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杂交育种及系统选择的方法,育成了具有中细纤度特色的4眠性家蚕新品种苏秀×春丰。经江苏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表明,新品种孵化、眠起、上蔟齐一。实验室鉴定成绩为万蚕茧层量、万蚕产丝量分别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提高1.02%和1.28%,茧丝品质性状也优于对照品种,其中茧丝长1525m,解舒丝长1186m,解舒率77.78%,茧丝纤度2.646dtex,洁净93.94分。新品种具有茧丝纤度细、茧丝长、茧丝纤度综合均方差小的特色,适合缫制细纤度高品位生丝。2010年4月该品种通过江苏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作为华东地区优质原料茧生产的实用家蚕品种。  相似文献   

2.
家蚕新品种野三元实验室试养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养结果表明:家蚕新品种野三元与山西省的当家品种菁松×皓月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平均茧层率25.19%,比对照(24.37%)提高0.82个百分点;万蚕产茧量比对照提高12.1%;5龄50?桑产茧量比对照提高21.3%;丝质成绩较优,解舒丝长比对照长60m,解舒率高1.5个百分点,茧丝长长47.5m,干茧茧层率高2.75个百分点,茧丝纤度高0.200dtex;家蚕新品种野三元具有高产、优质、强健好养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给桑量对家蚕新品种苏秀×春丰的茧质和丝质的影响,以菁松×皓月为对照,调查了5龄期100%给桑量(T1)、80%给桑量(T2)和60%给桑量(T3)处理后新品种和对照品种的茧质和丝质成绩。结果表明,经T2和T3处理后,新品种和对照品种的全茧量、茧层量、干茧量以及茧丝量均减少,经T3处理后,新品种的茧层量、干茧量以及茧丝量的减少百分率小于对照品种;新品种和对照品种的健蛹率、洁净和解舒率均表现上升趋势;T2处理后新品种和对照品种的解舒率分别上升了5.151%和6.221%,T3处理后解舒率分别上升了16.912%和20.249%;2种处理使茧丝长均缩短,由于新品种的茧丝长比对照品种长,经过T2和T3处理后,分别比对照品种长264.722 m和242.484 m;新品种的茧丝纤度比对照品种细,2种处理后,其减少百分率又小于对照品种,表明新品种的纤度指标相对稳定。结果表明,400头新品种的5龄蚕最佳用桑量为7.17 kg,并研究探明了不同给桑量对新品种和对照品种的影响既存在一致性,也存在差异,为通过控制给桑量稳定发挥新品种的优良性状,建立新品种饲养技术规范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 “5·4×24·46”春用四元杂交种。孵化、眠起、上蔟齐一,体质强健好养,茧形大且匀整。茧丝质性状良好,茧层率24.83%,茧丝长1378m,净度94.32分,茧丝纤度2.817D,鲜毛茧出丝率18.14%,解舒率71.04%,解舒丝长992m,超过对照品种。茧丝纤度综合均方差0.668D,优于对照品种。综合经济性状优良,万头收茧量、万头茧层量,万头产丝量,五龄担桑产茧量与  相似文献   

5.
限性黄茧品种“蜀·黄×川·白”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限性黄茧品种能提高蚕种制造的雌雄鉴别效率,雌蚕丝呈天然金黄色,雄蚕丝为高品位生丝。采用杂交育种并结合抗逆性选拔方法,育成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限性黄茧品种蜀、黄、川、白,经配合力测定,筛选出四元杂交组合蜀.黄×川.白。实验室饲养和农村生产鉴定表明,新品种杂交组合茧层厚,丝量多,强健性、产茧量达到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的水平。缫丝鉴定表明,新品种杂交组合的雌蚕丝金黄色,茧丝长较短,纤度较粗;而雄蚕丝洁白,各项茧丝性状指标均优于对照品种,茧丝长长,纤度细,解舒优,一粒茧丝长达到1 397 m,解舒丝长1 244 m,洁净98.00分,鲜毛茧出丝率21.78%,比对照高2.23%。  相似文献   

6.
家蚕新品种粤蚕6号(丰9·春5×湘A·研7)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蚕6号”是采用杂交方法选育、组配的家蚕夏秋用四元杂交种。新品种易繁易养,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生命力与“两广二号”相当;茧层量比“两广二号”提高13.23%,万蚕收茧量15.545 kg,万蚕茧层量3.447 kg;茧丝长1 019 m,解舒率75.68%,解舒丝长771.3 m,茧丝纤度2.603 dtex,洁净93.38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家蚕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遗传相关和遗传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龄期经过、虫蛹率、纤度、净度与别的性状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茧丝量、茧丝长、解舒丝长表现为结果性状。茧层量是影响茧丝量的最主要因素;茧层量与茧层率对茧丝长的影响基本一致;解舒率及茧丝长对解舒丝长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8.
春秋兼用家蚕新品种“春华×秋实”的育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以丝质优、耐氟污染性能较强的品种为育种材料,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一对春秋兼用的中丝量家蚕新品种春华×秋实。浙江省蚕品种实验室共同鉴定和农村试养鉴定表明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孵化、眠起、老熟齐一,体质强健好养,茧型较大,产量高;茧丝质优良,春期饲养茧层率23.46%,鲜茧出丝率17.54%,茧丝长1 263 m,解舒率83.52%,纤度2.773 dtex,洁净94.50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比,万蚕产茧量提高7.0%,与对照品种秋丰×白玉相比,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茧丝长、解舒丝长、鲜茧出丝率分别提高1.7%、8.9%、9.0%、6.6%、8.1%。新品种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合在浙江省及长江中下游蚕区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9.
《江苏蚕业》2017,(3):5-7
茧丝性状是评价家蚕品种性能的重要指标,中细纤度家蚕新品种"苏秀×春丰"的原种苏秀、春丰分别为中系和日系的二化性固定种,为了比较"苏秀×春丰"原种的茧丝丝质性状,分析不同茧层部位茧丝性能的差异,对两者的茧丝长、茧丝纤度和断裂强力三个指标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苏秀、春丰的原种茧丝长分别为1 166.400m和1 132.988m,苏秀的茧丝长较春丰长;两者茧层内外的茧丝纤度在1.2-2.9Dtex,苏秀各茧层位置的茧丝纤度大于春丰;两者茧层内外的茧丝相对断裂强力在182.9-371.7CN/Dtex,相对断裂强力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首次报道了用三服蚕×四眠蚕生产F1代杂交种培育细纤度家蚕品种是可行的。通过测配选出两对成绩较好的杂交组合,平均茧丝纤度小于2D,茧层率20-21%,茧丝长1200米左右,解舒率76.66%,与激素诱导三眠蚕相比较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以丝质优、耐氟污染性能较强的品种为育种材料,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一对春秋兼用的中丝量家蚕新品种春华&#215;秋实。浙江省蚕品种实验室共同鉴定和农村试养鉴定表明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孵化、眠起、老熟齐一,体质强健好养,茧型较大,产量高;茧丝质优良,春期饲养茧层率23.46%,鲜茧出丝率17.54%,茧丝长1 263 m,解舒率83.52%,纤度2.773 dtex,洁净94.50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与对照品种菁松&#215;皓月相比,万蚕产茧量提高7.0%,与对照品种秋丰&#215;白玉相比,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茧丝长、解舒丝长、鲜茧出丝率分别提高1.7%、8.9%、9.0%、6.6%、8.1%。新品种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合在浙江省及长江中下游蚕区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12.
以强健好养、优质高产以及对气候环境适应性强为家蚕新品种的主要选育目标,采用系统选育方法对保存的优良家蚕品种资源秋芳和732进行定向选择培育,并组配成一对春秋兼用家蚕新品种川山×蜀水。经家蚕新品种实验室和农村生产鉴定表明,川山×蜀水具有强健好养、产茧量高、茧丝品质优的特点:春季健蛹率93.84%,茧层率24.39%,万蚕产茧量19.59kg,茧丝长1 219.1 m,解舒率72.56%,洁净96.60分,出丝率18.00%,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比较,万蚕产茧量、全茧量、解舒丝长分别提高2.50%、2.50%、3.28%,洁净增加1.30分;秋季健蛹率89.00%,茧层率23.59%,万蚕产茧量18.22 kg,茧丝长1 247.6 m,解舒率78.68%,洁净94.60分,出丝率16.62%,与对照品种夏芳×秋白比较,出丝率提高0.69百分点,解舒丝长提高2.34%,洁净增加1.50分。新品种已在四川、云南、陕西、海南等省的蚕区推广饲养100余万张种。  相似文献   

13.
家蚕品种资源的茧丝纤度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林昌麒  陈克平 《蚕业科学》1995,21(3):158-162
对200个家蚕保育品种的茧丝纤度进行调查,平均2.80dtex(2.52D),最粗3.93dtex(3.54D),最细1.72dtex(1.55D)。茧丝纤度以日系品种最粗,欧系品种次之,中系品种再次之,热带系统品种最细。以化性论,一化品种最粗,二化品种次之,多化种最细。与其他性状进行的相关分析表明,纤度与茧丝长、解舒丝长、茧层含胶率、净度成负相关,部分达显著或极显著程度。与全茧量、茧层量、蛹体重、五龄一日茧层量、茧丝量成正相关,部分达显著或极显著程度。与发育经过和体质无相关。  相似文献   

14.
<正> 由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和辽宁省西丰县安家沟柞蚕场联合培育的二化性多丝量柞蚕新品种80-2是采用“小黄皮”与“河六号”两品种杂交,经9年18代定向选择培育而成。 该品种茧质优良,生活力较强,是目前我国茧层率较高的二化性多丝量柞蚕新品种。通过小区试验和母种繁育,茧层率达14%,农村大面积生产达13%。茧丝长1254m,百粒茧纤维公量114.80克,比东北现行品种青六号高21.60克。80-2茧解舒率40%,茧丝公量纤度5.49D,鲜茧出丝率8.23%。  相似文献   

15.
适合亚热带蚕区饲养的三眠蚕育种材料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育适合亚热带蚕区生产高品位生丝的家蚕品种,根据家蚕眠性遗传机制,利用杂交育种及显性三眠纯合技术,将超细纤度三眠蚕品种与夏秋蚕品种杂交育成Z3等细纤度三眠蚕材料,再与多丝量春用蚕品种杂交,初步育成了Z3.C3等纤度为2.44 dtex、全龄经过短、体质强健、茧丝质优良的三眠蚕材料。采用选拔的三眠蚕材料初步组配的Z3×84Y2杂交组合的实验室饲养成绩为:全龄经过21 d,虫蛹率98.55%,全茧量1.75 g,茧层率22.47%,茧丝长1 354 m,解舒率88.15%,洁净95.3分,纤度2.6 dtex。  相似文献   

16.
限性黄茧品种能提高蚕种制造的雌雄鉴别效率,雌蚕丝呈天然金黄色,雄蚕丝为高品位生丝。采用杂交育种并结合抗逆性选拔方法,育成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限性黄茧品种蜀、黄、川、白,经配合力测定,筛选出四元杂交组合蜀&#183;黄&#215;川&#183;白。实验室饲养和农村生产鉴定表明,新品种杂交组合茧层厚,丝量多,强健性、产茧量达到对照品种菁松&#215;皓月的水平。缫丝鉴定表明,新品种杂交组合的雌蚕丝金黄色,茧丝长较短,纤度较粗;而雄蚕丝洁白,各项茧丝性状指标均优于对照品种,茧丝长长,纤度细,解舒优,一粒茧丝长达到1397m,解舒丝长1244m,洁净98.00分,鲜毛茧出丝率21.78%,比对照高2.23%。  相似文献   

17.
根据家蚕眠性遗传机制,将现行蚕品种"菁松×皓月"转育成家蚕三眠新品种"元子×由子",该新品种孵化齐一、发育快、好养、三眠率达到100%,茧丝纤度1.92~2.28dtex,净度95.8分,茧丝长930~1100m,解舒率85%。  相似文献   

18.
2014年冬季,在如东县组织进行了皓月×菁松蚕品种全龄人工饲料育农村养蚕试验,生产的鲜茧上车率为75.91%,粒茧丝长为926.9m,解舒率仅45.28%,茧丝纤度为1.891D,光折为319kg。通过加强饲育管理和簇中管理,好蛹率上升,茧层含水率、公斤茧用料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2018年春,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对9801×9802、鲁87×鲁88、苏婴×熙阳3对桑蚕新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这3对品种的茧层率、四项经济性状、上车率均高于对照品种,死笼率、普通茧重量百分率、解舒率均低于对照品种。苏婴×熙阳茧丝纤度细,缫丝成绩好。  相似文献   

20.
王章娥 《蚕业科学》1997,23(1):14-19
采用杂交、回交、系统选育、活蛹缫丝等育种方法,育成了茧丝量高的蚕品种苏(213)和茧层率高、丝质优的蚕品种春(628),然后选配成四元杂交种苏·镇×春·光。经多次鉴定、农村试养、蚕种场试繁结果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耐氟性较强,制种性能好、茧型大而匀正,茧丝质良好,综合经济性状优良,茧层率26%,鲜毛茧出丝率20.59%,茧丝长1419m,解舒丝长1046m,净度95.87分,茧丝纤度综合均方差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