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晋农耕文化的独特个性 山西农耕文化既具有中国农耕文化的一般特性,又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这是由山西农业的自身特点决定的。山西农业自身的特点是山西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山西农耕文化的发生、发展变化与山西农业自身特点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2.
三晋农耕文化与中国农耕文化的共性 山西农耕文化与中国农耕文化一脉相承,具有中国农耕文化的所有特点。中国文化,特别是古代中国文化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农耕文化。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传统,农耕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显性文化、主导文化,它浸润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3.
三晋农耕文化与中国农耕文化的共性 山西农耕文化与中国农耕文化一脉相承,具有中国农耕文化的所有特点.中国文化,特别是古代中国文化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农耕文化.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传统,农耕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显性文化、主导文化,它浸润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从目前的考古学资料来看,中国农业文明起源是多元的,而北方旱作农业起源于黄河流域,特别是黄河中游的晋东南是粟作农业起源的重要区域.从距今180万年前的山西芮城西侯度人在晋南地区生存繁衍,到距今2万年左右的晋东南下川人开始使用磨盘、磨棒研磨采集的植物籽粒,预示着人类农业活动的萌芽.与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齐名的山西省武乡县牛鼻子湾遗址,昭示着山西地区已经具有比较发达的农业文明.农业的发生,使人们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游走采集、渔猎生活,人们定居下来.  相似文献   

4.
文化的含义颇广且深,中国传统文化之母是农耕文化。中国农耕文化早于中国传统文化,更早于中国文明之起源。山西乃是中国农耕文化最早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山西农耕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的考古学资料看,可以这样讲,中国农耕文明有多长,山西农耕文化就有多久。  相似文献   

5.
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山西是文化大省,华夏文明在这里繁衍生息。农耕文化在山西已经有几千年发展历史,山西不仅是中原农耕文化的发祥地,更是没有间断的农耕文化传承地。文章通过分析山西农耕文化传承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希望找到农耕文化传承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华夏文明的摇篮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和游牧文化交融最直接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山西的农业生产至少有8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纵观山西农业的发展历史,人们可以感受到山西农业的久远与悠长。  相似文献   

7.
三晋农耕文化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的含义颇广且深,中国传统文化之母是农耕文化.中国农耕文化早于中国传统文化,更早于中国文明之起源.山西乃是中国农耕文化最早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山西农耕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4月27日,以"弘扬三晋农耕文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主题为期2个月的首届"山西农耕文化暨农机化发展成就展"在太原市迎泽公园晋商博物馆开幕.原省政协副主席闫爱英等领导与近千名游园群众一起参观了展览. 展览共展出实物约300余件,展出的内容主要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展示山西在人类文明诞生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二部分展示山西在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任用;第三部分展示山西在农耕文明产生与发展中的重要贡献;第四部分展示农业生产工具、农民生活用具的演进历史;第五部分展示山西近年来农机化的发展成就.  相似文献   

9.
山西是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区域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们的先民经过不断摸索,逐步认识到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从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二十四节气就是对这些宝贵经验的高度总结和发展,在农耕文化宝库中,堪称一枝绚丽奇葩。  相似文献   

10.
胡泽学 《山西农机》2011,(10):58-59
山西位于中国的中北部、黄河流域中游。其东越太行山与河北平原毗连,西与陕北高原隔河相望,北以外长城与内蒙古为界,南隔黄河与河南为邻。山西地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明绵长。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华夏文明的摇篮之一,也是中华农耕文化最早、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也是史称的"中国近代"的开始。近代山西的资本主义经济,特别是近代工业的发展,对原料需求的与日俱增,客观上推动了山西农业经济向商品化的转化。为获得更多更好的农副产品原料,以适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近代山西的多数地区都积极致力于农业科技的引进与提高,特别是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农耕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也是史称的"中国近代"的开始。近代山西的资本主义经济,特别是近代工业的发展,对原料需求的与日俱增,客观上推动了山西农业经济向商品化的转化。为获得更多更好的农副产品原料,以适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近代山西的多数地区都积极致力于农业科技的引进与提高,特别是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农耕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独特的二十四节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是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区域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们的先民经过不断摸索,逐步认识到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从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二十四节气就是对这些宝贵经验的高度总结和发展,在农耕文化宝库中,堪称一枝绚丽奇葩.  相似文献   

14.
《山西农机》2012,(5):18-19
4月27日,以"弘扬三晋农耕文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主题为期2个月的首届"山西农耕文化暨农机化发展成就展"在太原市迎泽公园晋商博物馆开幕。原省政协副主席闫爱英等领导与近千名游园群众一起参观了展览。  相似文献   

15.
《当代农机》2012,(5):18-19
4月27日,以"弘扬三晋农耕文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主题为期2个月的首届"山西农耕文化暨农机化发展成就展"在太原市迎泽公园晋商博物馆开幕。原省政协副主席闫爱英等领导与近千名游园群众一起参观了展览。展览共展出实物约300余件,展出的内容主要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展示山西在人类文明诞生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二  相似文献   

16.
<正>传统农耕是指已引入犁、畜力牵引、水利灌溉及人工施肥的农耕制度。五千多年来,中国各农耕文化区通过自身的文化创造以及不断吸收邻近区域的农耕文化,经过文化整合和生态适应,逐渐形成了中国目前传统农耕文化地域分布的格局。在中国辽阔的大陆土地上,存在着3条重要的农业地理分界线,即400mm等雨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和秦岭-淮河线。这3条农业地理分界线,把中国陆上部分划分为四大农耕文化区,即北方旱地农耕文化区、南方水田农耕  相似文献   

17.
源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它体现和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它的形成和发展,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本刊自2009年5月开辟"农业古诗文赏析"栏目起,一直致力于从农耕文明的浩瀚海洋中撷取先贤智慧的点点珍珠,以期带给读者科学启迪和文化传承。近日在北京举办在"中华农耕文化展"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一再延期闭幕,让我们欣喜地看到社会公众对农耕文化的关注和追捧。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夏学禹先生撰写的《传承弘扬农耕文化留住我们生活的根》一文对农耕文化的思想和内涵进行了深刻地诠释,本刊特摘取其中一段,以飨广大读者,在此向夏先生致以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18.
柳鹏  安赛菲  张雪  姜伟东 《河北农机》2019,(9):14-15,18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猛,文化旅游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农耕文化在我国传统农业中占据主体地位,所以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普遍而持久的影响。文章以陕南农耕生态文化资源和旅游小镇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陕南特色农耕生态文化和旅游小镇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当前陕南农耕文化旅游和小镇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着文化主题不突出、形象定位模糊、文化资源保护挖掘不够、旅游产品单一以及功能区划分不明显、景区管理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通过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加大特色农耕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相关法规等方法,有效促进陕南农耕古镇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更好地建设陕南特色文化旅游小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以其独特的学科优势,分析了苏州农职院在传承与发展江南农耕文化中所进行的探索,并探讨学院传承与发展江南农耕文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北京休闲农业文化的资源类型及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艳粉  李华 《农业工程》2014,4(3):154-158
休闲农业文化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为了了解北京休闲农业文化的发展现状,加快北京休闲农业和文化产业的整合升级,在准确把握休闲农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将北京休闲农业文化资源分为饮食文化、乡土文化、农耕文化、作物文化、民俗文化和农事节庆文化6大类型。以此为依据,结合一些典型的案例,以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为依据,探讨分析北京休闲农业文化的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