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7 毫秒
1.
为探索“甬优12”杂交稻在绍兴的生长特点,掌握预防稻曲病关键时期,于201 2年开展了“甬优12”单季稻不同移栽方式下的生长特点观察.结果表明,“甬优12”杂交稻在绍兴县种植全生育期达189 ~194 d,属生育期特别长的品种.“甬优1 2”出叶速率在移栽后10d内机插慢于人插,移栽后11d机插快于人插,快速出叶期机插比人插长10d左右.预防稻曲病关键时期:机插为插种后67 d、人插为插种后66 d.达到有效穗苗数时间:机插为插种后27 d、人插为插种后20 d.  相似文献   

2.
线接触加工是一种新的加工方法,是利用铣刀侧刃一次走刀完成对直纹面的加工,利用该方法实现的数控系统所采用的是复合插补方法.空间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是复合插补方法的基础,文中深入研究了空间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算法及插补过程中的速度处理方式,并利用这种插补方法实现了全软件数控系统,实验证明该插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不同机械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机械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2010-2012年在肇庆市怀集县以人工手插为对照进行3种机械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人工手插相比,机直播生育期缩短15d左右,机械插秧种植的生育期与人工手插基本相当;2010、2011年,毯状机插、钵毯机插和机直播的产量均低于人工手插,但机直播的平均日产量高于人工手插;2012年毯状机插、钵毯机插的产量都高于人工手插,机直播的产量与人工手插基本相当,3种机械种植方式的平均日产量均高于人工手插.  相似文献   

4.
线接触加工是一种新的加工方法,是利用铣刀侧刃一次走刀完成对直纹面的加工,利用该方法实现的数控系统所采用的是复合插补方法.空间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是复合插补方法的基础,文中深入研究了空间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算法及插补过程中的速度处理方式,并利用这种插补方法实现了全软件数控系统,实验证明该插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4个早熟水稻品种的机插与手插移栽种植试验,进行机插和手插的效益分析,找出适宜桂北稻区种植的机插水稻早熟品种。结果表明:手插移栽处理的产量高于机插移栽,但机插移栽的成本低,效益高于手插移栽,其中雁两优8608的机插移栽综合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6.
以20个蔺草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单本插与丛插对蔺草生长与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所有品种单本插的草茎长均明显低于丛插,而茎数和单株有效茎干重则多于丛插,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本插的先枯部分明显短于丛插,部分品种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由此表明,单本插比丛插更有利于蔺草的生长。另外,单本插在草茎色、草茎粗、花序数目与大小等方面与丛插相比,差异不显著。由于单本插能较好地表现蔺草品种本身的遗传潜力与状态,为此建议在蔺草种质资源评价时,采用此法进行种植试验。  相似文献   

7.
对金早47进行直播、手插、机插等不同栽培方式处理试验,通过对其生长和产量等分析,结果表明:直播和机插处理最高苗数、每穗颖花数和每穗实粒数等性状优于手插处理,同时机插的播齐历期比手插短1—2d,但不同机插密度产量差异较大,建议早稻推广机插密度以12cm×30cm为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机插育秧机插、机插育秧手插、湿润育秧手插和抛秧对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机插秧生育期较湿润育秧手插方式生育期要延长3 d左右,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秧苗素质比湿润育秧差,移栽后返青慢,前期分蘖阶段所需的物质积累少,有效分蘖临界期延迟,延缓了水稻生长发育。产量以机插育秧机插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9.
选择双季不同生育期的早、晚稻各8个品种,采用等行和宽窄行2种机插方式,探讨了2种机插方式下双季稻不同品种的产量和主要生理性状表现,旨在为双季稻机插的品种选择和适宜机插方式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宽窄行机插处理较等行机插处理,早晚稻产量各提高2.90%和2.73%;宽窄行机插处理叶面积指数高于行机处理;宽窄行机插处理平均光合势高于等行机插处理,从分蘖盛期到成熟期各生育阶段,早稻分别提高了0.92%、3.99%、5.64%,晚稻分别提高了3.46%、7.09%、6.79%;宽窄行机插处的叶绿素 SPAD值、根系活力高于等行机插处理;宽窄行机插处的单穗枝梗和颖花分化数较高、退化率较低。同等机插条件下,早稻品种株两优819和晚稻品种丰源优299有明显的产量优势,此类品种可作为江西等双季稻区机插品种首选。  相似文献   

10.
苎麻无性繁殖的方法有土插、水插、全光照喷雾悬空扦插、全光照喷雾沙插。实践证明,全光照喷雾沙插最为简便易行。现将全光照喷雾沙插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水稻不同插植方式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进行水稻人工插秧(手插)、手工抛秧(抛秧)以及机械插秧(机插)3种不同插植方式对比试验,比较分析水稻在相同的品种、田块及田间技术管理条件下3种不同插植方式的生长期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机插、手插及抛秧试验品种的全生育期基本一致,机插具有插植株行距规格标准统一,宽行、密株,低分蘖、分蘖多、分蘖快等优点,对比手插或抛秧的最高苗数和有效穗数有明显增加,为水稻机械化插秧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以连粳7号、甬优2640、南粳9108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为材料,通过毯苗机插、钵苗机插及旱育人工栽插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钵苗机插均较毯苗机插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产;钵苗机插秧龄长于毯苗机插,秧苗素质较好,栽插时无植伤,无缓苗期;钵苗机插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高于毯苗机插,而单位面积的穗数低于毯苗机插;主攻大穗是钵苗机插获得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正>苎麻无性繁殖的方法有土插、水插、全光照喷雾悬空扦插、全光照喷雾沙插。实践证明,全光照喷雾沙插最为简便易行。现将全光照喷雾沙插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以优质抗病品种镇稻18为材料,对钵苗机插、毯苗机插和人工抛秧3种移栽方式下水稻的产量、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钵苗机插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毯苗机插和人工抛秧,毯苗机插极显著高于人工抛秧。各时期的群体茎蘖数均以钵苗机插最少,其次是毯苗机插,人工抛秧最多。拔节期不同移栽方式干物质积累量无显著差异,抽穗期和成熟期以钵苗机插最大,极显著高于其他2种方式,毯苗机插显著高于人工抛秧。钵苗机插水稻干物质积累量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极显著高于其他2种方式。说明与毯苗机插和人工抛秧相比,钵苗机插水稻产量优势明显,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多,尤其是生育中后期物质生产能力强,叶面积指数大,且毯苗机插优于人工抛秧。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洞庭湖平原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和产量的影响,以常规稻和杂交稻为材料,对塑料软盘育秧抛栽、手插和机插3种栽培方式水稻的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和产量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抛栽和手插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在分蘖期、齐穗期和灌浆期均显著高于机插,但各栽培方式间在成熟期无显著差异。2)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在水稻主要生育期表现为:抛栽手插机插。3)手插早稻的颖花数/叶面积、实粒数/叶面积和粒重/叶面积分别比机插平均增加17.7%、20.6%和10.0%,抛栽晚稻分别比机插平均增加29.1%、37.3%和12.1%。4)分蘖期、齐穗期和灌浆期,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叶片光合速率大小顺序为抛栽手插机插。5)分蘖期和齐穗期,水稻叶片气孔导度大小顺序为抛栽手插机插;成熟期,则表现为手插机插抛栽。6)水稻各个生育期,叶片蒸腾速率表现为抛栽手插机插,但各栽培方式间均无显著性差异。7)不同栽培方式间水稻产量差异显著,抛栽最高,机插最低;抛栽和手插早稻分别比机插增产1 203.3~1 346.7和776.7~1 045.4kg/hm2,晚稻分别比机插增产2 128.7~2 212.2和1 574.2~1 603.9kg/hm2。说明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有各自特征,与机插相比,抛栽和手插处理提高水稻粒叶比,改善源库关系,有利于改善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增加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6.
保鲜液中蔗糖浓度与瓶插深度对切花月季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蔗糖浓度(0%,2%,3%,5%的保鲜液)与不同瓶插深度(5、8.5、12.5 cm),测定月季的瓶插寿命和花径增大量,研究2因素对瓶插月季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鲜液中蔗糖浓度对月季瓶插寿命和花径有极显著影响(P<0.01);保鲜液中瓶插深度对月季瓶插寿命没有影响(P>0.05),但对其花径有极显著影响(P<0.01)。蔗糖浓度为2%,瓶插深度为5 cm时月季瓶插寿命最长,可达8.75 d;蔗糖浓度为5%,瓶插深度为12.5 cm时对瓶插月季花朵增大效果最好,达29.3 mm。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钵苗机插、毯苗机插和人工栽插3种栽培方式,开展了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的发育进程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栽插苗数较少,全生育期提前;钵苗机插的成熟期较毯苗机插提前2 d,生育期缩短6 d。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均产生一定影响,钵苗机插的实际产量最高,人工栽插居中,毯苗机插最低;在产量构成方面,人工栽插要主攻有效穗数,毯苗机插和钵苗机插要主攻每穗总粒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单季晚稻机插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晚稻的最适机插规格为行株距30cm×22cm,每丛插1.5株左右;粳稻的最适机插规格为行株距30cm×16cm,每丛插4.0株左右。  相似文献   

19.
从品种选择、母本园建立、瓶插及瓶插后养护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木本香花瓶插技术,以期为瓶插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全相位思想克服离散信号截断处理所产生的吉布斯效应,同时利用DCT(离散余弦变换)域内离散信号和连续信号之间的关系进行信号重构,构造了一族可分离内插函数用于图像内插.通过自然图像的分辨率改变实验说明其能有效地保持图像的边缘.并且采用不同阶数的DCT域可分离内插函数,其内插质量总能好于双线性内插和已用于大多数内插任务的立方内插.较高的图像内插质量和统一的设计公式使其在数字电视视频格式转换和内插精度要求较高的处理场合中有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