传染给人。该病的病原体包括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毛癣菌。但引起犬皮肤真菌...  相似文献   

7.
猫癣防治     
1 病原 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毛癣菌、奥杜安小孢子菌和变形小孢子菌都能引起犬猫皮肤病,其中犬小孢子菌最常见,其次是石膏样小孢子菌.感染猫的真菌有2种,即犬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98%发病是犬小孢子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布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规定的二类动物传染病。据资料,布病在全国流行历史较久,危害严重。犬分布广,在农牧区和城镇,个人养犬越来越多。犬与人接触密切,宠物犬成为人们的伴侣,深入到家庭、机关、单位。牧区犬到处觅食流出物,被人遗弃犬多食入污染食品,成  相似文献   

9.
犬、猫皮肤丝状菌病(dematophytosis,简称皮肤真菌病)是犬、猫的常见传染病.表现为局部或全身脱毛,脱屑.继发细菌感染可形成脓癣.此病病程长、难治愈、易复发,并且可在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播,造成一定程度的公共卫生问题.此病多发生于幼龄犬、猫以及体质衰弱、机体抵抗力降低和老龄的犬、猫,也易在犬场、猫场和宠物庇护所流行.  相似文献   

10.
犬真菌性皮肤病主要是通过犬孢子菌和须毛癣菌传播感染的.犬孢子菌和须毛癣菌对动物和人的角质有亲和性,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在干燥环境中可生存3~4年,煮沸1 h才能杀死,2%~5%氢氧化钠溶液、3%甲醛液可用于消毒,一般消毒药不能将其杀死,所以是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寻找能够拮抗犬小孢子菌的细菌,本试验从健康犬、猫和貉粪便中筛选了抗犬小孢子菌的芽胞杆菌,经培养、染色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中抑菌谱最广的芽胞杆菌进行鉴定,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所筛选芽胞杆菌对犬小孢子菌的抑制效果,用碘化丙啶对芽胞杆菌发酵上清处理的犬小孢子菌菌丝进行染色以初步分析抑菌机理。结果显示,共筛选到12株拮抗犬小孢子菌的芽胞杆菌,其中F-15株对犬小孢子菌的抑制率为64.28%,也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F-15株的16S rDNA序列与HSB1株贝莱斯芽胞杆菌的16S rDNA序列相似度为100%;F-15株发酵上清处理的犬小孢子菌菌丝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红色荧光,表明其损伤了犬小孢子菌菌丝的细胞膜。本试验为贝莱斯芽胞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在防控犬小孢子菌等真菌危害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感染犬猫引起皮肤病变的主要真菌有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其中后两种真菌在犬猫中最常见,而且可以感染人类。现将犬猫的真菌病介绍如下。1发病特点 犬猫感染真菌有明显的季节性。石膏小孢子菌感染犬猫的病例在夏秋季比较多见;毛癣菌感染一年四季都可以出现;犬小孢子菌也可以一年四季发病.但高发期是8月到次年1月份。  相似文献   

13.
皮肤真菌病是寄生于犬猫被毛及表皮、趾爪等角质化的组织中的真菌引发的皮肤病,俗称犬猫皮肤真菌病,是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也是人畜共患病。犬猫皮肤真菌病常见4种真菌:犬小孢子菌、须毛癣菌、石膏样孢子菌和马拉色菌,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属于小孢子均属,而须毛癣菌属于毛癣菌属。作者就皮肤真菌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诊断、治疗进行逐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犬猫皮肤真菌病研究进展Ⅰ: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猫皮肤丝状菌病(dermatophytosis,简称皮肤真菌病)是犬、猫的常见传染病。表现为局部或全身脱毛,脱屑。继发细菌感染可形成脓癣。此病病程长、难治愈、易复发,并且可在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播,造成一定程度的公共卫生问题。此病多发生于幼龄犬、猫以及体质衰弱、机体抵抗力降低和老龄的犬、猫,也易在犬场、猫场和宠物庇护所流行。  相似文献   

15.
马拉色菌性外耳炎是一类由马拉色菌大量繁殖引起的犬猫耳道皮肤病,该病往往造成犬猫耳部红肿瘙痒并分泌大量黑褐色油性分泌物。马拉色菌属于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在伴侣动物越来越多地与人类亲密接触时,马拉色菌也在人和宠物之间交互传播,为马拉色菌的传播、感染、流行创造了条件。文章拟对犬猫马拉色菌性外耳炎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疗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犬猫马拉色菌性外耳炎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犬皮肤癣菌病的临床诊断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癣菌病是犬病临床最常见的真菌性皮肤传染病,本病在犬与人之间呈接触性传染,为人畜共患传染病。皮肤癣菌病是由皮肤癣菌对毛发、爪及皮肤等角质组织引起的感染,皮肤癣菌侵入这些组织并在其中寄生,引起皮肤出现界限明显的脱毛  相似文献   

17.
一、钩端螺旋体与犬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属有2个种,引起人和犬发病的是问号钩端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就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犬共患传染病。该病原菌菌型复杂,目  相似文献   

18.
犬小孢子菌病是由犬小孢子菌所致的人畜共患性真菌性皮肤病。犬小孢子菌对动物和人的角质有较强的亲和性,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犬等伴侣动物也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数量也大幅增加,但畜主对真菌性皮肤病的重视不足和抗生素的滥用使犬的抵抗力下降,导致发病率越来越高。1临床症状蝴蝶犬,雌性,4个月龄,体重为0.6千克,体温39℃。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与兽医》2017,(9):98-100
对新疆省乌鲁木齐地区采集的宠物犬、流浪犬、养殖场犬样品进行布鲁菌病、沙门菌病、弓形虫病3种人畜共患病血清学监测及病原分离。结果显示:3种犬布鲁菌病血清学阳性率介于7%~22%之间;弓形虫病血清抗体阳性率介于7%~25%之间;犬肛拭子沙门菌检出率为20%。研究表明,乌鲁木齐地区犬布鲁菌病等3种人畜共患病阳性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正> 布氏菌病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对人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危害甚大。1985年广西首次证实我国有犬布氏病疫区存在,我们于1986~1988年在木地区12个县、市开展犬布氏菌病(下简称犬布病)调查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