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大荔县的沙苑金针莱西北农业大学贾探民陕西大荔县是我国金针菜的主产区之一,大荔栽培金针菜具有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由于主要集中在该县渭、洛二十间的狭长沙漠地带沙苑地区,故名沙苑金针菜。沙苑金针菜花冠淡黄色、针长、肉厚、味清香、品质优良,国际国内素享盛...  相似文献   

2.
金针菜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针菜又名黄花菜,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食用花蕾,嫩叶也可作蔬菜,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金针菜既是色、香、味具佳的观赏花卉,又是一种优质的蜜源植物。金针菜在我国江苏宿迁、湖南邵东、陕西大荔和甘肃庆阳栽培面积较大,被誉为我国的四大名产区。金针菜易栽好管、寿命长、产量高、经济收入可观。其主要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金针菜也叫黄花菜,具有食用、药用和观赏的价值,是出口创汇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食用部分是由金针菜的花蕾经加工干制而成的,其品质的好坏与适时采摘、合理加工有直接关系,而且鲜金针菜中含有秋水仙碱,是一种有毒物质,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搞好金针菜的采摘与加工。  相似文献   

4.
金针菜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是陇东地区主要名优特产之一。金针菜易栽好管、寿命长、产量高、经济收入可观。还能保持水土、美化环境,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建设农村生态环境的极佳选择。研究金针菜的繁殖、移栽方法,对促进金针菜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生产中常用无性分株繁殖.一般认为分株取苗移栽以春秋季为好,但笔者根据多年的观察和生产实践认为金针菜的移栽时间应以夏季为好。下面简要介绍金针菜的夏李栽植技术:  相似文献   

5.
《古今农业》2021,(3):91-98,90
宿豫丁嘴金针菜生产系统是以金针菜生产为核心的农业系统,于2020年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金针菜作为中国原产作物,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经历了由观赏植物到药用植物、再到食用蔬菜的转变。而江苏宿豫丁嘴地区凭借良好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不仅成为金针菜的重要产地,而且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金针菜生产为核心的宿豫丁嘴金针菜生产系统,传承至今。本文拟以金针菜在中国种植历史以及角色的转变为背景,通过分析宿豫地区自然、经济、文化等条件,挖掘金针菜生产系统经济、生态、文化等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该文阐述了金针菜病虫危害是造成金针菜枯死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设施和露地栽培对金针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针菜早熟品种‘三月花'和中晚熟品种‘大乌嘴'为材料,在设施和露地栽培条件下,比较分析了光照强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的变化对金针菜植株生物学性状、花蕾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栽培的光照强度显著低于露地栽培,平均透光率为52.0%,但空气温度比露地栽培显著提高,设施栽培下金针菜现蕾期比露地栽培提前15 d以上,实现提早上市。设施栽培的全天最大温差为23.4℃,比露地栽培高出11℃;两个品种金针菜花蕾中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45.718 mg/g、61.796 mg/g,比露地栽培提高了22.17%、34.07%;Vc含量分别为3.625 mg/g、3.845 mg/g,分别比露地栽培提高28.14%、12.53%;设施栽培显著提高了金针菜的品质。设施栽培下2个金针菜品种的产量略高于露地栽培,但二者无显著差异。总体而言,金针菜设施栽培适宜在江苏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金针菜又名黄花菜、忘忧草、萱草等,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金针菜采用种根分株繁殖。栽种1株金针菜,经几年后,就逐步发展成1大丛(蔸)分蘖,把每个分蘖掰开就成为1株新苗。生产上即用此分蘖苗进繁殖。金针菜的适应性广,即可在平原、丘陵、坡地栽种,也可在地头、渠道等隙地上种植;还  相似文献   

9.
金针菜(又名黄花菜)是食、药兼用的理想保健蔬菜.还可作花卉栽培,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我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4年已种植133.3公顷,由于效益好,农民生产积极性也高。但金针菜的病害也逐渐加重。据我们观察和调查,一般定植后1~2  相似文献   

10.
黄花菜又叫金针菜,它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金针菜是一种名贵山野菜.具有清香适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疗效明显等特点,是公认的优质绿色食品和保健蔬菜,在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很大,香港、台湾及亚洲各国常把金针菜作为上等山珍招待贵宾,金针菜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2.
以金针菜中晚熟品种大乌嘴为材料,设置露天、地膜覆盖(1膜)、地膜+大棚膜(2膜)、地膜+大棚膜+拱棚膜(3膜)和日光温室共5种栽培方式,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金针菜产量、品质形成和氮素累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天栽培相比,1膜、2膜、3膜和温室处理增加了金针菜生长环境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和地温(增加效果表现为3膜温室2膜1膜),分别诱导金针菜提早现蕾4~5 d、15~16 d、22~25 d和19~22 d。种植模式通过调控金针菜氮累积量的动态变化而影响产量。1膜处理下金针菜产量较低,现蕾较迟,氮累积动态特征值与露天处理差异较小。3膜处理下金针菜现蕾最早,但是产量和品质性状均较差,氮素快速累积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最早,快速累积持续时间最短,干物质和氮在生殖器官中的分配比例较低,最终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利用效率均较低。2膜和温室栽培处理下金针菜现蕾较早,产量较高,品质较优,干物质和氮素在生殖器官中的分配比例较高,氮累积量动态特征参数比较协调,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利用效率较高,为最优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以“大乌嘴”金针菜为材料,通过测定解冻时间、汁液流失率、可溶性固形物和叶绿素含量、脂氧合酶(LO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研究不同冻结和解冻方法对金针菜品质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冻结处理中,P7和P8冻结方法明显地降低了汁液流失率、维持了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叶绿素含量,延缓了速冻金针菜品质的下降;解冻方法中,微波解冻能够有效地减少金针菜解冻后品质的下降,抑制LOX活性和MDA含量的升高,减少冷冻对细胞膜完整性的破坏作用。综合分析,微波解冻结合P7或P8冻结处理是解决速冻金针菜解冻后品质下降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金针菜(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又叫黄花菜、黄花苗,属于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栽培普遍.金针菜以鲜嫩的花蕾供食,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蛋白质、尼克酸、硫氨素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金针菜多用干制法加工,以便长期贮藏.黄花菜收获时往往雨水较大,大面积栽培时单靠自然干制损失严重;因此,有必要掌握金针菜的干制技术,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科技》2015,(20):70-71
阐述金针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介绍金针菜主要栽培技术,包括选地、品种选择、繁殖方法、栽培密度、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广大菜农在种植时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6.
薛志成 《吉林农业》2002,(10):22-23
1、金针菜的药用价值 金针菜不但可以作为一种观赏花卉,而且自古以来就是一种药食珍品。金针菜性味甘、凉,入肝、肾经,有益智安神、祛湿利水、解热除烦、宽胸利气、止血消炎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小便涩痛、胸隔烦热、失眠健忘、心悸怔肿、产后无乳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金针菜具有较好的健脑、益智、抗衰老功能,日本医学家把它列为八种健脑食品之首,故它又名“健脑菜”。最新研究,发现金针菜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良好作用,对防止脑溢血、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神经  相似文献   

17.
金针菜是一种名贵山野菜.具有清香适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疗效明显等特点,深受世人喜爱.香港、台湾及亚洲各国的有钱人把经常食用金针菜,视为时尚.各大高级饭店常把金针菜作为上等山珍招待贵宾.金针菜是公认的优质绿色食品和保健蔬菜,兼美食、防病、治病、观赏于一身.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很大,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8.
正金针菜也称黄花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蕾,其味鲜质嫩、营养丰富,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孕妇、中老年人,过度劳累者尤其适合食用。以泡发后的干制金针菜为原料,加工成即食风味金针菜,其香气浓郁、风味独特、组织嫩脆,具有增进食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金针菜采摘加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针菜也叫黄花菜,具有食用、药用和观赏的价值,是出口创汇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其食用部分是由金针菜的花蕾经加工干制而成的,其品质的好坏与适时采摘、合理加工有直接关系;又因鲜金针菜中含有秋水仙碱,是一种有毒物质,食入后被胃酸氧化成二氧秋水仙碱,对人身体有害,甚至中毒,但秋水仙碱易溶于水,遇热易分解,失去毒性.为此,要科学合理地搞好金针菜的采摘与加工.  相似文献   

20.
日本金针菜,别名安神菜,黄花菜等,为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药食两用草本植物,原产于亚洲和欧州,我国从日本引进。日本金针菜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矿物质、糖类、纤维素、维生素、钙铁磷等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常食有养血平肝、利尿消肿等功效,可治头眩晕、耳呜、心悸、烦热、水肿、吐血等,对降低胆固醇有奇效,特别还具有安神明目,增加人体免疫力,提高记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