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浅析水土保持与旺苍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旺苍县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而水土保持也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论述了水土保持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认为水土保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是有力支撑.并就如何发挥水土保持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谈了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水土保持和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入手,简述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认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进而分析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定位,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提出的科学发展社会主义的一部分。根据长沙市新农村建设中水土流失特点,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出发,对新农村小康水保建设的原则和思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广西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内涵及广西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的问题,提出在广西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规划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农村的建设同样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科技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要想促进新农村发展,应该加强农村科技创新以及农业体系的建设,形成与新农村发展相符合的发展布局,促进技术的应用推广以及科技知识的普及。由此,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对科技的需求,以及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建议,旨在不断提高新农村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7.
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区域发展水平。基于对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内在关系的认识,调研保定市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保定市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程度,探究保定市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8.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促进门头沟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门头沟区新农村建设1年来遇到的主要障碍,阐述了门头沟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及水土保持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门头沟区今后一段时间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是:强化监督管理,使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巩固已有治理成果,继续加大治理力度;加强水土保持监测,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加大科研力度,提高治理水平;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搞好水土保持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全景式描绘。这种全景式描绘充分表明,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部分人理解的“修修路、种种树、建建房、改改墙”的狭义上的新农村,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五位一体”协调推进的新农村,其中加强农村的社会保障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水土保持改善了生态环境,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物质帮助和资金积累,通过科普教育培育了新型的农民,水土保持工作已处于主导和基础地位。介绍了新农村建设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和涉及水土保持的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为使太阳能这一新能源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电气化建设,以沈阳农村地区为例,根据当地的气象、环境状况及具体负荷情况,进行户用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对系统的光伏倾角、光伏电池板、蓄电池、控制器及逆变器等进行了优化的设计与选择,在满足用户供电需求下,尽量减少初始投资,同时归纳了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用专业的光伏系统设计软件PVSYST对设计方案进行仿真,对其用户满足率、能量利用率、蓄电池工作状态、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MapInfo和AutoCAD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整理工作,但各地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方法落后,鲜有综合应用各种新技术辅助设计的。该文在分析MapInfo和AutoCAD各自辅助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优缺点后,提出并设计了MapInfo和AutoCAD有机集成辅助规划设计的方法。该方法在浙江省余姚土地整理项目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单流道叶轮水力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论述了单流道叶轮水力设计的新方法,新方法较原方法简单、可靠和实用,尤其便于编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对现有的优秀单流道叶轮水力模型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给出了用速度系数法设计轴面图时的各速度系数值。借鉴双流道叶轮水力设计中平面图的设计方法,提出了新的单流道叶轮平面图水力设计方法。介绍和分析了新的流道截面面积变化规律和平面图流道中线方程,同时还给出了编程方法及其设计实例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就面向农村信息化网站建设,探讨了网站布局、导航和LOGO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以空间规划思维理念和空间设计的基础理论为指导,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对重庆市乡村旅游进行空间分析.首先对乡村旅游的相关概念做了基本界定,接着从宏、微观角度入手,在点式思维、线式思维、面式思维等空间规划的思维理念的指导下,借助图底理论、联系理论、场所理论等空间设计理论对重庆市乡村旅游资源点、乡村旅游产品线、乡村旅游分区进行了宏观规划,以明确乡村旅游的空间层次;对乡村旅游景观元、乡村旅游景观链、乡村旅游景观场进行了微观设计,使之有机衔接,以促进重庆市乡村旅游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现阶段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缺限和教育相对滞后于我国经济及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实践,提出了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思路和优化设计方法,以及优化设计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如此培养出来的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专业人才,将更能适应行业的市场需求、适应社会的岗位需求。因此,该方案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村饮水工程的水源主要来自坡地汇流、溪河、山塘水库及地下水等,水质与自然地质、水文以及气候条件息息相关。由于农村地区净水工艺和设备往往较为简易、落后,高浊度水是水厂制水过程中普遍存在且较难处理的主要问题之一,因而优化高浊度水的净水工艺是提升农村饮水工程水质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实验条件下研究高浊度水的应急制水技术,提出改进高浊度水净水方案,为福建省农村地区高浊度水处理设计应用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信息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农产品价格信息服务的新模式,介绍了农产品价格信息监测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阐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模块和实现流程,并对系统在数据采集、价格监控、分析预测模式方面的创新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厌氧发酵中沼液沼渣量大难处理、原料预处理难、耗水量大、原料适应性差等问题,导致沼气工程运行成本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该文设计一种柔性膜覆盖车库式厌氧干法发酵系统,可适用于多元有机物料混合厌氧发酵。该系统是将国外车库式干发酵技术和国内柔性膜覆盖技术耦合研制而成,根据厌氧干发酵生产工艺要求,确定了该发酵系统关键结构参数和运行工作参数,进行了干发酵库体的结构设计、冬季发酵增温系统设计、喷淋强化传质传热系统设计与试验。通过生产应用表明:干发酵库体的结构设计合理,增温系统设计能够满足干发酵工程冬季增温工艺要求,喷淋系统能够达到传质传热目的,发酵系统运行状况良好,产气率为0.81 m~3/(m~3·d),CH_4体积分数为67%,原料降解率为48%,该发酵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大大提升了处理农村有机废弃物的能力,促进了厌氧干发酵技术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MapInfo和AutoCAD支持下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超  王秀茹  高楠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1):189-191,203
分析了MapIn fo和AutoCAD各自的功能特点和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并介绍了两种软件之间数据相互转换的方法,进而提出了MapInfo和AutoCAD支持下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方法。该方法在河北省霸州市胜芳镇土地整理项目中得到较好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