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1 毫秒
1.
甜菜渣提取果胶的研究(二)—酸法萃取、铝盐沉淀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经甜菜渣为原料,采用酸法萃取,铝盐沉淀工艺提取果胶。在料水比为1∶18,萃取液中果胶含量为1.2%左右时,铝盐的用量为10%,Al2(SO4)3液与萃取液的比例是7∶100,最佳pH值为4.4~4.7。脱铝剂的组成为95%乙醇∶水∶浓盐酸为8∶1.5∶0.5。并用此工艺和参数进行了kg级放大实验,得率为22%(果胶/甜菜渣),产品中半乳糖醛酸含量68.33%,脂化度65.97%。产品经化学定量分析无Al+++残存,除胶凝度尚需进一步讨论之外,其它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食用果胶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甜菜果胶粘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比较了甜菜果胶和丹麦标准化果胶在不同浓度和不同pH条件下的粘度,并探索了三价阳离子、二价阳离子及柠檬酸和二价阳离子对甜菜果胶粘度的影响。在pH3.0条件下,果胶浓度小于0.5%时,甜菜果胶与丹麦标准化果胶的粘度值基本相同;果胶浓度大于0.5%时,丹麦标准化果胶的粘度值高于甜菜果胶的粘度值。在果胶浓度为0.5%条件下,pH2.5~3.0时,甜菜果胶和丹麦标准化果胶的粘度值相同;在pH3.5~4.5时,甜菜果胶的粘度值明显高于丹麦标准化果胶的粘度值。三价阳离子中适量的Al ̄(+3)和二价阳离子中适量的Zn ̄(+2)等可提高甜菜果胶的粘度值。但过量的阳离子可使甜菜果胶的粘度值降低。  相似文献   

3.
微波法萃取甜菜废粕中果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甜菜废粕为原料,进行微波萃取果胶的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900W,每次萃取时间为75s,pH为2的盐酸溶液与废粕比例为14:1(ml:g),萃取次数为4次,果胶得率为97.63%。  相似文献   

4.
甜菜渣综合利用新途径张良健,岳丕昌(新疆农科院情报所,乌鲁木齐,830000)甜菜渣是甜菜制糖的主要副产品之一。根据分析,干甜菜渣含水分13.2%,粗蛋白质8.2%,粗脂肪0.8%,无氟浸出物57%,粗纤维17.2%,灰分3.6%,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5.
以甜菜渣为主要原料,将曲霉菌(Aspergillussp.)菌株XAP1312和XAP2348与蛋白生产菌产阮假丝酵母菌(Candidautilis)菌株SD和SL混合进行摇瓶培养,结果4菌株混合培养比单菌培养或3菌混合培养效果好,培养基最佳组成成分为甜菜渣4.0%,麸粉3.0%,(NH4)2SO41.0%,糖蜜0.2%;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值5.6,摇床转速250r/min,最佳产酶时间为60h。  相似文献   

6.
甜菜渣     
甜菜渣干甜菜渣的主要成分为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用蛋白质相对也较高。其粗纤维较易消化,干甜菜渣更适于喂猪。其含干物质90.6%、灰分4.8%、粗纤维18.2%、粗脂肪0.5%、无氮浸出物58.4%、粗蛋白质8.7%.粗纤维消化率:牛为69%,绵羊为79%...  相似文献   

7.
以柑桔皮为原料,采用酸法萃取,乙醇沉淀工提取果酸,最佳条件为水料比10:1,pH值1.5,萃取温度85℃,萃取时间90min。果胶质量达到食用果胶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利用甜菜干粕为原料,进行木瓜酶脱除蛋白的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酶法最佳脱除蛋白工艺为:0.2%的木瓜蛋白酶液‘pH为6.6,温度为65℃,每次提取时间为60min,液料比为13:1(ml:g),添加次数为2次,可脱除98.56%的总蛋白。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改进了盐酸萃取和净化甜菜渣中果胶的方法。首先将新鲜甜菜渣浸入0.02—0.06N盐酸溶液中,保持在30~40℃温度下15~20min,使六偏磷酸可溶性果胶转变为盐酸可溶性果胶,以提高果胶获得率。当用0.2N盐酸pH1.6在90℃下萃取60min,果胶获得率和质量都得到改进。净化的果胶符合商品果胶规格要求,具有满意的胶凝性能。  相似文献   

10.
12.5%稀禾定机油乳油在甜菜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12.5%稀禾定机油乳油在甜菜上的残留动态,研究结果表明,稀禾定在甜菜及土壤中降解很快,在甜菜茎叶中半衰期为2.6-4.0h,在土壤半衰期为2.2-5.8h.收获时甜菜叶,块根及土壤稀禾定残留量均低于0.05mg/kg。  相似文献   

11.
从甜菜渣脱果胶样品中,利用碱提取法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分离.实验证明氢氧化纳碱液的浓度范围为8%~12%,碱液浸泡时闻为6d,温度保持在25~30℃时,可将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充分分离,半纤维素的产率为13.0%.又通过不同条件实验证明,进一步用 NaOCl 溶液氧化除去纤维素中木质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5%NaOCl 溶液的用量是每10g 甜菜原渣需20mL,氧化时间是3h,氧化温度是55℃.得到纤维素的产率为18.3%、纯度是91.10%.  相似文献   

12.
超高压处理对甜菜果胶结构及乳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超高压处理对甜菜果胶结构和乳化特性的影响,为甜菜果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配制1%(w/v)甜菜果胶溶液,比较不同压力(0.1、250、350、450和550 MPa)、pH 7条件下处理30 min,450 MPa、pH 7条件下处理不同时间(10、20、30和50 min),以及450 MPa、不同pH(pH 3、pH 7和pH 8)条件下处理30 min对甜菜果胶结构及乳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在不同压力条件下对pH 7的甜菜果胶溶液进行处理,随着压力升高,甜菜果胶分子量由5.58×105 Da(0.1 MPa)降至1.56×105 Da(550 MPa);酯化度和乙酰化度分别由61.29%和18.17%(0.1 MPa)增至68.24%和21.72%(550 MPa);红外图谱显示甜菜果胶在1 760-1 730 cm-1和1 630-1 600 cm-1处的峰均比未加压处理的更为明显,在1 560-1 540 cm-1也出现一个明显的吸收峰;在250 MPa处理30 min后,甜菜果胶的乳化活性由209 m2·g-1增至230 m2·g-1,乳化稳定性由79 min增至97 min,乳化液粒径D4,3降低,比表面积Sv升高。继续增加压力,果胶的乳化特性变化不显著。在450 MPa下对pH 7的甜菜果胶做不同时间处理,发现随加压时间延长,甜菜果胶分子量、酯化度、乙酰化度、乳化活性及稳定性均未发生显著变化。在450 MPa加压处理30 min后,pH 3、7和8条件下果胶分子量分别由原来的5.88、5.58和5.44×105 Da降至2.38、2.25和2.49×105 Da;pH 3和pH 7的甜菜果胶酯化度变化不明显,乙酰化度显著升高,分别由19.35%和18.17%增至24.84%和21.70%;而pH 8的甜菜果胶酯化度和乙酰化度显著降低,分别由70.13%和19.53%降至50.24%和16.41%;pH 3、pH 7和pH 8的甜菜果胶在加压处理后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均显著提高,超高压处理后pH 3和pH 7的甜菜果胶乳化活性较高,pH 3甜菜果胶乳化稳定性最好。【结论】超高压处理降低了甜菜果胶的分子量,使果胶中的蛋白暴露,改善了甜菜果胶的乳化特性。  相似文献   

13.
以甜菜渣和玉米秸秆为青贮原料,按照不同质量比(鲜样)混合青贮,分析添加玉米秸秆对甜菜渣青贮饲料化学成分、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渣直接青贮其乳酸含量较低(0.67%),乙酸含量较高,为乙酸发酵类型;添加玉米秸秆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P0.05),显著提高了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P0.05),9∶1和8∶2处理组显著降低了氨态氮的生成量(P0.05),其发酵类型均为乳酸发酵型。通过flieg评分体系对不同组合进行评价,其等级均为良好。添加玉米秸秆后除9∶1处理组以外,其他处理均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粗蛋白含量,提高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表明添加玉米秸秆降低了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添加玉米秸秆后其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均显著低于ck(P0.05),除9∶1处理组以外其体外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蛋白消化率均显著低于ck(P0.05)。综合各项指标,认为甜菜渣和玉米秸秆的最佳混合青贮比例为90%甜菜渣+10%玉米秸秆(9∶1)。  相似文献   

14.
甜菜渣提取果胶后剩余残渣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甜菜渣提取果胶后剩余残渣的利用,提出了两条有效途径:一是采用物理方法制取食物纤维。残渣经水反复洗涤,用无水乙醇脱水后,在不同温度下真空干燥。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下可得到白色无毒的食物纤维。二是将残渣氧化制备草酸。通过对不同催化剂催化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用V2O5—Fe2(SO4)3—AgNO3作催化剂,草酸的产率较高且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5.
苹果皮中果胶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维 《湖北农业科学》2016,(8):2074-2076
果胶在食品加工行业中运用广泛,提取苹果皮中果胶的传统方法是采用酸萃取法、草酸铵提取法等,而单一的提取法不能使苹果皮中果胶最大量地溶出来,且果胶纯度不高。研究了盐析法提取苹果皮中果胶的主要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3(g∶m L),p H 2.0,提取时间1.5 h,提取温度85℃,在此条件下测得苹果皮果胶提取率达13.98%。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贮藏温度对甜菜块根采后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甜菜块根BETA 218为材料,研究甜菜块根在0,4和-18℃和露天4个贮藏温度下蔗糖、还原糖、蛋白质、游离氨基酸、总酚、有机酸含量以及失重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不同的贮藏温度下,蔗糖、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还原糖、游离氨基酸、总酚、有机酸含量和失重率呈上升趋势.0和4℃贮藏的甜菜块根品质比露天贮藏好,而-18℃冻固的甜菜各品质指标都优于其它贮藏温度.[结论]甜菜冻固前贮藏温度的变化会加快甜菜贮藏品质的劣变,恒定低温贮藏能更好的保持甜菜块根贮藏品质,且在采后贮藏期间甜菜冻固速度越快,贮藏品质保持的越好.  相似文献   

17.
剑麻渣果胶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剑麻渣为原料提取果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并对剑麻果胶的分离及脱色进行研究,得出制备剑麻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2.2 mol.L-1的草酸-草酸铵缓冲溶液为提取剂,料液比为0.1 g.mL-1,时间90min,温度80℃,在pH4.0条件下用乙醇沉淀果胶,果胶产率为14.87%;用w为1.8%~2.4%的过氧化氢脱色,获得浅黄色果胶.理化性质研究表明,剑麻果胶为酯化度23%的低酯果胶,w(半乳糖醛酸)为66%,pH、灰分等指标均符合国家轻工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超高压下不同浓度Ca2+与Na+对甜菜果胶结构及流变性质的影响,为甜菜果胶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甜菜果胶用浓度0.05 mol·L-1的Tris-HCl溶液溶解,添加不同浓度Ca2+(2、12和20mmol·L-1)和Na+(0.05、0.1和0.6 mol·L-1),配制成1%(w/v)甜菜果胶溶液后进行超高压处理,然后分别对甜菜果胶分子量、微观结构、黏度和动态粘弹性进行测定。[结果]与常压下相比,在450 MPa条件下处理不同时间(10、20、30和50 min)后,甜菜果胶在1 550 cm-1处均出现新的吸收峰,甜菜果胶溶液的屈服应力σ0显著增加,但不同超高压处理时间之间无显著差异。添加不同浓度Ca2+或Na+的甜菜果胶在450 MPa条件下处理30 min,其结构及流变性的变化有所不同。相对于未添加Ca2+或Na+的甜菜果胶,添加2 mmol·L-1 Ca2+离子使甜菜果胶溶液屈服应力σ0、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均明显增加,当Ca2+浓度增加到12 mmol·L-1和20 mmol·L-1时,果胶的流变性质变化不显著;添加2 mmol·L-1 Ca2+使甜菜果胶分子发生明显的交联。果胶分子量由只高压处理的2.25×105 Da显著增加到6.07×105 Da,Ca2+的添加浓度增加到20 mmol·L-1,果胶的分子量变为5.99×105 Da,与添加2mmol·L-1 Ca2+时没有显著差异,其流变性质变化亦不显著。相对于未添加Ca2+或Na+的甜菜果胶,添加0.05 mol·L-1 Na+也使甜菜果胶的屈服应力σ0显著增加,并且随着Na+浓度的持续增加,果胶的屈服应力σ0显著增加;而只有当Na+浓度增加到0.6 mol·L-1时,甜菜果胶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才发生明显增加。添加0.1 mmol·L-1 Na+的甜菜果胶,其果胶分子链相互交联成网状,果胶分子发生明显聚集,果胶分子量显著增加到11.95×105 Da;而当Na+浓度增加到0.6 mol·L-1时,果胶链呈棒状结构,果胶分子量显著降低到5.53×105 Da。[结论]超高压下Ca2+与Na+可能与甜菜果胶分子结合使其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甜菜果胶的结构及流变性质。  相似文献   

19.
正交法优化提取苹果渣中果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文秀  高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130-9131
[目的]研究苹果渣中果胶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酸水解乙醇沉淀法从苹果渣中提取苹果果胶,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料水比、pH值、提取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果胶得率的影响,对酸解法提取苹果渣中果胶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结果]结果表明,水解体系的料液比对果胶得率影响最大,其次是pH值、提取时间,最后是提取温度。最佳水解条件为:水解温度90℃,水解体系pH值2.0,水解时间90min,料液比1:12,果胶产率可达到9.25%。[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苹果渣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向日葵盘中果胶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酸提取、乙醇沉淀的方法对影响向日葵盘中果胶提取率的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试验表明,向日葵盘中果胶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为85℃、浓缩温度为70℃、提取液pH为1.5、乙醇用量为65ml时提取率最高,在此条件下果胶的提取率可达16%.[结论]试验确定的果胶提取工艺条件是可行的,果胶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