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常山胡柚胚型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视常山胡柚种子4697粒,结果表明:单胚1878粒,占40.0%;多胚2819粘,占60.0%。受检11个单株和4个人工授粉组合的种子,均未发现全部是单胚或全部是多胚的单株或组合,表明常山胡柚种子为单多胚混合型。  相似文献   

2.
 多胚现象是柑橘研究及育种实践中一个重要问题。为了避开珠心胚的干扰 ,育种实践中常采用单胚材料作母本。清见橘橙是柑橘杂交育种中一个比较优良的单胚材料 ,以其为母本配制了 7个杂交组合。当父本为强德勒柚和塔罗科血橙时 ,只产生单胚种子 ;父本为脐血橙梨形橙和冰糖橙时 ,产生较低比例的多胚种子 ,为 3.5 %~7.2 %;而以新生系 3号柑和太田柑为父本时 ,则产生高比例的多胚种子 ,达 2 8.4%~ 44 .2 %。通过连续 2年杂交试验 ,发现清见×柑产生高比例多胚种子现象比较稳定。此现象与前人研究的结论有明显不同 ,前人多认为单胚柑橘一般只产生单胚种子 ,即使有时也产生多胚种子 ,但其比例较低 ,一般不超过 7%。为此 ,笔者对清见×新3号柑的多胚种子进行了分胚培养 ,获得多胚苗 ,并取部分幼苗叶片进行RAPD分析。分析发现多数多胚苗具有父本的特征带或具有与母本明显不同的带型 ,肯定为有性后代 ;而且这些多胚苗大部分在遗传上非常一致 ,可能为同一受精卵分裂而来 ,但也发现所检测的部分多胚苗之间还存在差异谱带 ,可能为多卵受精发育而来 ,或在同一受精卵分离后出现了明显的变异。  相似文献   

3.
以常山胡柚残次果为原料,对胡柚全果饮品加工工艺和保质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胡柚全果饮品最佳配方为:蜂蜜15%,增稠剂0.2%,胡柚果实45%,白砂糖40%。保质期的快速测定(ASLT)表明产品保质期超过18个月。EVOH高阻隔多层软包装适用于胡柚全果饮品,维生素C对胡柚全果饮品有较好的防褐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常规授粉方法,进行杂种系内和系间杂交以及品种自交的研究。结果表明,亚洲百合(A)及东方百合(O)同一杂种系内品种间杂交几乎全部亲和;其中亚洲百合品种间杂交中11个组合都获得有胚种子,各组合有胚种子为2.2%~11.5%;东方百合的7个组合中6个获得有胚种子,各组合有胚种子为5.4%~18.8%;而LA×LA的5个组合中,仅有两个组合获得未成熟的果实。在不同杂种系间杂交时,东方百合与亚洲百合间的杂交未获得有胚种子。当以OT及LA杂种系的品种为母本时,分别与东方百合、喇叭百合及亚洲百合杂交,母本亲和性较高;其中OT×O的组合中,大多获得有胚种子,有胚率2.9%~9.3%;OT×岷江百合(喇叭百合)的7个组合可得到有胚种子,有胚种子率4.8%~12.4%;LA×A的组合中,几乎都可以获得有胚种子,有胚率为0.31%~3.76%,而A×LA的10个组合均未得到有胚种子。大部分品种自交不能结实,仅亚洲百合Black out获得少数有胚种子。  相似文献   

5.
常山胡柚是常山农业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常山胡柚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常山胡柚关键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集双亲优异性状的优良砧木,以柑橘主要砧木红橘(♀)×枳(♂)杂交F1代94个单株为试材,连续2 a对其落叶期及花期进行观测,并对结果率较高的37个单株的果实品质、种子单多胚性及萌发率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94个单株物候期与双亲相近,但单株间落叶期差异明显;子代群体果形更偏向于父本遗传,主要以卵圆形为主;子代群体平均单果质量为58.63 g,平均单果种子数为14粒,平均千粒重为153.73 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在10.7%~16.5%,与母本无显著性差异,可滴定酸含量在2.00%~5.56%,显著高于母本;果皮色泽主要有红色(偏向母本)和黄色(偏向父本)2种,子代群体中β-隐黄质的含量显著高于双亲,紫黄质、叶黄质和玉米黄质的含量介于双亲之间,而β-胡萝卜素在亲本和杂交后代果皮中含量则较低,其中紫黄质、叶黄质和β-胡萝卜素等物质含量呈现连续变化,具有数量性状特征;群体子代种子单胚与多胚类型接近1∶3,符合单基因控制模型。结果表明,子代单株3号、6号及24号兼具多胚、单果种子数多及萌发率高等特性,可作为候选优异砧木资源做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7.
常山胡柚复合保健饮料的加工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山胡柚鲜果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比例的芒果汁和枸杞汁,并通过风味口感的调整及防止分层的稳定性试验等,进行常山胡柚复合保健饮料的加工研制。结果表明:按照常山胡柚汁50%、芒果汁15%、枸杞汁20%的比例进行互配,通过添加5%白砂糖、4%蜂蜜、0.12%柠檬酸进行风味调整,采用0.2%羧甲基纤维素钠+0.3%明胶的复合稳定剂,所得产品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为了得到萃取常山胡柚Citrus paradisi‘Changshan Huyou’天然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规模化、产业化提取常山胡柚天然色素提供理论依据,以常山胡柚外果皮为原料,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对常山胡柚天然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提取中的若干关键因素如萃取时间、萃取压力、夹带剂(体积分数为95%乙醇)用量和萃取温度等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了常山胡柚天然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2h,萃取压力25MPa,夹带剂(体积分数为95%乙醇)用量300mL,萃取温度35℃。提取后将色素液烘干至恒质量.从而计算其得率.常山胡柚天然色素的提取率为3.78%。图4表2参1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芍药属组间杂交种皮开裂种子的内部状态和胚培养成苗表现,为揭示种皮开裂种子的成苗潜力、提高组间远缘杂交育种效率提供参考。【方法】以24个芍药属组间杂交组合种皮开裂的种子为试验材料,解剖后观察并统计胚和胚乳的发育情况,通过离体培养观察胚的萌发和生长规律,分析不同组合种皮开裂种子发育和成苗差异。【结果】芍药属24个组间杂交组合中均出现了种皮开裂的杂交种子,平均种皮开裂率高达61.08%;1 767粒种皮开裂种子中,有11.09%的胚乳已腐烂;胚乳未腐烂种子中,约90%以上种子的胚乳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或病变,24.18%的种子内部未观察到可见胚。对解剖得到的1 185个组间杂种胚进行离体培养发现,有24.73%的胚不萌发,63.47%的胚生长异常,仅有4.47%的胚能正常生长,得到完整植株。胚培养得到的完整植株具备良好的活力,移栽成活率达到86.79%。24个杂交组合种皮开裂种子通过离体胚培养共得到46株移栽成活的组间杂种苗,平均成苗率为2.60%,接近正常组间杂交种子的播种成苗率(2.75%)。【结论】种皮开裂现象在芍药属组间杂交种子中普遍存在,是组间远缘杂交障碍的重要表现之一,用离体胚培养技术能有效克服这类障碍,提高成苗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普通荞麦构建的包括两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F4代植株的株高、结实率、单株粒重等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单株种子粒数、结实率、花数在双亲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RIL群体各性状变异范围较大,说明其选择性也大。7个农艺性状均呈连续变异,且大多符合偏正态分布,说明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单株粒重与其他农艺性状间呈现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且与单株种子粒数相关性最大;除千粒重外,所有性状均与株高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株高、主茎分枝数、单株种子粒数、千粒重是影响RIL群体单株粒重的主要因素,其中单株种子粒数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1.
首次研究了黄花风铃木〔Tabebuia chrysantha(Jacq.)Nichols〕种子的贮藏特性及多胚苗发生规律。结果表明,黄花风铃木种子种皮轻薄具薄翅,千粒重12.1 g,含水量7.8%,发芽率87%,在常温25℃下保存45 d即完全失去活力。15℃以下低温适宜种子的活力保持,贮藏180 d后发芽率高达87%~100%,苗重和简化活力指数有所提高。新鲜种子多胚苗发生率高达67.5%,15℃贮藏180 d后多胚苗率仍保持56.7%;多胚种子产生2~6株多胚苗,其中以2~3胚苗居多。  相似文献   

12.
水稻多胚苗筛选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Polyembryony is a serious handicap in citrus breeding. To obtain zygotic off-springs, monoem-bryonic seed parents were usually used in breeding programs. Kiyomi, a superior monoembryonic tangor, wasused as seed parent in 7 cross combinations. When pollen parents was Chandler pummelo or Tarocco blood or-ange, only monoembryonic seeds were observed. However, when Washington Sanguine, Li-xing orange andBing-tang orange were used as pollen parents, no more than 7.2 % of polyembryonic seeds were observed. In-terestingly, while male parents were Nucellar3 Ponkan and Oota Ponkan, high ratio of polyembryonic seedswas observed. The ratio of polyembryonic seeds was steadily at about 30 % in two consecutive years and wa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other results reported. Polyembronic seeds were observed in monoembryonic varietiessometimes, but normally their ratios were no more than 7 %. Polyembryonic-seedlings were got by separatingthe multi-embryos in seeds of Kiyomi × Nucellar3 Ponkan and then their leaves were used in RAPD analysis.Identical bands of male parent and/or different bands from seed parent were found in most of the polyembry-onic-seedlings and so it can be sure that these seedlings were of zygotic origin. Some pairs of polyembryonic-seedlings have identical bands in all tested primers and may be resulted from zygotic embryo divisions. Differ-ent bands were found in other pairs of polyembryonic-seedlings also and this may indicate multi-egg fertiliza-tion or other source of variation.  相似文献   

14.
特色地方柑橘资源"资阳香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地方柑橘资源"资阳香橙"(Citrus junosSieb.ex Tanaka)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细胞学以及砧木利用效果进行了多年研究。"资阳香橙"植株树势中等,叶片狭长,翼叶大而较长。果实短椭圆或扁圆形,平均单果重66 g,果皮橙黄色、较粗糙,囊瓣数9~10瓣,味酸。种子较大而多(每果24~33粒),子叶白色,多胚。染色体2n=18。实生苗4年可开花结果。试验用作甜橙、宽皮橘、柠檬、杂交柑橘、金柑的砧木,结果早(3年),丰产性强,果实较大。在四川盆地紫色碱性土壤上(pH7.2~8.4)其抗碱性和植株长势均显著强于枳砧(Poncirus triforliata)。  相似文献   

15.
柑橘不同类型砧木的种子和苗期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良的砧木能促进果树生长、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和适应性。目前我国柑橘生产上使用的砧木品系混杂,生长参差不齐,抗逆性差异明显,严重影响了苗木质量。通过对各种种质类型柑橘砧木的连续多年评价,分析不同遗传种质砧木的种子和苗期特征,鉴定影响砧木苗木质量的关键性状,建立规范柑橘砧木的评价标准,为筛选优良砧木单系提供指导。【方法】以104份柑橘砧木种质为材料,连续5年评价单果种子数、种子饱满度、千粒重和胚型等种子性状及播种后的出苗率、黄化率、立枯率、株高和茎粗等苗期性状,并对这些指标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分析以及不同年份间的变异系数分析。利用保守的直系同源序列(conserved ortholog sequences,COS)分子标记技术评价部分不同胚型砧木种质幼苗遗传背景的一致性,分析部分种质中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miniature inverted-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MITE)片段插入与胚型的关联性。【结果】(1)枳、枳杂种和香橙的果实为多核和较多核,种子为混胚和多胚,种子饱满,大部分材料的种子千粒重为200 g以上;而宽皮柑橘为少核、较多核和多核,多胚,种子中等饱满,约一半种质的种子千粒重为100 g以下。(2)在苗期特性方面,香橙出苗率最高,黄化率较低,其幼苗对立枯病比较敏感;枳及其杂种的出苗率较高,黄化率也较高,但耐立枯病;宽皮柑橘的出苗率则较低,幼苗发生黄化和立枯的比例也比较低。比较播种后10个月内的幼苗生长势,枳的生长势最强,其次是枳杂种和香橙,而宽皮柑橘的生长势最弱。(3)对种子和苗期性状指标的相互关系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除黄化率和立枯率外,单果种子数、千粒重、饱满度、单胚比例、多胚比例、胚型、出苗率、幼苗株高和茎粗等指标之间具有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的相关性,且不同指标对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有明显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能够清楚地区分枳、枳杂种、香橙、宽皮柑橘及其他砧木的种质类型。除黄化率外,种子性状和苗期表现的指标在不同年份间的变异系数相对较低,说明这些性状较为稳定。(4)COS分子标记结果显示,单胚宽皮柑橘幼苗的变异程度比单胚枳及其他多胚或混胚类型种质的变异程度高;在单胚的柚和宽皮柑橘等种质中没有MITE片段的插入,而在多胚的香橙、宽皮柑橘、枳杂种等种质中有插入,但是在枳种质中无论是单胚还是多胚均没有检测到MITE片段的插入。【结论】柑橘砧木种子性状和幼苗性状指标之间高度相关,通常种子性状优异的砧木种质,其幼苗质量也较好。枳的种子和幼苗(播种后10个月)综合性状最好,其次是枳杂种和香橙,宽皮柑橘的种子和苗期综合性状最差。  相似文献   

16.
王字4号是四川新胜茶场选出的甜橙(CitrusSinensis)优良单株,具果大、质优、少核、晚熟、较耐低温等综合优良性状。特别是单胚率高而稳定,1990—1992年镜检,单胚率分别为98.15%、95.6%、97.7%。  相似文献   

17.
沙田柚多倍体的获得与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沙田柚是中国特有的柚类名优品种,但种子多,一般100粒左右。为创新三倍体无核品种积累育种材料,本研究通过实生筛选获得不同倍性沙田柚新种质,同时运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分析天然与人工四倍体新种质的染色体组组成。【方法】随机采集沙田柚自然授粉果实,萌发种子检测其染色体数目获得倍性变异植株;以2x母株gDNA为探针,同获得的4x植株中期染色体杂交进行GISH分析。【结果】从6 000粒沙田柚种子中共获得三倍体5株,四倍体9株;对沙田柚天然与人工四倍体新种质的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表明,天然四倍体中有7株为异源四倍体,2株为同源四倍体,秋水仙碱诱导获得的人工四倍体4株均为同源四倍体;初步观察显示;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株生长缓慢,树冠较小,枝短而密生,叶片浓绿,宽度变宽,叶形指数减小,叶片厚度增加明显。【结论】多倍体单胚柚新种质的获得为进一步选育无核品种奠定了基础,同时GISH分析证实了沙田柚雌性未减数配子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对浙江中部低丘红壤地区8 种经济树种20 余个品种在常规栽培条件下生长结果表现及其土壤养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胡柚、椪柑、杨梅和温州蜜柑是最适宜的生态经济树种。永嘉香柚、皋泄柚、朋娜和纽荷尔脐橙等生长结果良好。落叶树中板栗最为适宜;天目蜜李要合理搭配授粉品种才能丰产;银杏生长良好, 山茱萸后期生长旺盛, 两者都能正常结果。甜柿落花落果严重, 产量很低;涩柿则结果较好。浦江桃形李和福建?李花而不实, 果实虫害严重。枣树生长不良, 果实品质低下。低丘红壤经垦植施肥, 土壤酸度减弱, 有机质和氮素等有效养分增加, 实现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表2 参6 。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桔核中的柠檬苦素类物质,大孔树脂最适纯化条件是:上样浓度为4 mg/mL,pH为6.0,上样流速为1 BV/h;最佳洗脱剂为70%乙醇溶液,洗脱液pH值为8.0,洗脱速率为2 BV/h,洗脱体积为4 BV。纯化得到的样品柠檬苦素类物质含量为37.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