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山西是文化大省,华夏文明在这里繁衍生息。农耕文化在山西已经有几千年发展历史,山西不仅是中原农耕文化的发祥地,更是没有间断的农耕文化传承地。文章通过分析山西农耕文化传承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希望找到农耕文化传承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连日来,在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和府城镇的交界处,金黄的油菜花、绿油油的麦苗与错落有致的村庄和绵延起伏的远山相映成趣,给人以"误入江南"的感觉。四月花正好,赏花正当时,遍地黄花入画图,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相似文献   

3.
江南第一关     
《安徽农机》2004,(2):7-7
绩溪县伏岭乡东部,距县城25公里有石筑关隘,称“江南第一关”,海拔424米。关山峻山曾险要,岩石铁青陡立。高峰巨岩。南北夹峙,北岩石壁凿筑1400多级的栈道,宛若天梯。梯顶,一孔云天.即为“江南第一关”关口。右侧深涧中.一川乱石。如伏犀驯象.涧水冲漱其间,跌宕喧腾,撼人心脾。  相似文献   

4.
双峰,地处湖南省地理的几何中心,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带。双峰,有名的农业大县,农耕文化悠久而深厚,以精耕细作著称。然而,双峰人却把以碾米机械为主体的农机产业做得有声有色。双峰是我国碾米机械的技术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5.
源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它体现和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它的形成和发展,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本刊自2009年5月开辟"农业古诗文赏析"栏目起,一直致力于从农耕文明的浩瀚海洋中撷取先贤智慧的点点珍珠,以期带给读者科学启迪和文化传承。近日在北京举办在"中华农耕文化展"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一再延期闭幕,让我们欣喜地看到社会公众对农耕文化的关注和追捧。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夏学禹先生撰写的《传承弘扬农耕文化留住我们生活的根》一文对农耕文化的思想和内涵进行了深刻地诠释,本刊特摘取其中一段,以飨广大读者,在此向夏先生致以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6.
双峰,位于湖南省地理几何中心,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带。双峰,有名的农业大县,农耕文化悠久而深厚,以精耕细作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7.
三晋农耕文化的独特个性 山西农耕文化既具有中国农耕文化的一般特性,又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这是由山西农业的自身特点决定的。山西农业自身的特点是山西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山西农耕文化的发生、发展变化与山西农业自身特点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8.
三晋农耕文化的独特个性 山西农耕文化既具有中国农耕文化的一般特性,又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这是由山西农业的自身特点决定的。山西农业自身的特点是山西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山西农耕文化的发生、发展变化与山西农业自身特点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9.
孙学智 《南方农机》2021,(7):160-161
本文以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学院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培养扩招学生创新能力。学院把非遗文化引入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课程改革、思政教育、实践教育、二课堂、校企合作等方面有效结合,重视本地区区域文化的影响,突出非遗文化的育人作用。在校园中发掘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三晋农耕文化与中国农耕文化的共性 山西农耕文化与中国农耕文化一脉相承,具有中国农耕文化的所有特点。中国文化,特别是古代中国文化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农耕文化。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传统,农耕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显性文化、主导文化,它浸润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1.
柳鹏  安赛菲  张雪  姜伟东 《河北农机》2019,(9):14-15,18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猛,文化旅游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农耕文化在我国传统农业中占据主体地位,所以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普遍而持久的影响。文章以陕南农耕生态文化资源和旅游小镇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陕南特色农耕生态文化和旅游小镇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当前陕南农耕文化旅游和小镇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着文化主题不突出、形象定位模糊、文化资源保护挖掘不够、旅游产品单一以及功能区划分不明显、景区管理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通过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加大特色农耕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相关法规等方法,有效促进陕南农耕古镇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更好地建设陕南特色文化旅游小镇。  相似文献   

12.
《山西农机》2012,(5):18-19
4月27日,以"弘扬三晋农耕文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主题为期2个月的首届"山西农耕文化暨农机化发展成就展"在太原市迎泽公园晋商博物馆开幕。原省政协副主席闫爱英等领导与近千名游园群众一起参观了展览。  相似文献   

13.
三晋农耕文化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的含义颇广且深,中国传统文化之母是农耕文化.中国农耕文化早于中国传统文化,更早于中国文明之起源.山西乃是中国农耕文化最早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山西农耕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对扬州城的逐渐熟悉,我一直思索一个问题,长江北岸的扬州,为什么千百年来,也被称作江南呢?几经思索考证,我终于若有所悟。原来,江南不仅是一个地理的概念,更是一种文化的图腾。其一,扬州虽在长江之北,但却在淮河以南。大河为江,古时,"江"并未专指长江,淮河也可称为"江"。所以,扬州是谓江南。其二,从区划沿革看,江苏安徽两省乃一家兄弟。明朝到清朝前期一直叫"南直隶"或"江南省"。那么,扬州自是江南。其三,扬州曾是两淮盐业的中枢,众多大盐商盘踞于此,而这些盐  相似文献   

15.
从扬州到常熟,高速公路距离不到200km。对于“琴棋书画”之首的古琴文化来说,扬州广陵派和熟虞山派是深具影响力的两大在古琴流派。  相似文献   

16.
三晋农耕文化与中国农耕文化的共性 山西农耕文化与中国农耕文化一脉相承,具有中国农耕文化的所有特点.中国文化,特别是古代中国文化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农耕文化.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传统,农耕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显性文化、主导文化,它浸润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从目前的考古学资料来看,中国农业文明起源是多元的,而北方旱作农业起源于黄河流域,特别是黄河中游的晋东南是粟作农业起源的重要区域.从距今180万年前的山西芮城西侯度人在晋南地区生存繁衍,到距今2万年左右的晋东南下川人开始使用磨盘、磨棒研磨采集的植物籽粒,预示着人类农业活动的萌芽.与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齐名的山西省武乡县牛鼻子湾遗址,昭示着山西地区已经具有比较发达的农业文明.农业的发生,使人们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游走采集、渔猎生活,人们定居下来.  相似文献   

17.
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文化传承,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传统村落也是发展乡村旅游、创新农村农业发展道路的基础,是广大农民社会资本的有效载体。因此,传统村落文旅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笔者以黔东茶园山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分析了茶园山传统村落资源现状,提出了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含义颇广且深,中国传统文化之母是农耕文化。中国农耕文化早于中国传统文化,更早于中国文明之起源。山西乃是中国农耕文化最早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山西农耕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的考古学资料看,可以这样讲,中国农耕文明有多长,山西农耕文化就有多久。  相似文献   

19.
杭州有着丰富的农耕文明遗留资源,对于发展农耕文化旅游有着较好的资源依托,文章通过对杭州现存各类型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调研,以SWOT分析法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劣势、威胁和机遇,进而探讨其进一步旅游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化。三晋在中国农耕文化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