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养殖技术》2005,(12):26-26
第一类:直接参与扑杀禽鸟的人员1.穿戴合适的防护衣物。穿防护服,或者穿长袖手术衣再加一件防水围裙;戴可消毒的橡胶手套;戴N95口罩或标准手术用口罩;戴护目镜;穿可消毒的胶靴,或者一次性的鞋套。2.洗手和消毒。密切接触感染禽鸟的人员,要用肥皂洗手;禽鸟的扑杀和运送人员在操作完毕后,要用消毒水洗手。3.健康监测。所有暴露于感染禽鸟和可疑禽场的人员均应接受卫生部门监测;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扑杀人员和禽场工人应尽快接受卫生部门监测;上述人员的家人也应接受健康监测。4.免疫功能低下、60岁以上和有慢性人脏和肺脏疾病的人员,要避免…  相似文献   

2.
人禽共患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禽鸟的饲养及食用量不断增加,禽鸟作为人类疾病的传染源、中间宿主或终未宿主的作用更加明显;尤其是当某些禽鸟迁陟栖息地区时能将病原体及其体外寄生的节肢动物传播、扩散疾病的流行,另外,携带人类致病菌的无临床症状“健康”的家禽在加工过程中可造成污染。因此作为医学及公共卫生工作者必须了解禽鸟病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鉴于目前国内对人禽共患病的报道尚少,本文特对此综述。  相似文献   

3.
这6项具体措施是:对通过各种途径流入境内的来自疫区的禽鸟及其产品一律作退回或者销毁处理;迅速向全省各检验检疫分支机构及机场、内陆港、开发区等派出机构发出紧急通知,强化检疫查验措施,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停止对来自禽流感疫区的禽鸟及其产品的检疫许可证申请的预审核工作;加大对来自禽流感疫区的国际航行船舶、飞机的防疫和消毒处理力度,严禁旅客携带来自疫区的禽鸟及其产品,一经发现,一律作退回或者销毁处理;加强对省内食品注册加工厂的卫生条件、禽只来源和加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加强出口查验,做好出境禽鸟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工作,如…  相似文献   

4.
2001年2月4日,以色列暴发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为防止该病传入我国,保护我国畜牧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公告如下: 一、禁止直接或间接从以色列输入禽鸟及其产品;已运抵口岸的来自以色列的禽鸟及其产品一律作退回或者销毁处理。二、禁止邮寄或旅客携带来自以色列的禽鸟及其产品进境,一经发现,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相似文献   

5.
组织滴虫病又叫黑头病或传染性盲肠肝炎,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寄生于禽鸟的盲肠和肝脏内,引起特征性的盲肠发炎、溃疡和肝脏的坏死.此病雏鸟多发,成年禽鸟轻微感染.我园曾有鸳鸯、白鹇、红腹角雉等禽鸟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近年来AI与AIV的变化,以及对AI与AIV的重新认识,特别是对哺乳动物的易感性与在人群中的流行。同时对特种禽鸟禽流感作了新的概述,至今已证实约有50种以上特种禽鸟感染AIV,并出现大批驯养的、观赏的、野生的禽鸟发病死亡。最后,对我国动物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过去,对于禽鸟传染病方面的防治工作,兽医师常着重考虑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所致的三大疾病,而对于真菌所引起的传染病极少注意。可是,动物园饲养观赏的珍贵禽鸟中发病较多,孔雀、褐马鸡、兰马鸡、丹顶鹤、白鹇、锦鸡、银鸡、野鸡、秃鹫、雕和进口企鹅等珍贵禽鸟也都有真菌病,这对保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农业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4年1月14日和15日联合发出第333号和第337号公告:禁止直接或间接从越南、日本输入禽鸟及其产品;已从越南、日本运抵我国口岸的禽鸟及其产品一律作退回或者销毁处理。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报告,越南、日本两国近日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防止这两个国家的高致病性禽流感传入我国,保护我国畜牧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禁止邮寄或旅客携带来自越南、日本的禽鸟及其产品进境。一经发现,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对途经我国或在我国停留的国际航行船舶、…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近年来禽流感(AI)与禽流感病毒(AIV)的变化以及对其的重新认识,特别是对哺乳动物的易感性与在人群中的流行。同时对特种禽鸟禽流感作了新的概述,至今已证实约有50种以上特种禽鸟感染AIV,并出现大批驯养的、观赏的、野生的禽鸟发病死亡。同时,对我国大陆地区动物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0月3日 ,美国农业部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报告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1个斗鸡群发生新城疫。2002年12月30日 ,美国农业部再次向OIE报告 ,其加州新城疫已蔓延至247个后院房舍和1个商品禽场。为防止新城疫传入我国 ,保护我国畜牧业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有关规定 ,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公告如下 :一、禁止直接或间接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输入禽鸟及其产品 ;已运抵口岸的来自该州的禽鸟及其产品一律作退回或者销毁处理。二、禁止邮寄或旅客携带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禽鸟及其产品进…  相似文献   

11.
(一)病原 鸭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鹦鹉衣原体可感染17种哺乳动物和130多种禽类,在鹦鹉类禽鸟能引起鹦鹉病;在鸭、鸽、火鸡、鸡以及其他非鹦鹉类禽鸟能引起鸟疫。该病原传播不依赖节肢动物为媒介,而是随患病动物分泌物、排泄物等排  相似文献   

12.
周蛟 《兽医导刊》2007,(9):20-22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和流行 近年来,国际上最为关注的禽病是高致病性禽流感,此病自2003年初以来,已经在亚洲、非洲、美洲、欧洲等59个国家发生和流行,到2007年7月,全世界发病的禽鸟达60多种,在我国至少有16种野生禽鸟因感染禽流感而发病致死,全球因禽流感已经捕杀2亿6千多万羽禽鸟,目前仍呈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孔雀盲肠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盲肠虫病又称为异刺线虫病,在禽鸟中经常发生,虫体主要寄生在禽鸟盲肠内,通过虫体机械性阻塞、其代谢产物毒害或摄取营养而表现各种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从 1 999年 1 2月起 ,意大利爆发高致病性禽流感 ,法国、卢森堡相继发生新城疫。为防止禽流感、新城疫传入我国 ,以保护我国的畜牧业安全 ,根据我国进出境动植物检验法有关规定 ,国家出入境检疫局近日发出公告 ,禁止直接或间接从意大利、法国、卢森堡输入禽鸟及其产品 ,已运抵口岸的来自上述国家的禽鸟及其产品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我国严禁从意法卢输入禽鸟及其产品  相似文献   

15.
李新 《中国家禽》2004,26(11):51-52
禽鸟是产蛋大师,禽鸟蛋可谓千奇百怪。它们体积大、而且种类最多,最大的蛋是鸵鸟蛋,重达1.5千克,最小的蛋是蜂鸟蛋,只有0.2克重。  相似文献   

16.
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公告(第 145号) 2001年 2月 6日,瑞典暴发新城疫( Newcastle Disease)。为防止该病传入我国,保护我国畜牧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公告如下: 一、公告之日起,禁止直接或间接从瑞典输入禽鸟及其产品;已运抵口岸的来自瑞典的禽鸟及其产品一律作退回或者销毁处理。 二、禁止邮寄或旅客携带来自瑞典的禽鸟及其产品进境,一经发现,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三、对途经我国或在我国停留的国际航行船舶、飞机和火车等,如发现有来自瑞典的禽鸟及…  相似文献   

17.
正畜禽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多种家畜禽类和人的一种接能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最重要的传染源为感染发病的禽鸟和无症状的感染禽鸟。来源于猫的猫嗜性衣原体和来源于发病绵羊的流产嗜性衣原体也可传播感染人。反刍动物主要表现为流产、关节炎、神经症状;禽主要表现为产蛋下降;其他动物可表现为肺炎、结膜炎等。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努力做好治疗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鸭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也可感染人。在自然条件下,野鸟特别是鹦鹉对本病最为敏感,故衣原体病又称为“鹦鹉热”,鹦鹉衣原体可感染17种哺乳动物和130多种禽类,在鹦鹉类禽鸟能引起鹦鹉病;在鸭、鸽、火鸡、鸡以及其他非鹦鹉类禽鸟能引起鸟疫。该病原传播不依赖节肢动物为媒介,而是随患病动物分泌物、排泄物等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兽药杂志》2004,38(1):29-29
韩国农林部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报告 ,2 0 0 3年 1 2月 1 7日 ,韩国中部Chungcheong -buk省的Eumsung地区一个养鸡场、一个养鸭场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 (H5N1 )。为防止该病传入我国 ,保护我国畜牧业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 ,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于 2 0 0 3年 1 2月 2 2日联合发布第 32 3号公告 ,防止韩国禽流感传入我国。公告内容如下 :一、禁止直接或间接从韩国输入禽鸟及其产品 ;已从韩国运抵我国口岸的禽鸟及其产品一律作退回或者销毁处理。二、禁止邮寄或旅客携带来自韩国的禽鸟…  相似文献   

20.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和流行近年来,国际上最为关注的禽病是高致病性禽流感,此病自2003年初以来,已经在亚洲、非洲、美洲、欧洲等59个国家发生和流行,到2007年7月,全世界发病的禽鸟达60多种,在我国至少有16种野生禽鸟因感染禽流感而发病致死,全球因禽流感已经捕杀2亿6千多万羽禽鸟,目前仍呈发展的态势。韩国于2006年11月22日至12月24日先后发生4起H5N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