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区域品牌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内企业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区域品牌公共产品属性的视角,通过对陕南"紫阳富硒茶"茶叶区域品牌建设的实证研究,提出优化陕南茶叶区域品牌建设的措施建议,以促进陕南茶叶区域品牌的建设,提升陕南茶产业的发展效益。  相似文献   

2.
刘晓航 《农业考古》2003,(2):320-321,325
地处鄂南的咸宁不仅是驰名中外的“桂花之乡” ,也是文明遐迩的茶乡。早在汉魏六朝时期已开始种茶。至唐武则天临朝称制时期 ,咸宁即有名茶“桃花绝品”传世。咸宁的茶叶种植 ,以柏墩为中心。据光绪八年(1882年 )《咸宁县志》云 :“咸宁马桥 ,柏墩地方植茶最广”。其中柏墩乡 (今改为桂花镇 )以砖茶加工著称 ,其早期的“箱红”至后期“长裕川”“生生生川”青砖茶。历时四百年 ,以柏墩为龙头自成一体的由淦水为起点的茶叶水运线路 ,成为纵贯南北的中俄茶叶之路的源头之一。至明代 ,咸宁所产茶叶经过茶农初加工制成红茶后 ,由川、陕省茶商收…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茶叶品牌建设有助于推动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茶业转型升级。黄山市是全国重点茶市,也是历史名茶之乡,丰富的茶叶资源奠定了品牌建设的基础,为黄山市茶叶品牌建设提供新思路,基于对黄山市当前茶叶品牌建设现状的分析,指出当前存在品牌建设意识淡薄、茶企品牌竞争力不高及茶叶种植加工模式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推动茶叶标准化生产、强化品牌意识、提高企业品牌竞争力、规范和完善市场机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宣传平台及实行“茶叶协会+企业+合作社+基地” 运作模式等加强茶叶品牌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探索陕西茶叶品牌化建设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随着茶产业被列入陕西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以来,"汉中仙毫"、"紫阳富硒茶"等绿茶的区域品牌得到快速发展,"汉水红茶"、"秦岭红"等红茶品牌和"泾阳茯砖茶"黑茶品牌也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文章就陕西茶叶品牌建设的路径进行探索,助推茶产业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咸宁砖茶产业发展优势和现状展开调研,分析了咸宁砖茶产业所存在的问题:龙头企业偏小、市场建设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生产技术陈旧、管理理念落后等.探讨了咸宁构建"政产学研"合作的科研攻关与推广体系、市场营销体系、制度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咸宁砖茶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深化"政产学研"合作,促进产业升档升级.  相似文献   

6.
从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内涵和特征入手,研究了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形成的机理和建设机制问题,提出了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相关建议,以促进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内涵和特征入手,研究了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形成的机理和建设机制问题,提出了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相关建议,以促进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记者从第四届中国有机农产品展销会暨中国青(米)砖茶交易会上获悉,湖北赤壁青砖茶2015年度销售市场份额全国占比超35%,2016年度预计也将在三成以上。赤壁市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文化历史底蕴深厚,是"中国青砖茶之乡""中国米砖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据了解,目前赤壁市共有茶园  相似文献   

9.
茶叶是遂昌县的主导产业,是农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2001年确立"龙谷丽人"为全县茶叶主导品牌,2004年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龙谷丽人名茶之乡"。通过10年打造,"龙谷丽人"品牌发展遇到了瓶颈。重点对重新打造遂昌县"龙谷"品牌的对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茶叶区域品牌的成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它的成长路径分别要经过萌芽阶段、初生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在各成长阶段,茶叶区域品牌各具特点。为更好地促进茶叶区域品牌的发展,茶叶区域品牌的相关建设主体应组建茶叶区域品牌的管理团队,根据茶叶区域品牌所处的成长阶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发挥政府的作用和开展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1.
从品牌关系视角出发,对中国茶业实施品牌经营所面临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走品牌经营道路,提升中国茶业竞争实力的战略对策:(1)创新技术,坚实茶业品质基础;(2)建设区域品牌,实现品牌阶梯发展战略;(3)充实茶叶经营主体实力,推动品牌战略与资本运营紧密结合;(4)培育品牌意识,提升茶叶企业品牌经营水平;(5)强化政府扶持作用,改善品牌茶业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问题分析与路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公用品牌为区域内相关机构、企业、个人等共同所有,是区域的经济名片,加速当地农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走访调查发现,尽管重庆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但在农产品品牌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创立"即"完成"、"土形象"即"好形象"、"展会"即"宣传"、"合作"即"竞争"等诸多认识误区。针对重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加强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为农产品上行之路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杨洪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206-208
介绍了"蒲江雀舌"茶叶品牌现状,对其品牌建设的紧迫性及意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蒲江雀舌"品牌建设对策: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利益联动机制,各主体全程参与茶叶生产基地建设管理,充分发挥茶叶龙头企业在基地建设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是"蒲江雀舌"品牌建设的关键环节;加强"蒲江雀舌"品牌建设是推动蒲江茶叶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蒲江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吕锋 《北京农业》2012,(27):6-7
茶叶区域品牌的建设以政府为后盾,可以最充分地调动和整合各种资源,克服了农业生产主体弱小带来的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局限,是符合当前茶叶生产特点的品牌建设之路,对茶业增效和茶农增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白沙溪 "白沙溪"是白沙溪茶厂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茶叶品牌。公司作为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设备先进、工艺完备、技术力量雄厚,具有安化茶叶独特的资源优势。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2条清洁化砖茶生产线、  相似文献   

16.
选择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典型代表——茶叶区域品牌,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三个步骤,分析茶叶区域品牌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研究发现,“围绕品牌,螺旋升级”是茶叶区域品牌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基于案例研究得出的茶叶区域品牌生态系统演化路径和区域品牌内涵的扩展方向具有较高的“可外推性”,对农产品区域品牌理论有一定的拓展,也为政府和企业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实践活动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福建茶叶的原产地优势,认为可以利用地理标志作为福建茶产业发展的最佳区域名片。在分析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后,提出基于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福建荼产业发展建议,期待能够通过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建设,推动福建茶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朱俊成  钟儒刚  杨益明  张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331-15336
茶产业是咸宁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茶产业发展是咸宁市政府提出的建设茶乡、桂花之乡、温泉之乡、楠竹之乡与苎麻之乡,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咸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政策之一。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并利用统计资料,结合对比研究,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产业集群发展理论,从技术与创新、品牌培育、质量管理、产业链构建、文化与营销等角度提出了咸宁市茶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传统茶叶品牌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不能一蹴而就,"宁红茶"品牌是否能恢复到历史上的高度,需要政府、企业和广大有志于"宁红茶"发扬光大的人士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创建。本文回顾了"宁红茶"品牌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宁红茶"在品牌建设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支持发展政策、茶叶基地建立、龙头企业培育、加强市场营销和茶文化建设等思路,达到促进茶叶传统品牌"宁红"的培育、继承和发展和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品牌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是一个持久的系统工程。对于优质农产品而言,打造属于自己的好品牌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江西省茶叶品牌为例,试分析地方政府在建设区域品牌时遇到的困境,并针对这些困境,提出完善战略规划、加强政府监管、增大扶持力度和促进品牌宣传等品牌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